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既深入发展又相互交织。

对其相互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全球化②经济全球化挑战文化多样性
③政治多极化依赖社会信息化④文化多样性贡献政治多极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近年来,由G8到G20,新兴经济体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就国际金融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讨论和研究,金砖五国机制日渐常态化、实质化,日本、德国、印度、巴西组成“争常四国”联盟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这些现象表明了()
A. 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
B. 世界权力版图正在逐渐改变
C.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D. 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均衡分配
3. 下图为1980年和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

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 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 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 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胀”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4. 1978年,印度政府颁布了一项政策,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跨国公司认为这很不合理,于是有一些公司决定搬离印度,可口可乐就是其中之一。

印度政府的做法意在()
A. 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B.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 获取发达国家核心技术
D.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 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三国领导人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将不会再有能够行使类似权力的政治小集团,任何这样的集团将不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上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组成。

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
A. 殖民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崛起
B. 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
C. 力量对比变化,多极化趋势增强
D. 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6.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经济危机传染性增强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ˈ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

”这突出反映出()
A. 多极化趋势加强
B.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的作用更为重要
C. 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 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8.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 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B. 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C. 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 多元文化的发展
9. 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的原则,并在随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巴黎协定等组织或协定。

这表明()A. 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逐渐兴起 B. 英美关系决定国际格局的走向
C.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面临破裂
D. 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挑战
10. 据统计,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在2014年已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21%,在2005年至2014年的十年间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超过50%;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也在持续快速发展。

据此可知,这些现象
A. 强化了国际政治经济合作机制
B. 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C. 表明金砖国家居世界主导地位
D. 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1. 2022年6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GCRG)发布第二份关于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最新报告,称在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及俄乌冲突下,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场遭受的价格冲击正不断升级。

报告称,估计94个国家的16亿人至少面临其中一项危机局面。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 B. 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 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 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
12.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是()
A.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
B. 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
C. 知识经济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D. 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
13. 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后,许多国际企业把视线投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严重缺乏发达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港口,也没有高效制造关键零部件的人才,专业知识和设备,最后这些国际企业还是需要向中国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 进一步拉大了中美经济差距
B. 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C. 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
D. 迎来了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
1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要加强服务贸易发展对接,创新合作方式,深化合作领域,不断做大“蛋糕”。

中国将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不断促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使各国人民共同享有服务贸易增长成果。

中国对服务贸易的态度源于()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B.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C. 服务贸易会推动经济全球化
D. 服务贸易是一种新型国际贸易形式
15. 美国在1998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美国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日益以美国的商业利益为中心,经济外交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的关键”,要“调动和开发全世界的资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继续保持美国的领导和领先地位”。

美国此举()
A. 意在维系世界霸主地位
B. 导致亚太资源竞争失衡
C. 造成战后经济秩序瓦解
D. 表明外交方式重大变化
二、材料解析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日益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将所有的人融入一个整体性的世界之中。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影响和支配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

反映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念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对种族主义的痛恨、对世界和平的热爱等。

此外,还出现了某些具有全球性或全人类性的文化现象或课题,这些全球性的问题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不同文化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这种情形预示着人类将面临一场空前的文化整合。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全球价值观”与“本土价值观”之间,显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在一个文化多元并存的新世纪里,应该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将其作为不同文化彼此相处和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世界实现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世纪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

——摘编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
材料二
中国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要求打造体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它的整体思维,不仅超越了西方选举驱动的政党政治的局部和短期利益观,而且还具有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整体合力。

而中国将现阶段世界发展大势和自身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交织一处,更是扩大本国与世界各国利益汇合的全方位的战略发展愿景。

它旨在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
通和良性互动,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的现象,使得世界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来享受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展现出中国向人类文明提出的一个永久性道德价值和人文关怀。

——摘编自蔡亮《试分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的全球治理观进行简要评析。

(要求:表述准确,逻辑清晰,不得摘抄原文)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法国政治家让·莫内提出将德国的煤钢产地鲁尔区、萨尔兰交由法国支
配,以便让法国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美国反对将鲁尔区自德国分出。

1950年5月,法、美两国发表了由莫内起草的西欧煤钢联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资源为基础,把西欧国家各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共同管理“联营”。

1951年4月,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
1969年,21个拉美国家在智利召开会议,讨论拉美与美国间不平等经贸关系的问题,强调各国有权自由支配其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合作不能附带政治和军事条件等原则。

1975年,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告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成立,以协调拉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共同立场。

70年代到80年代初,拉美的国际关系学界围绕拉美国家的核心关切——“自主”来构建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了自主理论。

——摘编自赵晖《拉美本土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理论及其评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煤钢联营计划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主理论兴起的背景。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叶是人类历史上权力斗争异常惨烈的一段时期,战争的浩劫加深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人们希望通过国际组织的建立来约束战争的爆发。

随着冷战爆发,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许多维护世界和平和有关军备控制与管理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裁军中心、世界和平理事会等纷纷成立。

联合国在解决地区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必须让区域性国际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切实可行。

欧盟、东盟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使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战结束后,为恢复战后世界经济,迫切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由此促成了许多经济合作性质的国际组织的建立。

随着国家间经济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变革,许多以前没有的领域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国际民用航空领域、国际电信领域等,这些领域内所建立的相关国际组织也就应运而生。

而人类面临的诸如环境问题、世界性疾病等一系列复杂的世界性问题,也对国际组织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房斌《浅析二战后国际组织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
20世纪,世界诞生了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图为部分国际组织的标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个国际组织,概括其主要特点并谈谈你对其影响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