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临沂费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山东省临沂费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比原子大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2.下图为尿素[CO(NH 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O 2和CO 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O 2具有助燃性,而CO 2可用来灭火
B .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易溶于水
D .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4.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 .2H
B .22H
C .2H
D .-2H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而原子不能。
C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大,原子小
6.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 .氧
B .铝
C .钙
D .碳
7.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D.
8.潍坊大地人杰地灵,拥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下列工艺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昌邑海盐的晒制
B.昌乐宝石的雕刻
C.临朐红丝石的开采
D.青州云门春酒的酿造
9.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加碘食盐
B.无磷洗衣粉
C.无铅汽油.
D.无氯冰箱
10.“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11.某物质经鉴定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是()
A.肯定是一种单质B.可能是化合物
C.肯定是纯净物D.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1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闻气体的气味
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需改进装置:_____;这样改动是为了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添加二氧化锰,再从_____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 (选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 (填“e”或“f")通入。
14.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填序号),若将发生装置改为C,其优点是_________。
其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欲收集氨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若用装置G收集一瓶氨气,则氨气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Cl B.KMnO4C.H2O D.CH4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
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标号)作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
(2)上述装置中的A和C组合后,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任写一种),写出制取该气体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
(3)如果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具有吸水性的浓硫酸氧气应从________ (填“a”或“b”)端进入F中。
(4)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________ (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F中。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若用E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取出的集气瓶应_____(填“正”或“倒”)放在实验台上。
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
(4)已知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_____(填字母)作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填字母)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瓶,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则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和_____。
(填字母)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是一种常见补钙剂,乳酸钙片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计算: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0.10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_____?(可取整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题分析】
A、笼统地说分子和原子是不能比较大小的,有的分子就比有的原子小,比如氢分子小于铁原子的质量,故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再分,故正确;
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也有间隙,所以C是错误的;
D、构成物质的粒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其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C
【解题分析】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质量比∶12∶16∶14×2∶4=3∶4∶7∶1,各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氮元素,氧元素,碳元素,氢元素。
故选C. ③。
点睛∶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质量分数是对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
3、C
【解题分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灭火,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以灭火,故选项正确;
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都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产物;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产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C。
4、C
【解题分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选C。
5、C
【解题分析】
A、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不是两者的根本区分,不符合题意;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性质,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原子是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符合题意;
D、分子比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不能说分子比所有原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解题分析】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C。
7、D
【解题分析】
A.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错误;
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错误;
C.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错误;
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正确。
故选D。
8、D
【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题目详解】
A、昌邑海盐的晒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昌乐宝石的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临朐红丝石的开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青州云门春酒的酿造,生成酒精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9、A
【解题分析】
A、加碘食盐是为了给人体补充碘元素,与环境问题无关,故A不正确;
B、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赤潮和水华,保护水源,与环境保护有关,故B正确;
C、无铅汽油不会引起重金属污染,能减少空气污染,故C正确;
D、无氯冰箱不会引起臭氧层空洞,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A。
10、D
【解题分析】
元素是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元素。
故选D。
11、D
【解题分析】
A、氧气和臭氧混合,由同种元素构成,不是单质,是混合物,故A不正确;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不可能化合物,故B不正确;
C、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纯净物,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C不正确;
D、只含一种元素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由同种元素可以构成,不是同一种物质,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12、C
【解题分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
B、在闻气体气味的时候,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错误;
C、点燃酒精灯的时候,要用火柴点燃,故选项正确;
D、在用胶头滴管往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要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要碰到试管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试管集气瓶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长颈漏斗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① f
【解题分析】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需改进装置: 试管塞上一团棉花,这样改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水导管;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实验时,先添加二氧化锰,再从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
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4)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若使用万能瓶H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选择“长管进、短管出”应从f通入。
14、集气瓶BF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H2O2
2
MnO
H2O+O2↑ D b
KClO3
2
MnO
加热
KCl+O2↑
【解题分析】
(1)仪器②的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较纯净氧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 ,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将B 装置改为C 装置优点为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填:BF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H 2O 22MnO H 2O+O 2↑;
(3)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G 收集一瓶氨气,则氨气应从b 端通入。
故填:D ;b ;
(4)A 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故填:KClO 32MnO 加热KCl+O 2↑。
15、锥形瓶 2H 2O 2
2MnO 2H 2O+O 2↑ AD 连续均匀 检查装置气密性
【解题分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把装置A 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 的a 端通入,氧气可以使B 中蜡烛燃烧更旺,则固-液发生装置A 制取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 22MnO 2H 2O+O 2↑;
A .NaCl 没有氧元素,不能单独制取氧气;
B .KMnO 4 可以单独制取氧气;
C .H 2O 可以单独制取氧气;
D .CH 4没有氧元素,不能单独制取氧气;
故选AD ;
(3)用装置A 、C 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 中的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 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 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实验过程中忘记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6、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氧气 H 2O 22MnO
H 2O +O 2 a 量筒 b 【解题分析】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B 作发生装置, 如果用E 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2)AC 组合可以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也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
的符号表达式为22222H O H MnO O+O (合理即可);
(3) 用F 装置干燥氧气,则F 装置中应装入具有吸水性的浓硫酸,为使药品充分接触,氧气应从长导管a 通入; (4) F 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通过排水法收集该气体并通过排出水的体积测定气体的体积,所以还需要量筒,水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大,气体应从短导管b 进入,水从a 排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酒精灯 B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正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C 或E
【解题分析】
(1)图中仪器a 的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固体加热装置是B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E 装置收集满氧气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取出的集气瓶应正放在实验台上。
若用排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4)已知甲烷(CH 4)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用向下排空气法,选装置C ;也可以用排水法,选E 装置。
18、长颈漏斗 A 高锰酸钾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b B E 【解题分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择装置A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3)F 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若将F 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b 端进入F 中;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 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 、E 。
【题目点拨】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及实验注意事项,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乳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6:5:1 734
【解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题目详解】
(1)乳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6):(1×10):(16×6)=20:36:5:1.
(2)市售乳酸钙每片含乳酸钙200mg,则2片乳酸钙中含乳酸钙的质量是200mg×20=400mg=4g;含钙元素的质量是
4g×40
218
×100%≈0.734g.
根据题意,牛奶(100mL牛奶含钙≥0.10g),补充0.073g钙元素每天至少喝牛奶的质量为0.0734g÷0.10g/100mL=734mL.答:(1)乳酸钙中钙、碳、氢、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6:5:1;(2)每天至少需要喝734毫升牛奶.
【题目点拨】
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