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豆病护理常规
俗称蚕豆病,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

全世界约2亿人罹患此病。

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患病率为 0.2-44.8%o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为高。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 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治疗原则:
G6PD缺乏症在无诱因不发病时,与正常人一样, 无需特殊处理。

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

其次是对妊娠晚期孕妇或新生儿服用小剂量苯巴比妥,可有效减低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输血是本病急性发作时最有效的疗法,其次是纠正酸中毒、处理肾衰。

轻中度溶血患者一般用补液治疗。

护理:
2 •生命体征的观察溶血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入院后应严密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和T、P、R测定,防止因贫血缺
氧引起重要器官的损伤。

患儿出现嗜睡、昏迷、抽搐、头痛、呕吐、气急、呼吸不规则、脉搏细弱或尿少、尿闭,均提示合并有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强心、利尿等处理,维护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2•贫血的观察应协助医生,密切观察贫血的进展和速度,做好血红蛋白的测定与记录,及时补充损失的红细胞,纠正贫血。

3•尿的观察主要观察血红蛋白尿的排除状况。

大量溶血时,尿呈浓茶或酱油色。

随着溶血的终止,尿逐渐由浓变淡而恢复正常。

观察尿的颜色,可预示溶血的程度和转归。

同时应做好尿量的记录。

若出现尿少或尿闭,预示有可能出现溶血尿毒症。

故入院后给予碱免药物降温,尤其是解热镇痛药物的应用,防止解热药物引起再次溶血发生,而使病情加重。

6•心理护理由于起病突然,可在无任何前驱症状下大量
溶血、贫血,年长儿及其家属易引起恐慌。

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讲明发病原因。

避免诱发因素,通过输血一般愈后较好。

7•出院指导出院后,尤其在发病季节,应尽量避免接触蚕豆或其花粉、蚕豆制品及某些药物,如磺胺炎、咲喃类,或苯、神、蔡等均易引起溶血的化学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