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康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评估
与应对措施
摘要:总结脑卒中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主要包括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患者充分的沟通,规范氧舱操作流程,加强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的病情监测和护理。
从而预防氧疗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安全。
关键词:脑卒中;高压氧;风险;应对措施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于超过当地大气压的密闭环境内吸高浓度的氧气,对缺血缺氧或与缺血缺氧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1]。
随着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患者,在改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状况、意识状态、配合程度以及陪舱人员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等因素,和高压氧氧舱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患者在进行这项治疗期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2]。
现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其危险因素、原因和安全防范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共计38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
均接受高压氧治疗,男276例,女104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8.97±8.26)岁。
使用多人空气加压氧舱治疗,治疗压力0.06-0.12MPa,治疗时间100-110分钟,每天一次高压氧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5个疗程。
1.2 结果本文中380例患者平均治疗天数32天,使用高压氧治疗后效果良好,出现并发症11例(
2.89%),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无差错及意外事件发生。
2潜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2.1 中耳气压伤个别患者由于病情原因伴有意识障碍,不能进行调压动
作及无法表达自身不适。
治疗期间,由于环境压力改变,鼓膜持续受压,咽鼓管
不通畅,鼓膜内陷,中耳渗液,严重者疼痛剧烈,鼓膜破裂、出血。
本组中7例
患者因疼痛不能耐受继续升压,检查后发现鼓膜充血,经专科治疗后痊愈,未造
成听力损伤。
2.2 肺气压伤在减压期间,屏气、吸痰刺激可导致肺内压增高、气体膨胀,引起肺泡膨胀,肺组织撕裂和血管损伤。
本组中有3例患者肺部感染严重,
痰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咳嗽,特别是减压阶段,风险较高。
操舱人员暂停
或缓慢减压,安抚病人及陪护,最后顺利出舱,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治疗。
2.3 跌倒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神志不清等症状,可出现烦躁、
焦虑、甚至是抑郁等。
患者记忆力差,配合度较差,肢体偏瘫,活动度差,极易
发生跌落。
本组中3例患者治疗结束,陪护未及时到达身边之前,自行站立发生
跌倒,经检查生命体征平稳,也均未造成外伤。
2.4 感染高压氧治疗是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好[2];在加减压过程中,气温有4~8 ℃左右的变化,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开放,抵抗力差,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本组中2例患者因温差致感冒高热加重感染,暂停治疗。
2.5不遵医嘱吸氧患者不配合吸氧治疗,不愿意长时间受约束。
家属对高压
氧认识不充分,有顾虑心理,害怕发生意外,对患者约束能力差,浪费吸氧时间,未达到预期吸氧目标,影响疾病康复。
2.6 再灌注损伤脑卒中患者因为大脑组织缺血缺氧,经过治疗后,缺血
的脑组织再次获得血液供给,脆弱的脑血管会出现再灌注损伤,有出血的可能。
本组治疗患者中1例脑梗塞的老年患者,连续高压氧治疗两个疗程后,肢体功能
明显恢复,一天早上,患者来到高压氧室准备进舱治疗时,家属诉患者晨起站立
不稳,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主管医生,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后头颅CT检查提示:
脑出血。
考虑脑组织再灌注损伤。
3安全防范措施
3.1 中耳气压伤严格掌握进舱适应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既往史,
采取高压氧治疗预约制,要求患者提前到达高压氧室,做好入舱宣教。
指导患者
及陪护做好耳咽鼓管调压动作,如少量饮水水、张口咀嚼、吞咽、捏鼻鼓气等动作。
升压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掏耳、抱头、表情痛苦、剧烈挣扎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剧痛或有明显异常反应者应暂缓升压或稍微减压处理,后仍无
缓解者应立即过渡减压出舱,防止加重损伤。
严格遵守氧舱操作规程,升压、减
压时间均≥20min,均匀缓慢进行。
3.2 肺气压伤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严守岗位、观察患者,嘱咐患者(清醒)及陪护不要屏气,不要剧烈活动,保持平稳的呼吸状态即可。
减压过程中禁
止憋气,尽量不要吸痰,尽量减少刺激,避免咳嗽。
若患者出现持续性咳嗽伴剧
烈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或发绀,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3.3 跌倒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应用宽约束带将患者四肢妥善固
定制动,采取舒适体位。
评估约束部位皮肤情况,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及伤及
皮肤[3,偏瘫肢体安置于功能位。
生活不能自理者安排陪护全程陪同。
3.4 感染保持舱内环境洁净,加强卫生宣教,营造舒适、清洁的治疗环境,有感冒及发热患者暂停高压氧治疗,禁止进舱,以保证舱内空气的质量。
吸
氧装置专人专用,每舱治疗结束后及时通风,均应用75%酒精喷洒吸排氧口,同
时使用医用消毒湿纸巾擦拭消毒,并用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地面并擦拭舱内座椅、舱壁及附属设备[4],空气消毒机消毒2小时。
避免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道管理,不吸氧时用无菌纱布覆盖
气切口,及时排痰,陪护人员勤洗手。
3.5不遵医嘱吸氧在科室宣传栏张贴有关高压氧治疗的宣传资料,对所有接
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和家属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指导[5],让他们对高压氧的治疗原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和家属,在护士的带领下,实地观察氧舱的内部设施、吸氧装置,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害怕、恐惧心理,使其以一种积极而乐观的心态面对并接受高压氧治疗。
对不遵医嘱而
自行中断治疗的患者,应仔细询问其原因,了解相关情况后,进行有效的沟通,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理解高压氧治疗的意义和重要性,正确面对疾
病症状和治疗,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3.6 再灌注损伤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状态以及什么体征,发现异
常立即处置。
高压氧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
理论基础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发现异常及时正确的处置,避免给患者造成损伤,留下终身遗憾。
4体会
脑卒中易造成伤残、长期昏迷甚至死亡,单纯通过药物或手术康复理疗等很
难使患者的功能恢复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高压氧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细
胞的功能恢复,减轻组织水肿,促进昏迷患者苏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其
住院时间。
在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紧急情况,都均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保
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压氧操作规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勤巡视,多观察,与患者、家属多交流,多沟通,保障患者有效吸氧,正确评估
各种潜在的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紧急情况处理得当,对减少并发症、提
高患者的治疗安全、确保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洁荷,王莉,陈萍.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2, 29(2):254-256.
2.龙海丽,林璋君,王凯.高压氧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致
残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0,41(02):322-323.
3.孙洪敏,刘佩.护理警示标识在高压氧风险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23):1766-1770.
4.邱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35(9):211-212.
5.郭媛.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应用语言康复强化训练软件结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探析[J].中
国医学工程, 2020, 28(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