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基础参数及临床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通动脉
ACoA
大脑前动脉 ACA(A1)
大脑中动脉 MCA(M1)
大PCoA 基底动脉 BA
大脑后动脉PCA(P1)
大脑后动脉PCA(P2)
小脑后下动脉 PICA 椎动脉 VA
颈内动脉终末段
后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动脉(VA)分4段 椎前段(V1) 横突孔段(V2) 寰枢段(V3)
部缩窄。
频谱基底部缩窄
五、频谱内容
评价血液(红细胞) 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式
包络线
(maximum frequency follower)
频窗
•层流
频窗临床意义
评价红细胞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式
层流频谱 血液处层流状态下,血细胞集中在血管中央,流动速度最快,反射 的多普勒能量最大,所以在频谱周边部分信号强度高。在血管侧边 部分血细胞少,流速慢,反射的能量少,所以在频谱中下部信号强 度低。此低强度信号区在收缩期面积较大,类三角形,称为“频 窗”。
六、音频信号
•正 常 音 频 •噪音性杂音 •乐音性杂音
第二部分
颈部和颅内血管
检测方法
颈部血管探测
(4ZHz CW或 2ZHz PW)
• 颈总动脉(CCA) • 颈内动脉颅外段
(EICA) • 颈外动脉(ECA)
TCD超声窗
眶窗(超声输出功率降至最低)
颞窗
(15%缺如,特别是老年女性)
枕窗
经颞窗探测
注意事项
2 分析血流速度必须考虑到年龄和性别等生理 因素影响。
3 确定血流速度是否异常应采用所使用正常值 的血流速均值加或减2个标准差为标准,以避 免假阳性诊断。
4 所获得血流速参数的可靠性。首先应保证受 检动脉的识别准确。如果超声束打在血管的 边缘或动脉的分支时流速会明显减低,因此 要反复调节取样深度和探头角度,对一条动 脉尽量沿其走行检查全长,以获得真实的或 接近真实的血流速参数。
参数分析
• 血流速度减慢 1 全部受检血管血流速度减低。多见于颅外原因, 如心脏疾患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低、血粘度增 高、低血压、休克和颅内压增高等。 2 严重狭窄(95%)时狭窄段血流速减低,频谱 形态完全丧失。 3 颅内某支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狭窄远端的 多普勒信号减弱,血流速减低或消失。 4 脑底动脉扩张。
MCA/ACA分叉处
MCA/ACA分叉处 取样深度60-65mm,出现双向多普勒频谱,血流朝向探 头的信号来自大脑中动脉起始处,血流背离探头的信 号来自大脑前动脉。
参数分析
• PI 增高 可出现高阻力型血流频谱,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两种,分析时应加以区别。小于1岁的小儿和 大于60岁的老年人,其PI可生理性增高,前者 是由于脑血管发育不成熟所致;而后者则反映 了老年人的脑动脉弹性生理性减退,血管阻力 增加。病理性PI增高最多见于严重的脑动脉硬 化,高血压,低碳酸血症,颅内压增高等。凡 是能引起脑阻力血管收缩的疾患均可出现PI值 增高。
PCA (P1 段)
深度 65
Vm 35
PI
0.80
方向 >
经颞窗探测
ACA
MCA
PCA
B A
PW probe
经眶窗探测
• 颈内动脉虹 吸段(CS)
• 眼动脉(OA)
经枕窗探测
• 基底动脉(BA) • 椎动脉颅内段(VA) • 小脑后下动脉(PICA)
取样深度 血流方向 超声窗
椎动脉
60-80mm 背离探头 枕窗
.
大脑后动脉(PCA)
基底动脉(BA)
血流方向朝向探头
血流方向背离探头
动脉分叉处双向血流频谱
四、频谱外周形态
评价动脉弹性(主要是大动脉),与 动脉血压和脑血管阻力有关。
正常频谱外周形态
• 近似直角三角形,占据一个 心动周期(收缩期和舒期)
• 收缩期有两个峰(S1和S2峰) S1峰>S2峰
湍流频谱 血流速显著增加时,正常的层流破坏,流体内的红细胞呈现无规律 的运动,流线紊乱,血细胞不集中在血管中央而紊乱地分布在整个 血管内。此时频谱表现为高低不同声强信号极不均匀的弥散分布在 整个频谱中,频窗消失。任何导致高流速的疾患均可出现湍流频谱。
涡流频谱 频谱表现为对称分布在基线两侧的簇状高声强信号,一般局限于收 缩期,但与收缩期开始有一短暂的时间差。此信号多见于动脉分叉 处,音质粗糙。其产生多数是由于在较高的血流速和雷诺数状态下 产生不规则的涡旋喷射,冲击血管壁,导致血管及其周围结构的振 动。许多偏头痛的病人TCD出现类似涡流的信号,但血流速正常或 轻度增高;少数健康儿童和年轻者也可出现此信号。推测其产生机 制为血管张力增高或血管壁本身不稳定。
参数分析
• 血流速度不对称 国内外文献报道两侧相应血管的血流速 度差别不应大于15-20cm/s,但要除外检测 技术造成的误差。两侧血流速明显不对 称的原因较多,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
参数分析
• 分析脉动参数应注意的问题 • 脉动参数由血流速度衍生出来,是评价动脉顺
应性和弹性的指标,与动脉血压和脑血管阻力 有关。最常使用搏动指数(PI),PI的增高或减低 主要取决于舒张末期流速的高低,可直接造成 血流频谱异常。在检测过程中,PI随血流速的 变化波动很大,所以要长时间观 • 察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参数。确定PI参数的变化 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必须除外饮酒、吸烟、服 用舒缩血管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VA颅内段
深度 70 Vm 47 P.I. 0.75 方向 <
取样深度 血流方向 超声窗
基底动脉
80-120mm 背离探头 枕窗
深度 90
Vs 67
Vm 44
BA
PI
0.82
方向 <
注意事项
• 分析血流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1 仪器工作条件选择不良:会直接影响频谱显示和 血流速度的计算。一幅好的血流频谱应保证在频 谱显示充分的前提下,使用最低的流速可测范围、 最低的声强和适宜的增益;频谱内反映血流状态 的高、低声强信号显示充分;包络曲线光滑,并 与频谱的接续平滑均匀;背景清晰,无噪声信号。 如果因超声窗过小和探头角度的限制,无法显示 出理想的频谱,不能采用仪器自动计算的血流速 参数,而以手动测量计算。
• 1988年国内开展TCD技术
基本原理
• 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采用低频脉冲式超声探头, 穿透颅骨(经颅)检测脑底 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脑血管解剖
脑部血液循环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颅外段 颈内动脉颅内段(5段):
岩骨段(C5) 海绵窦段(C4) 膝段(C3,发出眼动脉)
大脑后动脉PCA(P1)
大脑后动脉PCA(P2)
小脑后下动脉 PICA 椎动脉 VA
第一部分
TCD
分析指标及参数
TCD分析指标及参数
血流速度
脉动参数
血流方向
频谱形态
频谱内容
音频信号
收缩期峰流速 舒张默契流速
平均流速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S/D比值
朝向探头 背离探头 双向血流
正常三峰型 收缩峰圆钝 高阻力型
• S2峰之后为舒张峰(D峰)
S期
D期
常见的异常频谱外周形态
• 收缩峰圆钝图型 • 高阻力图型 • 低阻力图型
异常血流频谱(低钝血流
图形)
• 收缩期加速度延迟,收缩峰圆钝,舒张期 减速缓慢,Vd是Vs的50%以上,PI值减低。
收缩期加速度延迟
异常血流频谱(高阻力图
形)
• 收缩峰高尖,突然血流减速,Vd仅为 Vs的20%-25%,PI值增高,频谱基底
参数分析
• 血流速度增快 1 全部受检血管血流速度均增快:此时流速增高的程度相
对较轻。多见于颅外原因,如心输出量增大、重度贫 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焦虑等情况。 2 一支或数支血管非节段性血流速度增快:多见于蛛网膜 下腔出血或颅脑损伤后的脑血管痉挛,因神经或内分 泌等因素影响造成的脑血管张力增高,动静脉畸形的 供血血管,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侧枝循环代偿血流。 3 一支或数支血管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提示该处存在有 狭窄,多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烟雾病等。
60-70mm MCA = 朝向探头 / ACA = 背离探头 颞窗
MCA / ACA 分叉
深度
Vm PI 方向
65 66 0.72 <>
取样深度 血流方向 超声窗
大脑前动脉
60-75mm 背离探头 颞窗
ACA (A1 段)
深度 65 Vm 44 PI
0.8
取样深度 血流方向 超声窗
大脑后动脉
60-75mm 朝向探头(P1)或背离探头(P2) 颞窗
颅内血管
(经颞窗)
• 大脑中动脉(MCA) • 大脑前动脉(ACA) • 大脑后动脉(PCA) • 颈内动脉终末段
(TICA或C1)
取样深度 血流方向 超声窗
大脑中动脉
35-65mm 朝向探头(M1) 颞窗
MCA (M1段)
深度 50 Vm 56 PI
0.8 7
MCA / ACA 分叉部
取样深度 血流方向 超声窗
MCA探测的注意点
MCA的M1段是颈内动脉最大的分支,也是TCD检测的重要动脉, 它向外侧及偏背侧走行至岛叶,在此处分为两个或多个分支(M2段)。 MCA的主干平均长16.2mm(5-24mm),直径2.7mm(1.5-3.5mm)。42% 的患者中,M1段全长短于16mm。无数的穿通支从M1段上部发出, 称为豆状核纹状体动脉。大约半数病例中直径约1mm的主要纹状动 脉由M1段发出,其中约25%由近端发出,另75%由远端发出。由 MCA的解剖可以看出,MCA的检测应注意两点: (1)取样深度在25-40mm时血流速明显减低,有时可见两支或三支血 管的频谱,这些信号来自于M2段的分支血流。 (2)在MCA主干区域(40-60mm)发现流速低(Vm 30-40cm/s左右)、 信号较强的频谱,不管其血流方向如何应首先考虑可能是M1段的分 支(穿通支)血流,不能草率定为MCA主干血流,应尽量调整探头 角度和取样深度搜索最大流速信号。
颅内段(V4)发出小脑后下动脉(PICA)
两侧VA汇合为基底动脉(BA) 大脑后动脉(PCA)
椎动脉 小脑后下
动脉,两侧椎动 脉汇合成基底动 脉 大脑后动脉
脑底动脉解剖
颈内动脉终末段 ICA
前交通动脉
ACoA
大脑前动脉 ACA(A1)
大脑中动脉 MCA(M1)
大脑中动脉 MCA(M2)
后交通动脉 PCoA 基底动脉 BA
层流
正常音频信号
湍流
噪音性杂音
涡流
乐音性杂音
一、血流速度
单位 :cm/ s
•收缩期峰流速(Vs)
•舒张末期流速(Vd)
•平 均 流 速(Vm)
血流速度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MCA Vm)
120
100
80
60
男
女
40
20
0
时 24小
1-3月 4-12月
1-3岁
4-6岁
7-9岁10-14岁15-20岁21-40岁41-60岁61-78岁
床突上段(C2) 终末段(C1)
颈总动脉 (CCA)
颈外动脉(ECA) 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
颈内动脉(ICA)颅内段(5段): 岩骨段(C5) 海绵窦段(C4) 膝段(C3发出眼动脉) 床突上段(C2) 终末段(C1或TICA)
C2、C3、C4组成虹吸段(SCA)
脑底动脉解剖
颈内动脉终末段 ICA
阻力指数(RI) 脉),与动脉血压和脑
S/D比值
血管阻力有关。
Vs Vd
Gosling’s 搏动指数(PI)
Vm
PI =
Vs-Vd Vm
Pourcelot’s 阻力指数(RI)
RI =
Vs-Vd Vs
三、血流方向
大脑前动脉(ACA)
前交通动脉(ACoA) 大脑中动脉(MCA)
ICA
后交通动脉(PCoA)
成人血流速度正常参考值
• 大脑中动脉 (Vm) 60±10 cm/s • 大脑前动脉 (Vm) 50±10 cm/s • 除眼动脉外,其余动脉 (Vm) 40±10 cm/s
二、脉动参数
搏动指数(PI)
阻力指数(RI) S/D比值
脉动参数
搏动指数(PI) 评价动脉顺应性和弹性
(0.60-1.0) (主要是小动脉和微动
参数分析
PI 减低 可出现低阻力型血流频谱,多见于动静脉畸形 供血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高碳酸血症、 贫血以及一些能引起脑阻力血管扩张的疾患。 当血管近端严重狭窄,推动血液运动的压力损 失太大,狭窄远端的血流速下降,同时PI值亦 明显减低。如若侧枝循环建立充分,血流速可 在正常范围,只有血流频谱的改变和PI值减低。
北京鑫悦琦公司
TCD-2000超声经 颅多普勒血流分 析仪
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JYQ TCD-2000)
1、单通道单深度 2、单通道双深度 3、双通道单深度 4、双通道双深度 5、便携式
• 基础篇
经
Transcranial Doppler,TCD
颅
多
普
勒
超
声
TCD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82年挪威学者 Rune Aaslid 发明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