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企业文化问题及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家族企业文化问题及构建研究
家族企业文化是家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围绕着家族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家族企业文化的问题,提出家族企业文化构建的对策。

标签: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文化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集团日趋国际化,各国文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发生了碰撞。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引起企业家的密切关注,这只无形之手成为企业发展的指挥棒。

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公司文化的双重影响,因此对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国有企业还是家族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

美国科特教授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著作中指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在我国这样一个家天下的国度里,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而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外的大型企业已经在我国扎根入户、精耕细作,家族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族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时代已来临。

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家族企业与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家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家族企业文化的内涵,家族企业文化构建的问题以及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等进行论述和分析。

1 家族企业及家族企业文化的界定
对于家族企业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的表达各异,但均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两个方面来定义的。

认为家族企业的核心特征即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

其中,唐纳利教授强调了控制权和经营权在家族成员之间的传递。

由此可知,家族企业的认定并非绝对,而是程度上的问题。

笔者认为家族企业应该是以家族利益为基本目标,至少两人以上有血缘关系的人拥有较多股份或占据决策地位,具有所有权或最终决策权,以企业为组织形式,并具有在家族内部成员进行继承延续的能力。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所谓家族企业文化是指将家庭关系引入企业,在家族企业的范围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

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
助于家族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家族企业中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共同进步。

所谓管理,包括“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而以“人”的管理为主;“软”管理和“硬”管理兼备,而以“软”管理为主。

群体意识,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心理态势等。

行为规范是指企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习惯风俗等。

它贯穿在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推销及员工思想沟通及技术培训和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中。

2 家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2.1 墨守过去成功的管理模式,缺乏变通
企业成立初期,企业文化主要由个人权威式领导和企业家精神表现出来,而此时的企业家所表现出的精神也就成为日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精神风貌。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生产规模与市场的扩张,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的日程,同时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也不能仅仅靠非正式沟通来有效管理了。

也就是说,企业此时不仅要继续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关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变化,同时也要将注意力投向企业内部,关注内部管理,使企业及其组织走向正规化、制度化。

可是,创业者由于受到过去成功经验的影响,认为成功的经验就是对的,所以在新环境下还是按以往的经验来处理问题,尤其是在创业非常成功的情况下,总想按规矩办,按习惯了的管理方法去做。

2.2 “自己人”形成的“小团体”文化
“小团体文化”是指企业主要领导人与下属中的小部分员工建立起特殊关系,或是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之间形成的特殊关系,使这些下属和非家族成员具有了“自己人”的身份,营造成了一个非正常沟通渠道。

一方面他们是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及特殊友情的“哥们儿”关系。

这种“小团体文化”在企业中滋生蔓延,能够侵蚀企业制度规则,使企业形成的正式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2.3 对企业人力资本不够重视
在创业过程中,企业处在各种关系的调整、整合时期。

据对我国100家私营企业的一次调查表明,此阶段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才匾乏。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员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难引进、难留住、流动频繁;招聘不规范、考评不科学、过于依靠物质激励。

企业制度文化还未正式形成,相应的人力资本制度,如人才招聘,人才培养和人员考核升奖励等机制还没完善,没有确实执行行之有效的保障员工福利和正当权益的机制。

2.4 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化,华而不实
家族企业在集权式管理中,企业业主喜欢将自己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作为制定“企业文化”或“经营哲学”的依据,并将他们大告于天下,唯恐天下人不
知。

此时在办公室的墙上、员工手册上多了一些关于企业文化之类的“镜框文化”。

当你问一个员工他的企业文化时,他会背出这些条条框框,但是难以认同企业文化,并以此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导致企业文化的建设流于形式化。

2.5 没有居安思危,缺乏危机意识
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发展,财务报表上迅速爬升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足以显示骄人业绩,经营管理一路顺风,掩盖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和存在的潜在危险。

这些问题就像人的肌体,当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感受不到癌细胞正在悄然侵袭着原本健康的细胞,直到有一天,你感觉疼痛时,病入膏育,无法医治。

企业也是如此经营顺利时,沾沾自喜,急于扩大投资,增加员工人数。

结果,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严重威胁到企业经营管理时,才发现经营状况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3 家族企业文化的构建对策
3.1 充分发挥家族企业业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家族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过程中,企业业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族企业文化往往带有早期创业者的烙印,这是创业者本人的人格魅力和楷模的作用。

这种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

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与企业主所主导的正确的思想和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后,在企业内部管理理念及对外交往上都会带上企业主本人的风格、理念,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家族企业所具有的管理风格与这个企业主所具有的人生信条。

3.2 用危机管理来构建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
每一个企业在企业生命周期中都存在着危机,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危机。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中表现的危机更具有自身的特点。

在家族企业创业期,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彼此的心理契约成本低,以及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甘愿奉献自己而不计成本,所以此时的家族企业发展迅速,在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危机更多的来源于企业内部,在成熟期,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扩张的趋势,企业规模继续扩张,但是无法融得足够的资金进行金融资本支持。

到了衰退期,我国的家族企业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业主的创业精神减退,企业缺乏管理创新。

3.3 提高家族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提高执行力内在的动力。

现代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战略,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更离不开不折不扣地执行力,执行力是左右企业成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区别平庸与卓越的重要标记。

执行力诞生于企业的文化,并且又反作用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份,执行力越强,就会
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的贯透力,产生良性循环。

文化贯透力越强,执行力就会越强。

而执行力越强,企业的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4 结论
在环境变化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企业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近些年,家族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家族企业才进入人们的视线,人们对它才开始重视起来。

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家族企业与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家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写的。

参考文献
[1]储小平.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31-134.
[2]John.P.Kotter,James.L.Heskett.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李晓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