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理论复习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复习选择及计算题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选择及计算题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一、填空或选择1.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dudyτμ=,该式应用条件为牛顿型流体作_层流流动;在SI制中,粘度的单位是流体的物性,在cgs制中,粘度的单位是泊; 2.某设备的表压强为10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kPa;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4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360mmHg ;当地大气压为kPa3.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侧形是_抛物线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2 倍,摩擦系数λ与Re关系为64Reλ=;层流区又称为阻力的一次方;4.流体在钢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与_Re_和_ε/d 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则λ仅与_ε/d 有关;完全湍流又称为阻力的平方区;5.流体作湍流流动时,邻近管壁处存在一_层流底层_,雷诺数愈大,湍流程度愈剧烈,则该层厚度_越薄;流动阻力越大;6.因次分析的依据是_因次一致性原则;7.从液面恒定的高位槽向常压容器加水,若将放水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关小,则管内水流量将_减小,管路的局部阻力将_增大,直管阻力将_减小,管路总阻力将_恒定;设动能项可忽略;8.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流量流速计中,用于测定大直径气体管路截面上速度分布的是测速管皮托管;恒压差流流量计有转子流量计;恒截面差压流量计有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能量损失最大的是孔板流量计;对流量变化反映最灵敏的是孔板流量计;A.孔板流量计B.文丘里流量计C.皮托管D.转子流量计9.当量直径的定义式为4⨯流通截面积润湿周边,水力半径为_1/4_倍当量直径;10.直管阻力的计算式22fl updρλ∆=;局部阻力的计算式有22fupρξ∆=和22efl updρλ∆=;11.水流经图示的管路系统从细管喷出;已知d1管段的压头损失H f1=1m包括局部阻力d2管段的压头损失H f,2=2m不包括出口损失;则管口喷出时水的速度u3=s,d1管段的速度u1=s,水的流量V=h;12.LZB-40转子流量计,出厂时用20℃空气标定流量范围为5m3/h~50m3/h,现拟用以测定40℃的空气,则空气流量值比刻度值_大_,校正系数为,实际流量范围为~ m3/h;13.一转子流量计,当通过水流量为1m3/h时,测得该流量计进、出间压强降为20Pa;当流量增加到h时,相应的压强降_20Pa ;14.水从内径为d1的管段流向内径为d2的管段,已知d2=,d1管段流体流动的速度头为,h1=1忽略流经AB段的能量损失,则h2= m,h3= m;2若流经AB段的能量损失为,则h2= m,h3= m;15.一敞口容器底部连接等径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容器内水面维持恒定,管内水的动压头均为,则进水管的点A、容器内的点C、出水管的点B的静压头分别为p A= m,p B= m,p C= m;16.在SI单位制中,通用气体常数R的单位为B ;A.atm·cm3/mol·K B.Pa·m3/mol·K C.kgf·kmol·K D.Ibf·ft/Ibmol·K 17.通常流体粘度μ随温度t的变化规律为C ;A.t升高、μ减小B.t升高、μ增大C.对液体粘度t升高μ减小,对气体则相反. D.对液体t升高μ增大,对气体则相反18.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湍流时,则摩擦系数λ随雷诺数Re的增大减小;若已进入阻力平方区,随雷诺数Re增大,摩擦系数λ基本不变;19.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 ;A.湍流流速大于滞流流速B.滞流时Re数小于湍流时Re数C.流道截面大时为湍流,截面小的为滞流D.滞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20.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B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21.滞流内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是正确的DA.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B.流体湍动程度越低C.流动阻力越小D.流动阻力越大22.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和大管截面B连接一U型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时,压差计读数R值反映 AA.A、B两截面间的压强差B.A、B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C.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23.在一定管路中,当孔板流量计的孔径和文丘里流量计的喉径相同时,相同流动条件下,文丘里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 V和孔板流量系数C0的大小为C;A.C0=C V B.C0>C V C.C0<C V D.不确定24.流体流过两个并联管路管1和2,两管内均呈滞流;两管的管长L1=L2、管内径d1=2d2,则体积流量V2/V1为D;A.1/2 B.1/4 C.1/8 D.1/161.离心泵的泵壳制成蜗壳状,其作用是集液与转能 ;2.离心泵的主要特性曲线包括H~Q 、N~Q和η~Q三条曲线;3.离心泵启动前需要先向泵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否则将可能发生气缚现象;而当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气蚀现象;4.若离心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则输送42℃水时饱和蒸汽压为泵内将发生气蚀现象;5.离心泵安装在一定管路上,其工作点是指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特性曲线的交点 ;用离心泵将储槽A内的液体送到一常压设备B,若B变为高压设备,则输液量减小 ,泵的压头增大 ,轴功率减小 ;6.离心泵通常采用改变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往复泵采用旁路调节流量;某离心泵在Q=s时H=20m,管路性能Qe=s时需要的He=16 m,泵安在此输水管路,中调节流量为s,因调节阀门的压头损失为 4m ,消耗的功率 485W ; 7.离心泵在一管路系统中工作,管路要求流量为Q e,管路所需压头为H e,而与相对应的泵所提供的压头为H m,则阀门关小压头损失百分数为H m-H e/ H m %;8.往复泵的往复次数增加时,流量增大 ,扬程不变 ;9.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 B增大,η增大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增大,η减小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10.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的关系为A增大,N增大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增大,N减小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11.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AA.先关出口阀后停电B.先停电后关阀C.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D.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12.往复泵适用于 CA.大流量且要求流量特别均匀的场合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C.流量较小,压头较高的场合D.投资较小的场合13.在测定离心泵性能时,若将压力表装在调节阀以后,则压力表读数p2将B ,而当压力表装在调节阀以前,则压力表读数p1将A ,A.随流量增大而减小B.随流量增大而增大C.随流量增大而基本不变D.随真空表读数的增大而减小14.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A ;A.最高效率点对应值B.操作点对应值C.最大流量下对应值D.计算数据15.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能力越好 ;16.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下工作时,压头与被输送液体密度无关的条件是 D ;=0 B.ΣHf =0 C.Δu2/2g=0 D.p2-p1/ρg=017.往复泵具有正位移特性特性,有自吸能力,安装过高会发生气蚀现象;第二章非均相物系分离一.填空或选择1.固体粒子的沉降过程分__加速__阶段和__恒速__阶段;沉降速度是指__恒速__阶段颗粒相对于__流体__的速度;2.在重力场中,固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DA粒子几何形状B粒子几何尺寸C粒子及流体密度D流体的流速3.在降尘室中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高度增加一倍,则颗粒的沉降时间__加长一倍,气流速度__为原来的1/2 ,生产能力不变;4.在斯托克斯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直径的_2_次方成正比,而在牛顿区,与其直径的1/2 次方成正比;5.沉降雷诺准数Ret越大,流体粘性对沉降速度的影响__越小__;6.一球形石英粒子在空气中作滞流自由沉降;若空气温度由20℃提高至50℃,则其沉降速度将__减小__;7.降尘室操作时,气体的流动应控制在__层流__区;8.含尘气体通过长4m 、宽3m 、高1m 的降尘室,颗粒的沉降速度为s,则降尘室的最大生产能力为 __m 3/s;9.降尘室内,颗粒可被分离的条件是气体在降尘室的停留时间大于颗粒的沉降时间;10.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__底面积__和__沉降速度__有关,而与__高度__无关;11.在降尘室内,粒径为60μm 的颗粒理论上能全部除去,则粒径为42μm 的颗粒能被除去的分率为__49%__;沉降在滞流区12.在离心分离操作中,分离因数是指__ u T 2/Rg __;某颗粒所在旋风分离器位置上的旋转半径R =,切向速度u T =20m/s,则分离因数为;13.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随器身__直径 __的增大而减小;14.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间歇压滤机有__板框过滤机__和__叶滤机__,连续吸滤型过滤机为__转筒真空过滤机__;15.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某种悬浮液,其过滤方程式为q 2+=5×10-5θ,式中q 的单位为m 3/m 2,θ的单位为s,则过滤常数值及其单位为:K =_5×10-5___,qe =,θe = __; 若该过滤机由635×635×2mm 的10个框组成,则其过滤面积A =,介质的虚拟滤液体积Ve =;16.根据过滤基本方程式210()sdV A p d r V Ve θμν-∆=+说明提高过滤机生产能力的措施 是最少写出三条增大压差;提高温度;使用阻力小的滤布;s<1时在允许时使用助滤剂;清洗滤布等;17.在板框压滤机中,若过滤压力差增加一倍,则过滤速率变为原来的B 倍;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A21/2 B2 C1 D418.板框压滤机中横穿洗涤法的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A ;叶滤机置换洗涤法的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D ;Δp 、μ在过滤最终与洗涤相同 A1/4 B1/2 C4 D119.恒压过滤某种悬浮液介质阻力可忽略,滤饼不可压缩,已知10min 单位过滤面积上得滤液;若1h 得滤液2m 3,则所需过滤面积为 __m 2;20.叶滤机过滤某种悬浮液,介质阻力可忽略,滤饼不可压缩,K =×10-3m 2/s;若过滤终了时,q =m 2,每m 2过滤面积上用清水洗涤Δp 、μ与过滤终了相同,则所需过滤时间θ=__2500__s,洗涤时间θw =__1000__s;第三章 传热一、填空或选择1. 多层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 最大;2. 一定质量的流体在φ25×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αi =1000W/m 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φ19×2mm 的直管内流动,其αi 为 D W/m 2·℃;A .1259;B .1496;C .1585;D .1678;3. 水与苯通过间壁换热器进行换热;水从20℃升至30℃,苯由80℃降至40℃,则热容流量小的流体为 苯 ,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ε= ;4. 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_提高壳程流体对流传热系数_ ;5. 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46℃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的水蒸气冷凝,管壁温度接近_ B _ ℃;A.35; B.℃ ; C. ;6. 对膜状冷凝传热,冷凝液膜两侧温差愈大,冷凝传热系数愈_愈小;7. 在列管换热器中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有:甲传热管的壁温接近加热蒸气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则:AA.甲乙均合理; B.甲乙均无理; C.甲合理,乙无理; D.甲无理,乙合理;8. 在蒸气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的影响是__ A ____ ;A.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α大大降低; B.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α升高;C.不凝气体的存在对α无影响;9. 对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可行的是__A__ ;A.提高空气流速; B.提高蒸气流速; C.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流速;D.在蒸气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10. 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的温度差50℃,现因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各升高100℃,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相比,应该_A__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11. 在卧式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原油,则原油宜在_管程__流动,总传热系数接近原油的对流传热系数值,传热壁面的温度接近于__水蒸气_温度;12.进出口温度分别为85℃和40℃的热流体对进口温度为20℃的冷流体进行加热,规定冷流体出口温度不超过40℃,则必须采用并流操作;13.冷热两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是 A A. 提高小的h值; B. 提高大的h值;C. 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D. 提高大的h值,同时降低小的h值; 14.蒸汽冷凝时的热阻 B ;A. 决定于汽膜厚度;B. 决定于液膜厚度;C. 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D. 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15、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来冷却某有机溶液;现希望有机溶液的出口温度降低一些溶液的流量、进口温度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冷却水的流量或降低冷却水的进口温度 ;16、一台新换热器正常运转半年后,若冷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但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下降了,你认为是下列 A 原因;A 运行时间长后,换热器内产生了污垢;B 换热器内压力升高;C 换热器内压力降低;D 换热器所在环境温度降低;17、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采用 A ;A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C 表面粗糙,色泽较浅;D 表面光滑,色泽较深18、某一套管换热器,用管间饱和蒸汽加热管内空气,设饱和蒸汽温度为100℃,空气进口温度20℃,出口温度为80℃,此时套管换热器内壁温度应是 C ;A 接近空气的平均温度;B 接近饱和蒸汽与空气的平均温度;C 接近饱和蒸汽的温度;19、在包有二层相同厚度保温材料的园形管道上,应该将__导热系数小的_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___减少热损失__,___降低壁面温度__;20、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传导、对流与热辐射 ;第六章 蒸馏一、选择与填空1、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塔顶液相回流 和 塔底上升蒸汽 ;2、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相同_,但液相组成_小于_汽相组成;3、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汽液平衡方程可写为1(1)x y xαα=+-;根据α的大小,可用来 判定用蒸馏方法分离的难易程度 ,若α=1则表示 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 ;4、在精馏操作中,若降低操作压强,则溶液的相对挥发度 增加 ,塔顶温度 降低 ,塔釜温度 降低 ,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 有利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α=3,在全回流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对第n 、n+1两层理论板,已知 y n =,则 y n+1=;全回流通常适用于 开工阶段 或 实验研究 ;6、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 精馏必须引入回流;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连续的稳态过程而后者是间歇的非稳态过程 ;7、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 塔底压强高 和 塔底难挥发组分含量高 ;8、在总压为、温度为85℃下,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 A 0=,p B 0=46 kPa,则相对挥发度α= ,平衡时液相组成x A = ,气相组成y A = ;9、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馏出液组成为;10、最小回流比的定义是 在特定分离任务下理论板数为无限多时的回流比 ,适宜回流比通常取 ~ R min11、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3时,则进料热状况q 值为 ; 注:23()550.6V V L VF V L V LI I I I I q I I I I -+-===-- 12、在塔的精馏段测得 x D =、x 2=、x 3=均为摩尔分率,已知R=3 ,α=,则第三层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效率 %_;注:1*1n n MV n n y y E y y ++-=- 13、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 、x F 、q 、D 保持不变,若增加回流比R,则x D 增加, x W 减小 ,V 增加,L/V 增加 ;14、在精馏塔设计中,若F 、x F 、x D 、x W 及R 一定,进料由原来的饱和蒸气改为饱和液体,则所需理论板数N T 减小 ;精馏段上升蒸气量V 不变 、下降液体量L 不变 ;提馏段上升蒸气量V ’ 增加 、下降液体量L ’ 增加 ;15、操作中的精馏塔,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 增大 ,提馏段液气比L’/V’减小 ,xD 增加 , xW减小 ;16、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 、q、V不变,增加W,则xD增加 , xW增加,L/V_增加_;17、在连续精馏塔中,若xF 、xD、R、q、D/F相同,塔釜由直接蒸汽加热改为间接蒸汽加热,则所需的理论板数NT 减小 ,xW增加;18、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加入某种添加剂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恒沸精馏时添加剂需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恒沸物和恒沸精馏的添加剂气化后由塔顶排出,耗能大 ;19、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xA 为,相应的泡点温度为t1;汽相组成yA为,露点温度为t2,则 A ;A.t1< t2B.t1=t2C.t1>t2D.不能判断20、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 B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D.不完全21、精馏塔的操作线为直线,其原因是 DA.理论板假定 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回流 D.恒摩尔流假定22、分离某两组分物系,进料量为10kmol/h,组成xF 为,若要求馏出液组成xD不小于,则最大馏出液量为 AA.h B.6 kmol/h C.9 kmol/h D.不确定23、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n+1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_B_;A. yn+1>yn>yn-1; B. yn+1<yn<yn-1; C. yn+1=yn=yn-1; D. 不确定;24、在原料量和组成相同的条件下,用简单蒸馏得的气相总组成为xD1,用平衡蒸馏得的气相总组成为xD2,若两种蒸馏方法所得的气相量相同,则 AA. xD1> xD2; B. xD1= xD2; C. xD1<xD2; D. 不能判断25、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态变化,将使 B A.平衡线发生变化 B.操作线与q线发生变化C.平衡线与q线变化 D.平衡线与操作线变化26、操作中的精馏塔,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 DA.不能操作 B.xD , xW均增加 C.xD, xW均不变 D.xD减小, xW增加2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q、xD 、xW、V’不变,减小xF,则 CA.D增大、R减小 B.D减小、R不变C.D减小、R增大 D.D不变、R增大28、用某精馏塔分离两组分溶液,规定产品组成xD 、xW,当进料组成为xF1时,相应的回流比为R1;进料组成为xF2时,相应的回流比为R2;若xF1< xF2,进料热状况不变,则 CA.R1< R2B.R1=R2C.R1> R2D.无法判断29、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NT 为8包括再沸器若全塔效率ET为50%,则实际板数为 CA.16 B.12 C.14 D.无法确定30、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环己烷的沸点为℃,欲使该两组分混合物得到分离宜采用 CA.恒沸精馏 B.普通精馏 C.萃取精馏 D.水蒸汽精馏计算题的范围:第一章:计算题14、17、20、36、43第二章:计算题4、6、7、8第三章:计算题20、21、25、28 本章例题3-2和例题3-10 第六章:计算题6、7、8、14、23。

化工原理自考复习zhengli 题

化工原理自考复习zhengli 题

绪论名词解释1.动量传递:流体在流动时,流体内部由于流体质点(或分子)的速度不同,它们的动量也就不同,在流体质点随机运动和相互碰撞过程中,动量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的过程。

2.质量传递: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的过程。

3.热量传递:是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有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过程。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名词解释1.相对粗糙度:绝对粗糙度与管径之比值称为相对粗糙度。

2.牛顿型流体:流动中形成的剪应力与梯度的关系完全符合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

二、单项选择:1.某流动体系,Re=5000,其流动形态是CA、滞流B、层流C、湍流D、过渡流2.水在园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BA. 1/2B. 1/4C. 2倍D.4倍3. 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牛顿型流体,且流体应呈AA.层流流动B.湍流流动C.过渡型流动D.静止状态4.某系统内绝对压力为40mmHg,大气压为760 mmHg,其真空度为BA.40mmHgB.720mmHgC.-40mmHgD.800mmHg5.温度升高,气体的粘度________ ,液体的粘度________ 。

AA.增大,减小B.增大,增大C.减小,减小D.减小,增大6.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CA.上游截面处流速B.下游截面处流速C.小管中流速D.大管中流速7.当Re准数小于2000时,流体在管内的流动形态为AA.层流B.过渡流C.湍流D.紊流8.流体因被压缩而能向外膨胀作功的能力称为C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内能9.湍流时管内的平均流速约为管中心处的最大流速的DA.0.50倍B.0. 56倍C.0.72倍D.0.82倍10.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AA.Re数B.Nu数C.Pr数D.Fr数11.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DA.恒截面、恒压差B.变截面、变压差C.恒截面、变压差D.变截面、恒压差12.绝对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表压强CA.之积B.之商C.之和D.之差三、填空:1.1atm= 10.33 m水柱。

化工原理复习题1~6章

化工原理复习题1~6章

第一章 流体力学与应用一、填空(1)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 H-Q 曲线、 η-Q 和 N-Q 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 转速 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3)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 静止的 、 连通着的 、 同一种连续的液体 。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皮托 流量计测量。

(4) 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写出: 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ρp u gz E 22; 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gp g u z E ρ22; 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p u gz E 22ρρ(5) 有外加能量时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为z 1ρg+(u 12ρ/2)+p 1+W s ρ= z 2ρg+(u 22ρ/2)+p 2 +ρ∑h f ,各项单位为 Pa (N/m 2) 。

(6)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加 ,水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 。

(7) 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 减小 。

(8)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 u 1A ρ1= u 2A ρ2=······= u A ρ ;适用于圆形直管的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 u 1d 12 = u 2d 22= ······= ud 2 。

(9) 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 ,则真空度为 395mmHg 。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2105mmHg 。

(10) 并联管路中各管段压强降 相等 ;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小 。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 流体静力学 二、 流体动力学 三、 流体流动现象四、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一、流体静力学:● 压力的表征:静止流体中,在某一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静压力,简称压力,俗称压强。

表压强〔力〕=绝对压强〔力〕-大气压强〔力〕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或真空度〕之间的关系 ●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压力形式 )(2112z z g p p -+=ρ 备注:1)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内,处于同一 能量形式g z p g z p 2211+=+ρρ水平面上各点压力都相等。

此方程式只适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应用:U 型压差计 gR p p )(021ρρ-=- 倾斜液柱压差计 微差压差计二、流体动力学● 流量质量流量 m S kg/s m S =V S ρ体积流量 V S m 3/s 质量流速 G kg/m 2s(平均)流速 u m/s G=u ρ ● 连续性方程及重要引论:22112)(d d u u = m S =GA=π/4d 2G V S =uA=π/4d 2u● 一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应用〔例题作业题〕 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f e W p u g z W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J/kg 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f e h gp u g z H g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J/N=m 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 e s e W m N = 输送机械的轴功率: ηeN N =〔运算效率进行简单数学变换〕应用解题要点:1、 作图与确定衡算范围:指明流体流动方向,定出上、下游界面;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匹配。

化工原理复习题

化工原理复习题

一、判断题1.当关小离心泵的出口阀时,泵的扬程增大了,其升扬高度提高了。

()2.凡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型流体,所有气体和液体都属于牛顿型流体。

()3.在列管换热器管间装设了两块横向折流档板,则该换热器变成为双壳程的换热器。

()4.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传导传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

()5.对流传热中由于壁面的约束和流体内部的摩擦作用,在紧靠壁面处总存在滞流底层,故主要热阻及温度差都集中在滞流底层。

()6.对于大多数气体的稀溶液,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亨利系数E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吸收过程中,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或相交时所用的吸收剂最少,吸收推动力最大。

()8.吸收剂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溶解度,溶解度大则吸收剂用量少,吸收速率也大,设备的尺寸便大。

()9.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其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0.吸收过程的总阻力等于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之差。

()11.吸收是化工单元操作的传热过程。

()12.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气、液两相在填料的表面上传热和传质。

()13.吸收塔内物质传递的主要方式为分子扩散。

()14.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差或分压差。

()15.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的性质有关,与温度、压力关系不大。

()16.对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分压越大,则气体溶解度越大。

()17.温度升高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降低,享利系数增大。

()18.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气液混合物。

()19.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大小与物系的温度和压强无关。

()20.吸收进行的依据是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同。

()21.温度与压力升高有利于解析的进行。

()22.吸收操作,操作线必位于平衡线下方。

()23.在吸收过程中不能被溶解的气体组分叫惰性组分。

()24.吸收操作线方程是由物料衡算得出的,因而它与吸收相平衡、吸收温度、两相接触状况、塔的结构等都没有关系。

()25.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其吸收速率属于气膜控制。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原理复习资料《化⼯原理》复习资料⼀、选择题1.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动量传递的有①①流体输送,②蒸发,③⽓体吸收,④结晶2.在26 ℃和1⼤⽓压下,CO2在空⽓中的分⼦扩散系数D 等于0.164cm2/s, 将此数据换算成m2/h 单位, 正确的答案为__④_______① 0.164m2/h ② 0.0164 m2/h ③ 0.005904 m2/h, ④ 0.05904 m2/h3.化⼯原理中的连续流体是指④①流体的物理性质是连续分布的;②流体的化学性质是连续分布的;③流体的运动参数在空间上连续分布;④流体的物理性质及运动参数在空间上作连续分布,可⽤连续函数来描述。

4.为改善测量精度,减少U 形压差计测量误差,下列⽅法不适⽤的为:④。

①减少被测流体与指⽰液之间的密度差;②采⽤倾斜式微压计( 将细管倾斜放置的单杯压强计);③双液微压计;④加⼤被测流体与指⽰液之间的密度差5.量纲分析法的⽬的在于②。

①得到各变量间确切的定量关系,②⽤⽆量纲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③得到⽆量纲数群间的定量关系,④⽆需进⾏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6.层流底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③。

①近壁处速度梯度越⼩,②流动阻⼒越⼩,③流动阻⼒越⼤,④流体湍动程度越⼩。

7.双指⽰液微差压差计要求指⽰液密度差①。

①⼩;②⼤;③中等;④越⼤越好8.某离⼼泵运⾏⼀年后,发现有⽓缚现象,应③。

①停泵,向泵内灌液,②降低泵的安装⾼度,②检查进⼝管路是否有泄露现象,④检查出⼝管路阻⼒是否过⼤9.为提⾼离⼼泵的经济指标,宜采⽤①叶⽚。

①后弯,②径向,③前弯,④⽔平。

10.流体流过圆形直管,在流场内剪应⼒集中在①.近壁处。

①.近壁处,②. 管⼼处,③. 到处都⼀样,④. 根据流动状态确定。

11.改变离⼼泵的出⼝阀开度,③。

①不会改变管路特性曲线,②不会改变⼯作点,③不会改变泵的特性曲线,④不会改变管路所需压头。

12.⽔在⼀段圆形直管内做层流流动,若其他条件不变,现流量和管径均减⼩为原来的⼆分之⼀,则此时的流动阻⼒产⽣的压⼒损失为原来的③8 倍。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复习第十一章干燥1、 干燥过程是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传热推动力:热空气与湿物料的温差(气相固相)传质推动力: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与热空气中的水汽分压之差「固相 * 气相) 2、 除湿方法:机械除湿:沉降、过滤、离心等,出去大量水分,但是除湿不彻 底。

吸附除湿:除去少量水分,只适合在实验室使用。

加热除湿:加热使水分汽化而移除,除湿彻底,但能耗高。

工业上往往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操作,先用比较经济的机械方法除去湿物料 中的大部分湿分,然后再利用干燥方法继续除湿3、 干燥分类:按操作压力:常压干燥、真空干燥(适于处理热敏性及易氧化的物料) 操作方式:连续干燥: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等优点 间歇操作:处理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长的物料。

传热方式: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等。

4、 湿度的计算:湿度为空气中水汽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量之比,又称湿含量或绝对湿度。

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混合气体,5、相对湿度百分数^■湿空气中水汽分压p 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p s 之比P100% H 二 ~~ P s pP 总- p sp=p s ,® =1 ——饱和00气%湿空气的®越小,,吸湿能力越大 p=0,「=0,表示空气中不含水分,为绝干空气。

P s&比体积(湿容积)s V H 在湿空气中,1kg 绝干气的体积和相应Hkg 水汽体积 之和。

V H =1kg 绝干气的体积+ Hkg 水汽的体积 m 3湿空气/ kg 绝干气 温度为t ,总压为p 总得湿空气比体积为7、比热容:常压下将以1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 C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计算C H F.01488H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 H --湿空气中绝干气的质量生Y290 .622 丫饱和湿度:H s =0.622 p sP 总一 P sH 22.4 ◎皿卫518 273p 总(0.772 1.244H) W2731.013 105P 总8、焓的计算:以1 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焓值 I =(1.01 1.88H )t - 2490H9、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区别:干球温度t :空气的真实温度,用普通温度计测出的湿空气温度。

化工原理-复习

化工原理-复习

第1章 蒸馏符号:1.英文字母:D ——塔顶产品(馏出液)流量,kmol/h L ——塔内下降的液体流量,kmol/h V ——上升蒸气的流量,kmol/h 2.上标:°——纯态* ——平衡状态 '——提馏段一、 概述1. 易挥发组分(轻组分):沸点低的组分难挥发组分(重组分):沸点高的组分 2. 传质过程(分离操作):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

3. 蒸馏: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特性达到分离的目的。

分类:(1)操作流程:①间歇蒸馏 ②连续蒸馏 (2)蒸馏方式:①简单蒸馏②平衡蒸馏(闪蒸) ③精馏:(有回流)较难分离 ④特殊精馏:很难分离(3)操作压力:①常压蒸馏②减压蒸馏:Ⅰ、沸点较高 Ⅱ、热敏性混合物 ③加压蒸馏:常压下的气态混合物(4)组分的数目:①两组分精馏②多组分精馏:工业生产中最为常见二、 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一) 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1. 相律(1) 平衡物系中的自由度数、相数及独立组分数间的关系。

(2) F=C-φ+2(2:外界只有温度&压力2个条件可影响物系的平衡状态) 2. 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函数关系(气液相组成与平衡温度间的关系) 理想物系:①液相为理想溶液。

②气相为理想气体。

(1) 用饱和蒸气压&相平衡常数表示的气液平衡关系 1) 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上方的平衡分压:p A =p A °x Ap B =p B °x B =p B °(1-x A ) 溶液沸腾时:p=p A +p B联立:x A =p-p B °p A °-p B ° →泡点方程:气液平衡下液相组成与平衡温度间的关系x B =1-x A}较易分离或分离要求不高}原理、计算无本质区别2) 道尔顿分压定律(外压不太高时,平衡的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 y A =p Apy A =p A °p x A →露点方程:气液平衡时气相组成与平衡温度间的关系 y B =1-y A(2) 用相对挥发度表示的气液平衡关系 1) 挥发度υ(与温度有关):υA =p Ax AυB =p Bx B理想溶液:υA =p A °;υB =p B °2) 相对挥发度α(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与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α=υA υB = p Ax A p Bx B若操作压力不高,气相遵循道尔顿分压定律:α= py A x Apy B x B=y A x B y B x A=y A (1-x A )x A (1-y A ) →y A =αx A 1+(α-1)x A理想溶液:α=p A °p B °3) y=αx1+(α-1)x若α>1,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

化工原理复习题

化工原理复习题

化工原理复习题一 判断题流体流动与输送1. 当流体在管内流动达完全湍流时,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大小无关。

( )2. 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均属变压差流量计。

( )3. 离心泵启动时,为减小启动功率,应将出口阀门关闭,这是因为随流量的增加,功率增大。

( )4. 流体做层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只是Re 的函数,而与管壁的粗糙度无关。

( )5.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的中心处速度最大,而管壁处速度为零。

( )6. 离心泵启动时,为减小启动功率,应将出口阀门关闭,这是因为随流量的增加,功率增大。

( )7. 理想流体流动时,无流动阻力产生。

( )8. 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表明绝对压强愈大。

( )9. 离心泵扬程随着流体流量的增大而下降。

( )转子流量计可以读出任何流体的流量。

离心泵铬牌上的性能参数是指泵效率最高点下的性能参数。

离心泵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

()孔板流量计测流量时,流量大小不仅与压差计读数R 有关,而且与孔板孔径有关。

() 转子流量计在测流量时,转子稳定后,其上下两截面的压差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 离心泵使液体的实际升扬高度总是小于泵所提供的扬程。

( )传热1. 冬天,室外温度为2℃,刮着风,潮湿的衣服晒在外面不可能会结冰。

( )2.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逆流操作比采用并流操作所需的传热面积小。

( )3. 导热系数和给热系数都是物性常数之一。

( )4. 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是指热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与冷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的差值。

( )5.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逆流操作比采用并流操作所需传热面积小。

( )给热系数也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冬天坐在铁板上比坐在木板上要冷些,是因为木板的温度比铁板高。

()使用列管式换热器时,压力高的物料走管内,这样外壳可以不承受高压。

() 对流传热过程热阻主要集中在流体的滞流内层上。

()在套管式换热器中,以水蒸汽加热空气,壁温一定很接近水蒸汽的温度。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

qV 流速: 流速: u = A
粘度:牛顿粘性定律,流动边界层,温度的影响。 粘度:牛顿粘性定律,流动边界层,温度的影响。 二.流动中的守恒定律 1.稳定流动与非稳定流动 . 2.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对不可压缩流体: 对不可压缩流体: 在圆形管道内: 在圆形管道内
q m ,1 = q m , 2 = ⋯ = q m
18
八.板式塔 1、传质设备的性能指标 、 2、塔板结构 、 3、塔板上气液接触状态 、 4、 4、塔板上的不正常操作 5、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
4qV DT = πu
构成, 构成,应用
Z = ( N P − 1) H T
6、板式塔负荷性能图 、
19
第五章吸收 一.气液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亨利定律及应用:判断过程方向、确定过程极限、 亨利定律及应用:判断过程方向、确定过程极限、 计算过程推动力。 计算过程推动力。
4.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只要求并、逆流) 只要求并、逆流)
di 1 1 bd i = + + K i αi λd m α0d 0
六.换热器的选用与传热过程的强化 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Q = KA ∆t m
13
第四章精馏
一.气液相平衡 1.相对挥发度α: 对理想溶液 .相对挥发度 : 对理想溶液: 2.相平衡方程: .相平衡方程:
7
简单管路的计算:等径管路 简单管路的计算:等径管路√
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 利方程
u2 d 1 = u1 d 2
2
qV =
π
4
d u
2
2 2 u1 p2 u2 gz1 + + + We = gz 2 + + + Σh f 2 ρ 2 ρ

化工原理基础理论知识

化工原理基础理论知识

化工原理基础理论知识一、现场设备知识1、什么叫泵?答:加压或输送液体的流体机械叫泵。

2、什么缘故离心泵启动前要灌泵?答:由于泵内空气密度远小于液体密度,在离心泵的运转条件下,气体通过离心泵所能得到的压升专门小,即叶轮入口真空度专门低,与吸液室的压差不足以吸入液体,使泵不上量,产生〝气缚〞现象,故离心泵启动前均要灌泵排气。

3、启动电机前应注意些什么?答:停机时刻较长的电机及重要电机的启动,要与电工联系进行绝缘和电气部分的检查:螺栓是否松动、接地和清洁卫生情形合格,电机外部检查正常,盘车,防止定子与转子间有卡住的情形,用手盘车,禁止电动盘车,电机处于热态时只承诺启动一次,冷态下承诺启动三次,要求低负荷启动,当电机自动跳闸后,要查明缘故,排除故障,然后再启动。

4、电动机什么缘故要装接地线?答:当电机内绕组绝缘被破坏漏油时,机壳带电,手摸上去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安装接地线是为了将漏电从接地线引入大地回零。

如此形成回路,以保证人身安全,因此当接地线损坏或未接上时应及时处理。

5、在电机运转时检查风叶工作应注意些什么?答:在电机运转时检查风叶工作应注意:要注意风扇叶片螺丝有无松动,以防止固定螺丝松动造成叶片打坏,要注意站在电机侧面检查,站在风机前面检查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止衣襟下摆或其他东西被吸入风罩的事故。

6、设备常规检查的要点是什么?答:要检查各设备的介质流量、压力、物位、温度情形;电机电流、功率、温度、振动、噪音情形;润滑油温度、压力、液位、油质及密封情形;联锁投用情形;转动设备的温度、振动、声音等机械性能情形;同时应重点进行检查对比,尽短时刻发觉隐患,确保各设备运行正常。

7、离心泵扬程的意义?答:单位重量流体进出泵的机械能差值。

8、离心泵启动前先关出口阀,停泵前也先关出口阀的缘故?答:离心泵启动前先关出口阀,其流量为零,泵对外不做功,启动功率为零,电机负载最小,幸免由于启动泵过程中负荷过大,而烧坏电机或跳闸;停泵时先关出口阀是由于离心泵的扬程均专门高,停泵时为防止管线内的液体倒流而松动叶轮或损坏电机。

化工原理复习题

化工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1at= mmHg= mH2O= Pa= kgf/cm2。

2.已知兰州的大气压力为640mmHg,试将压力表示为atm、 kgf/cm2、kgf/m2、bar、mmH2O、mH2O、m液柱(此液体的密度为800 kg/m3)、Pa。

3.已知某设备的压力为2atm,试以 kgf/cm2、bar、Pa、mmHg、mH2O表示此压力。

4.测得某设备压力为5000Pa(表压),已知当地平均大气压力为80000Pa,而测压时同时测定实验室的大气压力为82000Pa,设备的绝对压力为Pa。

7.液体的密度随T上升而,气体密度与和有关。

8.已知通过某一截面的溶液流量为30m3/h,溶液的密度为1200kg/m3,该截面处管子的内径为0.08m,则流速= 、质量流速= 、质量流量= 。

9.已知管内径为0.02m,粘度为1.1厘泊,密度为1050kg/m3的液体以每小时2m3的流量流动,则流型为。

10.在完全湍流情况下,如管路系统不变,流量增大一倍,阻力。

11.阻力平方区,流速增加,摩擦系数,阻力损失∑hf 。

12.密度为1050kg/m3的液体由一个大的贮槽进入内径为0.053的管中,管内流速为1.5m/s,求进口阻力,及由其引起的压降。

13.已知并联管路中d1= 3d2,则∑hf1与∑hf2的比值。

14.设备外大气压为640mmHg,设备内真空度为500mmHg,设备内绝压为 Pa,表压为mmHg。

15.对于一定的液体,内摩擦力为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Δu成,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Δy成。

16.用水银U管压差计测水平管内A、B两点压差,读数为150mmHg,水平管内水ρ=1000kg/m3,则两点压力差Δp= Pa。

17.流体的流动类型分和,湍流时Re 。

18.温度升高,气体的粘度,液体的粘度。

19.定截面变压差流量计包括、。

20、实际流体在内径为D 的等径直管的进口稳定段后流动,其边界层厚度为;若Re=500,则最大流速等于平均流速的________倍,摩擦系数λ=_________ 。

《化工原理》复习题

《化工原理》复习题

《化工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时,此时摩擦系数λ与关系式为λ。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层流时流体质点无脉动,而湍流有。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各层厚度>>,导热系数λ<λ<λ,在定态传热过程中,各层热阻的大小为。

、管换热器做成多管程的目的是。

、在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中,如果操作条件和吸收液的量不变,增大混合气体的量,则传质阻力。

、据双膜吸收理论,在气膜与液膜相交的界面上,气、液两相处于状态。

、蒸馏操作中共有五种进料热状态,其中进料的热状况参数值最大。

、在精馏操作时,若其他不变,回流比增大,所需理论板层数。

、干燥操作中既有传热,也有传质,其中传质推动力为。

、空气的湿度一定,若总压不变,温度升高,则相对湿度φ。

二、选择题(每空分,共分)、一般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增大. 减小. 不变. 不确定、离心泵的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

. 增大. 减小. 不变. 先增大后减小、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采用()的材料。

. 表面光滑,色泽较浅.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表面光滑,色泽较深、水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倍,其它不变,则其对流传热系数为原来的()倍。

. . 4. .、在吸收操作中,若*-≈-,则该过程为()。

.气膜控制. 液膜控制. 双膜控制. 不能确定、混合气体中被液相吸收的组分称为()。

、吸收剂、吸收质、吸收液、溶剂、两组分液体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α较大,表示用普通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较容易、较困难、很困难、不能够、用一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为块(包括再沸器),若全塔效率为,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湿空气不能作为干燥介质的条件是()。

、φ< 、φ、φ< 、φ、若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为,其干基含水量为()。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精 馏一、填空1精馏过程是利用 和 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 ,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 ,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 的变化过程。

2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3 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增大,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_______,需理论板_____。

4精馏塔不正常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

5试述五种不同进料状态下的q 值:(1)冷液进料_____;(2)泡点液体进料_____;(3)汽液混合物进料_____; (4)饱和蒸汽进料_____;(5)过热蒸汽进料_____。

6已知精馏段操作线为y=0.75x+0.24,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R=_______,塔顶产品组成x=_____。

7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3,在具有理论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塔操作,已知n x =_____,则1+n y =_____(由塔顶往下数)8 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汽相露点温度为d t ,液相泡点温度为b t 。

塔底某理论板上汽相露点温度为d t ,液相泡点温度为b t 。

试按温度大小顺序用>、=、<符号排列如下:__________。

9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全回流操作,已测得相邻两板上液相组成分别为1-n x =0.7,n x =0.5(均为易挥发组份摩尔分率)。

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3=α,则n y =_____,*n x =_____.10 某精馏塔操作时,F ,xF ,q ,V 保持不变,增加回流比R ,则此时x D _____,x W _____,D_____,L/V_____。

(增加,不变,减少)11 精馏塔操作时,保持V ',q ,F ,xF 不变,而增加D/F ,则:x D _____,L/V_____, x W _____。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12 某精馏塔在操作时,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液体进料改为冷液进料,且保持F ,x F ,V ,D 不变,则此时x D _____,x W _____,R_____,L/V_____。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固体流态化在固定床阶段,增大流体的流速,流化床的压降,在流化床阶段,增大流体的流速,则流化床的压降。

2.角系数具有性和性的特点,利用此特点,可由一部分已知的角系数求取其它未知的角系数。

3.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指、、、。

4.强化传热的途径有、、。

5.蒸汽冷凝有和两种方式6.气体吸收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差异而实现对气体混合物的分离,精馏则是利用均相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差异使各组分得以分离。

7.离心泵的流量常用调节,往复泵的流量常用调节。

8.写出塔板上常见的三种流体流型:、和。

9.用蒸馏方法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依据是,用吸收方法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依据是。

10.根据有无补偿或补偿方法不同,列管式热器的一般结构型式有、、。

11.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

12.减小阀门的开度,管路中流体流量减小,这时由于。

13.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α与雷诺数Re的m次方成正比,其中m 的值为。

14.对于聚式固体流态化,常出现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

15.面积和厚度相同的三层导热平壁,测得一维稳态导热时各层导热平壁两侧的温度差大小顺序为Δt2大于Δt3大于Δt1,则各层导热平壁的导热系数大小顺序为、各层导热平壁的导热热阻大小顺序为。

16.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0,则回流比R为,馏出液流量为,操作线方程为。

17.固体流化床按其形态可分为和两类。

18.某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汽组成为y,温度为T,经全凝器冷凝到泡点温度t,部分回流液入塔,其组成为x,则y x,T t。

19.离心泵的工作点由确定;如关小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度则离心泵扬程,轴功率。

20.对于连续转筒真空过滤机的操作,当转速提高时,过滤机的生产能力、滤饼层厚度。

21.写出三种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的名称、和____。

二、判断题1、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流体在管道中流动过程中压力降就是压力差。

化工原理重点复习

化工原理重点复习

生物工程化工原理复习资料【1】水的温度为10℃,流量为330/L h ,在直径.mm mm φ⨯5735、长为100m的直管中流动。

此管为光滑管。

(1)试计算此管路的摩擦损失;(2)若流量增加到990/Lh ,试计算其摩擦损失。

(水在10℃时的密度.39997/ρ=kg m ,黏度1.306解 水在10℃时的密度.39997/ρ=kg m ,黏度.,.,Pa s d m l m μ-=⨯⋅==3130610 005 100,光滑管。

(1) 体积流量 /.Vq L h m h ==3330033/ 流速../.Vq u m s d ππ===⨯⨯⨯2203300467 3600360000544 雷诺数 . Re .30.050.046799971787层流130610ρμ-⨯⨯===⨯du摩擦系数 Re 64640.03581787λ===摩擦损失 (.)/.f l u h J kg d λ==⨯⨯22100004670.0358=0.0781 20052【2】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18010mm mm φ⨯的钢管,内管中有质量流量为/3000kg h 的热水,从90℃冷却到60℃。

环隙中冷却水从20℃升到50℃。

总传热系数/()22000K W m =⋅℃。

试求:(1)冷却水用量;(2)逆流流动时的平均温度差及所需传热面积。

(已知水在75℃和35℃时的比热容分别为 4.191和4.174KJ/(Kg ● ℃))解 (1)冷却水用量2m q 计算热水平均温度,./()m p T T T c kJ kg ++====⋅121906075℃ 4191 ℃22 冷水平均温度,./()m p t t t c kJ kg ++====⋅122205035℃ 4174 ℃22热量衡算 ()()...338241741050203000419110906037710 /m q J h ⨯⨯⨯-=⨯⨯⨯-=⨯/m q kg h =23012(2) 逆流热水1290℃60℃T T =→= 211250204040t t t t ==←∆=∆=冷水℃℃℃℃40℃m t ∆=传热面积./ 8377103600200040m Q A K t ⨯==∆⨯.m =2131【3】测定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化工原理考试重点

化工原理考试重点

1、化工过程中的“三传一反”及举例。

2、单位换算,dyn、 kgf 、N之间的关系。

3、牛顿粘性定律,粘度单位.4、绝对压强、表压、真空度的关系。

5、流动类型的判据及判断。

6、体积流量、质量流量、摩尔流量三者间关系。

7、平均流速和管中心处点速度关系。

8、流体流动时的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9、管子的出口和进口的阻力系数。

10、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的一般应用。

11、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扬程、有效功率、效率、轴功率间关系。

1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13、离心泵的工作点。

14、传热方式、描述传热方式的定律 .15、不同物质的导热系数大小16、传热边界层的理解、影响对流给热系数α的因素。

17、间壁式传热中四个准数对于传热的具体影响。

18、强化传热的途径。

19、根据列管换热器中流体流径选择的一般原则,具有腐蚀性、高温、高压的流体应走管程?壳程?20、传热中流体逆流和并流的各自优缺点。

21、传热计算:热量衡算式、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冷热流体平均温差计算、传热面积计算。

22、温度和压力对于亨利系数、溶解度系数、相平衡常数及传质推动力的影响。

23、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24、气膜控制和液膜控制。

25、吸收剂用量对吸收操作的影响26、双膜理论。

27、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的大小分别表征着什么27、吸收计算:吸收剂用量、出塔液体浓度及填料层高度计算28、相对挥发度与精馏分离的关系。

29、精馏塔原理和流程,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精馏塔温度分布和组成分布。

30、进料热状况参数的物理意义31 、回流比的两个极限,全回流和最小回流比时的特点。

32、回流比对于精馏操作的影响33、精馏计算:全塔物料衡算、塔顶产品的流量和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影响、相平衡方程;最小回流比R min、理论塔板的气液两相的组成。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

化工原理复习资料(1) 在传热实验顶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传播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全然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 。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年夜 (大年夜、小)一侧的α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α值 大年夜 (大年夜、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年夜 (大年夜、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年夜 (大年夜、小)。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年夜,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小 ,其两侧的温差愈 小 。

(4)在无相变的对传播热过程中,热阻重要集中在 滞离层内(或热界线层内) ,削减热阻的最有效方法是 进步流体湍动程度 。

(5) 清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 膨胀节 、 采取浮头式 或 U 管式构造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标是 增长面积,加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进步传热系数 。

(6) 厚度不合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优胜,已知b 1>b 2>b 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固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1 > R 2 > R 3,各层导热速度Q 1 = Q 2 = Q 3。

(7) 物体辐射才能的大年夜小与 黑度 成正比,还与 温度的四次方 成正比。

(8) 写出三种轮回型蒸发器的名称 中心轮回管式 、 悬筐式 、 外加热式 。

(9) 在大年夜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含 天然对流 、 泡核沸腾 和 膜状沸腾 三个时期。

实际操作应操纵在 泡核沸腾 。

在这一时期内,传热系数跟着温度差的增长而 增长 。

(10) 传热的全然方法有 传导 、 对流 和 辐射 三种。

热传导的全然定律是⎽⎽⎽傅立叶定律⎽其表达式为⎽⎽⎽dQ= -ds λnt ∂∂⎽⎽⎽。

(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淌,若使流速进步到本来的2倍,则其对传播热系数约为本来的1.74 倍;管径改为本来的1/2而流量雷同,则其对传播热系数约为本来的 3.48 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流动–––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一、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2112z z g p p -+=ρ或 gh p p ρ+=0注意:1、应用条件: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2、压强的表示方法:绝压—大气压=表压 表压常由压强表来测量;大气压—绝压=真空度 真空度常由真空表来测量。

3、压强单位的换算:1atm=760mmHg=10.33mH 2O=101.33kPa=1.033kgf/cm 2=1.033at4、应用:水平管路上两点间压强差与U 型管压差计读数R 的关系:gR p p A )(21ρρ-=-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时静止、连续和同一种液体。

二、定态流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式––––物料衡算式常数常数=====≠ρρρρuA A u A u w s A 222111,常数常数======uA A u A u V s A 2211,ρ 21221221///,d d A A u u A ===圆形管中流动常数ρ三、定态流动的柏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1kg 流体:f h u P gZ We u P gZ ∑+++=+++22222111ρρ [J/kg] 讨论点:1、流体的流动满足连续性假设。

2、理想流体,无外功输入时,机械能守恒式:3、可压缩流体,当Δp/p 1<20%,仍可用上式,且ρ=ρm 。

4、注意运用柏努利方程式解题时的一般步骤,截面与基准面选取的原则。

2222222111u P gZ u P gZ ++=++ρρ5、流体密度ρ的计算:理想气体ρ=PM/RT 混合气体vn n v v m x x x ρρρρ+++= 2211 混合液体 n wn w m w m x x x ρρρρ+++= 2211上式中:vi x ––––体积分率;wi x ––––质量分率。

6、gz ,u 2/2,p/ρ三项表示流体本身具有的能量,即位能、动能和静压能。

∑h f 为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

W e 为流体在两截面间所获得的有效功,是决定流体输送设备重要参数。

输送设备有效功率N e =W e ·ωs ,轴功率N=N e /η(W )7、1N 流体 f e H gu g p Z H +∆+∆+∆=22ρ [m] (压头) 1m 3流体 []f f a f e h p p h u p gh W ∑=∆∑+∆+∆+=ρρρρρ而22,四、柏努利式中的∑h fI . 流动类型:1、雷诺准数Re 及流型 Re=du ρ/μ=du/ν,μ为动力粘度,单位为[Pa·S];ν=μ/ρ为运动粘度,单位[m 2/s]。

层流:Re ≤2000,湍流:Re ≥4000;2000<Re<4000为不稳定过渡区。

2、牛顿粘性定律 τ=μ(du/dy)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流型的比较:①质点的运动方式;②速度分布,层流:抛物线型,平均速度为最大速度的0.5倍;湍流:碰撞和混和使速度平均化。

③阻力,层流:粘度内摩擦力,湍流:粘度内摩擦力+湍流切应力。

II .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阻力损失'f f f h h h +=∑ [J/kg]1、直管阻力损失hf ρλf f p u d l h ∆==22 范宁公式(层流、湍流均适用).层流:23264)(dlu h R R f f e e ρμλλ===或即 哈根—泊稷叶公式。

湍流区(非阻力平方区):),(d R f e ελ=;高度湍流区(阻力平方区):)(d f ελ=,具体的定性关系参见摩擦因数图,并定量分析h f 与u 之间的关系。

推广到非圆型管润湿周边长流通截面积⨯===44H e r d d 注:不能用d e 来计算截面积、流速等物理量。

2、局部阻力损失hf ` ①阻力系数法,5.00.122'===c e f u h ζζζ ②当量长度法,22'u d l h e fλ= 注意:截面取管出口内外侧,对动能项及出口阻力损失项的计算有所不同。

当管径不变时,2))((2u d l l hf e ζλ∑++∑=∑ 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减小。

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的流速沿管长不变。

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 f 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静压能项。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粗糙管的摩擦系数数值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时,水流量将减小,摩擦系数增大,管道总阻力不变。

五、管路计算I . 并联管路:1、321V V V V ++=2、321f f f f h h h h ∑=∑=∑=∑ 各支路阻力损失相等。

即并联管路的特点是:(1)并联管段的压强降相等;(2)主管流量等于并联的各管段流量之和;(3)并联各管段中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小。

II .分支管路:1、321V V V V ++=2、分支点处至各支管终了时的总机械能和能量损失之和相等。

六、柏式在流量测量中的运用1、毕托管用来测量管道中流体的点速度。

2、孔板流量计为定截面变压差流量计,用来测量管道中流体的流量。

随着R e 增大其孔流系数C 0先减小,后保持为定值。

3、转子流量计为定压差变截面流量计。

注意:转子流量计的校正。

测流体流量时,随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增加,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将不变。

离心泵–––––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一、工作原理 基本部件:叶轮(6~12片后弯叶片);泵壳(蜗壳)(集液和能量转换装置);轴封装置(填料函、机械端面密封)。

原理:借助高速旋转的叶轮不断吸入、排出液体。

注意:离心泵无自吸能力,因此在启动前必须先灌泵,且吸入管路必须有底阀,否则将发生“气缚”现象。

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如发现有气缚现象,则应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二、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1、压头H ,又称扬程 f H gp Z H +∆+∆=ρ 2、有效功率 )(102kw HQ N HgQ W N s e e ηρρω===轴功率 3、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Q Q N Q H ---η,,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转速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由Q N -线上可看出:0=Q 时,min N N =,所以启动泵和停泵都应关闭泵的出口阀。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泵启动后出水管不出水,而泵进口处真空表指示真空度很高,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是吸入管路堵塞。

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减小,流量减小,效率减小,轴功率增大。

三、离心泵的工作点1、泵在管路中的工作点为离心泵特性曲线(Q H -)与管路特性曲线(e e Q H -)的交点。

管路特性曲线为:2e e BQ K H +=。

2、工作点的调节:既可改变Q H -来实现,又可通过改变e e Q H -来实现。

具体措施有改变阀门的开度,改变泵的转速,叶轮的直径及泵的串、并联操作。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的出口管路上,开大该阀门后,真空表读数增大,压力表读数减小,泵的扬程将减小,轴功率将增大。

两台同样的离心泵并联压头不变而流量加倍,串联则流量不变压头加倍。

四、离心泵的安装高度Hg 为避免气蚀现象的发生,离心泵的安装高度≤Hg ,注意气蚀现象产生的原因。

1.1021'2---=f sH g u H Hg 's H 为操作条件下的允许吸上真空度,m 10-f H 为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m 。

2. 10--∆--=f v a H h gp p Hg ρ h ∆ 允许气蚀余量,m a p 液面上方压强,Pa ; v p 操作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Pa 。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会发生气蚀现象。

传 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传热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时,就必然发生热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导热)、热对流(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热对流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包括由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引起的自然对流和由外力所致的质点的强制运动引起的强制对流),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发生的对流和热传导联合作用的传热过程称为对流传热(给热);热辐射是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

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射能,只是在高温时,热辐射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传热可依靠其中的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同时进行。

传热速率Q 是指单位时间通过传热面的热量(W );热通量q 是指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速率(W/m 2)。

一、热传导1.导热基本方程––––傅立叶定律nt dS dQ ∂∂-=λ λ––––导热系数,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单位为W/(m·℃)。

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式中负号表示热流方向总是和温度剃度的方向相反。

2.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单层平壁: Rt S bt t Q ∆=-=λ21多层(n 层)平壁: ∑∑∑==+∆=-=ni n i i i n R t S b t t Q 1111λ 公式表明导热速率与导热推动力(温度差)成正比,与导热热阻(R )成反比。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小,但导热速率相同。

2.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单层圆筒壁:R t S b t t Q m ∆=-=λ21 或 1221ln )(2r r t t l Q -=λπ 当S 2/S 1>2时,用对数平均值,即:1212ln S S S S S m -= 当S 2/S 1≤2时,用算术平均值,即: S m =(S 1+S 2)/2多层(n 层)圆筒壁:∑=+-=n i mii i n S b t t Q 111λ 或∑++-=i i i n r r t t l Q 111ln 1)(2λπ 一包有石棉泥保温层的蒸汽管道,当石棉泥受潮后,其保温效果应降低,主要原因是因水的导热系数大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受潮后,使保温层材料导热系数增大,保温效果降低。

在包有两层相同厚度保温材料的圆形管道上,应该将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为了减少热损失,降低壁面温度。

二、对流传热1.对流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t S Q ∆=αα––––对流传热系数,单位为:W/(m 2·℃),在换热器中与传热面积和温度差相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