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研究
——以康美药业为例
摘要
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针对财务舞弊此起彼伏的现状,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比较管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归纳总结了财务舞弊的类型及手段。

结合舞弊动因分析的GONE理论,剖析了财务舞弊的动因,最后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视角提出了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的措施和意见。

全文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财务舞弊的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构建理论基础。

第三章选取当前实际发生财务舞弊的康美药业案例进行分析,梳理舞弊事件的经过,采用的手段,包括虚增存货、收入造假、利用关联方交易等。

第四章参考GONE理论,从4个维度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机,探讨预测和防范企业财务舞弊的思路。

第六章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和动因分析,从公司治理视角和内部控制理论视角提出了防范及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行性建议,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第三方审计有效性,政府监管有效性等方面。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相关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更为有效地规范企业行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关键词:财务舞弊、GONE理论、康美药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Fraud in Enterprises: Take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using case analysis, comparative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 Kangmei pharmaceutical financial frau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es and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Combined with the GONE theory of fraud motiv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financial fraud.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y and practice research status, and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third chapter selects the
actual financial fraud cases of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o analyze, combing the process of fraud events, the means used, including virtual increase of inventory, income fraud, us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etc.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rom four dimensions with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of GONE, and probes into the thinking of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financial fraud of enterprises. In the sixth chapter, combined with the case analysis and motivation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to prevent and reduce financial fraud, including personal factor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rd-party audit,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so on.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related to financial fraud prevention and governance, more effectively regulate corporate behavio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operation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GONE theory, Kangmei pharmaceutical, Internal control, Corporate governance
目录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4)
1.研究背景 (4)
2.研究意义 (5)
(二)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5)
1.研究目的与思路 (5)
2.研究内容 (6)
3.研究方法 (7)
二、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8)
(一)关于企业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 (8)
1.国外相关研究 (8)
2.国内相关研究 (8)
(二)财务舞弊动因分析的相关理论 (9)
1.冰山理论 (9)
2.舞弊三角理论 (10)
3.GONE理论 (10)
4.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12)
(三)关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相关理论 (12)
1.公司治理理论 (12)
2.内部控制理论 (13)
(四)研究述评 (13)
三、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14)
(一)企业概况 (14)
(二)舞弊事件经过 (15)
(三)财务舞弊手段 (15)
1.虚增存货 (15)
2.收入造假 (16)
3.关联方交易 (16)
(四)案例分析述评 (17)
四、基于GONE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17)
(一)贪婪因子分析 (17)
(二)机会因子分析 (18)
(三)需要因子分析 (19)
(四)暴露因子分析 (19)
(五)本章小结 (20)
五、财务舞弊治理对策分析 (21)
(一)公司治理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21)
1.企业内部决策层的人为因素改善 (22)
2.企业外部的监管环境优化 (22)
(二)内部控制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23)
1.内部环境 (24)
2.风险评估 (24)
3.控制活动 (24)
4.信息与沟通 (24)
5.监督 (25)
(三)本章小结 (25)
六、结束语 (26)
(一)结论与启示 (26)
1.主要结论 (26)
2.启示 (26)
(二)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27)
参考文献 (27)
谢辞............................................................................................................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然而相较于国外市场,我国市场起步较晚,所以在监管制度上依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即使是国外趋于成熟的金融市场,财务舞弊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困扰着每个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

从举世震惊的“美国能源巨头安然财务舞弊事件”;以及曾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2019年位列世界五百强第235位的“美国国际集团(AIG)”舞弊事件;再到2020年承认虚假交易22亿的瑞幸咖啡,可以看到财务舞弊作为顽疾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之中。

纵观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然而发展的道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市场的不成熟带来的结果就是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己不正当目的,铤而走险,从内部、外部进行财务舞弊等行为。

从“银广厦陷阱”、“蓝田股份事件”,再到离我们较近的例如2017年的“绿大地”事件,2019年的“康美事件”。

这些财务舞弊事件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损害了外部投资者以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极其严重地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2]。

企业进行财务舞弊,通报虚假的会计信息,会影响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导致政府经济调控出现失误,影响社会正常运转;不仅如此,财务舞弊的出现还会影响社会风气和职业道德的规范,使得努力上进的企业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弄虚作假的企业却赚的盆满钵满,随之内心产生不平衡感,之后开始产生同样财务舞弊的想法,如此恶性循环,也会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市场经济崩坏。

财务舞弊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必然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同时它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大到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小到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

本文通过对财务舞弊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并查阅国内外财务舞弊相关文献进行康美药业在财务舞弊中的手法、手段以及动机的探究,试图还原舞弊事件背后的真相,提
出相关的防范与治理对策,来有效控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期望能对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2.研究意义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企业的数量日渐增多,在增长迅速的经济背后其问题也随之出现,企业财务舞弊事故的丑闻频频曝光,鉴于目前我国企业财务舞弊事件频频发生的情况下,由于这种大规模舞弊行为会造成诸如严重妨碍国家政府部门财政监管机构的工作秩序、给社会带来不公平现象等不良后果;同时对我国伟大复兴及经济增长有极大的阻碍作用等一系列严峻影响,我们应该及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来解决和完善这些问题,尽可能地减少财务舞弊事件带来的损失,使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够健康积极地发展,在会计行业内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风气,才能从根源上保障企业的发展前途。

本文通过对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参考现有的相关理论尝试从中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对今后监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财务舞弊因子触发舞弊动机,从而防范更多企业产生财务舞弊行为有积极作用。

再通过分析康美药业财务报表等各种财务数据可以识别其财务舞弊事实,分析康美药业进行财务舞弊的方法与过程,从而有利于给今后会计审计工作的执行带来参考作用,避免发生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及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最后文章通过康美药业的案例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给出防范与治理财务舞弊的相关对策。

财务舞弊不仅对上市企业的信用有极其负面的影响,也会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会计信息失真等财务舞弊行为的有效控制,帮助打击企业偷税漏税行为,为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企业监管,更多地了解上市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避免投资失误。

(二)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目的与思路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分析财务舞弊相关理论,并阅读国内外财务舞弊相关文献,分析康美药业在财务舞弊中的手段和动机,试图还原舞弊事件背后的真相,据以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来有效控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并期望能对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优化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并通过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来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手段,最后提出防范和治理的意见。

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筛选和总结该研究的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
比较管理的研究方法展开接下来的研究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康美药业舞弊事件,通过了解事件经过和参考财务报表数据,大致总结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再参考GONE理论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

最后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和动因分析,从公司治理视角和内部控制视角提出防范和降低财务舞弊的可行性建议,包括领导层和基层人为因素、第三方审计有效性、政府监管有效性等方面。

希望能推进财务舞弊理论和实际的真正结合,有效地规范企业的行为。

2.研究内容
本文以康美药业舞弊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因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探讨企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手段,并运用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进行对策分析,应对那些因个人缺乏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外部监管、处罚力度不够等因素形成了虚假披露等问题。

主要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

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研究思路,明确了论文结构和内容,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管理的研究方法对康美药业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综述。

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大多学者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和治理三方面。

通过比较财务舞弊四大理论,本文选择GONE理论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并选择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进行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治理分析,构建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先是介绍康美药业的公司概况,再通过各种新闻报道和报刊梳理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事件经过,并结合其财务报表等资料来剖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手段。

第四部分是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基于GONE理论具体从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个维度分析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机,探讨预测和防范企业财务舞弊的思路。

第五个部分是财务舞弊治理对策分析。

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和动因分析,分别从公司治理视角和内部控制视角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其中包括提高内部经营者个人修养,优化外部监管环境、提高内审部门权威性等方面。

第六部分是对本论文的总结和启示并对未来财务舞弊防范的展望。

图 1:篇章结构图
3.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归纳形成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结合案例分析来梳理企业财务舞弊的成因和影响因素,通过比较管理的研究方法来尝试探讨企业财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对策。

①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和鉴别关于财务舞弊的论文、书籍及刊物等资料,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国内外对于财务舞弊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发展状况,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为本文案例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案例分析法
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报刊和新闻网络资讯,结合市场实际和本文论点选择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作为本文的研究案例,在巨潮资讯上搜集康美药业的相关财务数据,运用所学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康美药业舞弊案例进行详细和具体的论证与分析,最后提出防范财务舞弊的对策。

③比较管理的研究方法
参考财务舞弊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理论,对企业案例的发生过程、结果、原因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企业财务舞弊治理问题,探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看法,尝试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适用性的会计舞弊防范和治理策略与建议。

二、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一)关于企业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财务舞弊的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外国企业早已意识到防范财务舞弊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已经对财务舞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大多数都集中在财务舞弊的动因、方式和治理这几个方面,可以切实有效执行的措施是企业长期经营的必要前提。

外国学者认为现代会计核算的多样性、复杂性为舞弊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利用关联企业交易和担保等各种方式来操控利润;通过伪造发票、伪造会计凭证、虚增收入、隐瞒负债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最后导致企业破产。

Romney和Albrecht (1986)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财务舞弊是个人素质和外部环境共同驱动的,许多预警指标都显示与管理人员的个人道德品质有关。

Summers和Sweeney(1998)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进行研究,发现许多大型公司利用关联方关系进行内幕操控,通过伪造、变造虚假合同以及私下操控股票等方法来获取高额利润。

Abbott Paker和Peters(2002)通过案例中的正反例子对比说明领导层结构对防范财务舞弊具有重大的意义,并强调建立专业性强、抗压力强的审计委员会能有效制止财务舞弊发生。

Patricia Dechow(2007)研究发现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在面临运营恶化的状况,会更有可能铤而走险做出一些财务舞弊行为,因为运营恶化,现金流非常地低,为了掩盖已成负数的现金流,不断进行或真或假的资本性投资,模糊资本性投资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

2.国内相关研究
财务舞弊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国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迅速,相继而来的我国企业的财务舞弊事件也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很多企业财务舞弊的行为引起诸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并对其进行颇为深入的研究和激烈的讨论。

章铁生、林钟高和秦娜(2011)以有财务舞弊的公司和非财务舞弊的公司为研究的样本,利用相关的指标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财务舞弊与内部控制的内在关系,并证实了内部控制对于防范舞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中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风险评估、
信息与沟通、监督对防范舞弊的作用尤为明显,而能否有效地落实制度实施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

谢晋东(2015)认为财务舞弊是由巨大的利益驱使的,再加上外部监管弱化、监管不严格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的作用才最终导致财务舞弊的发生。

骆良彬、曹佳林(2017)运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出公司文化、公司治理机制和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与财务舞弊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从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吴美娅、陈楚曦(2017)利用各种财务指标构建回归线模型,进而初步判定企业存在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并模拟改变财务数据,总结出不同类别财务舞弊手段带来的影响。

张育明(2017)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与利益心理、从众心理、博弈心理以及侥幸心理有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不端正的心理越发强烈,但可采取强制、平衡、消减利益以及增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建立社会监督惩戒系统等措施来控制。

许勤菲(2018)总结了会计舞弊的主要手段,一般来说都是管理者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虚构资本性资产和利润,大致可以分类为虚造资产、伪造负债、虚构利润和造假资本这四种手段。

王峥钰和曾天羿(2019)通过对康美药业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康美药业存在存贷双高、存货异常、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异常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以这三个问题为切入点探究了康美药业使用了哪些手段来进行财务舞弊。

(二)财务舞弊动因分析的相关理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发布的99号审计准则中可以看出,舞弊是一种刻意的行为,且该行为会让会计报表给人带来一些不真实的反映,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虚报错报漏报等相关的手段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并对市场的投资者达到一种错误的诱导。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93)指出财务舞弊是由一个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人刻意实施一系列不符合法律规章的欺骗行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96)也提出了其对于财务舞弊是故意的行为持有认同观点,并且指出这种行为会导致财务报表反映虚假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关于财务舞弊的动因的相关理论有许多,以下是对几个主要理论的归纳和总结。

1.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在给各个领域都有被广泛地传播,而舞弊冰山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的杰克·波罗格纳(G. Jack Bologna)和加拿大的罗伯特·林德奎斯特(Lindquist Robert J)通过参考各种案例,总结后提出的理论。

这个名字也十分贴近理论的字面意思,很直观地表达了理论的含义。

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分析财务舞弊的动因,海平面以上的是结构方面的因素,即舞弊发生的客观原因,明显有迹可循,主要包括内部管理、公司制度、财务状况等部分,容易被人发现,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海平面以下的是行为
因素,即舞弊发生的主观原因,是隐藏在海平面下面的部分,所占面积大但不易被发现,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很难提前预警,主要包括公司员工的个人职业修养、道德水准、价值取向等部分,容易被刻意掩盖起来。

追溯到源头,冰山以下的部分才是舞弊的根本原因,一个公司是否会发生舞弊和公司的经济压力、财务人员的个人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要加强内外部控制,更要注重提高公司员工的道德修养。

2.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三角理论是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在他看来企业舞弊现象的出现是由压力、机会、借口(自我合理化)三个要素决定的,而这三个要素也是美国的反舞弊准则(SAS No.99)中提醒注册会计师在关注企业财务舞弊时所需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在这三个要素中,压力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是企业舞弊现象出现的本质原因。

这里的压力大致可以分为企业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外部压力可能是市场竞争激烈或是行业前景不乐观所产生的经济压力甚至包括来自于贷款机构的贷款压力,也有可能是类似于经济危机一类的事件导致的企业营运能力下滑;内部压力则可能是管理人员本身的个人经济压力,亦有可能是管理人员担心无法达到董事会或者股东们的KPI目标而产生的考核压力。

机会要素在企业舞弊现在中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对管理层的监督失效,管理层的行为无法被预知,进而为舞弊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二是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三是行业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性质;四是复杂或不稳定的企业结构。

机会要素在舞弊现象中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是公司治理不合格或是组织架构不稳定导致
公司的监管机制出现漏洞为企业舞弊提供了一个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

在具备了机会和压力要素后,企业舞弊的出现只需要最后一个因素:借口(自我合理化)。

企业舞弊者为了让舞弊行为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找了一个借口也可说是一个幌子让舞弊行为合理化,无论这个借口是否合乎解释。

3.GONE理论
GONE理论认为舞弊的动因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贪婪(G),机会(O),需要(N),暴露(E)。

该理论于1993年,由美国的杰克•波罗格纳(G. Jack Bologna)等人提出。

图 2:GONE理论结构图
GONE理论认为财务舞弊就是在这四个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且这四个因子的重要的程度是相等的,与此同时,它们四个部分相互结合共同决定了财务舞弊的风险程度。

在这之中,贪婪和需要总的来说是与个体本身有关的,而机会与暴露则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所以在这四个因子的结合共同作用下,就决定了舞弊总体的风险大小。

贪婪因子解释为舞弊实施人对利益和钱财有不合理的渴望和追求,其表示舞弊人员的心理状态及其道德水平,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想得到的不切实际的欲望,例如想获取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报酬或者想谋取更高的职位等。

贪婪是GONE理论中舞弊发生的源头,也是舞弊事件的直接动因,只有通过舞弊其个体的贪婪才能得以实现,获得了舞弊收益也满足了其贪婪之心。

机会因子包括了内部和外部这两种层面。

部分个体或者组织中的管理者是否在企业内部发现其存在漏洞使得能够有实施舞弊的契机,如果企业内部治理缺乏良好的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就会存在内部有可以实施舞弊的机会。

外部机会则主要是与外部的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有关,审计事务所的复核失败和审计人员的审计不力都会给予财务舞弊外部机会。

机会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根除,只能尽量减少其出现。

需要因子主要是指舞弊人员有极强的贪婪心理且其心理需要转为一种潜在的需要,如对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地位方面的需要,也就是其舞弊行为的动机,不合理的需求产生了不良的行为动机导致不恰当的会计行为即财务舞弊。

暴露因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舞弊人员评估其实施舞弊的行为被发现和被披露的概率大小,二是当其行为被发现后将受到惩罚的严厉程度。

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舞弊事件发生与否。

综上所述,当舞弊实施者有贪婪之心且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同时又有不切实际的对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等追求时,如果刚好内部管理或者外部环境存在舞弊机会,并认为其舞弊行为事后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根据评估和以往经验觉得惩罚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