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练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B.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H﹣CI→H+C1“过程中放出热量
C.干冰升华过程放出热量
D.
反应“C+H2OCO+H2“中的能量变化可以用t图表示
3.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象与描述相符的是()A.
如图表示SO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如图表示0.1 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C.
如图表示分别稀释10 mL pH=2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100 D.
如图表示平衡2NO2(g)⇌N2O4(g)在t1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后c(N2O4)的变化
4.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催化剂是NO2﹣
B.升高温度,两步反应速率均加快,有利于NH4+转化成NO3﹣
C.在第一步反应中,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时,该反应即达平衡状态
D.1 mol NH4+在第一步反应中与1 mol NO2﹣在第二步反应中失电子数之比为1:3
5.依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mol H2(g)与1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B.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 kJ•mol﹣1
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571.6kJ•mol﹣1 D.H2O(g)生成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6.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E1也可表示反应物断键需要吸收的总能量
D.△H=E2﹣E1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温度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表示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CH3COOH溶液
C.
表示Zn、Cu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电流强度的变化,T时加入了H2O2
D.
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的浓度变化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表示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B.
图表示向氨水中加水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情况,且溶液c(OH﹣)大小:a<b C.
由图可知反应2A(g)+B(g)⇌C(g)的△H>O,且a=2
D.
图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渐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情况
9.下列各图中,纵坐标表示能量,横坐标表示反应过程,均从反应物开始.则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比较合理的图象是()
A.B.C.D.
10.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和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由C(s,石墨)→C(s,金刚石)﹣1.9 kJ,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
C.由H+(aq)+OH﹣(aq)→H2O(l)+57.3 kJ,可知: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285.8 kJ
11.将某固体氢氧化物M与NH4C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有一薄层水)中混合反应后,用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在一起,则该反应所对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图是()
A.B.C.D.
12.如图表示反应M (g)+N (g)⇌2R(g)过程中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2molR的能量高于1molM和1molN的能量和
B.曲线B代表使用了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M的转化率:曲线B>曲线A
C.1molM和1molN的总键能高于2molR的总键能
D.对反应2R(g)⇌M (g)+N (g)使用催化剂没有意义
13.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Q1
H2(g)+Br2(g)→2HBr(g)+Q2 根据上述反应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Q1>Q2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 HCl(g)放出Q1热量
D.等物质的量时,Br2(g)具有的能量低于Br2(l)
14.下列有关物质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
B.相比与普通电缆,由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缆有更强的传统信息能力,说明光导纤维的导电能力更强
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微热一段时间,然后加入过程NaOH中后,滴加几滴碘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淀粉已经完全分解
D.铝在空气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极难与氧气反应
15.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
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C.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变化
D.表示向氨水中通入HCl气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
16.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4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 e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反应A+B→C的△H<0
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17.已知:Br+H2→HBr+H,其反应的历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E1﹣E2的差值减小
C.H﹣H的键能大于H﹣Br的键能
D.因为E1>E2,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8.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 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g)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20.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B.C.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形成化学键要.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反应.
22.(1)已知:①Fe(s)+O2(g)=FeO(s)△H1=﹣272.0kJ•mol﹣1;
②2Al(s)+O2(g)═Al2O3(s)△H2=﹣1675.7kJ•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填“能”或“不能”),
你的理由是.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
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23.2SO2(g)+O2(g)⇌2SO3(g)△H=a 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完全转化为1mol SO3(g)放热99kJ.请回答:
(1)Ea=kJ•mol﹣1.
E 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4.2SO2(g)+O2(g)⇌2SO3(g)△H=a kJ•mol﹣1,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完全转化为1molSO3(g)放热99kJ.请回答:
(1)a=kJ•mol﹣1.
E a的大小对该反应的△H(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5.(1)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说明这个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NO2和CO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O2和NO的总能量.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物质燃烧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⑤铝与四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26.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SO3(g)的△H=﹣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
图中△H=kJ/mol.
27.(1)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YO3n﹣+3S2﹣+6H+═Y﹣
+3S↓+3H2O,已知Y为1~18号元素.
(a)YO3n﹣中Y的化合价是;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S2﹣的半径Y﹣的半径(填“大于”或“小于”).
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
(a)若E1>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填“升高”“降低”),为(填“吸热”“放热”)
(b)若E1<E2,反应体系的总能量(填“升高”“降低”),为(填“吸热”“放热”)反应.
28.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图中C 点表示2mol SO3(g)的总能量,则A点表示:;E所代表的能量是;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影响.(填“有”或“无”).
图中△H=kJ•mol﹣1.
29.化学反应与能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31g白磷变为31g红磷释放能量.试回答:
(1)上述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1g白磷具有的能量(“>”或“<”)31g红磷具有的能量,常温常压下,
更稳定.
(3)31g白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或“<”)31g红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D 2.D 3.C 4.C 5.C 6.C 7.C 8.C 9.C 10.A 11.A 12.C 13.A 14.A 15.B 16.C 17.C 18.B 19.A
20.B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放热22.2Al(s)+3FeO(s)═Al2O3(s)+3Fe(s)△H=-859.7 kJ•mol-1不能成本太高,无经济利益吸增大D409.0 kJ•mol-123.-198无降低S(s)+O2(g)=SO2(g)△H=-296KJ•mol-124.-198无降低S(s)+O2(g)=SO2(g)△H=-296KJ•mol-1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5.放热大于①②⑤③④26.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无影响降低使用适当的催化剂,活化能降低-198 27.+57大于降低放热升高吸热 28.2mol SO2(g)+1mol O2(g)的总能量活化能无-198 29.化学>红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