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检测题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测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检测题
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24 题一选择题(总分 40 分,共 20 题)
1. (2分) 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A. 肾小球
B. 肾单位
C. 肾小体
D. 肾小管
2. (2分) 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相连接的血管分别是()
A.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静脉
B. 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动脉
C.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D. 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静脉
3. (2分) 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 由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B. 由肛门排出粪便
C. 随尿液中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
D. 由汗腺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4. (2分) 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A. 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 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 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 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5. (2分) 在人体的下列血管中,测定其血液成分,含尿素量最少的血管是()
A. 肾动脉
B. 肾静脉
C. 肺静脉
D. 肺动脉
6. (2分) 对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蛔虫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分别化验他们的()
A. 血液、粪便、血液
B. 血液、粪便、尿液
C. 尿液、粪便、血液
D. 粪便、血液、尿液
7. (2分) 血浆成分和原尿成分相比是血浆中有()
A. 大分子的蛋白质
B. 水
C. 无机盐
D. 葡萄糖
8. (2分) 原尿和尿液的成分相比,尿液中()
A. 有尿素
B. 有无机盐
C. 只有量的差别
D. 尿素浓度高,没有葡萄糖
9. (2分) 医生在检查某人的尿液时发现了红细胞,最可能是肾脏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
A. 肾小管
B. 肾小囊
C. 肾小球
D. 膀胱
10. (2分) 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
A. 二氧化碳
B. 水
C. 无机盐
D. 尿素
11. (2分)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物质经过正常人肾小管的含量变化情况。
据图推断,该物质是()
A. 尿素
B. 水分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12. (2分) 农民将人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
这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
A. 葡萄糖
B. 水
C. 尿素
D. 蛋白质
13. (2分) 有些人喝了酒脸色绯红,其生理变化发生在皮肤的()
A. 角质层
B. 真皮
C. 生发层
D. 皮下组织
14. (2分) 皮肤中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结构是()
A. 皮脂腺和汗腺
B. 表皮和汗腺
C. 角质层和汗腺
D. 汗腺和血管
15. (2分) 如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A.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B.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D.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16. (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皮肤的功能()
A. 调节体温
B. 产生黑色素
C. 屏障作用
D. 排出二氧化碳
17. (2分) 下图表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
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
A. 1—2—3
B. 2—1—3
C. 3—1—2
D. 3—2—1
18. (2分) 手掌和脚掌经常受摩擦出现“老茧”是由于()增生后产生的。
A. 表皮层
B. 生发层
C. 真皮层
D. 角质层
19. (2分) 在高温作业中,会由于出汗太多,肌肉出现痉挛,这是由于体内缺乏()
A. 水分
B. 无机盐
C. 维生素D
D. 葡萄糖
20. (2分)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C. 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D. 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二非选择题(总分 60 分,共 4 题)
21. (20分) 下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内有关结构形成尿液的过程,从相关结构中抽取的液体成分变化情况(字母表示肾内的有关结构,甲、乙、丙代表的是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所表示的物质甲、乙、丙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 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D表示____。
(3) E中的液体是____。
(4) 具有重吸收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
(5) 具有滤过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
22. (18分) 下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与功能的关联图解(字母表示结构,数字表示功能),请据图回答:
(1) 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D表示____。
(2) 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因为此人肾脏中的[__]______和肾小囊壁发生病变;若某人的尿量突然大增,可能是因为[__]______发生病变。
(4) 在A中形成的尿液在[__]____暂时储存,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 通过泌尿系统可以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泌尿系统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0分)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
右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____血,与结构[2]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增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取自于图中的[__]______部位,是经过____作用形成的。
24. (12分) 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
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
(1) 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__,患贫血症的是__,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__。
(2) 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__(填序号)。
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
(3) 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