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
2、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3、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并掌握通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方法
5、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学会分析找出实验结果的误差原因
2、通过制氧方案的比较,会选择最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当今世界的空气的污染源、严重危害及防治,培养关注环境的情感;
2、通过对制取氧气的实验的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
二、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三、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不久,所以不能系统归纳学习这个单元的知识。
为此,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复习课的功能,使大多数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四、教学过程
(一)、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河水
B 、石灰水
C 、冰水混合
物 D、矿泉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 氮气冲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
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4、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镁 + 氧气 −−→
−点燃 氧化镁 B 、石蜡+氧气−−→
−点燃
水+二氧化碳 C 、 水−−→−通电氢气+氧气
5、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是由于空气中
含有( )
A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稀有气体
D 、氧气
请学生说出答案,教师及时点评,并给表现较好学生给予表扬。
(2)、知识网络结构的建立
1、氧气和许多物质反应
铁 + 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碳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硫 + 氧气−−→
−点燃二氧化硫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氧气(21%)的实验室制法 :
药品和反应文字表达式见课件
发生装置:固+固—→不加热制取气体
固+固—→加热制取气体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 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上、医疗、液氧炸药、炼钢 稀有气体(0.94%):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波, 可作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氧化碳(0.03%)
3、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形状、状态等的变化
化学变化:(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三)、练习巩固
(四)教学反思:
本单元作为学生初学化学知识不久,想通过系统性的复习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和单元复习的方法。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给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