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有关物质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有关物质方法研究
熊雯;罗嫄;熊玲;张静
【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克拉霉素干混悬剂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1260 Infinity LC液相色谱仪,色普柱为YMC C18(250mmx4.6mm,5μm)柱,以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5∶45)(用85%磷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5nm,柱温50℃.结果克拉霉素与9个己知杂质及其他未知杂质均能达到有效分离,克拉霉素及杂质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000μg/mL(r=1.000)、0.9~6.75μg/mL(r=0.998);供试品溶液在室温25℃下的12h基本稳定.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有关物质的测定.
【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卷),期】2018(043)007
【总页数】4页(P866-869)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有关物质;杂质检测
【作者】熊雯;罗嫄;熊玲;张静
【作者单位】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610045;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成都61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克拉霉素又名甲红霉素,为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第二代红霉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1]。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具有易于保存,不易变质,容易掌握剂量,可以儿童用药等优点,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了克拉霉素原料,片剂和胶囊剂,尚未收载克拉霉素干混悬剂[2-3]。

国内只有3家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雅柏药业的泰必捷,规格
(0.125g),国药准字H20020365;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的卡迈,规格(0.125g和0.25g),国药准字:H20000450;还有唯美乐的克拉霉素干混悬剂,规格(0.125g)。

相应标准中均未对有关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英国药典(BP)2017仅收载了原料药[4],美国药典(USP)40虽收载了克拉霉素干混悬剂,但未对其有关物质进行控制[5]。

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对生产,运输及储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关物质进行控制,笔者参考相关文献[6-12],采用碱性缓冲溶液去除辅料干扰等前处理方法,建立了HPLC法对某进口的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原研药的有关物质进行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60 Infinity LC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Satorius BP211D电子天平(德国Satorius公司)。

1.2 试药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批号:1034320、1036328、1038028、1037987、1041830和1048831,由国外某公司生产)。

规格为125mg/5mL,有60mL/瓶和100mL/瓶两种包装规格。

克拉霉素对照品,克拉霉素混合杂质对照品及克拉霉素各杂质对照品(杂质E、D和H)均为BP对照品,山梨酸钾为LGC实验室标准制剂。

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YMC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5:45)(用85%磷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4);流速:1.0mL/min;柱温:5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50μL。

2.2 溶液的制备
2.2.1 系统适应性溶液
精密称取克拉霉素对照品适量,用乙腈-水(4:6)制成浓度为2.5mg/mL的溶液,作为溶液(1);取6,11-二-O-甲基红霉素A对照品(杂质E)适量,精密称定,用乙腈-水(4:6)制成浓度为0.45mg/mL的溶液,作为溶液(2);取山梨酸钾适量,用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浓度为8μg/mL的溶液,作为溶液(3);取溶液(1)10mL置5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1mL,混匀,静置15min后,分别加入
0.033mol/L磷酸磷酸二氢钾溶液20mL、溶液(2)5mL和溶液(3)4mL,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2.2.2 EP系统适应性混合对照品溶液
取EP克拉霉素鉴别用混合杂质对照品适量,加乙腈-水(4:6)制成浓度为
0.5mg/mL的溶液,作为混合杂质对照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溶液的制备
称取克拉霉素混悬剂细粉适量(含克拉霉素250m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加10mL 0.067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和10mL水,振摇10min,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层液,重复操作3次。

用70mL乙腈将残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振摇30min,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5min。

精密量取10mL 置于50mL量瓶中,用乙腈-水(1:2)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乙腈-水(4:6)稀释至刻度,摇
匀,即得对照溶液(1);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1mL,置于10mL量瓶中,加乙腈-水(4:6)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2)。

2.3 系统适应性试验
取“2.2.1”项下溶液(1),“2.2”项下系统适用性溶液,混合杂质对照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0m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详见图1~3。

克拉霉素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0min,杂质I峰与山梨酸钾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0。

通过混合杂质对照品溶液色谱图确定杂质峰位置。

杂质I/杂质A相对于克拉霉素的保留时间约为0.43,杂质D约为0.86,杂质E约为1.55,杂质H约为4.20。

将供试品溶液中的克拉霉素主峰与对照品溶液(1)中的克拉霉素主峰的峰面积相比较,按外标法计算预处理回收率,回收率不得低于75%。

2.4 有关物质测定
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1)和对照溶液(2)各50m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克拉霉素峰保留时间的5倍。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杂质I/杂质A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1)的主峰面积(1.0%);杂质D,E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1)主峰面积(1.0%);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1)的主峰面积(1.0%);峰面积大于对照溶液(2)的主峰面积0.4倍(0.4%)的次峰不得多于4个;所有次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1)主峰面积的3.5倍(3.5%)。

忽略任何峰面积小于对照溶液(2)色谱图主峰面积(0.1%)的色谱峰,杂质A/杂质I前以及杂质H后洗脱的色谱峰。

图1 EP混合杂质系统色谱图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EP system suitability solution1:杂质I/杂质A;2:杂质B;3:杂质C;4:杂质D;5:克拉霉素霉素主峰;6:杂质E;7:杂质F;8:杂质P;9:杂质G;10:杂质H 图2 系统适用性色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 of system suitability solution1:山梨酸钾;2:杂质I;3:克拉霉素霉素主峰;4:杂质E
图3 供试品溶液有关物质色谱图Fig.3 HPLC chromatogram of sample solution
2.5 专属性试验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克拉霉素250mg),平行制备6份,进行破坏性试验。

高温
破坏:样品经100℃高温加热约4h;光照破坏:样品在照度为(4500±500)Lx下
放置10d;氧化破坏:样品通过10mL 0.067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和10mL洗涤3次后,残渣加30%双氧水1mL,放置1h;酸破坏:样品经碱性磷酸盐洗涤3次后,加1mol/L的盐酸5mL,放置4h后,用1mol/L的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碱破坏:样品样品经碱性磷酸盐洗涤3次后,加1mol/L的加NaOH溶液5mL,放置4h,加1mol/L的HCl溶液至中性。

上述经破坏的样品照“2.2.3”项下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操作,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本品经酸破坏后杂质I
明显增加;经碱破坏和高温破坏,主峰面积有所下降,杂质个数和峰面积均有所增加;经光照、高温破坏和氧化破坏后杂质增加不明显。

说明本品对酸、碱和高温不稳定。

相邻杂质与主成分色谱峰分离较好,说明所建方法的专属性强。

2.6 线性关系
分别精密称取克拉霉素及杂质E对照品适量,用乙腈-水(4:6)制成含克拉霉素2、10、50、100、200、500、1000μg/mL的溶液,以及含杂质E 0.9、1.8、3.25、5.0、6.75μg/mL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50m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以峰面积Y对克拉霉素或杂质E(μg/mL)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分别为:克拉霉素:Y=4428.2X-3.668(r=1.000),杂质E:Y=5.1753X-2.2357(r=0.998),表
明克拉霉素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在2~1000μg/mL范围内,杂质E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在0.9~6.75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7 相对保留时间与校正因子
对流动相比例进行了筛选,当流动相为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
(55:45)(用85%磷酸溶液或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4)时,克拉霉素峰与相邻杂质峰,以及各已知杂质峰之间分离良好,结果见表2。

同时对克拉霉素及其杂质D,杂质E,杂质H 3种杂质在2根不同的色谱柱试验,根据进样浓度(μg/mL)对测得的峰面积比值计算各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2根色谱柱测得的相对校正因子基本一致,相对于克拉霉素,杂质D的校正因子为0.45,杂质E为0.75,杂质H为0.13。

2.8 检测限与定量限
取“2.2.1”项下溶液(1)和溶液(2)逐级稀释,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以信
噪比S/N=3和S/N=10计,测得克拉霉素及杂质E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
和35ng,以及15和45ng。

2.9 稳定性试验
取“2.2.3”项下供试品溶液(批号:1034320),室温下放置,分别在第0、2、4、8和12h精密量取50m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杂质A/I、杂质D、杂质E、其他单个杂质和其他杂质和的RSD均小于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可满足本品测定的要求。

表2 有关物质相对保留时间Tab.2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of related substancest/min 克拉霉素 A/I B C D E F P G H保留时间 10.46 4.46 7.96 8.55 8.98 16.26 17.53 18.60 35.87 43.93相对保留时间 1 0.43 0.76 0.82 0.86 1.55
1.68 1.78 3.43 4.20
2.10 有关物质测定结果
根据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对2个规格共6批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有关物质检查结果Tab.3 Relevant material inspection results批号1034320 1036328 1038028 1037987 1041830 1048831杂质A/I 0.4% 0.4% 0.4% 0.2% 0.3% 0.2%杂质D 0.1% 0.04% 0.1% 0.04% 0.1% 0.1%杂质E 0.1%
0% 0.2% 0.3% 0.2% 0.2%其他单个杂质 0.7% 0.8% 0.4% 0.7% 0.4% 0.3%其他
杂质和 2.0% 2.0% 2.4% 3.0% 2.3% 2.0%
3 讨论
3.1 杂质归属及定位
克拉霉素是由红霉素A经过结构修饰而获得的。

共有9个已知杂质,其中杂质A
为合成中间体,杂质E、F、P、G和H属于合成副产物,杂质I和D为潜在降解
产物。

杂质I(去克拉定糖基-6-O-甲基红霉素A,也称为Declad)是克拉霉素的主
要酸降解产物。

当前HPLC方法下,杂质A与杂质I的色谱保留时间接近,故将
两种化合物一起报告为Declad。

杂质D(N-去甲基-6-O-甲基红霉素A)可能是克
拉霉素脱甲基化产物。

由于《中国药典》2015版未收载克拉霉素干混悬剂,且原料药未对特殊杂质进行控制。

同时国外进口杂质对照品也仅购得克拉霉素杂质D,杂质E,杂质H,可以进行相应的比较准确的杂质定位。

其他杂质只能通过EP混
合对照品于标准图谱比较进行归属定位。

3.2 色谱柱的选择
比较Sepax technologies C18和YMC C18的测定结果,发现Sepax technologies C18色谱柱的克拉霉素峰及检出的杂质峰个数,数量与YMC C18
色谱柱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杂质G与杂质H峰出峰顺序颠倒,故规定了色谱柱的品牌型号为YMC C18(250mm×4.6mm,5μm)。

YMC C18是专门为分离碱性化合物设计,克拉霉素及其特殊杂质均为碱性化合物,在用YMC C18分析时,克拉霉素及其各特殊杂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和重现性,在流动相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重现性很好,有利于克拉霉素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

而Sepax technologies C18色谱柱则对有机酸分子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含有香精,矫味剂等多种辅料,会干扰有关物质测定,因而利用
克拉霉素属弱碱性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乙腈),在水中不溶的特点,采用碱性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样品,除去大部分矫味剂和水溶性辅料,再用乙腈溶解克拉霉素及其杂质。

通过多次碱性磷酸盐淋洗液离心除去样品中的辅料,在未来质量控制中,在厂家不能提供辅料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其有关物质。

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较复杂,有振揺,离心,超声等多项步骤,因此,实验中注意每步操作,避免因损失样品或样品处理不完全等原因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孙京国,梁建华,邓志华,等.克拉霉素的合成进展[J].有机化学,2002,22(12): 951-96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439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74
[4]British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British Pharmacopoeia 2017[S].London: The Stationary Office,2017: I-583-585
[5]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P40[S].Rockill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NF 35.Vol II[S].2017: 3461-3463.
[6]孙立权,张喻雯,苑新苑,等.克拉霉素相关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2,34(12): 1083-1088
[7]林玲,施洁明.梯度洗脱HPLC测定克拉霉素缓释片的有关物质[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8): 1424-1425
[8]陈仙,方杨林,陈国英,等.克拉霉素原料中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研究[J].中国药业,2008,1(14): 32-33.
[9]胡昌勤.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化学,2010,40(6): 679-687.
[10]Council of Europe.European Pharmacopoeia[S].Strasbourg,2010.
[11]马步芳,孙立权,张梦南,等.5种克拉霉素相关物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J].生命科学仪
器,2015,13(12): 51-53.
[12]雷力力,张志国,荆洪英,等.HPLC法检测克拉霉素软膏含量[J].中国药师,2010,13(8): 1204-1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