猎德小学校史(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猎德小学校史
(一)建国前
民国18年(1929年),村民集资在西村渔港祖祠办起一间小学。
为了庆祝建校,搭棚做大戏3台,可见历史上村民对教育的重视。
小学首届校长是李洤伯(西村李渔港后人,后任花县法院分庭庭长)。
教师有黄亦明、凌晓若、凌剑若、唐某。
有学生150人左右。
按学习程度分一、二、三年级三个班,学制6年。
设有国文、历史、古文、算术、珠算、自然等课程。
首届小学毕业生只有5人:李俭精、李新杰、李新培、李焕熹、李学浤。
当时的毕业典礼办得相当隆重,由校长李洤伯讲话并向5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全体学生家长都参加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后,在曰椿祖祠摆了2桌酒席庆贺,校长、校董、教师及5位毕业生都参加。
抗日战争时美国盟军飞机轰炸天河机场,误中猎德,渔港祖祠被炸,学校就搬到东村李氏宗祠,有的学生在东村曰材祖祠分校上课,改称番禺县四区二十七小学。
(二)建国后
建国后,原村中的番禺四区二十七小学由政府接管,改称广州市白云区第六小学。
1958年改称广州市郊区猎德小学,1969年称广州市郊区猎德八年制学校,1986年称广州市天河区猎德小学。
建国初期的郊区猎德学校
1974年拆李氏大祠堂,学生在曰材祖祠分校上课,1978年在大祠堂、曰椿祖祠原址建起二三层的校舍。
1990年猎德小学占地1439平方米,12个班、教室24个,学生491人,教师29人。
由于猎德小学校舍破旧,1991年筹备新建。
1991年6月27日,天河区计划经济委员会批文,同意猎德小学迁建。
新建小学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土建总投资185万元。
1992年上半年动工,在猎德原农科站(二码头以北,制衣厂以南)兴建一所六层高的小学校舍,附设有小型足球场,游泳池等设施。
1993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
1993年建成的校舍(已拆)
后因修建临江路,刚好在校址通过,此新校又要搬迁,于是在文阁地段重建。
也有足球场、游泳池
等设施,足球场有环形跑道。
1998
年7月开工。
村集资投入1075万
元。
1999年5月24日,猎德小学
搬到新址上课。
学校利用校内空地
建成生物园,种上村过去曾经种过
的水果,让学生知道本村曾是水果
之乡。
2003年,天河区教育局和猎德村(公司)配合学校升等级加大投入,建设多媒体电教室、校园网工程、改造运动场等,总投资约300万元,其中村(公司)投入200万元,区教育局支出100万元。
2007年8月,由于城中村改造,猎德小学搬迁到珠江新城海明路力迅上筑小区上筑街1号(即该小区新建的配套小学)。
原猎德小学已被拆除,以后将会在原猎德小学校址后面重建。
2007年拆迁的猎德小学
八十载流金岁月,见证了猎德小学的成长。
展望未来,猎德小学在上级领导和社
会各界的关心和支
持下,将在创建品
牌学校前进的道路
上乘风破浪,扬帆
远航!
现在的猎德小学(力迅上筑小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