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力 三种常见的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10t2+t22=11 解得:t2=1秒(t2=-11秒舍去)
所以,t=t1+t2=1+1=2秒,B选项正确。
第十七页,共20页。
06年高考题分析 (fēnxī)
(北京)9.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 的动磨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的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 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xìtǒng)置于四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C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③按研究对象分类: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 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
第三页,共20页。
基础知识
4效、果力:的作用(zuòyòn是g)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是:大小(dàxiǎo)、方向、作用点.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xiànduàn)表示力的 三要素的方法。 7、力的单位:是牛顿,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 速度力的大小为 1牛顿.
当物体下滑速度大于传送带V=10米/秒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a2(此时(cǐ
shí)f沿斜面向上)则:am2g=sin
mg
m
cos
=gsin370-μgcos370=10×0.6-0.5×10×0.8=2米/秒2
S2=vt2+½ a2t2=(a1t1)t2+½ a2t22=10×1×t2+ ½ ×2×t22=16-5=11
答案:ABC
第十五页,共20页。
规
律
(guīlǜ) 方【例9】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 并轻法轻以放10一m/小s的物速体度,匀若速已运知动物(体yú与ns传ù 送yù带nd间òn的g)动着摩,擦在因传数送为带的A端
μ=0.5,AB间距离S=16m,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
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 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具体大 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 。
第七页,共20页。
规
律 1、对重力(zhònglì)的正确认识
重(力g实uī际lǜ上)是方物体与地球(dìqiú)间的万有引力的一部分(另一 部法分为物体绕地球(dìqiú)旋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重力是非接触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其重心位置不断变化Biblioteka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例3】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 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wěndìng) 后读数为G/,则( )
A.G>G/ B.G<G/ C、G=G/ D.无法判定
解:人平直伸出腿后,身体重心所在的竖直线必过与台面接触的脚,即重心仍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第十九页,共20页。
作业(zuòyè)
1、复习《世纪金榜(jīnbǎng)》第一章第一单 元。
2、完成P4—P5页相应练习题.
第二十页,共20页。
2、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作用 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上。
第五页,共20页。
基础知识
4、大小(dàxiǎo):
①弹簧(tánhuáng)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力F=kX。 ②一根张紧的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③非弹簧(tánhuáng)类的弹力是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一般应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计算。
答案(dá①àmng),:竖直向上;
②m
g2
a2
,与竖直方向夹角
arctan
a g
③ m g 2 a 2 与竖直方向夹角 arctan a
g
第十二页,共20页。
规
律 3、弹簧(tánhuáng)弹力的计算与
【 劲(法例度g系6u】ī数l如ǜ分)图别,方为两k木1应和块用k的2,的上质面量的分木别块是压m上1和面的m2弹,簧两上轻,弹整簧个的
第十六页,共20页。
规
律 (2)当物体下滑速度小于传送带时,物体的
(guīlǜ) 方 加速度为a1,(此时滑动摩擦力沿斜面
法
(xiémiàn)向下)则:mgas1in= mg cos
m
=gsin370+μgcos370=10×0.6+
0.5×10×0.8=10米/秒2
t1=v/a1=10/10=1米,S1=½ a1t12=½ ×10×12=5米
力。非特别说明,凡地球(dìqiú)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
G=mg中,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8m/s2,且随纬度和
离地面的高度而变。(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离地面越
高,g越小。在地球表面近似有:
【例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CG
m1m2 r2
mg
)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
②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 体是否同时受其它力作用无关。
第二页,共20页。
基础知识
3、力的分类(fēn lèi) ①按性质分类(fēn lèi):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 核力等
②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dònglì)、阻力、 向心力、回复力等
四、摩擦力
1、定义(d当ìn一gy个ì)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 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 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
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第六页,共20页。
基础知识
3、摩擦力的方向(fāngxiàng):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xiānɡ duì yùn dònɡ)趋势方向相反。 ②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xiānɡ duì yùn dònɡ)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大小(dàxiǎo):
和滑轮质量、车与地面的摩擦(mócā), 则车对人的摩擦(mócā)力可能是( )
AC、、0mm; MMB、 F,mm 方MM向 向F,左方;向D 向mM右;Mm F,方向向右
解析由(j于iě 车xī)与:人相对静止,则两者加速度相同,即a=2F/ (M+m),若车对人的摩擦力向右,人对车的摩擦力向左, 则对人:F-f=ma,对车:F+f=Ma,必须M>m。则D正 确;若车对人的摩擦力向左,人对车的摩擦力向右,则对 人:F+f=ma,对车:F-f=Ma,必须M<m。则C正确;
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小。
B.重力的方向跟支承面垂直
C.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第八页,共20页。
规
律
是(法(guīlǜ)A)C方【例2】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其重心也升高(shēnɡ ɡāo)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A
D
B
C
甲
乙
丙
第十一页,共20页。
规律
(guīlǜ) 方 【轻法杆例,5】杆如的图另所一示端,固小定车(上gù固dì定ng()g一ùd个ìn质g)量着为一m根的弯小成球,α试角分的
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小车静止;
╰
α
②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加速运动.
③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左加速运动?
系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
面的弹簧,在这个(zhè ge)过程中,下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
为:(
)
解析:对下面的弹簧,初态的弹力为F= (m1+m2)g,末态的弹力为F/=m2g,故
Δx=ΔF/k2=m1g/k2。答案C
第十三页,共20页。
规 律 5、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与应用
(guīlǜ) 方【例7】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 量法为m,人用恒力 F拉绳,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
第十四页,共20页。
规
律
(guīlǜ) 方
【法例8】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两物体(wùtǐ) ml、m2经一细绳
相连,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连结两物体
(wùtǐ)绳中的张力可能为( )
A.零;B.F/2; C.F;D.大于F
解析:当m2与平面间的摩擦力与F平衡时,绳中的张力 (zhānglì)为零,所以A对;当m2与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F/2时,则绳中张力(zhānglì)为F/2,所以B对,当m2与平面 间没有摩擦力时,则绳中张力(zhānglì)为F,所以C对,绳中张 力(zhānglì)不会大于F,因而D错.
为:(1)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2)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
动?
A、2.8s;B、2.0s;C、2.1s;D、4.0s;
【解析(jiě xī)】(1)对物体受力分析,沿皮带所在 的斜面方向有a=gsin370-μgcos370=2m/s2,因 物体沿皮带向下运动而皮带向上运动,所以整个过程 物体对地匀加速运动16m,据s=½ at2得t=4.0s, D选项正确。
第十八页,共20页。
(全国II)2、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 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zhìliàng)都是
m, 滑水轮平的质量(zhìliàng)、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A若用一 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二、重力
1、产生: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第四页,共20页。
基础知识
2、大小(dàxiǎo):G=mg 3、方向:竖直(shù zhí)向下 4、作用点:物体(wùtǐ)的重心.
5、重心: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
三、弹力
1、定义: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力.
2007---2008高 考(ɡāo kǎo) 复习
第一章 力 物体(wùtǐ)的 平衡
第一(dìyī)力 三种常见的力 单元
2007、7
第一页,共20页。
基础知识 一、力
1、定义(dìn力gy是ì)物:体(wùtǐ)对物体(wùtǐ)的作用 2、力的性质(xìngzhì) ①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在台面内。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故应选C。
第九页,共20页。
规
律 2、弹力方向(fāngxiàng)的判断方法
(变(法1方g)向u根ī相l据ǜ反)物,方体作的用形在变迫方使向这判个断物:体弹形力变(t的án那lì)个方物向体与上物。体形
①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是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 簧恢复原状方向; ②轻绳的弹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离开受力物体;
③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面(若是曲面则 垂直于切面),且指向受力物体. ④球面与球面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⑤轻杆的弹力可沿杆的方向,也可不沿杆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平行条件或动力学规律判 断.
第十页,共20页。
规律 【(例g4u】īl如ǜ图) 所方示中的球和棒均光滑(guāng huá),试分析它 们法受到的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