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药物联合治疗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3.3%和53.3%,较对照组的显效率(20.0%)和有效率(30.0%)偏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6.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作为化学增效剂,米非司酮能够有效的提高联合治疗药物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但对于药物联合治疗诱发的不良反应的作用并不明显。
标签:米非司酮;化疗增效剂;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效果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且发病率和危害性较大的妇科疾病之一,在临床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包括绒毛癌和葡萄胎侵蚀两种,由于其预后效果差,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临床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方法通常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同时也有部分患者采用单一药物化疗,但治疗效果相对药物联合化疗交叉[1]。
无论是单药化疗还是药物联合化疗都会对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化疗增效剂能够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中提高药物联合治疗的作用,但对于不良反应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
为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作为化疗增效剂,米非司酮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分布在22-46岁,平均年龄为(31±2.2)岁,按照国际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分期诊断标准,60例患者中共有21例Ⅰ期患者、15例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以及12例Ⅳ患者。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TNM分期等基础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卡铂化学药物治疗,持续化疗5d,待第一个疗程结束后的21d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2mg的长春新碱,持续化疗1周,后续每隔7d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
观察组患者25mg的米非司酮口服用药,每天清晨空腹口服,1次/d。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并且对患者的内脏功能,如肝肾等,进行临床诊断。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
本次研究患者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显效、有效、进步和无效。
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病情全部缓解,体征恢复正常水平,尤其是尿HGG以及宫腔肌跳恢复正常水平,同时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病情部分缓解,临床表现症状得到改善,宫腔肌跳以及尿HGG水平明显好转;进步是指患者病情稳定,药物化疗并未促进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无效是指患者病情恶化,药物化疗没有起到作用。
其中总有效率是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此外,采用国际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临床治疗不良反应诊断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检验,并用t检验;此外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采用率表示,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3.3%和53.3%,较对照组的显效率(20.0%)和有效率(30.0%)偏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6.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在药物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妇科疾病,在临床研究中被越来越重视。
目前,临床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方法大多采用化疗的方法。
但化疗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过程中,会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诱发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机体带来巨大的损害。
为此,探索适合患者的最佳的化疗方法,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命周期成为临床研究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向[2]。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手术切除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作为临床辅助措施,帮助缓解和降低因化疗导致的毒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但手术切除辅助措施具有诸多的弊端,如造成患者大量出血、创口愈合速度慢、患者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等等,对于使用甲氨蝶呤、卡铂和长春新碱等药物化疗的患者而言,无疑不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此外,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单一使用甲氨蝶呤、卡铂或者长春新碱等化学药物进行化疗,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化疗
效果有效[3]。
为此,本文探索了米非司酮作为化疗增效剂作用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同常规药物联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其化疗增效剂的作用,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且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常规化学用药(P<0.05)。
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米非司酮同常规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使用。
参考文献
[1]申敬東,许春苗,陈学军,等. 3.0 T M2 I 在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74 - 76.
[2] 赖林.GP 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57 - 258.
[3] 张晓丽,罗小琴.氨甲喋呤联合5-氟尿嘧啶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7):2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