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我们步入初中的第一次月考。

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很多知识,对考试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当你拿着这张充满着墨香的试卷时,老师提醒你,一定要沉着冷静地答卷,认认真真地书写,相信你的试卷一定会是一份优美的书法作品!
一、基础知识及理解(44分)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遗hàn( ) 绽.开() nì( )笑 zuàn( )着
qī()斜 qiáo cuì( ) gān gà()感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叛逆纠纷哄堂大笑独具会眼
B.呆板遗憾得意洋洋不求甚解
C. 承蒙处境轮翻上阵持之以恒
D.察觉惟恐博学笃志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2分)
①我们俩,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般的神色。

A.①形影不离②无奈③乞求B.①不离不弃②信服③乞求
C.①形影不离②信服③央求 D.①不离不弃②无奈③央求
5.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
②可是,这能全怪我么?()
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④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那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
6.写出下列刻画人物的手法。

(4分)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
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的说。

()
④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总不愿意。

()
7.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莫怀戚——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小说家、文学家
C、《羚羊木雕》——张之路——小说《在楼梯拐角》
D、《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再塑生命》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C、《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教学教学有方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D、《我的早年生活》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了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9.名著阅读
(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①以上小诗选自著名作家的诗集《》,这是诗人在印度诗人_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分)
②你是如何理解“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两句诗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衔肉的狗》回答问题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它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①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3分)
10.填空。

(11分)
(1),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2)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诗人描绘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3)《论语》中指出学习必须与思考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4)《论语》中“,”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5),禅房花木深。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二、阅读题(5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29分)
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

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

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

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

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

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

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

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

”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
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

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

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

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1.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2分)
12.第③段中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3.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

(9分)
14.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6分)
答:(1)
(2)
15.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

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10分)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

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

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20题。

(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6.《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合称“四书”。

(5分)
17.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吾日三省.吾身省: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译文:
(2)译文:
19.文中有很多词句已经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20.选文中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请你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10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2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标准,法则④效法,仿效。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

(2分)
22.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3处)(3分)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句子: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译文:
2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译文:
答案:一、1.憾 zhàn 匿攥敧憔悴尴尬 kǎi 2.B 3.D 4.C 5.①排比②(反问③比喻④拟人6.①动作描写②神态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描写 7.D 8.D 9.(1)①冰心繁星春水泰戈尔它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生活中的挫折、失意、母亲帮我们解决。

(2)①贪婪的人往往追求更多的东西,最后连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丢了②示例:《狼和小羊》《猫和鸡》10.(1)老骥伏枥__烈士暮年(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曲径通幽处(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一)11.(2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12.(2分)尽禁
13.(10分,每空2分)⑴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刘老师旋转着写板书。

(2)刘老师动情地讲课。

(3)学生心头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4)乐观向上、身残志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学生(任答两点即可)
14.(6分,各3分)(1)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在放风筝时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他童心未泯,充满朝气)(2)刘老师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15.(5分)5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有比较;语言流畅。

4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流畅。

3分:观点明确;有理由;50字以上。

2分:观点明确;有理由;50字以下。

1分:只有观点。

(二)16. 儒孔子大学中庸孟子 17.(1)通“悦”,愉快(2)自我检查,反省(3)越过,超过(4)喜欢,爱好 18. (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论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认真记忆,肯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多考虑当前的事。

19. 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四十而惑(三)21.④(2分)
22.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分)
23.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

(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3分,“以”意思要译出)
24.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