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专题辅导细胞代谢基础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在高考生物中,细胞代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点,它涵盖了细胞内一系列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化学反应,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点和考点。

一、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换与利用等。

它是细胞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细胞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二、细胞代谢的主要过程1、物质代谢(1)糖类代谢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也可以通过摄取外界的糖类进行分解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

例如,葡萄糖在细胞内经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乳酸等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

(2)脂质代谢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当细胞需要能量时,脂肪可以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进一步氧化分解供能。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断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可以通过摄取外界的氨基酸或者自身合成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同时也会将一些老化或受损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重新利用。

2、能量代谢(1)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完全分解,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不同生物中产物不同,在动物和某些植物组织中,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在大多数植物和微生物中,丙酮酸被还原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训练之细胞代谢的基础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训练之细胞代谢的基础

绝密★启用前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训练之细胞代谢的基础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物质中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A .ATPB .ADPC .AMPD .A2、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 A .米氏常数不变 B .最大反应速度不变C .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都不变D .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都变3、以下哪种物质具有高能键:( )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 .3一磷酸甘油酸C .2一磷酸甘油醛D .果糖-6-磷酸4、欲观察寄生在人体血细胞内的微丝蚴,可把红细胞置于( )A .蒸馏水中B .5%蔗糖溶液中C .瑞氏溶液中D .生理盐水中5、人体的酶与激素的共同点是:( )A.都是活细胞产生 B.都来源于腺体C.都是细胞代谢产物 D.只存在于活细胞中6、以药物抑制草履虫ATP的合成,虫体死亡后其细胞常:()A.萎缩 B.膨大 C.破裂 D.不变7、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分子分布在:()A.仅在内表面 B.仅在两层之间C.仅在内表面与外表面 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都有8、细胞中许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在化学组成上很相似,其中与高尔基体的化学组成相似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滑面内质网 D.核糖体9、下列关于矿质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矿质元素是:氮、磷、钾B.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都要通过交换吸附D.矿质元素进入根毛细胞中都需要消耗ATP10、同呼吸作用有关,但与ATP无关的过程是:()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离子交换吸附 D.渗透吸水11、以下四组是影响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A.底物的浓度、pH值、温度 B.光照、温度、pH值C.底物的浓度、压力、PH值 D.温度、压力、pH值12、动物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转移是指:()A.肝糖元与血糖的相互转变需ATP B.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ATP C.合成有机物消耗ATP D.ATP释放能量用于各种生理活动13、人体进行下列哪项生理活动时,会产生ATP?()A.呼吸运动 B.外呼吸 C.肺的通气 D.内呼吸15、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A.ATP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GTP16、蔗糖在常温下很稳定,这是因为:()A.蔗糖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B.蔗糖是天然防腐剂C.蔗糖处于一种低能级状态 D.葡萄糖不易同其他化合物反应17、参与体内供能反应最多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A.磷酸肌酸 B.三磷酸腺苷 C.PEP D.UTP E.GTP 18、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生成多少分子ATP:()A.35 B.38 C.32 D.2419、下列ADP含量不会增加的是:()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 D.甘油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题型注释)20、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是 。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C.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活动中,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D.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活动中,可选择双缩脲试剂对麦芽糖进行检测
29.将少许的二氧化锰和鸡肝匀浆分别加入到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检测两者产生的气体
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注:实线为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速率,虚线
为加入鸡肝匀浆产生氧气的速率)
魏小鹏编辑
A.自变量是底物和酶
B.组 3 的结果是红黄色沉淀
C.指示剂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 D.实验结果证明酶有专一性
17.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测得产物生成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曲线
a 所示,第二次实验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 b 所示。
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2017-2018 永康市一中高二生物奥赛培训资料
魏小鹏编辑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1.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
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映
C.ATP 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2.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
A.Cl-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B.Cu2+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C.Cu2+ 和 Cl-共同作用对该酶催化活性无影响 D.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 21.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号与 2 号对照,说明加热能提高酶的活性 B.1 号与 4 号对照,可以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C.3 号和 4 号装置应置于 90°C 水浴中进行
C.②过程中,被转运物质与载体蛋白结合后的形状改变,需要能量

生物奥赛细胞代谢PPT课件

生物奥赛细胞代谢PPT课件
E + S --→ ES --→ P + S E:酶 S:底物 P:产物
.
11
2. 活性中心理论
酶分子上直接参与反应的氨基酸残基或侧链基 团组成的活性空间结构称酶的活性中心,分催化基 团和结合基团两部分。 前者决定酶的催化能 力(高效性),后者 决定酶与哪些底物结 合(专一性)。活性 中心外维持形成活性 中心构象的一些基团, 称为非活性中心。
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
8
ATP形成的途径
.
9
第二节 酶
一、酶及其特点
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化学特点:绝大多H|数是蛋白质,少数H| 为RNA。
作用特点:H高OO效C—性C,—N专H一2 性,HO条O件C—温C—和N性H2
|
|
H
H
.
10
二、酶的作用机理
1. 中间产物理论
酶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通 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 速度,酶促反应要比非催化反应 多经历几个步骤。
.
12
3. 酶的催化机理
酶是通过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降低反应的活 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酶分子中存在有活性 中心,活性中心由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组成。在酶 与底物分子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底物分子诱导酶 的活性中心结构发生利于与底物结 合的变化。酶与底物接触,酶分子 通过结合基团与底物分子互补契合, 催化基团催化底物分子中键断裂或 形成新的化学键,底物转化为产物, 产物由酶分子上脱落下来,酶又恢 复到原来构象。
第四章 细胞代谢
.
1
第一节 能与细胞
机体的生存需要能量,机体内主要提供 能量的物质是ATP。
ATP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条是由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水,从 中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形成36分子ATP。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专题辅导:细胞代谢的基础.总结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专题辅导:细胞代谢的基础.总结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比赛专题指导:细胞代谢的基础【比赛要求】1.细胞代谢与能量2. ATP(三磷酸腺苷)结构和功能2.酶的功能3.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知识梳理】一、细胞代谢与能量1.细胞代谢与能量生物的新陈代谢,或称代谢,是生物体内所进行的所有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总称,它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生活的细胞经过代谢活动,不停从环境中获得各种必需的物质,来维持自己高度复杂的有序结构,并保证细胞生长、发育和分裂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细胞中能的变换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因为细胞成分中的蛋白质、核酸平分子相当柔弱,碰到高温就要变性失活,所以细胞内不可以利用热能来做功。

在细胞和生物体的能量变换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化学能。

三磷酸腺苷(ATP)常常充任各种种类的能量相互变换的媒介物。

许多放能反响老是和ATP的合成相耦联,将放出的能储存在ATP中;很多需能反响老是和ATP 分解相耦联,从ATP 中获取自由能(在压力和温度都恒定的条件下能够做功的能称为自由能)。

ATP)2.三磷酸腺苷((1) ATP的结构特征三磷酸腺苷(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

ATP 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

这三个磷酸基团从与分子中腺苷基团ATP的结构式是:连结处算起,挨次分别称为α、β 、γ 磷酸基团。

ATP分子中的γ 磷酸基团水解时(有关酶的催化下),能开释30.5 kJ/mol的能量。

ATP分子既能够水解一个磷酸基团(γ 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 );也能够同时水解两个磷酸基团(β 磷酸基团和γ 磷酸基团),而形成一磷酸腺苷(AMP)和焦磷酸( PPi )。

后一种水解方式在某些生物合成中拥有特别意义。

AMP能够在腺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由ATP供应一个磷酸基团而形成ADP, ADP又能够快速地接受此外的磷酸基团而形成ATP。

(2) ATP系统的动向均衡ATP 是活细胞内一种特别的能量载体,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着,可是 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是极少的。

2020年生物竞赛辅导 第四章 细胞代谢

2020年生物竞赛辅导 第四章 细胞代谢
第四章: 细胞代谢
一、能与细胞 二、酶
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四、细胞呼吸 五、光合作用
新陈代谢
是生物体内进行的物质和能的变化的总称
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异化作用
合成物质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分解物质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ຫໍສະໝຸດ ATP是生物体能量流通的货币
一个代谢反应释出的能量贮入ATP,ATP所 贮能量供另一个代谢反应消耗能量时使用。
一个代谢反应释出的能量贮入ATP,ATP所 贮能量供另一个代谢反应消耗能量时使用。
下图
生物体把能量用在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4.2 酶
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在于生物体内一刻不停的新陈 代谢。通过新陈代谢不断把太阳能或食物中贮 存的能量,转化为可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能量, 不断制造出各种大、小分子以供生命活动所需 要。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又都是在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4.3.4 专一蛋白使被动转运易化
易化扩散(需载体蛋白)
主动转运
4.3.5 主动转运是逆浓度梯度的转运
Na+-K+泵 — 由 ATP 提供能量
• 主动转运
协同运输: Na+-K+泵 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
胞吞:
胞饮
4.3.6 胞吞和胞吐转运大分子
吞噬
胞吐
4.4 细胞呼吸
4.4.1 细胞呼吸引论
竞争性抑制剂 在结构上与 底物相似
磺胺类药物 竞争性抑制 细菌体内的酶
对氨基苯甲酸 (细菌生长因子)
对氨基苯磺酸 (磺胺药)
非竞争性抑制剂:不占据活性部位,但它与酶分
子的结合使酶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使活 性部位不再适合接纳底物分子。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4篇(精选)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4篇(精选)

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4篇(精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4篇(精选)细胞代谢是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

2024年高中生物学竞赛入门课件 第四章 细胞代谢(三)光合作用

2024年高中生物学竞赛入门课件  第四章 细胞代谢(三)光合作用

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1)相关结构及过程
①电子传递链组成: PSⅡ复合体; 可移动电子载体【质体醌(pQ)、
质体蓝素(PC)、铁氧还蛋白 (Fd)】;
细胞色素b-f复合体; PSⅠ复合物
②电子供体: 水; 电子受体:NADP+
③过程
类囊体腔比叶绿体基质的H+多,
形成质子梯度,经光合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生成
光合色素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
(二)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1)叶绿素吸收光谱
有两个强吸收峰区 640~660nm的红光 430 ~ 450nm 的 蓝 紫 光
❖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b的高,蓝紫光区的吸收峰则比 叶绿素b的低。 ❖阳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a/b比值约为3∶1,阴生植物的叶绿素a/b比 值约为2.3∶1。
植物的光合作用表达式:十九世纪末写出
绿色植物:CO2+2H2O→ (CH2O)+H2O+O2 绿硫细菌:CO2+2H2S→(CH2O)+H2O+2S 一般方程式:CO2 + H2A→(CH2O)+H2O + 2A
表明O2来自于水,光合作用实际上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20世纪40年代
同位素示踪
CO2 + H218O →(CH2O) + 18O2
电子 受体
供氢体
还原电 子受体
(二)光合色素的类型 1.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光合色素的种类
植物叶绿体的特点是含有色素,分为三大类。
基粒类囊体
叶绿素类 类胡萝卜素类
高等植物
基质类囊体
藻胆素类
原核藻类和真核藻类
(1)叶绿素

高中生物生物奥赛之生物化学重点串讲代谢总论精品课件

高中生物生物奥赛之生物化学重点串讲代谢总论精品课件

Mitochondria is the major site for fuel oxidation to generate ATP
The Cori cycle
G = -25~31 KJ/mol
代谢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G ) 决定了反应是否自进行。G = Go' + RT ln Q
Go' : 标准自由能变化
Q = [产物]/[反应物]
G = Go' + RT InK'eq = 0 Go' = -RT ln K'eq
代谢调控
• 分子水平 (底物与酶) • 细胞水平 • 多细胞水平 (激素与神经调控)
代谢总论
基本概念
• 新陈代谢是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 由酶催化,一系列的连续反应构成代谢途径,代谢途径 的个别步骤称作中间代谢,个别步骤的产物称作中间产 物。新陈代谢的主要作用有:
• 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称作合 成代谢;
• 分解营养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称作分解代谢;
•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调控步骤通常由不同的酶催化, 分解代谢中大量释放能量的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在合 成代谢中,这样的步骤需要输入能量来完成。
能量代谢
能量代 谢在新 陈代谢 中的重 要地位
能量代谢
分解代谢产生能 量的三个阶段
能量代谢中的关键分子
• NAD+, NADP+ • FAD • CoA: Acetyl CoA • ATP

高三生物知识点【高三生物细胞代谢专题知识点】

高三生物知识点【高三生物细胞代谢专题知识点】

《高三生物细胞代谢专题知识点》一、引言生命的奥秘在于细胞,而细胞代谢则是生命活动的核心。

高三生物的细胞代谢专题涵盖了细胞内一系列复杂而又精妙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共同维持着细胞的生存、生长和繁殖。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深入理解细胞代谢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应对高考,更是开启生命科学大门的一把关键钥匙。

二、细胞代谢的概念与重要性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换与储存等。

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为细胞提供了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维持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用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没有细胞代谢,生命就无法延续。

三、酶与细胞代谢1. 酶的本质和作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例如,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在这个过程中,酶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反应能够在人体体温的条件下迅速进行。

2. 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温和:酶在适宜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失活。

(2)pH: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 pH,在最适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偏离最适 pH,酶的活性降低。

(3)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酶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四、细胞呼吸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

高一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和,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两个方面,其中合成过程称为合成代谢,而分解过程则称为分解代谢。

在细胞代谢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一、葡萄糖代谢葡萄糖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

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通过糖解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糖解是指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醇,并释放少量能量。

而呼吸作用则是指葡萄糖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进一步了解葡萄糖代谢对于理解细胞能量供应的机制至关重要。

二、脂肪代谢脂肪是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也可用作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脂肪代谢主要包括脂肪的合成和分解。

合成过程称为脂肪酸合成,发生在细胞质内的内质网上。

而脂肪分解则发生在线粒体内,称为脂肪酸氧化。

深入了解脂肪代谢对于研究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蛋白质代谢主要包括合成和降解两个过程。

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质内,依赖于核糖体的作用。

而蛋白质降解则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通过蛋白酶降解为氨基酸。

了解蛋白质代谢有助于理解细胞的功能调节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四、核酸代谢核酸是细胞内存储遗传信息和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

核酸代谢主要包括合成和降解两个过程。

核酸的合成依赖于核苷酸的合成,而核酸降解则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了解核酸代谢有助于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调控以及细胞分裂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不同代谢过程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理解细胞代谢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高一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深入研究和应用。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核心考点解析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核心考点解析

高考生物细胞代谢核心考点解析细胞代谢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它涵盖了多个关键的概念和过程,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和生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细胞代谢的核心考点。

一、细胞代谢的概念和意义细胞代谢指的是细胞内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化与利用等。

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细胞代谢,细胞能够获取和利用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实现细胞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一)酶的本质和特性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高效性使得酶能够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专一性保证了酶只对特定的底物起作用;作用条件温和则意味着酶的活性容易受到温度、pH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和 pH 是影响酶活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但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会下降甚至失活。

同样,不同的酶都有其最适 pH,偏离最适 pH 都会导致酶活性降低。

(三)酶的作用机制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

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三、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对于大多数植物细胞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对于动物细胞和乳酸菌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细胞代谢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细胞代谢

生命和能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生命体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使得生命产生出远离 平衡态的结构,这种称为耗散结构 。 生命体可以定以为一个通过不断汲取外部能量来维持 甚至扩展其有序结构的系统。 生活细胞和生物体是通过使环境中的熵增加,或者说 从环境中吸收负熵,来抵消体内熵的增长。
化学渗透学说
ATP合成酶
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形成的能量统计
糖酵解: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 生4个ATP,己糖活化消耗2个 ATP , 脱 氢 反 应 产 生 2 个 NADH , 经 电 子 传 递 链 生 成 4 或6个ATP Krebs 循 环 : 底 物 水 平 的 磷 酸 化 产 生 2 个 ATP , 脱 氢 反 应 产 生8个NADH和2个FADH2,8 个NADH经电子传递链生成24 个ATP,2个FADH2经电子传 递链生成4个ATP。
细胞呼吸
糖酵解(EMP途径)
总反应为: 葡萄糖+2ATP+2ADP+2Pi+2NAD+ —→
2丙酮酸+4ATP+2NADH+2H++2H2O
细胞呼吸
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的生成
细胞呼吸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CA)
主要事件顺序为:
(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放出CoA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脱羧 柠檬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
糖酵解(EMP途径)
己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反应进行部位:细胞质 特点:
不需O2的参与 由特定的酶催化
糖酵解(EMP途径)
糖酵解(EMP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专题辅导:细胞代谢的基础【竞赛要求】1.细胞代谢与能量2.ATP(三磷酸腺苷)结构和功能2.酶的功能3.细胞膜:理化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运输等【知识梳理】一、细胞代谢与能量1.细胞代谢与能量生物的新陈代谢,或称代谢,是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全部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总称,它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生活的细胞通过代谢活动,不断从环境中取得各种必需的物质,来维持自身高度复杂的有序结构,并保证细胞生长、发育和分裂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细胞中能的转换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细胞成分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相当脆弱,遇到高温就要变性失活,所以细胞内不能利用热能来做功。

在细胞和生物体的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化学能。

三磷酸腺苷(ATP)常常充当各种类型的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

许多放能反应总是和ATP的合成相耦联,将放出的能贮存在ATP中;许多需能反应总是和ATP 分解相耦联,从ATP中获得自由能(在压力和温度都恒定的条件下能够做功的能称为自由能)。

2.三磷酸腺苷(ATP)(1)ATP的结构特性三磷酸腺苷(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

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

这三个磷酸基团从与分子中腺苷基团连接处算起,依次分别称为α、β、γ磷酸基团。

ATP的结构式是:ATP分子中的γ磷酸基团水解时(有关酶的催化下),能释放30.5 kJ/mol的能量。

ATP 分子既可以水解一个磷酸基团(γ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也可以同时水解两个磷酸基团(β磷酸基团和γ磷酸基团),而形成一磷酸腺苷(AMP)和焦磷酸(PPi)。

后一种水解方式在某些生物合成中具有特殊意义。

AMP可以在腺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由ATP提供一个磷酸基团而形成ADP,ADP又可以迅速地接受另外的磷酸基团而形成ATP。

(2)ATP系统的动态平衡ATP是活细胞内一种特殊的能量载体,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着,但是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很少的。

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却是十分迅速的。

在活细胞中,ATP末端磷酸基团的周转是极其迅速的,其消耗与再生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ATP的含量因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的水平。

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ATP的生成动物和人等: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ATP的利用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

渗透能:细胞的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移动所做的功消耗了能量,这些能量叫做渗透能。

机械能: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是在做机械功,所消耗的就是机械能。

例如,肌细胞的收缩,草履虫纤毛的摆动,精子鞭毛的摆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腺细胞对分泌物的分泌等。

电能:大脑的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电鳐、电鳗等动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等,它们所做的电功消耗的就是电能。

化学能: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需要化学能,如小分子物质合成为大分子物质时,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能量供应。

另外,细胞内物质在分解的开始阶段,也需要化学能来活化,成为能量较高的物质(如葡萄糖活化成磷酸葡萄糖)。

可以说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中,到处都需要由ATP转化而来的化学能做功。

光能:目前关于生物发光的生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已经知道,生物体用于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ATP,如萤火虫的发光。

热能: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转化为热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环境散发,其中一小部分热能作用于体温。

通常情况下,热能的形成往往是细胞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副产品。

此外,ATP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能量也能用于动物的体温的提升和维持。

(4)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除ATP外,由其他有机碱构成的核苷酸也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三磷酸鸟苷(GTP)是蛋白质合成过程所需要的,三磷酸尿苷(UTP)参与糖原的合成,三磷酸胞苷(CTP)是脂肪和磷脂合成所必需的。

在动物和人体细胞(特别是肌细胞)内,除了ATP外,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还有磷酸肌酸(可用C~P代表)。

磷酸肌酸的结构式是:当动物和人体细胞由于能量大量消耗而使细胞内的ATP含量过分减少时,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磷酸肌酸中的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起转移给ADP,从而生成ATP和肌酸(可用C代表);当ATP含量比较多时,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可以将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起转移给肌酸,使肌酸转变成磷酸肌酸。

对于动物和人体细胞来说,磷酸肌酸只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而不能直接被利用。

由此可见,对于动物和人体细胞来说,磷酸肌酸在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之间起着缓冲的作用,从而使细胞内ATP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ATP系统的动态平衡得以维持。

二、酶及其功能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而构成新陈代谢的许多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

可以说,没有酶的参加,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进行。

(一)酶的化学本质1.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某些RNA也具有催化活性。

20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RNA有催化活性,还有一些抗体也有催化活性,甚至有些DNA 也有催化活性,使酶是蛋白质的传统概念受到很大冲击。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2)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改变平衡点,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3)酶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例 2H2O2→2H2O+O2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

(2)高度的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3)温和的反应条件: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条件下进行。

(4)酶在体内受到严格的调节、控制。

(5)酶的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有关。

(三)酶的分类按照酶的化学组成可以将酶分为以下两类:(1)单纯蛋白质酶:有些酶只是多肽链,除了氨基酸不含任何其他化学物质,也就是说有些酶是单纯蛋白质,如胰脏的核糖核酸酶、淀粉酶等。

(2)结合蛋白质酶:有些酶除了蛋白质外,还含有一些对热稳定的非蛋白质类小分子物质或金属离子,即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

结合蛋白质酶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脱辅酶,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因子。

脱辅酶与辅因子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即全酶=脱辅酶+辅因子。

在酶催化时,一定要有脱辅酶和辅因子同时存在才起作用,二者各自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脱辅酶部分决定酶催化的专一性,辅酶(辅基)在酶催化中通常是起着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传递作用,大部分辅酶是维生素或维生素的衍生物。

(四)影响酶作用的因素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研究的因素。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

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

(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pH时活力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

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

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三、生物膜及功能(一)生物膜的化学构成生物膜是指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

按其所处位置可分为两种:一种处于细胞质外面的一层膜叫细胞膜,也可叫质膜;另一种是处于细胞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叫内膜。

细胞的内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内,在结构、功能或发生上相关的,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等。

细胞内膜是相对于包围在细胞外面的细胞膜而言的。

细胞膜可由内膜转化而来(如子细胞的质膜由高尔基体小泡融合而成)。

生物膜是细胞结构的基本形式,它对酶催化反应的有序进行和整个细胞的区域化都提供了一个必要的结构基础。

当然,生物膜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如细胞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都与生物膜有关。

在真核细胞中,膜结构占整个细胞干重的70%~80%。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类、糖、水和无机离子等组成。

蛋白质约占60%~65%,脂类占25%~40%,糖占5%。

这些组分,尤其是脂类与蛋白质的比例,因不同细胞、细胞器或膜层而相差很大。

生物膜结构上,就是脂类以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而蛋白质分子则“镶嵌”于其中。

1.膜蛋白生物膜中的蛋白质约占细胞蛋白总量的20%~30%,它们或是单纯的蛋白质,或是与糖、脂结合形成的结合蛋白。

根据它们与膜脂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在膜中的排列部位,可以大体地将膜蛋白分为两类:外在蛋白与内在蛋白(图1-7)。

外在蛋白为水溶性球状蛋白质,通过静电作用及离子键等非共价键与膜脂相连,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

内在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又叫嵌入蛋白或整合蛋白,其主要特征是水不溶性,分布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全膜也称跨膜蛋白,有的全部埋入疏水区,有的与外在蛋白结合以多酶复合体形式与膜脂结合。

膜蛋白执行着生物膜的主要功能。

不同生物膜所具有的不同生物学功能主要是由于所含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细胞膜的构造2.膜脂在植物细胞中,构成生物膜的脂类主要是复合脂类,包括磷脂、糖脂、硫脂等。

磷脂是含磷酸基的复合脂。

在植物细胞膜中重要的磷脂属甘油磷脂,它们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和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另外,还有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等。

磷脂分子结构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

如图所示,分子中有一个极性的“头部”和一个疏水的“尾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