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2.6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第二篇)-2019年高考600分考法之物理题型抢分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法分析和解题技法 (一)考法分析
(二)解题技法 1. 实验原理
(1)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量). (2)其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2. 误差分析
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温度计和欧姆表的读数. 3. 注意事项
(1)在做热敏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并同时读出水温.
(2)光敏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孔改变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多少.
(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二、真题再现
考例1 (2018新课标Ⅰ,T2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 )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 T ,其标称值(25℃时的阻值)为900.0 Ω:电源E (6 V ,内阻可忽略):电压表
(量程
150 mV ):
定值电阻R 0(阻值20.0 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1 000 Ω):电阻箱R 2(阻值范围0-999.9 Ω):单刀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
实验时,先按图(a)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
,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1
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C,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S1前,图(a)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填“a”或“b”)端;
(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做出R2-t曲线:
(3)由图(b)可得到R T在25℃-80°C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t=44.0℃时,可得R T= Ω;
(4)将R 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为Ω,则手心温度为℃。
【答案】(1)b (2)如图所示(3)450 (4)620.0 33.0
(2)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连出曲线即可
【考法】实验创新设计、实验原理、数据处理。
考例2 (2016课标卷Ⅰ,T23)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 c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 V,I 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
(1)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开关向________(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答案】(1)连线如图所示(2)R2
(3)①650.0b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c报警器开始报警
(3)①本题采用的是等效替换法,先用变阻箱来代替热敏电阻,所以变阻箱的阻值要调节到热敏电阻的临界电阻也就是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为防止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b端;
②先把变阻箱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至报警器开始报警时,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接到热敏电阻,当热敏电阻的阻值是650.0 Ω,也就是到了60 ℃时,报警器开始报警.
【考法】实验创新设计、实验原理与操作、数据处理。
三、试题预测
预测1 为了节能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
(1)某光敏电阻R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绘出了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由图象可求出照度为1.0 lx时的电阻约为______kΩ.
(2)如图所示是街道路灯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利用直流电源为电磁铁供电,利用照明电源为路灯供电.为达到天亮灯熄、天暗灯亮的效果,路灯应接在________(填“AB”或“BC”)之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元件.
(3)用多用电表“×10 Ω”挡,按正确步骤测量图中电磁铁线圈电阻时,指针示数如图所示,则线圈的电阻为____Ω.已知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 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图中直流电源的电动势E=6 V,内阻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有三种规格可供选择:R1(0~10 Ω,2 A)、R2(0~200 Ω,1 A)、R3(0~1 750 Ω,1 A).要求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 lx时点亮路灯,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填R1、R2、R3).为使天色更暗时才点亮路灯,应适当地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电阻器的电阻.
【答案】(1)2.0(误差允许范围内均对)(2)AB如图
(3)140R3减小
【考法】实验创新设计、实验原理与操作、数据处理。
预测2 如图,一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为毫安表,量程6 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S为开关.已知R T 在95 ℃时的阻值为150 Ω,在20 ℃时的阻值约为550 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 ℃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阻值.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
电路图.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
②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温度为95 ℃.
③把电阻箱调到适当的阻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 ℃<T1<95 ℃);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_,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 ℃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
【答案】(1)见解+析图(2)④电阻箱的读数R0⑤仍为I0电阻箱的读数为R1⑥R0-R1+150
Ω
(1)根据所给器材,要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 T的阻值,只能将电阻箱、热敏电阻、毫安表与电源串联形成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考法】实验原理与操作。
四、跟踪速练
1.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9.0 V,内阻不计;G为灵敏电流计,内阻R 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R的温度等于20 ℃时,电流表示数I1= 2 mA;电流表的示数I2=3.6 mA时,热敏电阻的温度是________℃.
【答案】120
E=I(R+R g)代入I1=2 mA得
R g=0.5 kΩ
代入I2=3.6 mA得R=2 kΩ
读图可得温度为120 ℃.
2.如图所示,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象,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继电器的电阻为1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9.0 V,内阻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________(填“A、B”或“C、D”端).
(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0 ℃,可变电阻R′的阻值应调节为________ Ω.
【答案】(1)A、B端(2)260
3.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 Ω.将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他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瓶(图中未画出)、电源(3 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 Ω)、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 kΩ)、滑动变阻器(0~20 Ω)、开关、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3)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
【答案】见解+析
(1)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3)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①往保温杯里加一些热水,待温度计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②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值;③重复①和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④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的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4.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分的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和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A (实质是理想电流表)组成.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7 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表所示.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 V,取g=10 m/s2.请作答:
0250
(1)
(2)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 mA,这个人的质量是________kg.
【答案】(1)1.6×10-2(2)50
5.利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制作的热传感器,一般体积很小,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确度高.
(1)如果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他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处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为20 ℃(如图甲所示),则25 ℃的刻度应在20 ℃的刻度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3)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大棚内温度变化,请用图乙中的器材(可增加元器件)设计一个电路.
【答案】(1)小(2)右(3)见解+析图
(1)因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增大,故电路中电流会减小.
(2)由(1)的分析知,温度越高,电流越大,25 ℃的刻度应对应较大电流,故在20 ℃的刻度的右侧.
(3)电路如图所示.
6.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 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1)
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2)如图乙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 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 l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
提供的器材如下:
光敏电阻R P(符号,阻值见上表);
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定值电阻:R1=10 kΩ,R2=20 kΩ,R3=40 k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
【答案】(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见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的照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2)电路原理图见解+析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
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的照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7.如图甲为利用光敏电阻检测传送带上物品分布,从而了解生产线运行是否正常的仪器.其中A是发光仪器,B是一端留有小孔用绝缘材料封装的光敏电阻.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 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阻值R1=50 Ω,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阻值R2=150 Ω.定值电阻R3=45 Ω.C为平行板电容器,虚线与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1=8.0×10-2 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 m.D为屏,与极板垂直,D到极板的距离L2=0.16 m,屏上贴有用特殊材料做成的记录纸,当电子打在记录纸上时会留下黑点,工作时屏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0=8.0×106 m/s连续不断地射入电容C,虚线与屏交点为O.图乙为一段记录纸.已知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电子质量m=9×10-31 kg.忽略细电子束的宽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力.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答案】10 V 5 Ω
8.如图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如图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甲和乙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 Ω)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 V,电流表读数为70 mA,定值电阻R1=250 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 Ω.
【答案】(1)甲因为甲电路电压可从0 V调到所需电压,电压调节范围大
(2)5.0 117.6
9. 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测量硬弹簧(即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的劲度系数k .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可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全长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
为理想电压表.当木板上没有放重物时,
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于图中a 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在木板上放置质量为m 的重物,滑动变阻器的触头随木板一起下移.由电压表的示数U 及其他给定条件,可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
(1)写出m 、U 与k 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
(2)已知E =1.50 V ,L =12.0 cm ,g 取9.80 m/s 2.测量结果如下表:
②m -U 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kg/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弹簧的劲度系数k =__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m =Lk
Eg
U (2)①见解+析图 ②10.0 ③1.23×103
(2)①用描点法作图,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②选取(0,0)、(0.90,9)两点,
则斜率为Δm
ΔU =9-00.90-0 kg/V =10.0 kg/V .
③因m =
Lk Eg U ,故Lk Eg =Δm ΔU
, k =Δm ·Eg L =10.0×1.50×9.80
0.120
N/m≈1.23×103 N/m. 10. 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
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U -I 关系图线。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10 Ω)、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围0~100 Ω)、电动势为6 V 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如果将该小灯泡接入丙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0.3 A ,电源电动势为3 V 。
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__ W ,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 Ω。
【答案】 (1)A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0.69(0.66~0.72均可) 2.33(2.00~2.67均可)
(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可以选A;小灯泡电阻较小,电流传感器应采用外接法,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1所示;
该直线斜率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r=△U/△I=(3V−2.3V)/0.3A≈2.3Ω,
11.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如图甲所示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 B、R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 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并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 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
提供的器材如下: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0=150 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 Ω
C.电流表,量程2.5 mA,内阻约30 Ω
D.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B
结合图甲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__T.
(3)试结合图甲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 T和0.4~1.0 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丙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解+析(2)1 5030.9(3)在0~0.2 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非均匀变化);在0.4~1.0 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4)磁场反向,磁敏电阻的阻值不变(或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无关)
(2)解法一: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磁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 1=0.45
0.30×10-3 Ω=1 500 Ω
R 2=0.910.60×10-3 Ω=1 517 Ω
R 3= 1.501.00×10-3 Ω=1 500 Ω
R 4= 1.791.20×10-3 Ω=1 492 Ω
R 5= 2.711.80×10-3 Ω=1 506 Ω
故电阻的测量值为R B =
R 1+R 2+R 3+R 4+R 5
5
=1 503 Ω
由于R B R 0=1 503150
≈10,从题图甲中可以读出B =0.9 T.
12. 热电传感器利用了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响应很敏感的特性.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某种类型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如何随温度变化.从室温升到80 ℃时,所提供的热敏电阻R t 的阻值变化范围可能是由5 Ω变到1 Ω或由5 Ω变到45 Ω.除热敏电阻外,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温度计,测温范围-10~100 ℃; 电流表A 1,量程3 A ,内阻r A =0.1 Ω; 电流表A 2,量程0.6 A ,内阻约为0.2 Ω; 电压表V 1,量程6 A ,内阻r V =1.5 kΩ; 电压表V 2,量程3 A ,内阻约为1 kΩ; 标准电阻,阻值R 1=100 Ω;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5 Ω; 电源E ,电动势3 V ,内阻不计; 开关及导线若干.
(1)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室温下热敏电阻的阻值.要使测量效果最好,应选下列________组器材.
A.A1和V1B.A2和V2C.A1和V2
(2)在测量过程中,随着倒入烧杯中的开水增多,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到80 ℃时,甲同学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几乎都不随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的变化而改变(电路保持安全完好),这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甲同学的实验,建议他在测量较高温度热敏电阻的阻值时重新设计电路,更换器材.请你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完成测量温度80 ℃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答案】(1)B (2)增大(3)见解+析
13.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 Ω,R随t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实验时闭合S,先将开关K与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t1,t2,…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1,I2,….然后将开关K与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再次为I1,I2,…,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R1,R2,….
(1)有以下两种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________.
A.量程0~100 mA,内阻约2 Ω
B.量程0~0.6 A,内阻可忽略
(2)实验过程中,要将电阻箱的阻值由9.9 Ω调节至10.0 Ω,需旋转图中电阻箱的旋钮“a”、“b”、“c”,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①将旋钮a由“0”旋转至“1”
②将旋钮b由“9”旋转至“0”
③将旋钮c由“9”旋转至“0”
(3)实验记录的t和R的数据见下表:
由图线求得R随t的变化关系为R=________Ω.
【答案】(1)A(2)①②③(或①③②) (3)见下图0.04t+8.8(0.04t+8.6~0.04t+9.0都算对)
(1)此电源电动势为1.5 V,回路总电阻最小约10 Ω,所以最大电流约150 mA,若用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测量,则电流表指针偏转不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一,测量误差偏大,且电路中还有滑动变阻器可用于调节,所以应选量程为0~100 mA的电流表.(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时应保证电路安全,所以必须先将旋钮a由“0”旋转至“1”.(3)作图时应选择适合的标度和始点,让图线尽可能展开,方便找出规律.
14.(2017江苏卷,T11)某同学通过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继电器与热敏电阻R t、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电源E两端,当继电器的电流超过15 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继电器的电阻约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R t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12R1(0~200 Ω)、滑动变阻器R2(0~500 Ω)、热敏电阻R t、继电器、电阻箱(0~999.9 Ω)、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该装置实现对30 ℃~80 ℃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电源E应选用________(选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
图1图2
(2)实验发现电路不工作.某同学为排查电路故障,用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电压,则应将如图2所示的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选填“A”“B”“C”或“D”).
(3)合上开关S,用调节好的多用电表进行排查.在图1中,若只有b、c间断路,则应发现表笔接入a、b时指针____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接入a、c时指针________(选填“偏转”或“不偏转”).
(4)排除故障后,欲使衔铁在热敏电阻为50 ℃时被吸合,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将热敏电阻接入电路
②观察到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
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从电路中移除
④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⑤断开开关,用电阻箱替换热敏电阻,将阻值调至108.1 Ω
【答案】(1)E2R2(2)C(3)不偏转偏转(4)⑤④②③①
(4)连接电路时,先用电阻箱代替热敏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衔铁被吸合时,调节完毕,移除电阻箱换为热敏电阻即可,正确的顺序为⑤④②③①.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