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浅述 曾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浅述曾环中
摘要:根据当前建筑工程发展状况来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时间长、复
杂性较强的工程。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如何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
本篇文章主
要阐述: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
确实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也应
该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在不
断的发展与进步。
多数企业建立内部信息传递的管理系统,创造符合自身发展的
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传递的网络化。
如何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
管理信息化进步与发展,是当前管理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
1.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现状、需求和前景分析
1.1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办公系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
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基本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50%以上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ERP等信息系统。
但是,我国目前的一些企业的建筑业专业网站,大多还停留在消息披露的层面;企业的信息交流还大多停留在单机层面,企业管理流程模糊不清。
信息技术
没有在各个层面上得到协调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
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技术方面,也表现在管理方面。
1.2与国外比较还有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国内的软件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与国外著名软件相
比较有着很大的差距。
国内信息化软件不适合国内的发展,因为国内企业的组织
结构与国外不符,软件使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所谓汉化的软件只是将英文翻译
成中文,有效维护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在加上翻译软件的成本较高,增加企业
的资金投入,使得企业很难承受。
1.3对信息化没有深刻的理解
影响建筑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原因较为复杂。
根据资料显示,施工企业在
实施时,导致信息化失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软件功能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数据不能及时录入、系统用不起来;员工抵触系统;随着企业发展,软件跟
不上潮流发展,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
探究其原因也是纷繁复杂:需求不明晰、
信息化边界不清、系统设计不合理、软件功能不完善、员工计算机操作水平低等。
但是究其根本原因,上述原因都可归纳为一条,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忽
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全面掌握建筑项目的信息化。
大部分项目部认为能够
上网和接发邮件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
时监控项目、识别项目风险和提出项目预警等具有局限性。
1.4区域及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不一致,有些地区相对而言经济、
设施等部分较落后,偏远地区的建筑行业发展对于信息掌握不够全面、详细。
而
位于偏远地区的人们又渴望对相关建筑信息进行掌控和学习。
根据当前信息化发
展的状况来看,信息化推广的效果不一,与公路部分相比较,建筑信息化比公路
项目信息化推广的效率高,但是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化信息管理相对较差。
上述状
况说明建筑行业实施信息化的整体程度不高,需要不断的总结和进行自我提升。
1.5建筑管理混乱,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工程仍旧处于一种粗放的管理形式,总的概括为:“管理
混乱,模式单一”。
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时会出现拍脑袋、漏报重报、决策无依据等不良因素出现。
信息化管理不合理的企业,大多数是由于依照前期传统的形式进
行管控,出现投资多、参建方更多的工程项目。
2.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施建议
2.1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
专业人员在工作流程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当中,尽量减少单一的交流形式,应
该扩大自身的交流范围。
将各项内容进行相互联合,实现各业务之间的相互监控,进一步实现信息系统化的目标。
2.2创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应该以数据为中心。
数据在各方之间的流动和传
递十分重要,之前较为单一的管理模式都是以书面通知、电话、传真等形式进行。
但是,该方式数据传递大大影响着工程的效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就可以大大地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流通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减少其重复和
交叉的工作,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应该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建立健
全项目参与者工作的职责和内容,以数据管理为中心,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的目标,每个人都可以自己通过数据的使用完成自身的工作,这样做可以将信息
工程管理化的效率提升上去,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稳步发展。
2.3 搭建多层次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会涉及很多因素,包含业主、监理、设计、地方政
府和上级机关等,还会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
多个方向。
因此,在进行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当中,相关人员应该建立健全一个覆
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情报等多方面软件系统
和网络信息平台。
这样做可以方便人们在进行管理时的使用,根据不同的主题进
行数据的切换,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信息化发展。
2.4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增强适应性
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
自定义相关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增强信息反馈的准确率;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专业人员不仅应该将工程的进度和工程的
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还要做到保证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控制,使得其能够达到
基础要求。
项目管理过程当中,专业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程进度与工
程成本之间的关系,正确制定工程的工程量,提供项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
算成本数据,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将成本发展的趋势进行掌控;最后,项目管
理直接面对着施工的现场,系统的界面设置应该使用简单、便捷的系统,减少输
入数据的工作量,增加数据输入的操作提醒,减少因操作不利而带来的失误。
2.5构建企业项目管理数据库
企业人员应该加强对自身项目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
设置企业定额的编制模板、材料总库以及各类合同的编制模板等,在依法规范招
标投标行为、切实强化履约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主体信息、工程项目信息、
人员信息及信用记录互通共享,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信用平台。
同时,建立市场监
管与信用信息的关联管理,将信用信息全面应用于资质审核、评优评奖等日常监
管工作。
将主体信用信息、信用评价和不良行为记录作为评标要素,纳入评标办法。
结语:
我国信息化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一批批各自具备各自特点的系统开始在项目
中出现,并得到使用。
因此,专业管理人员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管理的技术,对建
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经过实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共享以及互访,为项
目人员提供良好的作业氛围,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减少作业中的失误,增加工作效
率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少杰;马智亮;陈娟;张雯;浅谈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河
南师范学院报纸;2017年2月(22-90)
[2]张建刚;杨军;张绍起;浅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J]河南大学报纸;2016
年10期
[3]江映红;吴丽卷;如何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使用[J];科技之窗;2017年02期
[4]方华富;;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信息化处理的不确定性信息分析[J];中小
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