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培训课件(PPT 38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临床护士输血管理制度
1、护理部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管理规范》,制定本院输血静脉采血、 静脉输血操作流程、输血查对制度。
2、护理部科室组织护士学习、培训、考核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
3、严格执行输血各项制度及规范,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记录输血全过程。 4、将输血护理质量列为科室安全管理质量评价项目,通过科室自查、科护士
③ 佩戴腕带,松紧度容2指为宜 ↓
④ 告知腕带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 ↓
⑤实施各项操作,开放式提问患者姓名、 年龄并与腕带上的信息一致
↓ ⑥发现腕带字迹模糊、断裂或遗失,
立即重新佩戴(双人核对) ↓
⑦患者转科或手术,应与相关科室护士 双人核对患者身份 ↓
⑧出院结账后,责任护士撤除腕带
13
1、当患者办理入院 手续时,由护士填写 相关信息,确认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 床号、科别、过敏史 等,确认患者的真实 身份。
4、未佩戴腕带患者应由患者或陪同人员陈述姓名、年龄 与申请单核对一致。
7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5、对于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氏患者,在腕带姓 名栏内填写无名氏-编号(如无名氏—1)作为患者的身 份 标识,多名无名氏患者依次类推(如无名氏—2), 核对时应由执行人员准确核对患者腕带、床头信息。
弃去。
5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首次接待患者,医务人员必须准确核对、填写患 者姓名、年龄(年龄计算方法:实际年份-身份证 年份),以姓名、年龄为患者身份确认依据。
2、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 侵入性操作、实施仪器检查等各类诊疗活动时 必须使用姓名及年龄准确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
2、腕带为防水材质,患者不可随意将腕带取下。 3、腕带损坏、遗失或字迹模糊应及时通知当班护士重
新更换腕带,更换后再确认腕带信息无误。 4、严禁任何人随意涂改信息,严禁医护人员、患者及
家属随意将患者腕带取下,只有患者办理出院结账手 续后,责任护士才能将腕带去除。
20
八、输血查对及身份识别
21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询问患者姓名、年龄 询问家属患者姓名、年龄 无家属患者核对床头卡
核对腕带、执行单 (申请单)与患者陈
述信息无误
核对腕带、执行单 (申请单)与家属陈
述信息无误
核对腕带、执行单(申请 单)与床头卡信息无误
执行相关操作 12
六、患者腕带佩戴、识别流程
①护士填写腕带信息,双人核对 ↓
②护士与病人或其家属确认腕带信息 ↓
24
7、科室接到输血科配血合格的电话后,由医护人员(不得派实习生、患者家 属)携带血液运输箱(带温度显示)到输血科取血。
8、至血库取出的血制品应尽快输注(一般血液出库后30分钟内),4小时内 输完。不得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或自行贮血,严禁将出库的血液放入非血液 保存冰箱内保存。取回的血液因特殊原因未能输注,应及时(30分钟内)送 回输血科储血冰箱寄存。
2、抽血时将试管连同输血申请 单携至床旁,与腕带信息核对无 误后方可采血(凡申请用血量少于4个单位者,
标本量3ml, 申请用血量大于5个单位者,标本量 应不少于5ml。) 3、一次只能抽取1例患者血交叉
标本,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确认患 者身份。血标本由专人送至输血科。
28
血液发放核对
1、科室接到输血科配血合格的电话 后,由医护人员(不得派实习生、患 者家属)到输血科取血。

让家属陈述患 者姓名、年龄
无家属查看其 腕带信息
并与腕带、执行单(申请单) 与腕带、执行单(申请单) 与执行单(申请单)
上信息一致
信息一致
信息一致
执行相关操作
11
五、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医务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前
神志清楚、语言沟 通良好的患者
儿童、神志不清、语言交流障碍、 镇静期间、病重、病危的患者
【A】符合“B”,并 有信息系统支持使用条形码“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3
一、患者腕带使用制度
1、住院患者、门诊输液、留观、急诊抢救患者应在 入院时佩戴“腕带”,以此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
2、佩戴腕带需双人核对(护士、患者、家属、医生) 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用途及 注意事项。
3、“腕带”信息应用圆珠笔填写,信息齐全、准确无误,字迹 清晰规范。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 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6、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 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 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申请单上双签名。.
6
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3、有腕带患者,让患者陈述姓名、年龄,是否与腕带、 执行牌或申请单上姓名、年龄一致; 对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病重、病危患者, 应让陪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年龄,并与腕带、执行 牌或申请单上姓名、年龄一致;无陪同人员时,使用腕 带+执行牌或申请单及床头卡识别姓名、年龄。
4
一、患者腕带使用制度
4、佩戴腕带时评估腕关节局部皮肤及血运,松紧度 以容纳2指为宜。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 核对腕带信息, 确认患者身份。
5、严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随意将患者 腕带取下,严禁任何人随意涂改信息。
6、若腕带损坏需更新时,应重新双人核对。 7、患者结账出院时应由护士剪断腕带并
长日常督导、护理部质控检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doc
23
输血注意事项
2、抽血时将试管连同输血申请单携带至患者处,核对无 误后方可采血。
3、一次只能抽取1例患者血交叉标本,主动邀请患者家属 确认患者身份。
4、凡申请用血量少于4个单位者,标本量3ml, 申请用血 量大于5个单位者,标本量应不少于5ml。有专门人员送至 输血科。
患者腕带身份识别、查对 制度及流程
江西省肿瘤医院护理部
2014-11
1
2011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3.1.2.1
在诊疗活 动中,严 格执行“ 查对制度 ”,至少 同时使用 姓名、年 龄两项等 项目核对 患者身份 ,确保对 正确的患 者实施正 确的操作 (★)
【C】 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实施仪器检查等各类 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 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 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3.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注意观察患者佩戴部位皮 肤有无破损或硬结。
17
5、实施各项操作前均需 核对患者腕带上的姓名、 年龄与执行单一致。
18
6、患者在住院期间,腕带 应随身佩戴,不得随意取下
7患者的腕带信息损坏、遗 失或字迹不清者需更新时均 需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为患 者佩戴。
19
七、 佩戴腕带患者须知
1、腕带是患者身份的象征, 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 全、准确执行的基础,护士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均 需核对腕带信息 。
等。
【C】 1.对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的患者和科室有 明确制度规定。
2.至少在ICU、手术室、急重症留观使用“腕带”识别 患者身份。
【B】符合“C”,并 1.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 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 识别患者身份。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 有改进措施。
26
12、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 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13、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输血记录单 放于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流程.doc
27
输血查对制度
采集血标本前核对
1、应准确填写病区、患者姓名、床号, 并将化验单上的联号贴于试管。两人核 对申请单和病历信息一致。
25
11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 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 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 血者与供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 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③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 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④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 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 ,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⑤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⑥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⑦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B】符合“C”,并 1.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查对方法正确,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持续改进有成效。
2
评审要求
3.1.5.1使用“ 腕带”作为识 别患者身份的 标识,重点是 重症监护病房 、手术室等部 门,以及意识 不清、语言交 流障碍的患者
8
小结
身份识别目的:对正确的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识别方法:常规由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的姓名
+年龄进行腕带身份识别。 核对项目:申请单、执行单、床头卡、病历、
腕带等。 核对环节:各部门、各科室的各项操作的核对
环节很多,核对内容也很多,大部分都不一样 。 模拟操作环节:操作者对患者的身份确认。
9
家属凭患者身份证至医务科更改相关信息
更改。患者所有信息重新更换腕带
10
四、门诊、医技部门身份识别流程
医务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前
未佩戴腕带患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佩戴腕带患者
让患者陈述姓名、年 神志清楚、语言沟

通良好的患者
儿童、神志不清、语言交流障碍、 镇静期间、病重、病危的患者
并与执行单(申请单) 让患者陈述姓名、年
患者姓名、年龄一致
【C】 1.在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准确无误。 2.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观察记录输血过程 3.有输血反应处理预案、报告、处理制度与流程。
遵照医嘱 为患者提 供符合规 范的输血 治疗服务
【B】符合“C”,并 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A】符合“B”,并 对输血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有持续改进。
9、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 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 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 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10、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前15分钟应缓输,(每分钟约2毫升),15分 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 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三、无名氏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护士接诊后与医生共同确认患者身份不明者,腕带姓 名栏内填写无名氏—编号
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申请单姓名 栏内均填无名氏—编号
告知医务科、总值班
执行各项操作时应执行相关身份确认流程
根据患者随身携带的相关物品、证件及时联系患者家属
家属确认患者身份后,经医生确认并签名
通知信息科更改信息
14
2、双人(护士、患 者、家属、医生)核 对患者腕带信息,以 确保护士填写的腕带 信息准确无误,字迹 清晰规范。
15
3、携腕带至患者床头, 主动询问患者的姓名、 年龄,不得直呼患者的 姓名来获得患者的应答。
对于无法正常沟通的患 者,应主动邀请患者家 属陈述患者的姓名及年 龄。
16
4、为患者佩戴腕带应注 意佩戴在腕关节处、松紧 度以容2指为宜。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 配血申请单与血袋上的患者所有信息 一致。(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 室、床号、血型、血袋号及配血试验 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有效期等) 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至血库取出的血制品应尽快输注(一般血液 出库后30分钟内), 4小时内输完,不得在室温 放置时间过长或自行贮血,严禁将出库的血液放 入非血液保存冰箱内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