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8课《生活中的噪声》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8课《生活中的噪声》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8课时
《生活中的噪声》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受到噪声的影响,例如工地的()、马路上的()。

2、噪声是比较()、(),妨碍人们休息、()和()的声音。

3、生活中的噪声来源有:()噪声:()噪声:()噪声、()噪声。

4、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噪声会使你的听力开始()。

5、长时间处于()环境中,或者不正确使用(),或者有不良的()习惯等,都可能使我们的听力受到损害。

二、选择题。

1、假如跟你一墙之隔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

为了减弱这一噪声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棉毯挂在窗上
D、将窗打开,加快空气流动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3、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声
B、交响乐团演奏时的锣鼓声
C、工人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
D、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
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5、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
的演讲声
三、简答题。

简述保护听力的方法。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8课时
《生活中的噪声》同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机器声汽车声
2、嘈杂刺耳学习工作
3、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
4、下降
5、噪声耳机用耳卫生
二、选择题。

1、D
2、D
3、A
4、B
5、D
三、简答题。

1、在高噪音下要做好保护。

2、注意用耳卫生:不要经常掏耳朵;尽量避免使用耳机听歌,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第三单元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6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案教学设计
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学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
的第1课。

本课活动是通过拆卸电灯笼,知道电灯笼里装有电池、
灯泡、导线和开关,这些都是构成电路必要的元件和材料,是电
灯笼能发光的重要原因。

接着让学生通过活动,与同学合作、交
流等,对电路有一个初步认识,知道常见的用电器工作需要完整
的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用导线把电池和用电器(灯泡)连接起来,
形成闭合回路,灯泡才会发光。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

其中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主要是观察常见的电池、导线、灯泡、开光等电路元件,
了解不同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是让学
生利用导线把灯泡和电池连接起来,使灯泡发光。

实践活动“闯
关游戏”是让学生利用闭合回路的特点,自制“电路闯关”游戏
装置。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一定的了解,知
道电灯笼和纸灯笼有什么不同,是照明的工具不同。

学生对每一
个电路元件不会陌生,因此对了解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
的基础,不过其中对灯泡的几个连接点这一点会比较陌生,需要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认识。

同时学生也比较少会将这些电路元
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简单电路,具体怎么连接呢?学生还是需要进
行引导和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而对于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
的实践活动,学生会十分感兴趣的,积极性会很高。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2.能用电路元件连接简单的闭合回路,初步了解形成电路的
条件。

3.对观察电的现象产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
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

教学难点:怎么用导线
连接电池、灯泡,使灯泡亮起来。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纸灯笼、电灯笼、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灯泡实物和图片、导线、电池、开关、铁丝、电工胶布、纸板(或软木板)。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晚上,两个小朋友在玩灯笼,彬彬手上是电灯笼,波波手上是蜡烛灯笼。


题:电灯笼是用小灯泡照明的吗?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务:电灯笼是怎么用小灯泡照明的?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认识电路元件
出示:纸灯笼、吊灯笼的实物或图片。

提示:为了方便和安全,现在很多灯笼都是电灯笼,在灯笼里安装一个简单电路,用灯泡来照明。

任务:观察灯笼里的各种电路元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求:灯泡的内部构造需要结合图片一起进行观察。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电路元件。

交流:结合实物和图片交流各个电路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出电路元件的特点,并能结合观察到电路元件的特点提出其作用进行评价。

小结:灯泡具有照明的作用,它有两个连接点;导线有两层,一层金属芯,一层塑料外皮,起到连接作用;电池能提供灯泡照明的能量,是电路里的电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正极是凸起来那端,电池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开关可以开关灯笼;等等。

2.活动2:让灯泡亮起来
提示:灯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除了灯泡还有其他的用电器。

如果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就能组成简单电路。

任务: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开关连接起来,让灯泡能亮起来。


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连接电路的探究活动。

汇报:展示连接成功的连接方法。

提示: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池正极→导线→灯泡其中一个连接点→灯泡内部线路→灯泡另外一个连接点→导线→开关→导线→电池负极→电池内部→电池正极。

连接成的这个电路是简单电路。

任务: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判断小灯泡是否能亮的内容。


流:就不同的连接是否能让小灯泡亮起来进行解释。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从能否形成闭合、联通等方面解释进行评价。

拓展:设计一个电灯笼,怎么给这个电灯笼安装简单电路呢?把设计图画下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交流:介绍电灯笼的设计图。

评价:根据简单电路是否连接正确进行评价。

3.实践:闯关游戏
出示:闯关游戏的图片。

任务:根据电路组成的条件,自制“电路闯关”游戏装置。


求:先构思再制作。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制“电路闯关”装置。


报:一边试玩一边展示游戏装置。

评价:根据装置能否正常使用进行评价。

七、板书设计
第19课我的小灯笼
开关小灯泡(用电器)
导线
电池(电源)
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简单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