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底特律破产事件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启示

致了底特律的破产。我国资源型城市单一的经济结构与底特律经济发展模式有相似之处,分析总结底特律破产
的原因和影响,对推动我 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重大意义。
Mo d e m Ac c o u n t i n g 案
例 评 析
l 底特律破产事件对我国
资源型城市发展 的启示
李善民
( 中 国人 民银 行 百色 市 中心支 行 5 3 3 0 0 0)
【 摘要 】 2 0 1 3 年 7月 1 8日,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布 申请破产,成为 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市政破产事件 。
2 0 1 4 . 1 新 会 计
院法官在针对底特律破产申请举行的首场听证会上裁定, 联邦破产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 中拥有 “ 专属裁决权” ,此 举为底特律申请破产之路扫清 了司法障碍。
二、底 特律 破产 原 因分析及 其影 响
■
案 例 评 析
3 . 财 政 收入 大 幅下 降 ,政 府 债务 陷 入 恶性 循 环 。衰
企业和居民外迁 、投资和人居环境恶化 、产业 和经济进
一
步萎缩 的恶 性循 环 。 2 0 1 3 年 3月 1日密 歇 根 州 州 长 里 克 ・ 斯奈德 宣布 ,
底 特 律市 已经 进 入财 政 紧 急 状态 ,随后 密 歇根 州 政 府 在 2 0 1 3 年3 月接 管 了底 特 律 市财 政 ,并 派 出破 产 重组 专 家 小 组进驻 底特 律 。3 个月 后 ,重组小 组宣 布 ,底 特律 将停
底特 律 是 美 国三大 汽 车公 司总 部所 在 地 ,曾是美 国 第 五 大 城 市 和美 国汽 车工 业 的 发源 地 ,福 特 、通 用 及 克 莱 斯勒 三 大汽 车 巨头均 从这 里诞 生并 走 向世 界 。“ 汽 车 大
《底特律:变成人类》中人与机器人的主奴辩证法分析

《底特律:变成人类》中人与机器人的主奴辩证法分析【摘要】"底特律:变成人类"是一部探讨人类与机器人关系的电影,通过讲述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展现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与依赖,以及机器人对人类的反抗与影响。
在影片中,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存在复杂的情感关系,而机器人的需求与权力也不容忽视。
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可以看到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主奴关系发生变化,最终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
这种共存不仅促进了人类和机器人的共同进步,也揭示了人类与机器人关系的复杂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通过电影中的主题和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与机器人之间关系的矛盾和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也为我们带来了对未来世界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底特律:变成人类》、人与机器人、主奴辩证法、关系、控制、依赖、需求、权力、情感关系、反抗、影响、和谐共存、复杂性、变化、发展、共同进步可能性1. 引言1.1 介绍电影《底特律:变成人类》的背景电影《底特律:变成人类》是一部科幻片,描述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底特律,这个城市成为了人类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场所。
由于科技的进步,机器人逐渐替代了人类的工作,成为了社会的基本劳动力。
随着机器人的智能不断提升,人类开始感受到了机器人的威胁和挑战。
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对机器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控制欲和依赖性。
他们希望通过操控机器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却忽略了机器人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权力。
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和矛盾。
机器人也逐渐展现出了情感与智慧,引发了人类对于机器人是否拥有独立意识的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电影展现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主奴关系并不是单向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和影响。
影片通过反映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矛盾与和谐,探讨了人类与机器人共同进步的可能性。
这部电影引发了观众对于科技发展与人类道德的思考,深刻地触及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的本质。
1.2 概括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在电影《底特律:变成人类》中,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核心主题。
美国底特律市衰败的原因及启示

近来,美国底特律市爆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已由密歇根州政府宣布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被接管的最大城市。
总结底特律市衰败的教训,对于健康持续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底特律市深入发展陷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底特律市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2008~2012年,政府长期负债从86亿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净资产从12.6亿美元减至-3.7亿美元。
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与产业衰退相互交织,使底特律市陷于破产。
20世纪上半叶,底特律聚集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产业巨头,成为举世闻名的“汽车城”。
1929年底特律的汽车产量占美国的80%和全世界的70%。
汽车产业的兴盛吸引了大量美国南部居民,底特律市的人口迅速增长,并在1950年达到185万的峰值。
然而,目前底特律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底特律市“产业空洞化”严重,徒有“汽车城”虚名,三大汽车厂商中只有通用汽车的总部还在底特律市。
1990年以来,底特律市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10%以上的高水平上,2009年甚至达到24.9%,2012年仍高达18.6%。
从收入水平看,2010年底特律市人均收入仅1.5万美元,远低于州3.6万美元和全国4万美元的水平。
底特律市总人口从1950年的185万,锐减至2010年的71万。
从社会治安情况看,底特律市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受这些因素影响,作为地方重要税源的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房屋总价的中位值仅有8.6万美元,总空置率达22.8%。
二、底特律市衰败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未能实现产业转型城市的生命和活力源于城市的产业。
对于一个大城市来说,要想实现经济的持久繁荣,必须具有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体系。
只有生产专业化,城市才有竞争力;只有结构多元化,城市才有持久的竞争力。
底特律衰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主导产业单一,在传统的汽车产业夕阳西下时,没有培育出可以替代汽车产业的主导产业。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条:(一)美国独特的政治体制固化了底特律市产业单一化的格局在美国的“许可性建制法”体系下,地方选民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成为自治法人。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份的有关资料,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6个省级行政区生育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人口数量②文化教育水平③生产力发展水平④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2.图中涉及的省区中,老龄化最可能提前爆发的是A. 安徽B. 湖南C. 上海D. 广东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左图)和“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右图),回答3-4题。
3.左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4.右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左图中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A. ①—甲B. ②—乙C. ③—丁D. ④—丙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
读表,回答5-6题。
5.由上表可以看出A.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B. 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C. 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唯一因素D. 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呈正相关6.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有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甲、乙是“两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甲地人口增长比乙地慢B. 甲地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调C. 乙地年轻人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小D. 乙地老龄化较重,年轻人负担较重8.针对乙地人口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合理的是A. 减小生产规模,放缓经济发展B.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提高出生率C. 依靠科技,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解决劳动力减少问题D. 实行社会化养老和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待遇和水平职住比即“就业居住比”,其数值等于指定区域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
底特律破产对城市发展的启示

底特律破产对城市发展的启示贾宇清;贾廷源【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51-52)【作者】贾宇清;贾廷源【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山西省大同市统计局【正文语种】中文美国著名的“汽车之城”底特律于2013年7月18日正式申请破产,其所欠债务包括180多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和数十亿美元的短期债务,成为美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
底特律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1701年由法国人建立,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交通枢纽。
19世纪30年代,随着航运和制造业的兴起,底特律稳步发展起来。
1896年,亨利·福特在麦克大道租用的厂房里制造出了第一辆汽车,这成为底特律崛起的标志。
后来,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和阿美利加等多家汽车业巨头将总部及其所属企业设在底特律市内。
20世纪50年代是底特律发展的巅峰时期,位列美国第四大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后,底特律逐渐出现经济衰落、人口减少、政府收不抵支。
这样一座现代化城市怎么会破产呢?1.产业结构单一底特律在鼎盛时期,全市约有90%的人以汽车工业为生,80%的收入来源于汽车产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整个汽车业面临危机,汽车业三大巨头的销售量在2009年一年内减少了33%-45%。
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相继宣布破产,福特也大幅裁员。
底特律由于过度依赖单一的汽车产业,经济问题在金融危机时期集中爆发,汽车销量减少,工资水平和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税收减少,失业率上升,收不抵支,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地方政府负债过高底特律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汽车产业,汽车产业受到冲击后,财政收入锐减,而此时公共支出却依然庞大。
底特律政府不仅要维持一个约36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日常运营,还要支付大量的医疗和养老金等公共支出,政府雇员的薪水和福利支出吞掉了约4/5的预算。
底特律在2013财年(截至2013年6月30日)总体的债务规模达到182.5亿美元,其中养老金方面的负债约35亿美元,其他离职后福利负债高达57亿美元,而2013财年底特律财政收入总额仅为11.21亿美元,负债远远超过了财政收入,导致底特律政府无力偿还,最终破产。
底特律的兴衰

底特律的兴衰作者:来源:《艺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底特律,这座城市曾经是美国梦的最耀眼的象征。
一个世纪以来,它见证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和衰败。
萧条和破败之下,它犹如一位已步入迟暮之年的老人,娓娓道来一段工业文明沉寂的历史。
站在市中区被遗弃的民房前远眺宏伟的复兴中心大厦,强烈的对比足以让人产生穿梭时空般的错觉。
而那些飘荡在空中,嘶嘶作响的破旧海报,也仿佛是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有着太多的理想与悲情值得去追忆……底特律,坐落在美国密歇根州,下半岛东南部。
濒临圣克莱尔湖,伊利湖,和加拿大温莎隔底特律河相望,处于五大湖水域交通范围内,底特律港也是极其便利的港口。
底特律韦恩国际机场是全美最大航空公司达美航空的基地机场之一,有直达世界很多城市以及美国各大中城市的航班,底特律甚至还有能直飞上海,北京不中转的航班。
底特律的地理位置,以及对外界交通都相当便捷,并且还处于美加边境,壮观的建筑让曾经的底特律成为芝加哥之后全美第四大城市。
另外,底特律之于热爱汽车的人们而言,就好像耶路撒冷之于十字军骑士,是一片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圣土。
在这座城市,诞生了世界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铺设出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
鼎盛时期的它,足足占据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90%。
但有谁曾料到,这座象征着美式浪漫的汽车之城,如今却像一座被遗弃的矿脉,散发着荒芜没落的气息。
往日的喧嚣在此刻都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债务、众多的失业人口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随着底特律在2013年8月宣布破产,美国曾经辉煌的工业城市,已经成为最无前景的城市,城市负债高达18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破产城市。
散文家Edmund Wilson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拜访过底特律,他说当时的底特律是汽车产业全球资本和重要消费品的基地,那时候是底特律的黄金时期。
如今的底特律,工业化先锋时代强大的城市建筑和和工厂,都变成了废墟,教堂变成空城,工薪阶层的人们一个个都搬走,底特律彻底变成了一座空城。
德西效应的教育启示

德西效应的教育启示德西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是指一种心理现象,即对于某个领域,对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对他人的能力过低估计的情况。
这一效应的发现者是底特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达里尔·德西和其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尔。
德西效应不仅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教育领域中有一些有意思的启示。
第一,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德西效应表明,对于某个领域,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水平,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规划学习。
如果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水平,那么我们就可能不会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反之,如果我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水平,那么我们可能会因此错失一些机会。
我们需要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
第二,重视外部反馈。
德西效应也表明了我们在对他人能力的评估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他人的能力进行过低估计,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忽略他人的优点和潜力,不利于他人的发展。
如果我们对他人的能力进行过高估计,那么我们就可能会过于依赖他人,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需要重视外部反馈,正确地评估他人的能力。
重视实践和反思。
德西效应的另一个启示是,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只有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有在反思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四,注意教育的态度和方法。
教育领域中,德西效应的一个有趣启示是:教育者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和需求,而不是过于关注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理论。
教育者需要支持学生的实践和反思,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德西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但也存在着一些例外情况。
一些领域中,由于技能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估更加准确。
底特律破产:美国汽车城衰落原因分析与启示 组图

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破产原因分析与启示组图底特律走向破产:从“汽车之都”到“悲惨之城”空关着的残破房屋、路灯久无人修的街道、人烟稀少的马路,以及频繁发生的凶杀抢劫案……这一派萧条的景象,让人感觉是一座废城,而不是昔日昌盛一时的“汽车之城”底特律。
如今,这座苟延残喘的城市,在多年财政赤字的折磨下,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
破产律师成“救星”西罗宾伍德大街曾经位于底特律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内。
现在,这条大街透着死亡般的寂静。
马路两旁的房屋大多空关着,由于长期无人居住,许多房屋的墙壁斑驳,窗户、大门都被损坏;有些房子一整面墙都已坍塌,从门口就可以看到陈旧不堪的房内全貌;有些房屋前的草坪由于无人修理,已经杂草丛生;还有些房屋甚至已被夷为平地。
整条街上不见人影,让人仿佛走进了电影中的“鬼街”。
这样的马路在底特律并不少见,甚至在底特律的市中心,也到处可见废弃的宾馆、游泳池、各种商业中心、电影院、教堂和学校。
由于市政府没钱把这些废弃的建筑拆除,它们就只能灰头土脸地杵在那里。
今年60岁出头的尼尔·维纳尔(Neil Weiner)出生和成长于底特律,不过后来举家搬到了底特律的近郊。
他不怎么进城。
“城里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治安在变差,感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谋杀案件。
”维纳尔说,“人们没有容身之处、没有食物、没有地方找到工作。
”工作,是维纳尔的一桩心病。
他有五个孩子。
老大天生残疾,一直在家不工作;老二长期居住在以色列;老三在位于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获得商业信息系统学士学位后,由于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攻读硕士,今年就将毕业,目前正在找工作。
然而,目前底特律经济萧条,当地商业正在萎缩,找工作谈何容易。
维纳尔对当地的市政府完全失望。
他觉得,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密歇根州政府的“空降部队”。
3月中旬,密歇根州政府委派华盛顿著名的破产律师科文·奥尔(Kevyn Orr)为紧急经理,希望能让病入膏肓的底特律起死回生。
“好消息是,我们有了这个人(科文·奥尔),我希望这个人能采取必要措施,把财政挽回到可控情况下。
底特律衰败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多大 吗 ?何妨 在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指 标框 架 内 , 规定 指标 不再 根据 城市 大小 酌 情分 配 , 改 为 随人走 , 农 民工 在 什么 地方 落 户 , 当地 就 获 得 相 应 指标 。这 样, 城 市 化所需 的土地 和人 力 资源一 举得 到 满足 , 何乐 不 为?
( 王摘 自 《 南方周末} 2 0 1 3 年 4月 1 1日
陈 文)
底 特 律 衰 败 对 中 国 城 市 化 的启 示
底 特 律是后 工业 时代 工 业 城 市 的 一首 挽 歌 。 曾经是美 国汽 车工业代名词 的底特律 , 最辉煌 时 ( 1 9 5 0年 ) 拥有 三大 汽 车 巨头 ( 福特、 通 用 和 克莱 斯勒) 、 1 8 0万 人 口, 为 美 国第 五大 城市 。 但 工业 化 的 浪潮 如此 迅 速 退 去 , 不 仅 辉煌 清 尽, 而 且废 墟一 片 。 底 特律 为什 么 失败 ? 它对 我们 今天 大规 模 的 城 市化 和城 市发 展 , 有何 启 示 ? 早 应该 对 人进 行投 资 底 特律 的衰 败 深深植 根 于从 工业 化 向后 工业 化 的结 构转 型 , 尤其 是美 国汽 车制造 业荣 衰 之 中。 通 用汽 车 时代 、 美 国工 业 时代 的巅 峰 以及 底 特 律 的繁荣 , 曾经是 同义词 。但 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 期, 底 特律 就开 始 去 工 业 化 , 三 大公 司逐 步 外 迁 , 先是 向郊 区 , 然 后 向土 地 更 加 充 裕 和 工人 尚未 联 盟 的 阳光地 带 ( 南 部 和西 南 部 ) 转移 , 然 后 是 海外 ( 上 世纪 七 十 年代 初 , 三 大 公 司每 三美 元 的 投 资 中, 有一 美元 在海 外 进行 ) 。 但 是人们 不 明 白 的是 , 去 工业 化普 遍 发 生 于 美 国的 大城市 , 而这些 工 业城 市都 能转 型成 功 , 而
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

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注意避免重蹈底特律破产的覆辙。
底特律作为美国汽车工业的象征,曾因为一系列问题而陷入财政危机并最终破产。
本文将从底特律破产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底特律破产的原因底特律破产并非一蹴而就,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演变。
以下是导致底特律破产的主要原因:1. 产业结构转型导致经济衰退:底特律长期依赖汽车产业,而汽车产业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面临巨大冲击。
全球经济危机、国内汽车市场的饱和以及国外竞争的加剧,使得底特律的汽车企业陷入困境。
经济衰退进一步导致人口下降和财政收入减少。
2. 人口减少和城市衰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底特律遭受了规模庞大的人口流失。
1990年至2010年期间,底特律的人口减少了60%。
这导致了城市规模的萎缩、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以及基础设施的废弃。
3. 政府管理不善和财政困难:底特律市政府长期存在不善的财政管理和腐败问题。
财政困难使得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交通和安全。
这进一步削弱了城市的竞争力,加速了城市的衰落。
二、底特律破产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底特律破产的教训对于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汲取启示:1. 多元化产业结构:底特律过于依赖汽车产业,在汽车工业受挫时遭受了沉重打击。
中国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通过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使城市经济更具韧性。
同时需要注重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创新创业,以应对外部变化带来的冲击。
2. 人口流动与城市规划:底特律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失,这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人口流动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和人口分布,以免出现城市病、资源浪费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3. 良好的政府管理与财政调控:底特律的政府管理不善和财政困难是导致城市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底特律破产根源

底特律破产根源:一,经济根源:美国汽车产业衰退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福特公司发明了机械流水线作业的大规模生产方式(massproduction)提高了生产效率。
1916年汽车产量突破百万大关,1920年美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1.49%,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80%产于密歇根州以底特律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
但19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大批量生产方式已在欧洲甚至世界各国普及,不再支撑美国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1955 年后,美国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逐渐下滑,其世界汽车霸主的地位不断受到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日本等国汽车行业的兴起使美国汽车产业受到重挫。
尤其是日本汽车以节能低耗的优势迅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更是对美国汽车业的重创,国际原油价格由每桶1.8美元飙升至每桶十美元以上,使得耗油量大的美式汽车相对成本剧增,进一步丧失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
在此间的20多年时间里,美国汽车在世界汽车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由1955年的66.7%下降到1980年的20.73%。
20世纪80年代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以低廉的价格进军汽车这一世界市场,加剧了汽车产业间的竞争。
美国汽车制造业面临强敌环伺与诸多困境,市场空间急剧减少,已经由当年风光无限的垄断地位衰退至如今举步维艰的生存困境。
图1-1数据来源:如图1-1所示,近十年间美国汽车产量逐年下滑,1999至2005年下降幅度较小,变化比较平缓。
但2006年以后由于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提高了汽车的生产及使用成本,使得汽车供给急剧萎缩,造成2006年后产量下降速度加快。
2009年时美国汽车产量跌至最低点573,1397辆,下降幅度达到34.1%,这主要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
09年之后虽然汽车产量有所回升,但仍旧低于原先水平图1-2图1-2表明,2001-2010年间,美国汽车销量增长率均为负值,销量逐年递减。
底特律的兴衰

【原创】底特律的兴衰> 从拉菲亚特顶部望去底特律,这座城市曾经是美国梦的最耀眼的象征。
一个世纪以来,它见证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和衰败。
萧条和破败之下,它犹如一位已步入迟暮之年的老人,娓娓道来一段工业文明沉寂的历史。
站在市中区被遗弃的民房前远眺宏伟的复兴中心大厦,强烈的对比足以让人产生穿梭时空般的错觉。
而那些飘荡在空中,嘶嘶作响的破旧海报,也仿佛是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有着太多的理想与悲情值得去追忆……底特律,坐落在美国密歇根州,下半岛东南部。
濒临圣克莱尔湖,伊利湖,和加拿大温莎隔底特律河相望,处于五大湖水域交通范围内,底特律港也是极其便利的港口。
底特律韦恩国际机场是全美最大航空公司达美航空的基地机场之一,有直达世界很多城市以及美国各大中城市的航班,底特律甚至还有能直飞上海,北京不中转的航班。
底特律的地理位置,以及对外界交通都相当便捷,并且还处于美加边境,壮观的建筑让曾经的底特律成为芝加哥之后全美第四大城市。
另外,底特律之于热爱汽车的人们而言,就好像耶路撒冷之于十字军骑士,是一片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圣土。
在这座城市,诞生了世界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铺设出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
鼎盛时期的它,足足占据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90%。
但有谁曾料到,这座象征着美式浪漫的汽车之城,如今却像一座被遗弃的矿脉,散发着荒芜没落的气息。
往日的喧嚣在此刻都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债务、众多的失业人口和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 从b o o k towe r看底特律市中心的大河街(Gr an d Ri ve rAvenue)随着底特律在2013年8月宣布破产,美国曾经辉煌的工业城市,已经成为最无前景的城市,城市负债高达18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破产城市。
散文家Edmund Wilson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拜访过底特律,他说当时的底特律是汽车产业全球资本和重要消费品的基地,那时候是底特律的黄金时期。
如今的底特律,工业化先锋时代强大的城市建筑和和工厂,都变成了废墟,教堂变成空城,工薪阶层的人们一个个都搬走,底特律彻底变成了一座空城。
底特律变人观后感

底特律变人观后感
电影里那些仿生人,看起来就和人类差不多,但又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地方。
你知道吗,当看到他们被人类各种对待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儿。
有的仿生人被当成工具,被随意地使唤、打骂,就好像他们没有感情一样。
可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啊!这一点真的让我很气愤,也很同情那些仿生人。
有个情节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那个仿生人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魂。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被认可的感觉,我当时就在想,这和我们人类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又有什么区别呢?真的,这个情节太触动我了!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呢?
不过呢,电影里有些地方也让我看得有点迷糊。
比如说,人类和仿生人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去平衡呢?这好像是个特别复杂的问题,电影也没有给一个特别明确的答案。
也许导演就是想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吧。
我觉得这个角色的结局有点模棱两可,不知道他最后到底是走向了新的生活,还是又陷入了别的困境呢?你看了这部电影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
这部电影的整个氛围都很压抑,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力。
看完之后我真是思绪万千,感觉就像脑子里塞了一团乱麻,但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它让我不断地去思考人性、人权这些大问题,还有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影响。
底特律变人观后感

底特律变人观后感
电影里那些仿生人,看着他们就感觉像是在看我们人类自己的影子似的。
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情,可却被人类各种对待,有的被歧视,有的被奴役,这真的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就好比我们生活中那些被不公平对待的群体一样,你懂吧?
其中有个情节特别触动我。
那个仿生人的反抗,哇,那股子决绝和对自由的渴望,真的让我热血沸腾!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处在他那个境地,我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呢?我想,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吧,它让我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角色当中。
不过呢,这电影也有些地方让我看得有点迷糊。
有些情节的发展感觉很突然,就像一辆本来稳稳开着的车突然急刹车,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但也许这就是导演故意为之的吧,想让我们自己去琢磨,自己去想清楚这背后的深意。
而且啊,这角色的结局,我觉得有些挺开放的。
像那个谁,他最后的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新的开始还是另一种悲剧的延续?我真的不太确定,不知道你们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这电影的画面和音乐也很值得一说。
画面很有质感,就像每一个画面都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
音乐呢,在关键的情节响起的时候,那氛围一下子就被烘托起来了,真的是绝配!我感觉自己就像被那音乐牵着走似的,随着情节一会儿紧张,一会儿激动。
底特律的兴衰阅读体会

底特律的兴衰阅读体会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底特律,这座曾经辉煌如今又充满故事的城市。
你知道吗,底特律曾经那可是如日中天啊!就好比是一颗超级耀眼的星星,在汽车工业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那时候,底特律生产的汽车,跑遍了全世界的大街小巷,谁提起底特律的汽车不得竖起大拇指啊!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可是呢,世事难料啊!就像天气不可能永远晴朗,底特律也遭遇了风雨。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底特律慢慢变得有些黯淡了。
这就好像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明星,突然遇到了一些挫折,开始走下坡路了。
咱来想想啊,这像不像我们人生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呢?底特律曾经那么厉害,不也有低落的时候嘛。
但是,底特律可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哦!它在努力寻找着新的出路,试图重新焕发生机。
它就像一个不服输的勇士,虽然身上有了些伤痕,但依然坚定地前行着。
也许过程会很艰难,但底特律有着自己的底蕴和魅力啊,就不信它不能再次崛起。
看看那些遗留下来的工厂和建筑,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曾经的辉煌。
这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底特律一样,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轻易放弃呢?哪怕前路坎坷,也要勇敢地走下去。
而且底特律还有那么多的文化和艺术呢,音乐、绘画等等,这些都是它的宝藏啊!底特律的兴衰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发展的起起落落。
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才能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立足。
所以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底特律加油吧!希望它能早日找回曾经的辉煌,再次成为那颗耀眼的星星。
同时,也让我们从底特律的故事中吸取经验教训,让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更加精彩!难道不是吗?底特律一定可以的,我们也一定可以的!。
底特律拖车问题分析

底特律拖车问题分析根据底特律市官方机构所作的记录,这种营地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的春天。
当时只是在城市的外围地区出现了一小片营地,大概有8~10户人家。
这些居住者大多是产业工人,他们以自己的拖车为家,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
当时在底特律并没有人觉得拖车居民构成了社会问题。
底特律的三家主要报纸都没有报道这方面的情况,市警察局、卫生部门、社会工作机构的档案文件中对此也没有任何记载。
尽管住在这个营地附近的居民每天都可以看到住在拖车里的那些人,但他们坚持认为“根本没有什么麻烦”。
然而,形势发展得非常快,不知不觉中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到1930年,在城区范围内已经有了4个像模像样的拖车营区。
到了1935年,营区数目上升为9个。
在这9个营区中,有5个营区的居民丝毫没有暂时居住的迹象,他们干脆把车轮从拖车上卸下来,放到锯木架上一分为二,看似准备永久性地居住下来。
随着拖车和拖车式活动房屋居住者人数的不断增多及其营区的不断扩大,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从报刊的专栏、邻居的闲谈、居民们向新闻媒体和市政当局表达的正式抱怨,以及底特律市官方机构所发布的有关言论来看,底特律市的拖车居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迹象足以表明社会问题的察觉阶段已经形成。
通过对底特律市三家报纸内容的调查发现,直到1925年1月才有一家报纸发表了一条有关的新闻,对某个拖车营区“过分吵闹”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在此之前,无论是消息栏目还是评论栏目都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10年间,即1925--1935年,相关报道的数量逐渐上升。
1936--1937年,这种新闻报道的频率达到了最高峰。
若对这些新闻的性质加以解释,可以说在1930年之前,报道的主旨更多的是猎奇和娱乐而不是提出警告。
而评论专栏和“读者来信”这两部分对这方面的情况则极少或根本没有提及。
1930年之后,这三家报纸对这一问题的评论文章日渐增多,而读者来信中反映这方面情况的也变得相当普遍。
如何收缩城市

如何收缩城市摘要:复兴“城市锈带”是底特律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人口密度的缺失使底特律有必要改造过度膨胀的社区。
由于税收的减少,底特律已无力对全市的孤立街区提供服务。
底特律必须改变曾经实施的扩大城市规模的做法,应该走相反的路——收缩城市,使城市变得更小、更环保、更节俭,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创造产生就业机会的环境。
底特律需要建设能把社区连接起来的运输系统和与之配套的街道和人行道,改善照明、美化环境,使人们感受一个多元化、多龄代和多彩的具有典型城市风貌的社会。
这项工作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更复杂、更艰难,但如果底特律沿着这条道路坚持走下去,它就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关键词:城市锈带收缩城市连接社区人口密度底特律曾经是个非常兴旺的大城市,但现在人们则必须抛弃大城市的观念了。
复兴“城市锈带”的秘密告诉我们:城市小一些会更好。
如果想要使城市健康、兴旺、发达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居民聚居在一起。
贝蒂•科利为能住在底特律深感高兴。
科利和妹妹克劳德特在杜波依斯大街有一栋两层楼的小屋,小屋坐落在底特律市东边,带有一个精心照料的花园,科利和妹妹的全部生活都在小屋里度过。
贝蒂在伍德沃德大街的心理卫生中心工作,从小屋到单位只需五分钟的车程。
“从没有人打扰我们,”她说,“我们也不打扰任何人。
”这里指的当然不是邻居之间的打扰——因为在贝蒂•科利所在的街区根本就没有邻居。
在杜波依斯大街延长线上的这个街区本来有26栋房屋,但现在只有科利的小屋还依然保存至今,其余的都被烧毁或拆除了。
科利雇佣了一个当地人整理小屋一侧的六块空地上的杂草,每月支付80美元,表示这里有人居住。
小屋另一侧的空地则保持了自然景观,高高的茅草和稀稀落落的灌木丛为野鸡、兔子和浣熊们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此地几乎没有交通可言——这也是一件好事,由于许多交叉路口的红绿灯都失去了作用,整个区域透出一种阴森可怕的宁静,警方回应911的反应也显得慵懒而迟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特律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顾晓芳
来源:《群众》2013年第06期
底特律位于美国西部底特律河畔。
1903年,这里产生了第一家大规模汽车制造厂,1914年又上了第一条汽车生产线。
自此,这座城市逐步成为闻名全球的汽车制造中心,云集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世界顶尖级汽车巨头。
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95%的汽车产自美国,而美国汽车产量的80%来自底特律。
但进入60年代后,这座全美五富之一的城市开始逆转,一路下行40余年。
去年底今年春,底特律爆发了财政危机,房价跌到1美元1平方米。
直至目前,仍未走出困境。
底特律从当年的繁荣之城变成今天的“危机之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有几个方面值得深思。
一是路径依赖形成惰性思维,过于依赖汽车制造业,结构单一,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形成了某种惰性,不主动求变。
二是利益集团捆绑错失机遇。
在底特律,长期来有一张地方政府、各种协会和企业集团结成的利益关系网,这张利益关系网为维护现存格局,特别偏爱既有产业,反对向其它行业转变,极大地阻碍了经济转型升级。
当日韩汽车产业崛起并向其发起挑战时,难免遭受重创。
三是人才缺乏导致创新乏力。
由于种族歧视现象比较普遍,外流了不少管理人才,给汽车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问题上,底特律现象启示我们:
——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须有效联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引导和推动的职责,有力有效地介入产业转型升级,以积极的政策性举措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在市场发挥作用的“部位”,则应健全和完善有效机制,以充分的市场竞争去推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
——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须有效联动。
和同样依赖制造业的芝加哥对比,底特律汽车产业转型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芝加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培育金融、法律、咨询、物流等服务业,过去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目前只占经济总量的10%左右,市场外部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几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多项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动力源。
底特律现象告诉我们,新兴制造业的大发展,必须有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跟进。
要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贸等,最大限度整合资源,降低制造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招才引智和企业创新须有效联动。
人才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是一个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底特律汽车市场份额之所以逐步被日韩车企“吞噬”,一个直接的原因就
是高层次人才不足,科学决策和规划以及自主创新跟不上。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333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人才强省”的口号,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美丽江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但苏南有的地方光伏产业由于盲目投资、多晶硅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处境困难说明,企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同样也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前瞻高远的战略人才。
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和新突破,恰恰需要找对地方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和“振动点”,让各种人才优势协同产生“晕轮效应”和“蝴蝶效应”。
唯有如此,方能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方能从根本上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
(作者系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汤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