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防腐保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保温:
焊道区域砂轮机除锈——中间检查——涂刷环氧富锌底漆——中间检查——涂刷聚氨酯面漆2遍一中间检查一竣工验收一安装岩棉管壳(50-100mm中间
检查——安装镀锌铁皮0.5mm、0.75mm——竣工验收;
除锈防腐
表面处理
采用手工结合砂轮机、钢丝刷将金属表面的锈皮打磨干净,完全露出金属表面光泽。
金属结构的夹角、死角部位除锈一定要彻底。
再用棉纱或破布将金属表面上浮尘擦干净。
如有油污的地方,应用汽油或稀释剂擦洗。
除锈级别达标到St3级。
防腐施工
涂装前,金属表面处理后应无灰尘、油污、浮沉等。
特别注意交叉及阴角处。
应先补刷与之一致配套底漆,涂刷厚度与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干燥固化后统一涂刷面层涂料。
防腐涂料使用前首先应核对油漆的种类、名称以及稀释剂是否符合涂料说明书得技术要求,油漆还应做二次检查。
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调制涂装。
涂料的配置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得技术要求及配比进行调配,并充分搅拌,使桶底沉淀物混合均匀放置15-30分钟后,使其充分混合后方可使用,工程用量允许的施工时间,应根据说明书的规定控制,在现场调配时,据工程量用多少配多少。
使用涂料时,应边刷涂边搅拌,如有结皮或其他杂物,必须清除掉,方可使用,涂料开桶后,必须密封保存。
使用稀释剂时,其种类和用量应符合油漆生产的标准规定。
涂刷时,首先边对角、棱角处、夹缝处进行预料,必要时采用长杆毛笔进行点图,
以保证漆膜厚薄均匀无漏涂。
施工环境温度以15-30°C为宜,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5%,遇雨、雾、大风沙天气不得进行施工。
涂层的第一道漆膜指触干后,方可进行下道涂层的施工。
涂刷时,尽量减少涂层的往复次数,按纵横交错方式涂漆,以保证漆膜的涂刷质量。
为充分发挥涂料的耐腐蚀性能,应以漆膜厚度控制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漆膜厚度需按设计要求执行(80um。
所有涂层不得漏涂,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挂、剥落、粉化和破损等缺陷,无明显的刷痕、纹路及阴影条纹。
每道厚度及总干膜厚度完全满足该涂料的技术指标及甲方的要求。
每道涂层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每道工序施工隐蔽前要经甲方质检人员检查验收,做好表面干净、无灰尘、无油污等,每一道油漆必须采用漆膜测厚仪侧干膜厚度,防腐完工组织竣工验收。
涂刷时,首先对边角、棱角处、夹缝处进行预涂,必要时采用长杆毛笔进行点涂,以保证漆膜厚薄均匀无漏涂。
使用稀释剂时,其种类和用量应符合生产厂家的规定标准。
配制涂料时,应搅拌均匀,。
修补
如发现存在施工质量问题,缺陷处及时做好修补处理,不合格要返工,直至
最终检查达到合同要求的质量等级标准。
保温层安装
阀门、法兰处预留部位的绝热,应以拆卸时不损坏两侧的绝热结构为宜。
焊缝处采用金属保护层时,纵缝应采用箱式卡扣连接。
其间距应不超过200mm。
阀门宜采用可拆式保温盒结构保护层。
加强绝热材料管理,杜绝水浸、雨淋现象发生。
雨天不得进行室外施工,轻微淋湿,不晒干不允许上保护层,严重淋湿和浸泡过的绝热材料应做废料处理。
绝热层厚度超过80mm时,应采用双层或多层复合绝热结构。
管线的支吊架处也应绝热,为保证管线伸缩时绝热层不损坏,支承架尺寸应大于绝热厚度,入使用硬质绝热材料时,支吊架处应充填散状纤维绝热材料。
绝热层施工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
水平管线纵缝不得在上下90°范围内。
弯头无论采用绝热制品和缝毡,都要到达严实规整。
采用捆扎结构应逐层进行。
绝热层的拼缝宽度,不得有于5mm。
设备封头绝热层施工,将绝热材料制品板,加工成扇形块,错缝敷设,环状拉条与扎紧呈十字扭结扎紧。
伴热管线的绝热施工,每隔1000-1500mm,用镀锌丝捆扎牢固。
无局部过热要求,主管和伴热管可直接捆扎在一起;有防止局部过热要求是,主管和伴热管之间要设置石棉壁。
水平管线的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顺管线坡向。
其纵向接缝应布置在水平中心线的下方15~45处,缝口朝下。
当侧面或底部有障碍物时,纵向接缝可移至管线水平中心线的上方60°以内。
直管段其纵缝各节一般连接成直线。
管线金属保护层的环缝应起鼓搭接,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
纵缝除设防潮层结构不宜采用螺钉固定外,应以封闭好,外形规整美观为准,用螺钉固定时,固定间距约为200mm每道焊缝不少于4个。
设备与垂直管线上的金属保护层,应分段固定在支承件上。
在同一段内的保护层联结,应交替采用固定结构和插线结构。
设备封头与管线弯头上的金属保护层应按形状大小进行分辨下料。
保温施工技术要求
第一层保温板施工,同层要错缝,缝隙不得大于5mm,大于5mm时要在缝隙中填充绝热性能相同的软质散状材料。
保温层遇加强筋板部分要敷设严密。
保温材料第二层与第一层要做到同层错缝,上下层牙缝,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
50mm。
金属外护层安装
直管
(1确定下料长度
用钢皮尺或铁皮条在保温管道外面多量几个部位,按保温层外圆周长加上45mm 接缝尺寸(搭接,确定下料数值。
(2加工接缝
在手动折边机上做好接缝(大头12mm,小头15mm,并在大头端做好记号。
(3加工卷圆
放在手动或电动起线机上加工圆线凸筋,加工圆线应放在大头12mm一端,圆线的直径根据保温外径大致为下列数值:
保温层外径D(mm圆线直径D(mm
D<1003.2
100<D<1504.5
150<D<3006
D>3009
现场安装
把金属保护层紧贴在管道保温层外面,把两边接缝搭接在一起,用手提电钻钻孔,抽芯拉铆钉固定,拉铆钉间距约为200mm,对于保温外径较大的金属保护层,轴向搭接也应加工圆线凸筋,拉铆钉间距可为250mm。
钻头直径为①5.1mm,禁止用冲孔或其他方式打孔,接缝应严密、平整、并处于隐蔽位置、环向套接一般为50mm,大直径高温蒸汽管道及露天管道为75〜100mm,环向搭接宜顺管路坡向,即环向搭接口应向下。
靠近法兰处直管保温端部的金属护壳,应用锯形钳加工成据纹(锯齿形保护保温材料。
保温外径大。
锯齿形的间距也大,反之则小些。
弯管
(1弯管金属保护层
下料长度为根据保温外圆周长加上45mm接缝尺寸,与直管套接不小于100mm,加工安装方法同直管。
(2虾米弯管金属保护层
可按平行线法展开放大样或展开计算下料。
也可下料长度为保温外圆周长加100mm、下料宽度为外圆周长的1/12.剪成长条修剪(需加上套接尺寸。
高温管道弯头部位金属保护层也可采用全套接形式。
使搭接尺寸曾大志10~250mm,不加拉铆钉,使弯头金属保护层可自由调节膨胀。
三通
加工安装方法同直管,支管与直管金属保护层用拉铆钉固定。
法兰
测量保温管道、保温法兰外径和法兰保温长度,确定金属保护层端部、筒形部分和插口板得下料尺寸。
将切割好的端部板放在扳边机和手动扳边机上加工。
将端部板差结成整块;将圆筒部分在拼角扎边机和扳边机上加工接缝,与端板直角咬接后在
把插口插入圆筒部分的插缝处。
加工安装注意事项
(1不允许使用有明显缺陷的金属保护层,入皱纹、裂纹、深痕道以及腐蚀痕迹。
保温层施工完毕后紧接着安装金属保护层,以免重新打脚手架。
(2金属保护层下料应做到准确,合理套裁,减少零星边角余料。
(3加工好的金属保护层应堆放整齐,并编号以便取用。
防腐层、保温、保护层检查
外观检查:涂层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剥落缺陷。
涂层厚度检查:采用磁性(或超声波测厚仪检测,要求涂层厚度均匀,涂层厚度和层数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采用磁性测厚仪侧后,相临之三点读数的平均值得出一点读数。
(2检查点为块上、中、下部位均匀取5个点,并作好记录。
(3涂层干膜厚度不得低于规定值,也不得高于规定值,允许偏差为±5%。
涂层附着力检查:用打叉划格法检查涂层附着力。
检查保温固定件、支承件的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支承件不得露在保温层外。
检查保温方式和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层厚度检查可针形厚度计,也可采用钢探针。
检查时将刚探针垂直刺入,直达到设备或管道壁上,在用钢尺度量厚度。
读数精度要达到±lmm。
质量检查的取样布点为,设备每30m2应抽查三处,管道每20m抽查一处。
其
中有一处不合格时,应就紧加备取点复查,仍有1/2不合格时,应认定该处为不合格。
保护层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镀锌铁皮安装的环向接缝与纵向接缝应相互垂直,并成整齐的直线。
(2管道镀锌铁皮安装的接缝方向,应与管道的坡度方向一致。
(3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在已安装的金属护壳上,严禁踏踩或堆放物品。
对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
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