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三年级语文教案《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却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弄清纸发明的过程,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教学难点:了解纸发明以前的书,说说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新词,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学习1-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
出示课本,问:这是什么做的?拿出报纸、作业本、课外书问。
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纸,小朋友们,有什么奇怪的问题从你们的小脑瓜里蹦出来了呢?(生自由提问,教师理出有用的问题。
)
这一张张白花花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同学们都非常奇怪,只要今天我们学了《纸的故事》这篇课文之后,那么一切问号就会消失了。
(出示课题,请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课件出示以下自学要求:
(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住字形。
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2)认真阅读单元学习提示,明确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
(3)尝试运用部首查字法做课后作业第2题。
2、检查指导。
(1)浏览课后生字,学生提出确定部首有困难的字,教师指导解决。
(2)以带字为例,请同学介绍查字典的过程。
3、再读课文。
(1)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说说课文围绕纸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完成课后练习3。
三、学习课文1-5段。
1、让学生充分自由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纸发明以前,书是用()做的,它太()了。
后来,人们为了(),就用()做书,可是太()了。
劳动人民()。
2、检查讨论,得出板书:
(材料)(特点)
竹片笨重
丝绸价钱贵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1-5段。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题。
2、抄写生字各3遍。
3、比一比,组词。
图()异()州()检()
圆()导()洲()验()
紧()絮()豪()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