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24级高一(上)10月月考
物理试题卷(答案在最后)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其中1-7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8-10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得0分。
共计43分)
1.在某同学的物理笔记上,有一些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记录,其中记录有误的是()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此说法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此说法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此说法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
D.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此说法正确,选项D不符合题意.
2.手机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某些出行软件极大地方便了某些“不识路”的驾车一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53分钟”、“52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刻
B.图中的“16公里”“17公里”“19公里”指的是位移
C.图中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则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D.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够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详解】图中的“53分钟”、“52分钟”、“50分钟”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故A错误.图中的“16公里”“17公里”“19公里”指的是实际路线长度,是路程,故B错误;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但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在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能够忽略,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要正确区分路程与位移、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知道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3.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国家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小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上涨,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加。
故选A。
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路程相同
B.甲的位移较大
C.乙的位移较大
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A错误;
BC.因为
PQ MN
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BC错误;
D.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D正确。
故选D。
5.济青高铁于2018年12月26日8时正式通车,正线全长307.9公里,自济南东站引出,到青岛的红岛站共l1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对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6日8时是指时间间隔
B.济南东站到红岛站的位移大小是307.9公里
C.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指高速列车的平均速率
D.研究高速列车通过某站站点所用的时间可以把列车看为质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质点等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详解】A.2018年12月26日8时是指通车的时刻,故A项错误.
B.济南东站到红岛站的路程是307.9公里,307.9公里不是两站点间的直线距离.故B项错误.
C.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指高速列车的平均速率,故C项正确.
D .研究高速列车通过某站站点所用的时间时,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可以把列车看为质点.故D 项错误.
6.中国到2030年将拥有4个完整的处于现役状态的航母作战编队,
第三艘航空母舰已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设.航母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歼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m/s 2,起飞速度为50m/s ,若该飞机滑行100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30m/s
B.40m/s
C.20m/s
D.10m/s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2
2
02v v ax -=,解得:
0/40/v s m s ===,故B 正确,A 、C 、D 错误;
故选B .
【点睛】已知飞机的加速度、位移、末速度,求解飞机的初速度,不涉及物体运动的时间,选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便可解决.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前6s 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第3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第3s 末物体的速度为零,此时加速度也为零
D.前6s 内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m/s 2【答案】D 【解析】【分析】
【详解】A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图像可知,前6s 内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根据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第3s末物体的位移最大,离出发点最远,故B错误;C.第3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前6s内,在2~4s物体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为4m/s2,故D正确。
故选D。
8.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3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B.第5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C.第6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加速运动
D.第6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前3s内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为正,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正确;B.由图可知第5s内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两者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CD.由图可知第6s内速度方向为负,加速度方向为负,两者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D错误。
故选AB。
9.如图所示,三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的vt图象,其中A、C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B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4s内,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t=4s时,A、B两物体相遇
C.t=4s时,A、C两物体相遇
D.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前4s内,A、C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
B.v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前4s内,A、B两物体位移相同,又因为A、B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所以t=4s时,A、B两物体相遇,故B正确;
C.A、C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t=4s时,A、C两物体位移相同,不会相遇,故C错误;
D.在0~2s内,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2s末两者速度相等,之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两者之间的距离将减小,所以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故D正确。
故选ABD。
10.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先减速再加速;c.先加速再减速,则()
A.a种方式先到达
B.b种方式先到达
C.c种方式先到达
D.b种方式所需时间最长
【答案】CD
【解析】
【详解】警车如一直匀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为40m/s;如先减速再加速时,中间段任意时刻的速度都小于40m/s,因此平均速度小于40m/s;如先加速再减速,中间段任意时刻的速度都大于40m/s,因此平均速度大于40m/s。
根据
x
t
v
可知c种方式先到达,b种方式所需时间最长。
故选C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5分)
11.(1)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与纸带(包括低压交流电源)、复写纸、秒表、小车、槽码、细绳、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还需要增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源是()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约为8V D.直流约为8V
【答案】①.秒表②.刻度尺③.C
【解析】
【分析】
【详解】(1)[1][2]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为了得到小车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用来计算速度和加速度,所以需要刻度尺。
(2)[3]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而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约为8V的交流电源,而甲装置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故C正确,ABD错误。
1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
其与0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试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
(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v1v2v3v4v5
数值/(m·s-1)0.1650.2140.263_____0.363
(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
(3)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
【答案】①.0.314②.③.0.500
【解析】
【详解】(1)[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可得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
()24
11.95 5.6810m/s 0.314m/s
20.1
v --⨯=≈⨯(2)[2]根据描点法作图
(3)[3]根据图像得
22
0.420.12
m/s 0.500m/s 0.6
a -==
三、计算题(本答题共3小题,共计42分。
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理由,直接写答案不给分。
)
13.长100m 的列车匀加速通过长1000m 的隧道,列车刚进隧道时的速度是10m/s ,完全出隧道时的速度是12m/s ,求:
(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答案】(1)0.02m/s 2(2)100s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有
x =1000m+100m=1100m
由2
2
212v v ax -=得
2
22222
211210m/s 0.02m/s 221100
v v a x --===⨯(2)由0v v at =+得,所用时间为
211210
s=100s 0.02
v v t a --=
=14.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t =0时质点位于x =5m 处。
(1)分别求质点在3.5s 和4.5s 时的加速度;(2)求出质点在8s 内的位移;(3)求出质点在8s 内的路程;
(4)求t =7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
【答案】(1)22m/s -,负号表示沿x 轴负方向;21m/s -,负号表示沿x 轴负方向;(2)3m ,方向沿x 轴正方向;(3)9m ;(4)8.5m 【解析】
【详解】(1)点在3.5s 时的加速度
22102
m/s 2m/s 43
v a t ∆-=
==-∆-负号表示沿x 轴负方向;点在4.5s 时的加速度
22210m/s 1m/s 54
v a t ∆--=
==-∆-负号表示沿x 轴负方向
(2)图像面积表示位移,质点在8s 内的位移
()()11
242241m 3m
22
x =⨯+⨯-⨯+⨯=方向沿x 轴正方向;(3)质点在8s 内的路程
()()11
242241m 9m
22
x =⨯+⨯+⨯+⨯=(4)t =7s 时,质点的位移
()11
2421121m 3.5m
22
x =⨯+⨯-⨯⨯-⨯=t =0时质点位于x =5m 处,所以t =7s 时,质点在8.5m 处
15.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m/s.遇到情况后,甲车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采取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 1=3m/s 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 2=4m/s 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s(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s 才开始刹车).(1)甲车紧急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2)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不相碰,甲、乙两车行驶过程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答案】(1)2s (2)1.5m
【解析】
【分析】若两车刹车到速度相等时没相撞,就能保证在紧急刹车中两车不相撞.可先由速度相等求出甲乙刹车后到速度相等时各自用的时间,然后根据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分别求出从刹车到速度相等过程两车位移,位移之差为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详解】设甲刹车经时间t 时两车恰好不相撞,则甲、乙两车的运动情景如图所示.
甲车位移为:22
101131622
x v t a t t t =-=-甲车速度为:101163v v a t t
=-=-乙车位移为:()()()()222002140.50.50.5160.5160.50.522x v v t a t t t =⨯+---=⨯+---乙车速度为:()()2020.51640.5v v a t t =--=--二车不相碰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且位置相同因此有:12v v =位移关系为:102
x x x +=其中x 0是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解得:x 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