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
能的改善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我区精神卫生中心在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56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对每个疗程后的SANA评分、认知功能评分、AD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每个疗程治疗后SANA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P<0.05。

结论: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为思维、情感、认知和行为障碍,由于此病的病因复杂且难以治愈,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

部分患者初次发病即为阴性症状,其中超过80%的患者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研究表明仅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易复发。

针灸作为中医领域一门重要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且治疗效果较好。

有研究表明针灸刺激督脉穴位,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1]。

本研究为了探讨针灸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选取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56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 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56例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分两组。

观察组 28 例,男女比例:16/12,年龄18~ 68 岁,平均(44.32±
2.13)岁,病程 3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
(6.72±1.11)年;对照组28 例,男女比例:18/10,年龄 20 ~ 68岁,平均(41.26±1.72)岁,病程 4个月 ~ 16年,平均病程为(7.62±1.32)年。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1)诊断为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2)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药物剂量稳定;(3)病程在20年以下患者;排除:(1)严重抑郁患者;(2)过于兴奋,无法配合针灸治疗患者;(3)伴有重要
功能器官器质性病患。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口服阿立哌唑,根据患者病情给予
10 ~ 30 mg/d,分两次进行口服,期间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每天一次,取穴百会、足三里、印堂、上星等穴位进行针灸,4周一疗程,中间间隔 10 d 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共 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阴性症状;(2)认知功能;(3)日常生活能力。

1.5 疗效评价(1)阴性症状: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A)进行评定阴性
症状的病情改善程度(2)认知功能:采用认知功能测验评分表评价(3)日常生
活能力:采用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共20题合计100分。

两组患者均于入
院时和治疗第 4、8、12周进行以上评价量表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评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NA评分比较观察组(60.12±10.89)和对照组(61.23±10.13)
入院时评分无差异, P>0.05;观察组在每个疗程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具体见表1。

表1 SANA评分比较(x±s,分)
组别入院时治疗4治疗8治疗12周
周后周后后
观察组(n=28)
60.12±1
0.89
40.24±
6.56
35.86±
5.22
29.31±5.
46
对照组(n=28)
61.23±1
0.13
50.26±
7.78
45.69±
5.66
40.25±4.
96
t0.9620.305 1.786 2.579
P0.3410.0070.0020.001
2.2 认知功能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70.33±
3.15)和对照组
(72.53±1.89)入院时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每个疗程后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具体见表2。

表2 认知功能评分分析(x±s,分)
组别入院时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

观察组(n=28)
70.33±
3.15
83.26±2
.26
90.26±1.
56
91.21±2.8
7
对照组(n=28)
72.53±
1.89
76.32±2
.33
80.85±2.
34
79.12±3.5
6
t 1.30310.74115.58411.285
P0.1950.0030.0010.000
2.3 ADL评分比较观察组(6
3.85±2.82)和对照组(65.64±1.75)在入院时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每个疗程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5,具体见表3。

表3 ADL评分分析(x±s,分)
组别入院时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

观察组(n=28)
63.85±
2.82
72.65±2
.85
86.85±2.
59
90.62±1.1
2
对照组(n=28)
65.64±
1.75
71.46±1
.36
76.42±1.
94
79.35±2.2
7
t0.98413.77714.98510.251
P0.4850.0260.0020.000
3 讨论
目前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医学界公认的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之一,
此病对患者的行为、认知及社会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

临床上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手段来控制患者的病症,但只能对病症进行轻微的缓解,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很多国内中医精神学科研究者提出,通过针灸辅助药物
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自理能力[2]。

本次研究采取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结
果表明两组患者入院时SANA、认知功能和ADL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
组每个疗程治疗后SANA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综上所述,通过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缓解患者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治疗手段,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卢惠鹏,马沛珍.电针百会、印堂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阴性症状的疗
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8):52-54.
[2]张乐敏,陈怡,叶芷甸,等.针药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
中医药科技,2021,28(06):994-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