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驱动与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与位置检测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11
25
第26页/共50页
第三节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一、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它机将进给脉冲序列转换成为具 有一定方向、大小和速度的机械转角位移,并通过齿轮和 丝杠等机械传动部件带动工作台移动。 特点:无反馈检测环节,其精度主要由步进电机来决定, 速度也受到步进电机性能的限制。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ii).鉴幅式
通过对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 势幅值的检测来实现位移检测的。
励磁电压:
Us = (Um cos)sin wt Uc = (Um sin)sin wt
感应电势: Es = KUs sin(90 q ) = KUm sin sin wt cosq Ec = KUc sin(q ) = KUm cos cos wt sinq
iv). 莫尔条纹的移动与栅距的移动成比例
当光栅移动一个栅距时,莫尔条纹也相应移动一个莫尔条纹宽度W; 若光栅移动方向相反,则莫尔条纹移动方向也相反。
2024/2/11
17
第18页/共50页
第二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
一、 伺服系统的组成
1.概述
伺服系统是指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 动控制系统。
2024/2/11
24
第25页/共50页
a.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由步进电动机驱动器驱动,步进电动机驱 动器主要由环形分配器、功率放大器及其他控制电路组成,数控 装置发出脉冲信号通过环形分配器形成按一定顺序的脉冲,经功 率放大后加到步进电动机的各相绕组上,数控装置每输出一个脉 冲步进电动机转动一个步距角。
2.三相双三拍:每次有二相绕组通电,转子转动300,且
切换时总保持一相绕组通电,工作比较稳定。 AB→BC→CA→AB 或AC→CB→BA→AC
3.三相六拍:转子每次转动150,比三相三拍控制方式步
距角小一半,因而精度更高,且转换过程中始终保证有 一个绕组通电,工作稳定,因此这种方式被大量采用。
A→AB→B→BC→C→CA→A 或 A→AC→C→CB→B→BA→A
2024/2/11
19
第20页/共50页
第二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
3.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结构
如图4-1所示的双闭环系统。
速度控制单元:用来控制电机转速,是速度控制系统的 核心。
速度检测装置:测速发电机、脉冲编码器等。
速度环控制在进给驱动装置内完成,位置环由数控装置 来完成。
特点:外部看:以位置指令输入和位置控制为输出的位置闭
图4-1 数控机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结构
21
第22页/共50页
数控指令
位
速
置
度
控
控
制
制
检测装置
驱动系统
伺服电动机 半闭环
机床工作台 闭环
2024/2/11
22
第23页/共50页
第二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
二、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1. 精度高 即输出量能复现输入量的精确程度好。 2. 稳定性好 即抗干扰能力强。 3. 快速响应 即动态性能好,跟踪精度高。 4. 调速范围宽 5. 低速大扭矩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3. 应用 i). 鉴相式
励磁电压:
感应电势:
2024/2/11
8
第9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ii). 鉴幅式
励磁电压:
Us = (Um sin)sin wt Uc = (Um cos)sin wt
感应电势: E = KUm sin sin wt cosq KUm cos sin wt sinq = KUm sin wt sin( q )
Us C2
S1
Uc S2
C1
θ -θ B2
感应电势: U = Es Ec
= KUm sin sin wt cosq KUm cos sin wt sinq
= KUm sin wt sin( q ) 当改变α ,使U=0,则θ=α
B1 Z
第6页/共50页
5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二、感应同步器
位置检测装置.将机械位移或者模拟量转变为数字脉冲, 反馈给数控装置,实现闭环控制.
1.结构和种类
包括: 标尺光栅 固定在机床活动部件上 指示光栅 安装在读数头内
2024/2/11
15
第16页/共50页
光栅读数头示意图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2.原理
光电转换
P— 栅距 W— 莫尔条纹宽度
2024/2/11
2024/2/11
23
第24页/共50页
第二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
三、数控伺服系统的分类
1).按控制原理和有无位置反馈装置分:开环和闭环伺 服系统; 2).按用途和功能分:进给驱动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 3).按驱动执行元件的动作原理分:电液伺服驱动系统 和电气伺服驱动系统。
电气伺服驱动系统又分为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直流 伺服系统及交流伺服系统。
感应电势:
U = Es Ec
= KUm sin wt cosq KUm cos wt sinq = KUm sin(wt q )
K为定子和转子线圈匝数之比,即变压比. 只需要测出转子感应电压的相位,就知道转轴的角度。
第5页/共50页
Us C2
S1
Uc S2
C1
θ -θ B2
B1 Z
4
2024/2/11
2024/2/11
27
第28页/共50页
第三节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工作过程:
2024/2/11
A相
B相
C相
图4-5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三相单三拍得电时序图 A→B→C→A 或 A→C→B→A
1. 三相单三拍: 转子每次转动30o。缺点:1)容易失步;2)
易在平衡位置发生振荡
第29页/共50页
28
第三节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特点:任何两个相邻数码间只有一位是变化的,每次只 切换一位数,把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例如,二进制码1101对应的葛莱码为1011,其演算过程 如下:
1101 (二进制码) 1101(不进位相加,舍去末位)
1011 (葛莱码)
2024/2/11
14
第15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五、光栅
莫尔条纹
16
第17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3.莫尔条纹性质
i). 平行光照射光栅时,莫尔条纹由亮带到暗带,再由暗 带到亮带透过的光强度分布近似于余弦函数。
ii). 放大作用
(W=P/sinθ)
iii). 均化误差作用
莫尔条纹是由若干条线纹共同干涉形成的,对个别光栅线纹 之间的误差具有平均效应,能消除栅距不均匀所造成的影响;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分类:
2024/2/11
1
第2页/共50页
2024/2/11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一、旋转变压器
1. 结构
Us Uc
θ
E
利用互感原理工作
在结构上与二相线绕式异步电动 机相似,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间接测量角位移
第3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2.基本工作原理
Us = Um sin w t UB = KUs sin q = KUm sin q sin w t
第三节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三相六拍,K=2。
m-定子相数;Z-转子齿数
同一相数的步进电机可有两种步距角,通常为
1.2/0.6、1.5/0.75、1.8/0.9、3/1.5度等。
步距误差:转子每一步实际转过的角度与理论步距角之差值。
连续走若干步时,上述步距误差的累积值称为步距的累积误
差。
2024/2/11
30
第31页/共50页
环控制系统。
从内部的实际工作来看,它是先把位置控制指令转换成相 应的速度信号后,通过调速系统驱动伺服电机,实现实际位 移的。
2024/2/11
20
第21页/共50页
第二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
位置 指令
伺服驱动装置
位置控 制模块
速度控 制单元
速度环
位置环
速度反馈
伺服
电机
位置 检测
工作台 位置检测
2024/2/11
第11页/共50页
10
211024/2/11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2**. 鉴向电路
0° 施密特 触发器
A
上升沿 微分
D
门电路
电路
G(正转)
反向电路 C
上升沿 微分 E 门电路 F(反转) 电路
90° 施密特 B 触发器
光电 脉冲编码器鉴向线路 (上升沿微分,异或门)
第12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18
第19页/共50页
第二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
2.数控伺服系统分类:按其功能可分为主轴伺服系统和进
给伺服系统。
1)主轴伺服系统用于控制机床主轴的转动。 2)进给伺服系统是以机床移动部件(如工作台)的 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伺服驱动 装置、伺服电机、机械传动机构及执行部件组成。
2024/2/11
26
第27页/共50页
第三节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永磁式步进电动机(PM)结构: 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工作原理:
按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 工作的。当定子绕组按顺序 轮流通电时,三对磁极就依 次产生磁场,每次仅对转子 的某一对齿产生电磁引力, 将其吸引过来,而使转子一 步步转动。
图4-4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结构
b.直流伺服系统:采用直流伺服驱动器将交流电转变为可控制的直 流电驱动直流伺服电动机。速度控制单元接受转速指令信号,改变 相应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电压,达到调速的目的。直流伺服驱动 器较多的采用晶闸管调速系统和晶体管脉宽调制调速系统。
c.交流伺服系统:采用改变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供电频率的方法 来达到电动机调速的目的
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主要指各坐标轴进给驱动 的位置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接受来自CNC装置的进给脉 冲,经变换和放大,再驱动各加工坐标轴按指令脉冲运 动。这些轴有的带动工作台,有的带动刀架,通过几个 坐标轴的综合联动,使刀具相对于工件产生各种复杂的 机械运动,加工出所要求的复杂形状工件。
2024/2/11
利用互感原理工作将位移或转角转变为电信号的位置检测元件。
1. 结构
P
由定尺和滑尺组成,定 尺不动,滑尺移动。
工作原理与旋转变压器 基本相同
2024/2/11
定尺和滑尺绕组结构示意图
6
第7页/共50页
间接测量直线位 移或角位移。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2. 工作原理 设US 是加在滑尺任一绕组上的激磁交变电压:
13
第14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用二进制代码做的码盘,如果电刷安装不准,会使得个 别电刷错位,而出现很大的数值误差。例如当电刷由位置 0111向1000过渡时,可能会出现从8(1000)到15(1111) 之间的读数误差,一般称这种误差为非单值性误差。为消除 这种误差,可采用葛莱码盘。
2024/2/11
“单”——每次只有一相绕组通电; “双”——每次有两相绕组通电; “拍”——一个通电循环内通电次数(即从一种通电 状态转到另一种通电状态)。
29
第30页/共50页
第三节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装置
二、步进电机的主要性能指 标
1. 步距角和步距误差
步距角:
α=3600/KmZ
(6-1)
K—系数,三相三拍,K=1;
当改变α ,使U=0,则θ=α, 而α为已知量,同旋转变压器有:
q = = 2 x = x P
2024/2/11
第10页/共50页
9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三、增量式脉冲编码器
是一种旋转式脉冲发生器;增量式测量角位移或者速度
1. 结构及工作原理
2024/2/11
光电脉冲编码器结构示意图
通过记录脉冲的数目,就可以测出转角。测出脉冲的变化率,即单 位时间脉冲的数目,就可以求出速度。
2024/2/11
按工作方式分为鉴相式和鉴幅式
3
第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共50页
Us
S1
S2
θ B2
B1
Z
2024/2/11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3.应用
i).鉴相式
根据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的 相位来确定被测位移大小的检测方式。
励磁电压:
Us = Um sin wt , Uc = Um cos wt
感应电势: Es = KUs sin(90 q ) = KUm sin wt cosq Ec = KUc sin(q ) = KUm cos wt sinq
四、绝对值编码器
1.特点及分类
直接把被测转角用数字代码表示出来,即每一个角 度位置均有其对应的测量代码;它能表示绝对位置, 没有累积误差;电源切除后,位置信息不丢失。分光 电式、接触式和电磁式三种。
2024/2/11
12
第13页/共50页
第一节 常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2.结构与工作原理
2024/2/11
Us = Um sin wt 定尺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为:
Es = KUm sin wt cosq
K — 电磁耦合系数
q — 与位移x相对应的角度。当滑尺相对定尺
移动的距离为x时,则对应于感应电势呈 余弦函数变化,θ角为:
q = 2 x = x 2
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图
2024/2/11
7
第8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