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春季出版)201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1-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眉内容
1-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1~2题。

1.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
A.①③⑤B.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⑤⑥⑦⑧
2.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
A.沉积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
B.变质岩变成火成岩的过程
C.沉积岩变成岩浆的过程
D.火成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箭头①③⑤都指向沉积物,表示三大类岩石风化、侵蚀后的产物经搬运作用,在低洼处发生堆积。

第2题,各类岩石都可经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图中没有画出沉积岩变成岩浆的箭头。

读下图,回答3~4题。

3.如图为某地岩石剖面图,其中甲、乙、丙、丁四处岩石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D.丁、丙、乙、甲
4.甲、乙、丙、丁四处岩石不可能
...含有化石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乙、丙、丁都是沉积岩层,下面的先形成,因此先后顺序是乙、丙、丁。

甲是侵入岩,甲“冲破”了乙,且使丙、丁变形,说明甲最晚形成。

第4题,只有沉积岩中,才可能有化石。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图中各箭头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断层的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6.下列能够反映甲→乙转化过程的是( )
A.长石→花岗岩B.页岩→板岩
C.化石→石灰岩D.大理岩→石灰岩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沉积物经①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甲——沉积岩;岩浆侵入地壳后经②冷却凝固形成丙—侵入岩;沉积岩、侵入岩、喷出岩经④变质作用形成乙——变质岩;变质岩经③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

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对照各选项可以发现,花岗岩、石灰岩不属于变质岩。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7~8题。

7.对图中不同岩层的形成早晚,判断错误
..的是( )
A.③形成早于① B.②形成早于①
C.⑤形成晚于③ D.④形成晚于③
8.从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看,下列各处不能
..形成相应矿床的是( ) A.①—天然气B.②—有色金属
C.③—石油D.④—大理石
答案:7.B 8.A
解析:第7题,①③均为沉积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下;②为岩浆岩,其形成晚于其所在岩层;⑤为岩浆岩,因在①中也有分布,所以其形成不可能早于③;③为石灰岩,其与岩浆交界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形成大理岩④。

第8题,从①处岩层的弯曲形状可以看出该地是一个向斜,不会存在天然气矿床。

2011年10月31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授牌仪式在广东省韶关市举行。

图1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

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图2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1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2中的( )
A.b ①B.a ② C.e ③D.d ④
10.下列有关图1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9.C 10.D
解析:第9题,图2中,b为岩浆,a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侵入型岩浆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岩;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为:①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②代表变质作用,③代表固结成岩作用,④是重熔再生作用,⑤代表外力作用,⑥代表外力作用。

图1中的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砂砾岩组成,从成因上红色砂砾岩属沉积岩,据此可判定C项正确。

第10题,红色砂砾岩不属于变质岩,故②项不正确。

岩石呈红色与湿热的气候环境有关;在内力作用下,地壳隆起,后又不断遭受流水侵蚀,形成独特的丹霞地貌。

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

据此回答11~12题。

11.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
A.表面有大量气孔
B.没有明显层理构造
C.含有动植物化石
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12.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变质岩B.花岗岩
C.玄武岩D.石灰岩
答案:11.D 12.D
解析:第11题,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喷出岩(岩浆岩)表面往往有气孔构造。

大多数变质岩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第12题,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此地区石灰岩广布。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3.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 )
A.石灰岩形成之后B.页岩形成之前
C.变质岩形成之后D.石灰岩形成之前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侵入岩已侵入到石灰岩层,故侵入岩一定是在石灰岩形成后侵入的。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B.大理岩
C.砂岩D.砾岩
15.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
..确定的是( )
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
答案:14.B 15.A
解析:第14题,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从断层右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

第15题,据图可确定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层,而不能确定该地段是否发生过水平拉伸作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村庄中,________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________地形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________等问题。

(3)如果要找到化石只能到________村和________村去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三个村庄若都已发现了矿产,那么矿产是否会相同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向斜区域煤层不易受侵蚀而保留下来,A处被侵蚀而没有煤层(2)甲喀斯特塌方(3)甲乙均有沉积岩层(4)不相同沉积岩和花岗岩成因不同,故矿产不同
17.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4)
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上图)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

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
种。

答案:(1)岩浆岩变质岩(2)AC (3)③②(4)海水侵蚀②(5)甲:花岗岩;
乙:大理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