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庆市小学数学小升初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安庆市小学数学小升初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提价10%,后又降价 10%,现价与原价比较,是().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确定3.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是().
A. 3: 1
B. 1: 3
C. 9: 1
D. 1: 9
4.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
A. 小东的身高和体重
B. 修一条水渠,每天修的米数和天数
C. 圆的半径和面积
D. 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5.等腰三角形两条邻边分别长3厘米、6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 9厘米
B. 12厘米
C. 15厘米
D. 12厘米或15厘米
6.某商品10月份的价格为100元,11月的价格比10月上涨了10%,12月比11月又涨了10%,这种商品12月份的价格是()
A. 120元
B. 99元
C. 101元
D. 121元
7.一个班,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30%,则()
A. 男生比女生多
B. 男女生一样多
C. 女生比男生多
8.如果m=9n(m和n≠0,都是整数),那么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A. m
B. n
C. 9
D. mn
9.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 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B. 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C. 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D. 已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圆的面积与半径
10.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某市进行了道路拓宽。

解放路的路宽由原来的20米增加到28米,算式()可以表示拓宽了百分之几。

A. 28÷20
B. 20÷28
C. (28-20)÷20
D. (28-20)÷28 11.如图所示,小强在小林的()方向上.
A. 西偏南40°
B. 东偏北50
C. 北偏东50°
D. 南偏西40°
12.要比较东东和杰杰6到14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合适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折线统计图
B. 复式折线统计图
C. 复式条形统计图
D. 扇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13.去年,我县粮食总产量达224800吨,这个数读作________吨。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________万吨。

14.把一根长10分米,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形钢材沿横截面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________平方分米。

15.当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正方形时,这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________倍。

16.“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设在北京市延庆区,规划总面积960公顷,合________平方千米.举办时间为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7日,展期________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人次,以万为单位表示为________万人次.
17.汽车与轿车的速度之比为5:7,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的相遇地点距离中点16km。

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_km。

18.某校男生人数如果减少,就与女生人数相等。

那么女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是________
19.从一个长是10分米,宽是6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分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20.在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周长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3.李阿姨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如图是她月工资的安排情况统计图.
(1)李阿姨每个月在购书上花费多少元?
(2)李阿姨想添置一个价值2500元的书柜,她至少需要储蓄几个月才能购买到书柜?24.前进小学六(1)班学生上学方式分为接送、乘车、骑车三种情况。

下图是反映各种情况的人数的条形统计图(部分)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六(1)班学生上学接送的有多少?并在图中画出来。

(2)六(1)班学生上学骑车的比乘车的少百分之几?
25.为做好国庆安保工作,某单位派人乘坐汽车到某地执行任务。

上午9时出发到12时共行180km。

照这样的速度,下午4时可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共行了多少千米?(列比例解答)
26.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天行了全程的28%,第二天行了110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一半路程,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C
6.D
7.A
8.B
9.B
10.C
11.A
12.B
二、填空题
13.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解析】【解答】224800读作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00=2248万故答案为: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
解析: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
【解析】【解答】224800读作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00=22.48万。

故答案为: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 。

【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把一个大数化为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在后面添上万字,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14.28【解析】【解答】2÷2=1(分米);314×1×1×2=628(平方分米)故答案为:628【分析】圆柱形沿横截面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2个底面积据此解答
解析:28
【解析】【解答】2÷2=1(分米);3.14×1×1×2=6.28(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6.28.
【分析】圆柱形沿横截面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2个底面积,据此解答。

15.π【解析】【解答】这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故答案为:π【分析】当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正方形时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即π×直径=高据此解答
解析:π
【解析】【解答】这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

故答案为:π。

【分析】当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正方形时,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即π×直径=高,据此解答。

16.6;162;1600【解析】【解答】960公顷÷100=96平方千米;2+31+30+31+31+30+7=162(天);16000000=1600万故答案为:96;162;1600【分析】第一空:
解析:6;162;1600
【解析】【解答】960公顷÷100=9.6平方千米;
2+31+30+31+31+30+7=162(天);
16000000=1600万。

故答案为:9.6;162;1600。

【分析】第一空:公顷÷100=平方千米;第二空:4月2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7天,它们的和就是展期;第三空:把一个大数化为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同时在后面添上万字。

17.【解析】【解答】16×2÷(7-5)=32÷2=16(km)16×(5+7)=16×12=192(km)故答案为:192【分析】两人同时出发速度比就是路程比两车相遇地点到中点的距离×2÷(轿车所行驶
解析:【解析】【解答】16×2÷(7-5)
=32÷2
=16(km)
16×(5+7)
=16×12
=192(km)
故答案为:192。

【分析】两人同时出发,速度比就是路程比。

两车相遇地点到中点的距离×2÷(轿车所行驶的份数-汽车所行驶的份数)=一份路程的长度。

一份路程的长度×(汽车行驶的路程份数+轿车行驶的路程份数)=两地之间的距离。

18.4:9【解析】【解答】1-15=45;45:(1+45)=45:95=4:9故答案为:4:9【分析】本题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15)即45;写出女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然后
解析: 4:9
【解析】【解答】1-=;
故答案为:4:9。

【分析】本题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即;写出女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然后化简比即可。

19.84;2826【解析】【解答】圆的周长:314×6=1884(分米);圆的面积:6÷2=3(分米);314×3×3=282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1884;2826【分析】在长方形纸上剪最大的圆长方
解析:84;28.26
【解析】【解答】圆的周长:3.14×6=18.84(分米);圆的面积:6÷2=3(分米);
3.14×3×3=28.2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8.84;28.26.
【分析】在长方形纸上剪最大的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据此代入数据即可。

20.12厘米;11304平方厘米;3768厘米【解析】【解答】这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面积是314×12÷22=11304(平方厘米)周长是314×12=3768(厘米)故答案为:12厘米;11304平方
解析: 12厘米;113.04平方厘米;37.68厘米
【解析】【解答】这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面积是 3.14×=113.04(平方厘米),周长是3.14×12=37.68(厘米)。

故答案为:12厘米;113.04平方厘米;37.68厘米。

【分析】这个圆的直径是长方形短边,面积=π×半径的平方,周长=π×直径。

三、解答题
21.解:4×2×4-3.14×42÷2
=32-25.12
=6.88(cm2)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88cm2。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2,据此列式解答。

22.解:8÷2=4(厘米)
12×8﹣3.14×42÷2
=96﹣25.12
=70.8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0.88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其中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半圆的面积=圆的面积÷2,其中圆的面积=πr2,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2。

23.(1)解:3000×6%=180(元)
答:李阿姨每个月在购书上花费是180元.
(2)解:2500÷(3000×30%)
=2500÷900
=2(个)……700(元)
2+1=3(个)
答:她至少需要储蓄3个月才能购买到书柜。

【解析】【分析】(1)李阿姨每个月在购书上花费的钱数=李阿姨每个月的工资×购书费占工资的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李阿姨每个月储蓄的钱数=李阿姨每个月的工资×储蓄的钱数占工资的几分之几,那么李阿姨需要储蓄的月份数=书柜的价钱÷李阿姨每个月储蓄的钱数,因为有余数,所以至少要储蓄的月份数就是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24.(1)解:20÷50%=40(人),
40×20%=8(人),
所以接送的人数是8人。

如图所示:
(2)解:(20-12)÷20
=8÷20
=0.4
=40%
所以六(1)班学生上学骑车的比乘车的少40%。

【解析】【分析】(1)用乘车的人数除以乘车占的百分数即可得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以接送的人数占的百分数即可得到接送的人数,再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即可。

(2)用乘车的人数减去骑车的人数得到的值再除以乘车的人数即可。

25.解:设到达目的地共行了x千米。

列式为:
=
=
=60
x=420
答:到达目的地共行了420千米。

【解析】【分析】设到达目的地共行了x千米,根据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相等即可列出方程
=,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6.解:110÷(50%-28%)
=110÷0.22
=5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

【解析】【分析】已知量是110千米,再找到已知量的对应量,根据‘’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