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3篇《藏起来的花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3篇《藏起来的花瓣》
中班数学教案。

前辈告知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胜利的一部分。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当的进展,老师通常会预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提升同学的学习效率,预备教案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有了教案才能有方案、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洁便利,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3篇《藏起来的花瓣》”,欢迎阅读,盼望您能够喜爱并共享!
教案一: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欢乐。

2、能仔细观看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究和查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预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看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争论花瓣颜色的排列挨次。

(2)老师将幼儿的叙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看其颜色排列规律。

(2)老师依据幼儿叙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老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看项链颜色排列挨次,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看、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挨次。

3、嬉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想,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依据幼儿把握状况,隐蔽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嬉戏。

4、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老师简洁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依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长:
引导幼儿观看、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阅历。

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观看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挨次,推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标记表示。

2.能依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活动预备】
1.教具: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便利幼儿发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彩色笔。

2.学具:幼儿用书第7页的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外形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摸箱。

【活动过程】
1、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老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这串花瓣项链美丽吗?它有哪些颜色?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瓣排列的挨次并找出规律。

(3)老师将幼儿所述用颜色标记作记录。

红、黄、黄
(4)分男女幼儿分别扮演颜色宝宝,根据找出的排列规律站队。

如:红色为女孩,黄色为男孩。

2、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老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老师引导幼儿依据以往的感知阅历,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
向观看,并说出其排列的规律,老师同时作记录。

(3)老师:“你是怎样看出来它是这样排列的?你找的起点是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观看、推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规律。

(4)老师:“假如我们从相反方向观看,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老师和幼儿共同沿相反方向观看,并记录排列的规律。

(5)引导幼儿观看、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规律。

师:“我们在第一种方法中,起点的花瓣是什么颜色?”
“我们在其次种方法中,起点的花瓣是什么颜色?”“通过比较,你发觉了什么隐秘?”
(6)老师总结:我们在找物体的排列规律时,起点不同它们的排列规律也就不同。

(7)引导幼儿分男女扮演颜色宝宝根据找出的不同规律分别站队。

3、猜想、推断隐蔽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老师:“我们来玩一个嬉戏。

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它们应当排在什么位置。

请大家闭上眼睛。

”老师将项链从盒中穿过,按其排列规律隐蔽一组,请幼儿睁开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你们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并对推断精确的幼儿赐予表扬。

(3)再次嬉戏:老师将项链从盒中穿过,隐蔽4个花瓣,请幼儿猜想、
推断。

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认真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4、幼儿操作。

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

老师:“请小伴侣认真观看一下火车上小动物的座位是怎样排的?请几个幼儿戴头饰扮演火车上的小动物,让其他幼儿形象的感知座位的排列。

娃娃又是怎样排队的?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几个幼儿扮作娃娃排好队,让其他幼儿形象感知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娃娃是如何排队的。

请你在不粘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5.活动评价。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时
(1)请幼儿观看盒子外面木珠排列的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木珠是怎么排列的。

(2)穿项链:请幼儿从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依据标记的颜色、数量穿项链。

教案三:
【活动内容】
1.通过观看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挨次,推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
位置,并用标记表示。

(重点)
2.能依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难点:通过观看、推断动手操作等一系列过程之后能够尝试记录自己的活动结果。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能够将三个以上物体按大小或者外形进行排列。

物质预备:
1、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便利幼儿发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颜色笔若干。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第7页《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外形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形盒子,摸箱。

【活动过程】
开头活动
一、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老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

师:这串花瓣项链美丽吗?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辫排列的挨次。

3、老师将幼儿叙述的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基本活动
二、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老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

师: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老师引导幼儿依据以往感知环形物体的阅历,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向观看,并说出其排列挨次:红、黄、黄,红、黄、黄……老师同时用标记记录。

3、引导幼儿观看、推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挨次。

师:假如我们从相反方向观看,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
4、师幼共同沿相反方向观看,并记录排列的规律:黄、黄、红,黄、黄、红……
5、引导幼儿观看、比较不同方向花辫排列的挨次。

三、猜想、推断隐蔽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师:我们来玩一个嬉戏。

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什么位置。

请大家闭上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想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并对推断精确的幼儿赐予表扬。

3、再次嬉戏:老师将项链从盒子中穿过,隐蔽4个花瓣,请幼儿猜想、推断。

老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认真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
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四、幼儿操作。

1、第一组、其次组:盒子里藏着什么颜色的木珠。

师:请小伴侣观看盒子外面木珠的排列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的木珠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颜色?
2、第三组、第四组:串项链
师:请小伴侣从摸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依据标记提示的颜色、数量串项链。

3、第五组、第六组:猜一猜。

(幼儿用书第29页)
师: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你在不干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结束活动
五、请1~2位幼儿将自己玩“猜盒子里藏的木珠”活动的记录单说给大家听,并验证猜得是否正确,记得是否清晰。

更多幼儿园教案延长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藏起的花瓣》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老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藏起的花瓣》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欢乐。

2、能仔细观看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究和查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活动预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看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争论花瓣颜色的排列挨次。

2、老师将幼儿的叙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二、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看其颜色排列规律。

2、老师依据幼儿叙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老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看项链颜色排列挨次,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看、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挨次。

三、嬉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老师记录幼儿的猜想,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依据幼儿把握状况,隐蔽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嬉戏。

四、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老师简洁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依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五、活动评价。

【活动延长】
引导幼儿观看、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阅历。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爱好非常身高,参加的欲望较强。

幼儿通过观看去查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觉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

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非常活跃。

幼儿百科: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定联系,打算着事物进展的必定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谓整齐而有规章。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藏起的花瓣》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关心,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扫瞄其他页面!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藏起来的小鱼
设计意图:
小鱼是孩子们熟识并宠爱的小动物,从观看小鱼身体的外形动身,以幼儿大胆想象为原则,利用螺旋线条添加小鱼方式进行创作。

结合本班幼儿的绘画爱好开展本次活动,盼望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螺旋线条添加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尝试在不规章的螺旋线条中,想象找出并画出小鱼形象。

(重点)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进行想象与创作,装饰小鱼。

(难点)
3.体验螺旋线条中的添画之美,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预备:
黑色记号笔、彩笔、A4纸、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幼儿爱好
师:没有胳膊没有腿,从来都不离开水。

步行不用脚丫子,只用摇头和摆尾。

(打一动物)让幼儿来猜一猜。

观看ppt,聪慧的小伴侣:你知道小鱼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如何让你的小鱼变得更加美丽?
可以涂上颜色、用线装扮,还可以用什么装饰?
这些鱼的身上都有着好看的颜色和花纹,外形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个的身体长长的,这个呢扁扁的圆圆的,每条鱼都不一样。

(二)学习螺旋线的画法
你听,原来是大海里的波浪宝宝来了。

1.老师边讲解边示范画螺旋线(分为不闭合、闭合两种)。

波浪宝宝来了,这个波浪它很淘气,边走边跳舞呢。

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翻了个跟头,接着又打了几个滚,真有意思呀,伸出你的手,跟随它一起动起来吧!
2.幼儿跟随老师随音乐学画线条——会跳舞的“波浪”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可以大可以小。

3.波浪来了,那小鱼呢?它们呀就躲在画面里,认真观看观看,你找到了它们吗,睁大你的眼睛认真看哦。

你找到的小鱼在哪里呢?请你上来指一下。

哇,真有意思,还有谁找到了,请你也来试试。

(还可以进行旋转、移动等多角度进行找小鱼)(三)尝试创作
你们想试试吗?今日呀,我们在上面画波浪、找小鱼,好,开头吧。

(播放轻音乐)
老师参加创作,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大胆装饰,最终可以添画水草、小石头及其他小动物等。

教学反思:
目标制定适合中班幼儿,ppt也能逐步地引导幼儿学习画小鱼,装饰小鱼。

示范时应强调考虑布局,可以依据幼儿的不同力量来为幼儿供应不同的画纸(画好螺旋线或空白的纸),在画“波浪”螺旋线时,随着音乐效果会更好。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管家》
【设计意图】
我们班常常有这样的状况消失:我点名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小脑袋凑在我身边,睁着大大的眼睛问我:“老师,你怎么在每个小伴侣后面都画竖线啊?”在我统计班内卫生用品的时候,身后也总跟着几个“小尾巴”,指着我手中的表格不停地问这问那,眼神中布满了奇怪。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习用简洁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嬉戏中简洁的问题。

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对数和量的初步熟悉,本次活动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意在让幼儿在嬉戏活动中学会运用简洁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力量,初步建构对物体的类概念。

【活动目标】
1、体验统计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激发对统计学习的爱好。

2、初步学会分类统计,提高计数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3、学会用简洁的方法统计物品数量的多少,并使用表格分类记录。

【活动预备】
在活动区摆放丰富的物品:请家长帮助幼儿调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门和窗。

并记录下来:班内物品统计表格一张;统计表
(1)一份,统计表
(2)每人两份,铅笔每人一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使用统计表格进行数量统计。

难点:精确地填写统计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看记录结果,引发学习爱好幼儿一起共享在家记录的门和窗的数量。

提问:你家的门和窗有多少?你是怎样记录下来的呢?
老师:除了你记录的方法外,有没有更简洁、更快速的方法来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自主发觉统计的方法
1、师生共同探讨,完成表格(1)。

(1)请幼儿观看表格并争论:你们有什么方法把大家记录的物品数量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呢?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过程。

统计步骤和方法:先将要统计的物体用文字或标记在表格上记录;然后通过计数查出每种物体的数量:最终将相应数字填写在物体对应的表格内。

老师对记录的过程进行简洁的总结。

2、观看比较,了解统计的好处。

出示班内物品统计表格,请幼儿观看比较。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小结:表格记录的方式更快、更简洁,让人一看就明白。

3、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尝试对两种物品进行统计。

(1)统计表(2)每人一张,请幼儿观看统计表并相互沟通。

老师:表格中有什么物品需要统计?我们应当怎样去统计?怎样记录?(分别提问1
(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统计表格。

老师:我们在记录前应先观看表格里的物品,然后拿着铅笔和统计表到统计区统计物品。

4、幼儿再次对班内物品进行统计,巩固练习统计的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完成统计表格中的内容。

(2)请幼儿自由选择统计内容,填到表格中并进行统计,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相互检验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格。

三、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1)鼓舞结果正确的幼儿。

(2)评价统计过程中仔细、细心的幼儿,让他们了解,只有仔细、细心,统计结果才会正确有效。

【活动延长】
每人一张统计表(2),请幼儿统计家里的幼儿用品,巩固学习内容。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熟悉宽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熟悉宽窄
熟悉宽窄(中班)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熟悉宽窄,在比较中区分宽窄。

活动一:比比看
有益的学习阅历:
1、幼儿喜爱参加探究活动,会运用感官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宽窄。

2、进展幼儿的观看、比较力量,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形。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知道比较物体的方法(重叠法,并列法)。

2、物质预备:电脑、课件,各种宽窄不同的纸板若干,活动室置放宽窄不同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小客人“皮皮”导入活动:(课件)
1、出示各种纸板,引导幼儿观看并发觉纸板的不同。

2、介绍活动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嬉戏:关心小客人(课件)
1、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

2、引导幼儿按意愿分组比较各自的纸板,沟通比较结果。

关注点:幼儿会用正确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三、嬉戏:小小修路工(课件)
幼儿同宽窄不同的纸板拼搭各种路,并比较宽窄。

四、嬉戏:超级变变变(课件)
1、幼儿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宽、窄不同的纸板。

2、幼儿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较宽窄。

(了解宽窄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关注点:幼儿知道物体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五、嬉戏:找找看
查找课件、教室中宽窄不同的物体。

活动二:排排队
有益的学习阅历:
1、幼儿进一步感知物体出物体的宽窄,并用相应的词描述物体的差异,体验宽窄的相对性。

2、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操作比较活动。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能够娴熟比较物体的宽窄。

2、物质预备:不同宽窄的彩纸,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宽窄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小客人“皮皮”,今日我们一起来做嬉戏。

2、嬉戏:比一比
幼儿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宽窄,并正确描述。

3、嬉戏:排一排
4、幼儿出示全部彩纸,请幼儿争论:可以怎样有规律地排列(宽→窄;窄→宽;宽窄宽窄……;窄宽窄宽……;等等)嬉戏:变一变
(1)幼儿按老师出示宽窄差异排序好的图示进行宽窄排序操作。

(2)幼儿按老师出示符号规律,进行相应宽窄排序。

如:(X→宽、O→窄)XXOXXO……;OXOOXOXOOX……等。

延长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宽窄。

2、美工活动:折宽窄不同的扇子。

幼儿园教案《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3篇《藏起来的花瓣》》一文盼望您
能保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