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宾县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宾县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案: : D
解析: :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 教师一句鼓励的话, 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 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 取得显著的进步。

这属于()。

A.第一印象
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移情效应
答案: : C
解析: :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待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 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3.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答案: : B
解析: :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4. 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A.《宪法》
B.《素质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答案: : C
解析: :
《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它对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学、实
施、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

5.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答案: : B
解析: :
班级授课制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 是目前我国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6.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 最终形成了稳定的()。

A.认知
B.兴趣
C.态度
D.刺激一反应联结
答案: : D
解析: :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7.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小学体育方面要求的是( ).
A.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B.须具有健康的身体
C.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D.发现并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答案: : D
8. 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答案: : A
9.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 )
A.小孩到一定年龄变声
B.近朱者赤
C.上行下效
D.吃一堑长一智
答案: : A
解析: :
学习是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成熟、疾病、药物等带来的变化, 都不属于学习。

10. 1922年颁布的《壬戍学制》将我国的学制设定为()
A 、五四二制
B 、五三三制
C 、六三二制
D 、六三三制
答案: : D
二、判断题
11.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系的。

()
答案: : 对
解析: :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可将其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12.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
答案: : 错
解析: :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失去任何一方, 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13.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
答案: : 错
解析: :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14.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 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

()
A.对
B.错
答案: : B
解析: :
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 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 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15. 班会的组织者一般是班主任。

答案: : 错
解析: :
班会的组织者一般是班干部, 参与者是所有的学生, 不是通过班主任的说教解决问题, 而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争论形成共识。

三、填空题
16. 教育-----的活动, 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案: : 培养人,
解析: :
培养人
17. 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_______}、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

答案: : 应用|
18.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之为_______}。

答案: : 学习准备|
19. 奥苏仙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的接受学习。

答案: :
解析: :
有意义
20. 1995年,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_ 》。

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1.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 是指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答案: : 最近发展区,
22. 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_ 和_ 。

答案::人格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
23. 班级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情绪情感状态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 :
解析: :
课堂教掌气氛
24. 我国教育的社会功能, 总的来说, 可分为对社会的建设的功能和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两大方面。

答案: : 物质文明,
25.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_ , 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

答案: : 物质基础 ,
四、问答题
26. 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 1个基本层次。

解析: :
(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27. 潜在课程
解析: :
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 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 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五、解答题
28. 谈话法
解析: :
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 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回答, 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同知识的方法。

29.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 马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 有标本、图片, 还有实
物。

进教室后, 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 他想, 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很好, 可是, 结果并非如此。

请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措施。

解析: :
1.引起无意注意因素:活动性、色彩对比鲜明性、刺激强度大小、新颖性等。

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探索, 上课时, 他们对马老师带来的各种教具感兴趣分散了注意力, 就不能专心听讲, 而把握不住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改进办法: 马老师应该根据讲课需要, 逐步展示教具并及时收好教具。

30. 教育思想
解析: :
教育思想: 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 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31.有人认为, 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认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虽然是学习人类已知的知识, 但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知识仍然是未知的, 仍然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过程。

因此,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请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教学过程的本质, 分析这一观点。

解析: :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 形成一定的思想
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我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了智力和体力, 同时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并培养了道德品质, 发展了个性。

这是一种认识过程, 而且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育过程与一般认识过程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它既要遵循一般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 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教育过程的特殊性在于: 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 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32. 简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解析: :
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有: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