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发布时间:2021-04-14T14:59:32.413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11月33期作者:高向兵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变得愈发重要,但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

高向兵
云南省广南县第一中学校 663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变得愈发重要,但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

同时,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电子娱乐中,导致其对信息技术的真正价值无法充分认知。

基于此,教师应转变学生心态,让学生重新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汇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实用性。

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单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我们知道,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教学工作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

它为高中各科老师的教学搭建了信息化的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失误环节,还可以应用在各科老师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促进高中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信息技术可以将动漫、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融合起来,在高中教学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它可让学生学习思路更清晰、课堂效果更佳、课堂效果突出的用途,将数学课堂信息化、有趣化,提高了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效果。

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教学中,可以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热情,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好的促进他们进行课堂学习,让高中信息化技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老师教学中的压力及难度。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结构不合理
社会发展非常迅速,信息变化波诡云谲,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频次太少,以至于学生再次上课时对上节课的授课内容已经记不起多少。

同时,信息技术的教材更新太慢,很多学生使用的还是几年前的教材版本,对于应紧跟时代潮流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这种教材版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

由于教材内容不能和时代相对应,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提起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2.2缺乏实操机会
信息技术本身就应该是一门以实践带动理论学习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学好这门学科。

但是,当前学生的实操机会太少,教师的授课场所局限性也很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个别学校甚至还会取消信息技术课程,将其换成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科目,打着“让学生考个好大学”的旗号,做着阻碍学生接触先进信息科技的行为。

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应对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重视程度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生在学海上泛舟时,教师就是学生的灯塔,身为学生灯塔的教师,理应为学生指引方向。

但是,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路不够清晰,导致自身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何谈对学生进行方向上的指引。

因此,教师若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应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确立让学生“跳一跳”就能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益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毛主席曾说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同样的,教师也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将伟人的战略思路运用到自身教学中,这样才能为祖国贡献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3.2以学生为本,开展分层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找到自身位置,应树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略,这样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找好定位,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同时,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授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清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有的学生对常用的信息技术已经非常熟悉,但对于专业性较强、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缺乏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组织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3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由于微课是在教学前拍摄,教师就应该注意把微课拍摄环境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现实情境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体验感。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按照课本讲授会非常复杂和单调,利用微课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环境结合起来。

3.4打造创新思维课堂
计算机老师教学中,要将教材内容进行抽丝剥茧,要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疑点进行分析,将学习内容进行重构与规划,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问题进行由浅入深、逐层加强的学习,在学习中更加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疑难知识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及思维;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课堂的数字化、有趣化、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应充分提起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在授课中要具有“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受用一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冯萍.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6(11):40.
[2]陈绵慧.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01):179.
[3]包小科.关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6):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