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20高一上·榆树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B .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化学变化
C . 密度为1.84g/ml、98%的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D . NA个HCl分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2. (2分) (2018高二下·张家口期末)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则等量的迷迭香酸消耗的Br2、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7:6:1
B . 7:6:5
C . 6:7:1
D . 6:7:5
3. (2分) (2016高一上·青海期中) 用胆矾配制0.2mol/L的CuSO4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50g胆矾溶于1L水中
B . 取50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 . 取32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 . 取无水硫酸铜32g溶于1L水中
4. (2分) (2018高一上·江津月考) 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
④BaSO4和AgCl。

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 . 只有①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2分)(2018·宜宾模拟) 短周期元素R、T、Q、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Q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半径:R>T
B .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Q
C .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D . Q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 (2分) 21世纪是钛的世纪,在800~1000 ℃时电解TiO2可制得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为电源的正极
B .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 阴极发生的反应为TiO2+2e-=Ti+2O2-
D . 每生成0.1 mol钛,转移电子0.2 mol
7. (2分)沉淀滴定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待测离子沉淀完全(浓度≤10-5mo/L)后溶液中会出现某种明显现象。

某种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溶液中Cl-浓度的原理是:常温下,向待测液中加入2~3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

部分银盐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产生砖红色沉淀
B . 为测量准确加入指示剂后溶液中的c(CrO42-)应小于或等于3.4×10-3m0L
C . 用标准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SCN-浓度,不能用KCl溶液作指示剂
D . 用标准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I-浓度,能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
二、综合题 (共3题;共12分)
8. (3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2+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_;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B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一个晶胞平均含有________个原子。

(3) 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5的化合物E, E的分子式为________,已知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则其中两个Cl原子被F原子所替代得到的产物结构有________种。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单质D与Na2SO3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 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F晶体中的B2+离子的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
①每个B2+周围最近的等距离的A2-离子有________个。

②已知F的晶胞参数是a0=0.54nm,它的密度为________(只列式不作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02×1023mol-1)。

9. (4分)(2019·南通模拟) 消除含氮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已知:N2(g)+O2(g)=2NO(g) ΔH=akJ·mol-1
2NO(g)+O2(g)=2NO2(g) ΔH=b kJ·mol-1
4NH3(g)+5O2(g)=4NO(g)+6H2O(l) ΔH=c kJ·mol-1
反应8NH3(g)+6NO2(g)=7N2(g)+12H2O(l) ΔH=________kJ·mol-1。

(2)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①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1所示。

写出该图示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需控制温度,温度过高时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图1 图2
图3
②取一定量的含氨氮废水,改变加入次氯酸钠的用量,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氨氮去除率、总氮(溶液中所有可溶性的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总量)去除率以及剩余次氯酸钠的含量随m(NaClO)∶m(NH3)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点B剩余NaClO含量低于点A的原因是________。

当m(NaClO)∶m(NH3)>7.6时,水体中总氮去除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电极生物膜电解脱硝是电化学和微生物工艺的组合。

某微生物膜能利用电解产生的活性原子将NO3-还原为N2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①写出该活性原子与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若阳极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理论上可除去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10. (5分) (2019高二下·梧州期末) 乙炔(C2H2)在气焊、气割及有机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可由电石(CaC2)直接水化法或甲烷在1500℃左右气相裂解法生产。

(1)电石水化法制乙炔是将生石灰与焦炭在3000℃下反应生成CaC2 , CaC2再与水反应即得到乙炔。

Ca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1=-890.3kJ/mol
C2H2(g)+2.50(g)=2CO2(g)+H2O(1) △H2=-1299.6J/mol
2H2(g)+O2(g)=2H2O(1) △H3=-571.6kJ/mol
则甲烷气相裂解反应:2CH4(g)=C2H2(g)+3H2(g)的△H=________kJ/mol。

(3)哈斯特研究得出当甲烷分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1℃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3 mol CH4只发生反应2CH4(g) C2H4(g)+2H2(g),达到平衡时,测得c(C2H4)=c(CH4)。

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
字)。

上述平衡状态某一时刻,若改变温度至T2℃,CH4以0.01mol/(L·s)的平均速率增多,经ts后再次达到平衡,平衡时,c(CH4)=2c(C2H4),则T1________(填“>”或“<”)T2 , t=________s。

②列式计算反应2CH4(g) C2H2(g)+3H2(g)在图中A点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lg0.05=-1.3)。

③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8分)
11. (8分)以下为苯的取代反应的探究实验.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在B中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 ,开始进行反应,放入适量混合液后,关闭K1 .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用试管取少量D中的溶液,加入________(描述试剂和现象),则证明B中的取代反应已经发生.
⑤把B中的固液混合物体过滤,分离出液体混合物,按下列方案精制含有苯和溴的溴苯.其中试剂为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溴苯、苯、溴溴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3题;共12分)答案:8-1、
答案:8-2、答案:8-3、答案:8-4、
答案:8-5、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答案:9-3、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三、实验题 (共1题;共8分)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