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管理创新.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
① 系统初建期的创新:系统的组建本身就是 社会的一项创新活动。组建本身就要求有 创新的思想和意识,创造一个全然不同于 现有社会(经济组织)的新系统,寻找最满 意的方案,取得最优秀的要素,并以最合 理方式组合,使系统进行活动。
② 运行中的创新:存在于系统组建完毕开始 运转以后。系统的管理者要不断地在系统 运行的过程中寻找、发现和利用新的创业 机会,更新系统的活动内容,调整系统的 结构,扩展系统的规模。
3. 制度创新:
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的创新;
4. 组织创新:设计和应用新的更有效率的 体制。组织创新按其影响系统的范围, 可分为技术结构创新和社会结构创新。
① 技术结构创新是调整人们的分工、协作方 式以获得更高效率;
② 社会结构的创新是调整人们的责、权关系, 以提高组织效能。
的” • 再坚持一下,奇迹即将发生
案例:二教授创立好赖网
• 2007年3月29日中午13时许,北京,郝新军教授和赖伟民教授 于北京大学资源大厦一楼上岛咖啡厅坐而论道。
• 席间,赖教授感叹:最近承担的教学任务太重,难有时间进行 课题研究,更难有时间深入企业实地调研。郝教授曰:同感! 同感!尤甚者,无法一一解答全国学员的学习疑问和管理问题, 甚憾!郝教授进而设想:我俩的全国学员以企业高管者居多, 数量几近十万。可否合办一个学员联谊会之类的组织,集中解 答学员问题,促进学员交流联谊。
a) 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可能影响了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或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因而始终 困扰着企业的管理人员。
b) 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派生产品的销售 额激增,从而其利润贡献不声不响地、出 人预料地超过了企业的主营产品;
2.提出构想
敏锐捕捉机遇,透过现象究其本原,分析和预测其 发展趋势,估计其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大胆 提出创新构想
④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 源;
⑤ 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 德鲁克:创新是市场或社会的变化。不 是某种发明,不是主观的,是客观的, 是作用于外界的。它为客户带来更大好 处,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以及更高的 价值和满足。检验创新的标准永远是它 为客户做了什么、是否创造价值。
3、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 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 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 职能。
4. 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发创新与有组 织的创新: ① 自发创新: 系统内部与外部直接联系的各子系统接受到环 境变化的信号以后,必然会在其工作内容、工 作方式、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的积极或消极的 调整,以应付变化或适应变化的要求。 ② 有组织的创新:
系统的管理人员根据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创新活 动本身的 客观规律,制度化地研究外部环 境状况和内部工作,寻求和利用创 新机会, 计划和组织创新活动。
1 、坚实的基础
① 天上掉不下来陷饼 ② “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灵敏的信息
① 许多业绩是怎么产生的? ② 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 ③ 信息就是机遇,机遇就会带来发展蝇与蜜蜂的故事 ② 研究边缘学科
4 、愚公移山
① 集中力量于一点 ② 在什么情况下做愚公?
成员间的合作 • 区别贡献,多设集体奖,少设单项奖。给每
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希望
六、创新的必要性
1. 国家创新的必要性 2. 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3. 个人创新的必要性
1 、国家创新的必要性
① 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的优点的充分显 示
② 中华民族的复兴
• 中国已经“复”了,但还没有“兴”
③ 海湾战争与科索沃战争
1. 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2. 具有创新的个人品质
1 、创新的社会条件
① 竞争社会:优胜劣汰 ② 创新社会:不进则退 ③ 公平社会:创新者丰厚的回报
2 、创新的个人条件
① 做一个永不满足的人
• 正确处理满足与不满足的关系
② 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③ 要有灵敏的信息 ④ 要有毅力与恒心
九、如何创新
1. 要有坚实的基础 2. 要有灵敏的信息 3. 学会灵机一动 4. 愚公移山的精神 5. 学会映射 6. 胆子要大
4.正确地对待失败
•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失败的过程,失败 的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允许失败、支持 失败、甚至鼓励失败
• 美3M计算机设备公司的企业哲学:“我们要 求公司的人每天至少要犯十次错误,如果谁 做不到这一条,就说明谁的工作 不够努力”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 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 奖励不能视作“不犯错误的报酬” • 奖励制度要既能促进内部的竞争,又能保证
5 、学会映射
① “如何象天才一样思考”? ② 找出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③ 象榜样学习也是一种映射,一种创新 ④ 向本质不同的事情映射对人的启发作用
• 将来人会飞吗?人与鸟的映射
映射关系
6 、胆子要大
① 中国人的面子 ② 先画圈还是先想
• 想都不敢想的人最没有出息
③ 后路与最坏的结果
•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本事
第十八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一、什么是创新?
1. 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 更新。
• 原意有三层含义
创造新的东西。
改变。
2. 熊彼特: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 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 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
① 生产一种新的产品;
②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 人人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 尝试,探索、尝试蔚然成风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 创新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
• 对“满负荷工作制”应当反思
• 美.IBM、3M、奥尔—爱达公司、杜邦公 司 等允许职工用5~15%的工作时间来开发他们 的兴趣和设想
• 对创新过程的规划、创新时段的计划、创新 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的期望留有余地
三、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1. 发展目标创新 2. 技术创新
① 要素创新 ② 要素组合创新 ③ 产品创新(品种和结构)
3. 制度创新 4. 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5. 环境创新(市场创新) 6. 经营创新
1. 目标创新
① 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企 业的生产方向、经营目标以及在生产过程 中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关系就都要进行调整。 每一次调整就都是一次目标的创新。
2. 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
① 防御型创新: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 的存在和运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为 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 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调整;
② 攻击型创新:在观察外部世界运动的过程 中,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 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 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 谋求系统的发展。
• 此语一出,赖教授拍案而起:good idea !! 莫不如利用网络技 术,办一个网站,不仅服务学员,还能成为现代管理领域的学 习、研讨、交流平台。郝教授亦两眼放光:太好了!就以我俩 的姓氏“郝”“赖”为名,叫“好赖网”吧!
• 于是,好赖网诞生了!
五、 创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3.迅速行动
“没有行动的思想会自生自灭” “一味追求完美意味着丧失时机” “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远比束之高阁的无数完美方案有价
值得多”
4.坚持不懈
• 创新存在风险,可能失败 • 创新的过程是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
的过程 • 据统计,新产品开发成功的概率大约20%。20%
的成功创造了80 %发展空间 • 爱迪生:“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 得
• 五个导弹把中国炸醒了
④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2 、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① 大企业病
• 一个大企业如果存在了30年以上并没有重 大创新的话,一般都有这样一些特点,它 的组织结构图需要专人用几天时间画,领 导者大部分时间在开会,文件经常不知被 传到了什么地方,在企业哪个地方开不刀 一般见不到血。
② 管理的时尚:学习性的企业
b) 人口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劳动市场的供给和产品销 售市场的需求。
c)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增长的经济背景可能给企 业带来不断扩大的市场,而整个国民经济的萧条则可 能降低企业产品需求者的购买能力。
d) 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可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 偏好或劳动者对工作及其报酬的态度。
② 就系统内部来说,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 象主要有:
二、创新的类别
1. 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 度来考察:
① 局部创新:指在系统性质和目标不变的前 提下,系统活动的某些内容、某些要素的 性质或其相互组合的方式,系统的社会贡 献的形式或方式等发生变动;
② 整体创新:往往改变系统的目标和使命, 涉及系统的目标和运行方式,影响系统的 社会贡献的性质。
① 干部考核的问题 ② 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
3 、行动的阻力
① 创新是一个过程 ② 创新需要资源的投入 ③ 创新产生的磨擦力最大 ④ 创新是有风险的
• 有可能血本无回
4 、创新的个人阻力
① 没有欲望,什么是人生? ② 没有时间和精力 ③ 没有门道
• 想变,但怎么变? • 是智力问题吗?
八、创新的条件
②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改造。 这种改造和开发是指对产品的品种、结构、 性能、材质、外观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 进行改进、提高或独创。
③ 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a) 工艺创新包括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 的改进。
b) 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装备、在 制品以及劳动者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 的组合。
七、 创新的困难
1. 创新的观念阻力 2. 创新的制度阻力 3. 创新的行动阻力 4. 创新对个人的高要求
1、 创新的观念阻力
① 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民族;
• 人怕出名猪怕壮 • 枪打出头鸟 • 儒法之争:克已复礼
② 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 自我满足 (中央之国,唯我为大)
2 、社会制度的阻力
5. 环境创新
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去引 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变化。
改变政策环境 改变行业环境 改变供应环境 改变消费环境
6、经营创新 战略重组 业务拓展 经营策略组合
18
四、创新的过程
1. 寻找机会
① 就系统的外部说,有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变化主 要有:
a) 技术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生产设 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 在创新面前不必扮演规章制度的守护神角色 • 不对创新尝试中的失败吹毛求疵 • 不轻易奖励那些不创新、不冒险的人 • 带头创新,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氛围, • 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创新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 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无功便 有过”
• 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不 创新则无地自容
② 要善于进行目标设定、目标调整。
2. 技术创新
① 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和设备创新。
a) 材料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和发现现有材料、 特别是自然提供的原材料的新用途,
b) 设备创新
•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 备,以延长其技术寿命或提高其效能。
• 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旧、落后、 过时的机器设备,以使企业生产建立在更加先进 的物质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