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 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 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里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越来越普遍,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华经典的了解和传承,提高其文化素养。

在实际开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对策和解决。

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番探讨。

一、活动现状:
1.1 活动开展普遍
“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在大学校园里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经典,例如《论语》、《孟子》、《史记》等。

许多学校都会组织此类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讲解来增加对中华经典的了解和感悟。

1.2 学生参与度高
许多学生对“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通过诵读和讲解来向他人传递自己对中华经典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1.3 存在的问题
在“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材料选择单一
部分学校的活动中,经典诵读的材料比较单一,多为《论语》、《孟子》等经典,缺乏对其他经典的挖掘和传授,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

1.3.2 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理解和感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活动整体效果不佳。

一些学生缺乏对经典的深入理解,只是机械地诵读,并不能真正传达出经典的内涵和精神。

1.3.3 缺乏持久性影响
一些活动只是一时的热潮,参与者在结束活动后便很少再深入研究和思考中华经典,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不够明显。

二、对策建议:
2.2 完善评选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评选机制,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评比和激励,鼓励他们深入理解并诵读经典,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加用心,真正传达出中华经典的内涵和精神。

2.3 加强后续教育
活动结束后,学校可以组织相关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参与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加深对中华经典的理解和感悟,让活动具有更加持久的影响。

2.4 提高师资水平
学校应该重视培养相关师资,提高他们对中华经典的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传承中华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