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优化总结 课件(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质量为5×103 kg的汽车在t=0时刻速
度v0=10 m/s,随后以P=6×104W的额定功 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72 s达到最大速 度,设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2.5×103 N,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vm;
(2)汽车在72 s内经过的路程s.
【精讲精析】 =Ffvm,
(1)达到最大速度时, P
5.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动能定理是求解变力做功的常用方法,在研 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而发生状态改 变时,如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 应首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 6.利用W=Pt计算
此种方法多用于功率恒定的情况.
如图7-1所示,一辆汽车通过一根绳 PQ跨过定滑轮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绳 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Q端拴在物体上 ,设绳的总长不变,绳的质量、定滑轮的质 量和尺寸、滑轮上的摩擦力 图 7- 1
(2)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 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他形 式的能(如没有内能产生),则系统的机械能 守恒.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选取研究过程;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各力做功情况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1.用公式 W= F l 求变力的功 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随位移均匀变化的, 则可以看做物体受到的平均力大小为 F F1+F2 = , 其中 F1 为物体初状态时受到 2 的力,F2 为物体末状态时受到的力,注 意这种力是随位移均匀变化,而不是随 时间均匀变化的,弹簧的弹力就属于这 种情况.
2.用微元法求变力的功 在力沿圆周做功的情况下,力F的方向始终 与速度方向相同,若将圆周分成许多极短的 小圆弧,每段圆弧都可看成一段极短的直线 ,这些短直线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力F对质 点所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数 和.这样,变力做功的问题就能转化为恒力 做功的问题了.
4.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 也可以是能够看作单一物体的系统,动能定 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因 此,比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泛. 5.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把物体经历的物理过 程分为几段处理,也可以把全过程看作整体 阶段来处理.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分析物体受力,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 有外力,包括重力. (2)要弄清各个外力做功的情况,计算时应把 各已知功的正负号代入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在计算功时,要注意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 做功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求出 总功. (4)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必须是相 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5)动能是状态量,具有瞬时性,用平均速度 计算动能是无意义的.
例1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专 题 归 纳 整 合 章 末 综 合 检 测忽略不计.开始时,车在 A 处,左右两 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左侧绳长为H ,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沿水平方向从A 经过 B 驶向 C. 设 A 到 B 的距离也为 H ,车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v0 ,求车由 A 运动到 B 的过程 中,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物体在始末状态的机 械能; (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选取不 同的参考平面应以解题方便为原则).
例3 如图7-2所示,一轻杆可绕O点的水
平轴无摩擦地转动,杆两端各固定一个小球 ,球心到O轴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球的质量 分别为m1和m2,且m1>m2,r1>r2.将杆由水 平位置从静止开始释放,不考虑空气阻力, 求小球m1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图 7- 2
3.用图象法求变力的功 在F-l图象中,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 积”的代数和表示力F做的功,“面积”有正有 负,在l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l轴下方的“ 面积”为负. 4.用等效法求变力的功 若某一变力做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功,则就 可以应用公式W=Flcosα来求.在此类问题 中,一般要用到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方法,判 断出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本章优化总结
本 章 优 化 总 结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变力做功的求法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功的计算公式 W = Flcosα 只能用于恒力 做功的情况,不适用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在 实际问题中,我们往往要求计算出变力的功, 下面介绍几种求变力做功的常用方法: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应用动能定理,一般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 合运动学公式解题要简单.在分析过程的基 础上不用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细节的变化 ,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做功量及过程的始末 动能.
1 1 2 2 1.公式:W=ΔEk= mv2 - mv1 . 2 2 2.W 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求 物体所受的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1 1 2 3. Ek1= mv1 , Ek2= mv22 是物体初、 2 2 末状态的动能,ΔEk=Ek2-Ek1 为物体 做功过程中动能的增量.
6×104 P vm= = 3m/s=24 m/s; Ff 2.5×10 1 2 1 2 (2)Pt-Ffs= mvm- mv0 2 2
2 2Pt-mv2 + m v m 0 s= =1252 m. 2Ff
【答案】
(1)24 m/s
(2)1252 m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 应用 1.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 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 数和为零),则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精讲精析】 车向左加速,物体向上加速 ,绳子拉力是变力,不能直接用定义式求绳 子拉力做的功,只能应用动能定理.
设绳 Q 端对物体做的功为 W,由几何关系得重 物上升的高度 h=( 2-1)H 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WG=mgh=mg( 2-1)H 1 2 对重物应用动能定理得 W-WG= mv 2 2 车与重物的速度关系 v=v0cos45° = v0 2 1 2 解得 W= mv0+( 2-1)mgH. 4 1 2 【答案】 mv0+( 2-1)mgH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