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3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策略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1.兴趣选择。 2.问题选择。 3.目的选择。
4.方法选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 做笔记,主要有些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写提要,就是用精炼 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写心得,则是记录自己阅 读时产生的体验、感想。
名师点拨
3.综合复习,诠释加深
了解一些关于作者的情况,如作者的生平、思想、 创作偏向;了解一些作品写作的历史时代背景、作者的 创作动机以及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等等,这些背景 性资料的了解对理解作品、把握人物很有帮助。此外还 要有自己的见解,诠释理清线索,我们可以先将大的故 事情节整理出来,再依托这些大的故事情节将小细节和 小情节牵连着回忆出来。
答题策略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阅读外国小说,当然要关注小说的基本元素,如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主题表现。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 2.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关注小说的叙事角度。(小说一般采用第三人 称或第一人称,前者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后者便于拉近与读者的距 离,便于抒情。 3.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答题策略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精读就是细读。精读就是精思。精读就是鉴赏。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 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 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以结合运用。它们有一个 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 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 效率。
5.诗歌类作品。第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情势。第二,品味 诗歌的语言。第三,把握诗歌的意象。第四,体味诗歌的情感。
答题策略
7.长篇白话小说。第一,把握题材特点。第二,了解古代 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第三,分析人物形象。第四,体会语言 风格。
8.阅读方法。圈点批注法,精读法,就是细读、跳读。 如林冲“风雪山神庙“刺配沧州府”等经典情节就应该细读。 摘抄、做笔记。可以是原作的典故、警句、精彩片段。④选 择性阅读。
答题策略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1.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 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2.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 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 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3.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 重点。一般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从解决字词方面的 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整篇内容的把握。 4.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4.紧扣小说文体知识去答题。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 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小说中的人物, 可以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法来进行描写。
答题策略
四、内容思想评析题
这类题考察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把握。要在理解教 材的基础上找到他们的想通之处。对同一类名著进行知 识想通互联,如《傅雷家书》和诸葛亮的《诫子书》。
答题策略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1.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 学成绩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 2.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或相关资料, 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在课堂内外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 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 域,锻炼我们的思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4.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答题策略
二、故事情节概括题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熟悉程度,可以对每部名
著每一章节进行概括,也可以抓住主要人物为主线概括相关的 故事,如《水浒传》中武松的相关故事可以按照顺序梳理有: 景阳冈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 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
答题策略
三、人物以及人物形象
强化训练
【答案】狗•猫•鼠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基础知识。解答此题,要根据语 段内容判断出处,再结合题目要求作答。这段话是出自鲁迅先生《狗•猫• 鼠》中对猫的描写。 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冤仇。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赏 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原著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答。《狗•猫•鼠》是针 对“君子君子”的攻击所创作,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 “纵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 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者的 同情和对暴虐者的冤仇。
答题策略
五、阅读方法分析题 这类题是名著考查常见题型之一,解答这类题要知道不同
题材类型分别有哪些阅读方法。
1.叙事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或者 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
2.纪实性文学作品。阅读纪实作品要把握作品事实。第一先通 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了解著作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录事实的,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可以看出人物的命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复习策略
1.感知内容,把握情节 通过阅读了解作品内容,了解它写的什么人、什么事,故事的情节是
怎样产生、发展的,结局怎么样,故事中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2.重点研读,提炼概括
在通读名著的基础上,用表格的情势归纳每部作品名称、作者简介、 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情分析、主要情节概括等内容,以到达 积累和运用的目的。
1.可以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 让作品中的人物走到我们面前与我们的心灵对话。
2.从人物描写切入,看人物性情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可以看 出人物的命运变化和性情特点。
3.可以从环境切入,看人物性情成长的背景。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 长、活动和事件产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 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情。可以说环境是人物性情成长的 基石。
名师点拨
4.分析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是作品创造的核心,而对人物的刻画必须落实到具体细
致的描写当中,如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等方面的 描写。不同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能表现的侧重点不同,例如中国古 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侧重于通过人物的 外在肖像、语言、行动去体现人物性情;而外国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更侧 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示,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 与海》等。
答题策略
六、艺术手法分析题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动,中考名著题目的出题方向不仅要求
学生熟悉名著,而且进一步要求对名著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 包括语言、人物塑造、文章结构、叙述角度等分析。
1.语言 朴素、灵活的地方性语言,如《骆驼祥子》; 采用古代白话,描写生动形象,如《水浒传》;幽默、讽刺 的语言特色,如《儒林外史》;④富有哲理,如《傅雷家书》 是傅雷思想的折射。⑤情真意切。⑥生动贴切的对话,如《西 游记》。
答题策略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读现代诗歌,一要注意诗歌的表现情势。二要品味诗歌的 语言。三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四要体味诗歌的情感。五要 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1.把握题材特点。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语言风格。
答题策略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学生熟悉名著,而且进一步要求对名著内容情节、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及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点。 八、阅读感受
这类题是名著考查常见题型之一,解答这类题需先概述故 事情节,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情而后再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强化训练
【邵阳】
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
纵情玩弄,放走,又捉住,又放走,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 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牌气相同。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____________》(作品名称)。 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题策略
2.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如《水浒传》 中林冲和武松的共性形象都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又具有个 性,武松嫉恶如仇,林冲安分守己;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 形象。如腐儒典型:周进范进,匡超人;贪官污吏典型,幽 默、讽刺的语言特色,如《儒林外史》;④生动贴切的对话, 如《西游记》。
专题13 名著阅读
考点聚焦
各地中考试卷中大都涉及名著阅读题,大致可分为主观 类、客观类、主客观兼备类三种题型。题目有选择题、简答 题以及小专题研究。
综观这些考题,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①知识积累运用题 ②故事情节概括题 ③主要人物性情题 ④内容思想评析题 ⑤阅读方法分析题 ⑥艺术手法分析题
名师点拨
答题策略
一、知识积累运用题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熟悉程度,所以平时就
要认真反复阅读名著,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如某一名著 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代 表作,名著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人物的性情怎么样,情节怎 样,人们对名著的情节、人物一般有怎样的看法等等,都要 了如指掌,才能运用自如。
答题策略
3.科普类作品。如《昆虫记》。第一,借助前言、后记或 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第二,碰到专业性强的概念、术 语,可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第三,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 味。
4.小说类作品。第一要关注小说的基本元素,如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主题表现等。第二,理解小说的内涵。第三,关注 小说的叙事角度。第四,体会小说的语言。
名师点拨
5.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 名著的主题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有一个由暗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有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可确定性的,还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实
际去理解。 6.感悟与收获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圈点批注法、抄录精彩片段法,写读书随笔、 札记、读后感、人物评论、书评、艺术评论等。读与写紧密结合必将会提 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与能力。
答题策略
3.结构 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 扣。如《水浒传》。
4.叙述角度 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多种表达 方式,如叙事、描写,议论等。内心独白,书信、日记、格 言警句等,使人物有血有肉。如《简爱》。
答题策略
七、评点名著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动,中考名著题目的出题方向不仅要求
答题策略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 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
想着跨过隔膜,可以接触人类智慧的精华,你就会有耐心读下去深 入堂奥,大有所益。
为消除隔膜,可以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 一些情况,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 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
答题策略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1.集中精力,专心致志。 2.以默读为主。 3.眼睛的视域要宽。 4.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
答题策略
《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第一,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边读边注 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来龙去脉、发展线索。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 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 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 发,用来指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二要向作者取 经,三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
体会批评精神。讽刺作品中,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 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 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欣赏讽刺笔法。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 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这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另一种常 见的手法,则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 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