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作文1500字(通用1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的作文1500字
关于冬至的作文1500字(通用12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冬至的作文1500字(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的作文1500字篇1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
我教过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
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心境,不像杨贵妃醉酒后的脸色,也不像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
小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门,整天足不出户,围着火盆取暖。
坐在火盆边,前面暖和,后背却是冰凉的。
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有空调,电取暖,甚至水暖气。
我现在生活的社区利用循环热水取暖,冬天室内温度10摄氏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觉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
前些天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觉很阴冷,回到家就感冒了。
也许人生活在舒适环境时间长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
曾经在一个乡村私立中学教书,现在回想起那个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栗,那年冬天显得特别的长,学校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校长为了多赚钱,不顾师生的身心健康,空大办公室烧一盘火,学生没有什么取暖设施。
我几乎每天早自习安排在第一课,每天早上5点
多天没有亮就从刚睡暖和的被窝爬起来,晚自习晚上10点多种才下课,真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
由于在乡村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晚上寝室里阴冷阴冷的,有时冷得睡不着觉。
就是在那样环境中,教师超负荷教学,我从高一地理、初三历史、初二政治跨学科年级教学,每天像个机械人累得身心疲惫不堪,而学生超负荷上课读书,在快期末考试发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个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个校长却赚了大把的金钱。
现代应试教育,加上金钱效应,无情地摧毁了青少年的身心,谁来拯救孩子们!
有一年,我在海南过了一个冬天,海南却没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连。
冬天最多时穿一件羊毛衫,整个海南就像个绿色自然的大公园,草木葱葱郁郁。
海南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接的气候带,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风送来温暖的气候,在冬天里,在海南感觉不到那种刺骨的寒冷。
我在《走进海南三章》中这样描写海南的冬天景色:
十二月的海南,气候开始变得有点像江南晚秋季节,早上起来吃早餐,突然发现每天坐在蓬勃绿荫树下,落满了紫色的花瓣,也不知是什么木本花,一时感到有些凄凉。
这是不是海南的秋天来到了,心中莫名其妙伤感起来,是为了满地花瓣凄切地漂零,还是为了岁月无情地消逝?就像即将枯萎的花瓣,灿烂开过,然后悄然消失了,当众多目光注视她的鲜艳美丽的时候,谁又想到红颜消失后悲凉和冷落。
我在北方也曾经生活了一年,北方冬天冰天雪地,但家中和公用场所都有暖气设施,只要呆在房屋里就感觉不很寒冷,要是外出,穿得就像北极熊一样笨拙大衣,而冬天大雪飘纷飞,也是一道绝美风景。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冬天在江南越来越短,甚至看不到冰天雪地的景色。
有资料表明,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的现象,且有加大的趋势。
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0.4—0.8。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引起海平面上升。
二是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
尽管全球变暖给局部地区带来益处,总体来说弊大于利,人类社会为调整经济结构将付出巨大代价。
尤其工业的发展,人们使用冰箱、空调释
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平流层后,通过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层量,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前段时间看过环保节能产品展销会电视节目,其中高科技取暖灯很有创意,即可以照明,也可以装饰,同样可以取暖,用电量只相当一盏40瓦灯泡,但这样环保节能取暖灯因为材料造价高很难推广。
而人们消费意识近功急利,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其实,取暖灯比使用空调取暖费用要少得多,使用一个冬天,购买成本就收回来了,甚至可以节能环保,这样对社会和个人百益无害,何尝不去推广,如果推销到各大宾馆酒店以及家庭,其中不就隐含着巨大商机。
冬至的作文1500字篇2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
”朋友的一条短信提醒了我,冬至,将至。
老人说:过了冬至就是年。
当然了,已是知天命的我自是不会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来了。
如果说不介意老,我还没有那么豁达。
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惧老呢?倒也不是。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能耐规律几何?我还不至于愚腐到此。
现在的节日过的实在纯粹的不多。
作为传统节日,冬至节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岁末时节。
与其它传统节日不同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竟然没有渗入大量的、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
冬至节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传说,几乎还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的意义。
小的时候最怕冬天,因为缺吃少穿。
冬天绵延不绝的冷,一寸寸地侵蚀着肌肤。
从手上到脚上,到处有冬天的风雪在身体上雕刻的痕迹。
每每从村街上疯跑回来,羡极了父亲盘腿坐在热炕头吃着母亲给做的饭菜。
听着灶膛上,茶壶发出咕咕的声响,看着从壶嘴里冒出的雾气,家由于有了父母的存在变的温暖而实在。
我只是看到父亲坐在热炕上的温暖,却不曾见父亲半夜踩着“咯吱吱”响的大雪,从生产队的饲养舍里喂完牲口往家赶的寒冷。
那时候,父亲是生产队的饲养员,每天,父亲都要在头一天吃过晚饭就去生产队的牛棚去喂牲口,然后每两个小时给牲口添一回料,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能回家睡觉。
父亲是在其他人休息,同时也是冬日里最冷的时段去生产队的
饲养舍去干活喂牲口的,所以父亲的累,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感受到。
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亲的温暖时光。
父亲是个喂牲口的行家,原本队里的饲养员是由蔡有钱干的,可是蔡有钱给生产队当了一年饲养员,两头母牛产牛犊,都没能保住,原因是母牛产仔时蔡有钱回家睡觉了。
等他第二天吃过早饭来到牛棚,一头牛犊被大牛踩死了,另一头牛犊则被冻死在牛圈里。
加之老蔡平日里经常将给牛吃的老黑豆带回家,所以队里立马就将老蔡撵出了饲养室。
老实巴交的父亲也就顺顺当当的进了饲养室,当上了饲养员。
父亲在队里的饲养员位置上一干就是十余年。
记得父亲那时最爱护的就是生产队的那头红棕色大公牛,每每看到父亲扬着鞭子赶着大公牛从村道上走过,我和小伙伴们都用敬仰的目光看着父亲。
父亲那时头上总是笼着白羊肚子毛巾,身上穿着生产队特意奖给他的老羊皮袄,跟在大公牛后面的神气劲儿,那是用多少形容词也表达不了的。
兴许是出于虚荣心,少不更事的我,有好几次下晚自习都是故意当着同学的面跑到父亲的饲养室要父亲送我回家,干了一天活计的父亲,不得不拖着疲惫的双腿,在给牛们添足草料后,乘着其中的间隙,用他那宽大的脊背背了我,将我送回家。
说句实在话,父亲那时所受的寒冷和罪过是别人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为了我们兄妹六个的成长,父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声的苦道过一声的累,那时的冬天是那么漫长,以至到如今,我脑海里对父亲夏天的形象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一想到父亲便是冬天里的父亲。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一十六载。
记得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里,父亲一下变得很怕冷,也就在刚入秋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
一次我问父亲,年轻时起早贪黑的为生产队养牲口,你没有觉着冷吗?父亲在回答我的问话前总会笑笑说,顾不的冷。
是啊,真的是顾不的。
哪有时间去感觉天的冷暖呀。
于是,我那时一直在心里拒绝去赞美冬天,包括与冬天相关的梅花和白雪。
写过关于雪的散文发表在《延安日报》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没有一句是赞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编辑的青睐,因为,写雪必是溢美之词,像我这样的写法少,编辑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就编发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来。
与吃文化无关,也与孝文化无关。
与之相关的是这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的诗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阳生,每当在冬至来临时,我便早早的默念这一句。
尽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开始,但是我依然从心底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滚滚而上的气势。
仿佛听到地下的万物在涌动,河流潺潺,树木发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冬至,将至。
瑟瑟寒风里,叶落萧萧,我只是单纯的顾念住在我心里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们顾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念,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的作文1500字篇3
记忆是思念中的一幕回首,美好便是有过,记忆是尘世中的一丝牵挂,留恋便是永远。
关于记忆有太多的名词来诠释,但我相信所有的记忆都是你内心深处最真实,最难忘的曾经。
关于冬至,小时候更多的是陌生,可能是因为不太懂事,也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有冬至的概念,所以对我来说真正懂得冬至是在上了大学。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之间,今年是在二十二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感觉这些传统的节日对自己来说越来越重要的,当然说它重要不单单是因为自己一个人,还因为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挂牵,让心中的那份亲情格外温暖,让记忆中那个寒冷的节日倍感亲切。
时间就像自己的脚步,不管你行走还是休息,它都与你不离不弃。
转眼,今年的冬至又到了,说实话对于这个节日,特别亲切。
不说别
的,至少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家人一道静静地享受放松和惬意。
记忆中,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会为我们准备好节日的晚饭,说不上丰盛,但却美味可口。
即使后来离家去读书,每次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母亲的电话,嘱咐我们一定要去吃一碗家乡的节食。
我不清楚其他地方在冬至这一天会吃什么节食,也许和我们一样。
我的家在北方,每年这个节日,家人都会煮一锅饺子给我们吃。
据说,很早以前有人打趣说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如果不吃饺子会冻坏耳朵,小时候,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总是会把这碗尽情的吃饺子,边吃还边说,吃多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
每年的饺子,都是母亲亲手捏的,记得我们几个第一捏饺子时,还是母亲手把手地教我们,母亲说捏饺子,一定要捏出两个角角,这样它才会像耳朵。
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冬至了,以往的时候回不去总要给母亲打个电话,今年终于可以不用打电话了,走在路上就已经在想念母亲的饺子了。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今时今日,饺子馅里怕是很难再找到药食了,但是各种花样和饺子馅的增多也是对节日最好的铭记。
就像除了饺子,家里还做一种冬至特有的食物,便是我们常说的扁食,也叫它“至子”。
至子,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用手捏的,要做它非得在这个季节,换了其他的季节,都会因为天气太过温暖而失败,所以至子属于寒食节特有的食物。
要做至子,首先要和好面,然后将面摊开,直到像饺子皮那么薄即可,再用菜刀将摊开的面皮裁剪成只有指甲皮那般大小的面积,紧接着再由自己手,扯住面片的两个角,然后合力将两个斜角拉在一起,再用力一挤,至子便是捏好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至子要盛在竹篮里放到屋子外面,让它接受寒冬季节的凝固,再放到冬日的阳光下等待风干。
做至子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吃至子却很美味,母亲每年都会先炒好肉臊子,添上菜将其煮成汤,等到汤汁煮到沸点,再将至子放进锅里,便静候着美味。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在冬至这一天降雪了,今年的雪或许来的有点早,走在路上,提着为家人准备的物品,踩在路上的积雪,咯吱咯吱
的响个不停,天色虽然有点晚了,但是接着昏暗的灯光,回家的路还是那么清晰,不远处,已经可以看清家了,虽说小时候陪母亲在家门口等父亲的记忆有点远了,但是走在这条路上,在冬至的这一天却是格外如新。
异乡的你,还是忙碌的你,亦或是走在回家路上的你,不管平日里的工作有多忙碌,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不论你是否过得如意,虚无,伤心,请相信在冬至这个节日,或是普通的每一天,总有那么一份牵挂在等着你的回音,期盼着你的归途,还有那么一锅滚烫的饺子,或是冒着热气的饭菜,那是思念,也是最好的回报方式,常回家陪陪亲人,道一声平安,送一句祝福,哪怕是一起聊聊天,吃吃饭。
我们常说欲望永无止境,但是在经历过岁月的沉浮之后,你会静候内心,也会看淡世俗,想要的也是愈发简答。
冬至的作文1500字篇4
冬至是中国历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大约在每年的公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历来皆受宫廷与民间的重视,人们会在当天祭祀祖先,并准备迎接新年。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从冬至开始,生命活动由衰转盛,由静转动。
俗语说:“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水饺。
”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在北方,人们大多会在冬至时吃饺子,而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惯。
在某些地方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饮食习惯,例如喝羊肉汤,吃麻糍或糯糕等,但吃水饺的习俗却是最为常见的。
在众多的传统饮食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汤圆及羊肉汤这两道再平凡不过的平民美食。
冬至吃羊肉的习惯是在汉代开始的。
相传刘邦在冬至是吃了樊哙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就形成了在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直到这个年头,人们依旧会在当天吃羊肉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在滕州一代,冬至俗称“伏九”,在节前晚辈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此外,家家在冬至时都须喝羊肉汤。
其实,准备羊肉汤并不难,只要将羊骨头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羊肉及羊杂投入
汤锅煮,待煮熟后将其捞起沥干水,切成薄片放入沸水里一汆,再倒入碗里并冲入滚烫雪白的羊肉汤,撒入葱花,香菜等,一碗羊肉汤就完成啦!喝羊肉汤,对个人、长辈及家庭都为求个好兆头。
汤圆是一道简单的小吃,但在冬至时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汕一带,外出的人都须在当天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不尊重祖先,没有祖家观念。
而且,凡是身在海外的华裔同胞都很看重冬至,将它视为团圆节。
潮汕人吃了汤圆后,还须在家里的显眼处粘附两粒汤圆,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平安安。
当然,身为海外华裔的我也十分重视冬至。
每到冬至,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我的奶奶是个传统的女性,当然会做好每个重要的步骤。
一早,奶奶就摸黑起床准备一切。
烹调祭拜时的食品,摆设水果,沏茶等等,全是奶奶一手张罗,好不厉害。
再说折冥钞,说起来真不容易。
别以为只要把冥钞折成筒状(元宝)就行了,如果自身的手指不灵活的话,可要折上好一段时间呢!搓汤圆也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只需一会儿的时间,她就把一个个面团搓成一粒粒汤圆了,看起来精巧细腻,让人垂涎三尺。
准备就绪后,奶奶会把食物、水果及汤圆一一摆上神桌,再献香及鞠躬,以示敬意。
最后,她则会把折好的元宝逐一投进化宝桶焚烧,以求神明及祖先保佑全家大小平安。
到了吃晚餐时间,我们就会一起享用早上经祭拜的食物,和乐融融。
当然,我们也一定会吃汤圆,吃在口里,甜在心里。
身为华人的我,十分珍惜每逢冬至的时刻。
因为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让居住在四面八方的家人们能够聚在一起,增进彼此的感情,而且让自己对自身的文化更加地了解。
冬至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目之一,也是历代相传的文化精髓。
所以,我们需捍卫这份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让所有华裔子弟及异族更了解中华文化,让它欣欣向荣,永远延续下去!
冬至的作文1500字篇5
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朵在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天气越来越冷,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即将来到。
冬至盼来
了,我们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上汤圆了。
与往年一样,今天的冬至我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吃晚饭。
终于熬到了放学,铃声一响,我便第一个冲出教室,给爸爸妈妈打了个电话,令人失望的是他们今晚要加班,我只好独自一人先乘坐公交车去奶奶家。
我刚下公交车,就见到奶奶独自坐在车站的长椅上,吹着寒风焦急地等待着我的出现。
我已经许久没有见到奶奶了,她的白发更多了,背也似乎更驼了。
我生硬地叫了声“奶奶”,她见了我,顿时乐开了花,一个劲地嚷着:“总算把你给盼来了,你回来就好,你爸妈今晚又要加班吧!”我见奶奶有点失落,忙上前想握住她的手,对她说:“不管爸爸妈妈加班到多晚,他们一定会回来和我们一起吃汤圆的,只因为今天是冬至。
”谁知奶奶故意将右手缩了回去,不让我看到她的右手。
“奶奶的手怎么了?”顿时在我的脑海中产生了疑惑。
“奶奶,让我看看你的右手,你的右手怎么了?”我急切地问道。
奶奶急忙说:“没事,没事!”我总算握住了奶奶的右手,只见她的手背上有好几个水泡,显然是烫伤了。
“奶奶,我陪你去看医生!”“不!今天是冬至,我要等你爸妈回来和和美美地吃上一顿汤圆,这只手是我汤圆下锅时开水溅到的,不碍事。
”虽然奶奶没有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但我还是看到了,看到了奶奶在忍受。
我扶着奶奶进了屋,桌上早已摆满了好吃的,还有奶奶亲手做的汤圆。
我和奶奶一起在桌旁坐下,一起聊天,一起话家常,唠叨着……奶奶叙说着爸爸和我小时候的情景,其实这时我心不在焉。
奶奶问我漫画学得怎么样了,我装着很得意的样子说:“画得很好,过几天我画一幅《温馨的家》给你看……”奶奶听了似乎很高兴就哼起了小曲。
电话响了,是爸爸打来的,爸爸妈妈现在下班了,大约再过半小时可以到家了。
奶奶听了很高兴,急忙起身,用她那微微发抖的手端起一碗汤圆说:“这些汤圆都冷了,我要把它们热一下。
”顿时,汤圆从她的手中滑落了,洒了一地。
这时我才明白奶奶包这些汤圆是多么的艰辛,我蹲下身,急忙捡起这些汤圆对奶奶说:“奶奶,你来教我包汤圆吧!”我和奶奶来到了厨房,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包好了汤圆,
下了锅,热乎乎的汤圆端上了餐桌。
爸爸妈妈正好赶到,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吃晚饭了。
奶奶吃了好几个我包的汤圆,我忙劝奶奶说:“汤圆多吃对身体不好,奶奶还是少吃点吧!”。
奶奶回答说:“我怕以后吃不到你包的汤圆了!”难道今天的味道只能让奶奶来回味!我的心隐隐作痛,强忍着不让眼泪滴下来。
冬至,冬天至爱的日子。
只因为今天是冬至,年迈的奶奶张罗了一桌好菜,等待着我们回家;只因为今天是冬至,奶奶不肯去医院治疗烫伤的手,也要和我们团聚。
只因为今天是冬至,爸爸妈妈不管加班到多晚,也要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
吃了汤圆大一岁,我在渐渐地长大,而奶奶在慢慢地变老。
今夜,我忽然明白原来冬至最重要的并不是吃一顿汤圆这么简单,而是一家人高兴地坐在一起吃着饭,说说话。
相信我吧,奶奶,我会常回家看您的,因为在这个冬至我感受到了您对我们深沉的无法用言语叙述的爱!
冬至的作文1500字篇6
今天是冬至可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
傍晚爸妈都在烧香包,饺子。
只有我纳闷。
我问妈妈我有事干吗。
妈妈说你去买东西吧。
我走啊走啊商店都关门了。
我回来说妈妈商店关门了。
妈妈说傻孩子冬至当然关门啦。
然后我们就烧香。
到了精彩的时候了就是吃饭了。
就连楼上的叔叔都来我家吃饭我家可有奖了。
吃完许多人说;我家的冬至可幸福了。
我们就上楼上聊天。
我看见一颗星星很亮很亮就像我们一家人一样幸福,安康。
回去睡觉了我在梦里有无数个冬至,都是美好的。
感觉你就在身边,可每天都与陌生人撞见,檫肩。
我犹如永久的站台,在放弃相守的当初漫长等待。
想见来不及期待,记忆潮湿成了海。
自你悄然走开,回忆填充没有你的空白。
昨曰已离开,多少个明曰反复袭来。
初次读到这段话,已是寒秋,那枯黄了的树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飘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像那个生机盈盈的夏天告别。
脚踩在落叶上,传来树叶折碎成几瓣的声音,夏天便在这个清脆的声音中破碎了。
我方才懂得夏日已逝,冬天将至,等待自己的,是憨了凄切了无生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