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课堂促本真,生态文明提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课堂促本真,生态文明提素养
发布时间:2022-08-01T07:23:04.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7期作者:郭友丛滋森
[导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培育校园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我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研究建设绿色课堂,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追求本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郭友丛滋森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荞麦塔拉小学02555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培育校园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我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研究建设绿色课堂,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追求本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设绿色课堂,追求本真教育
行动研究路线图。

在绿色课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依据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将反思的问题筛选提炼,调控研究行动,实现螺旋式上升,以期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行动研究构想图。

以物化环境建设为基础,营造没有讲台、没有后排座位的教室,将图书、计算机、互联网引入教室,让动植物生长在教室;以人文建设为核心,打造民主、自主、合作、探究、开放、分享、生成、包容、和谐、温暖、发展的课堂人文环境,通过物化资源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整合,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生命质量提升。

行动研究框架图。

以物化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和课堂内外结合形成绿色课堂行动研究的基本框架,在组织、制度和物质三重保障下展开课堂教学研究,特别是常规管理制度的完善及落实,求精、求细、求实,实现全方位覆盖,从各个环节改善课堂教学。

以教学相长的基本理念为引领,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尝试实施“积分奖励计划”激励师生主动作为,实现绿色课堂的协同共建。

行动研究重点。

行动研究的重点为“三个一”:坚守一个主阵地——课堂,坚持一个战略——教研,坚定一个战术——教与学方式的对等改善。

为了促进教师主动思考的习惯,推动读书——实践——思考——写作的教育生活方式,学校倡导实施身心减负,头脑加思的常态教研形式,减少固有的重复性教师劳动,在此基础上加思想、加方法、加理念、加创新,教师每日说、写分享训研项目由碎片化零散化,逐步向常态化、体验化、主题化迈进。

二、建设绿色课堂,追求教育本质
通过对绿色课堂的共同解读,我们将绿色课堂定位为“以人为本的生命课堂”。

通过绿色课堂建设,主动追求教育本质,让人文精神自然融入教学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绿色通道。

行动教研之路拾贝撷英。

形成了集体备课的流程:“个体初备说思路——集体研讨达共识——提炼优化定设计——课堂实践寻验证——议课反思求改善”五步操作。

初步形成了“绿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课首练说——情境导入——自学尝试——合作解疑——展示交流——应用拓展。

积分管理收到激励作用。

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协作、参加活动及获奖情况等给予个人和小组积分,积分到相应数量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激励学生在课内外不懈努力。

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有了初步改善。

通过外出学习、校本培训、教师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的训研活动,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行为方式得到了初步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向积极上进的方向发展。

三、构建工作框架,注重观念转变
绿色课堂的操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学校建立了《绿色课堂工作手册》,主要框架基本形成,操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用以指导下一步构建。

教师的教学操作工具还需不断丰富。

通过团队协作、体验式训研等多种培训,教师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学校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竞赛、积分激励等教学操作工具及策略,但还不够丰富,教师在运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存在机械僵硬的问题,需要积淀充实丰富,逐步达到熟练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工具组织教学。

四、建设学习共同体,奠基终身发展
建章立制,扎实推进。

以“团结友爱幸福班级共同体”为目标,扎实推进班级建设。

一是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二是组建班级内部学习共同体小组。

关爱弱势,助力成长。

学校建立了弱势儿童的关爱体系,在物质资金救助方面,除了利用上级资助政策的资金外,成立爱心基金会,募集资金,帮助家庭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在学生成长发展关爱方面,开展了党员、班子及教师与学生结对成长项目,旨在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及思想上的障碍,与学生一对一结为成长伙伴,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谈心,关心生活冷暖,指导学习方法,学生的思想包袱得到了及时的释放,学习的困难得到了克服
活动体验,个性成长。

学校安排了晨会课、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守则规范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此外,设立足球、葫芦丝、舞蹈、手工等社团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特别是我校与阿旗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开展的“红色研学之旅”,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学生聆听老支书讲解英雄故事,参观烈士展馆,师生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齐唱歌曲《人民英雄徐汉林》,让学生在聆听故事中了解英雄,此项目己经成为我校的传统课程项目。

评价多元,欣赏激励。

以“经棚宣言”中追求“让评价变成欣赏和帮助”的教育新境界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正向、积极、欣赏、帮助的评价策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为指要,用评价引领学生主动活泼发展。

建设绿色课堂,追求教育本真。

改进学校、班级控制式管理结构,追求体现民主型、研究型、创造型文化的学校、班级治理新体系。

我们将不断深入思考,探索教育新路径,且行且思且研,走向真教育,走向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