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 5.1.1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与非生物 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环境
水 温度 阳光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猛兽(或猛禽)具 有锐利的牙齿(或 喙)和尖锐的爪
捕食其他动物
鹿、羚羊等动物具有 发达的四肢
逃避敌害
防御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仙人掌
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储存水分
树皮颜色的毛虫
夜蛾的幼虫
毒箭蛙
警示敌害的警戒色
黄蜂
金 环 蛇
它们属于哪种适应现象? 找一找
2 1
4
63
它们属于哪种适应现象? 6
4
找一找
7 5
比较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三者之间的区别
类型
概念
特点
作用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体色与环境 色彩相似
鲜艳色彩斑纹 恶臭、毒刺
外表、色泽 斑与生物或 非生物相似
不易识别 易识别 不易识别
避敌或捕食 自我保护
预先警告 自我保护
避敌或捕食 自我保护
生物能够适应于环 境,是不是就万无 一失了?
看图说话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仅是一定程度或某一方 面的,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原来 的适应就可能变成不适应。
结论二、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是相对的
你们知道,
捕虫草、猪笼草与环境相适应
结论一、生物对环境适 应具有普遍性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某一特 定环境中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都 具备了不同的适应方式。
北 极 熊
巧妙隐蔽的保护色 蝗虫
叶 蝉
狼蜘蛛
保护色?
尺蠖
竹节虫
以
假
乱
真
角蝉
的
拟
态
兰花螳螂
生石花
枯叶蝶
与花融为一体的灰蝶幼虫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课后拓展 与应用
1、寻找生活 中的保护色。
2、寻找生活 中的警戒色。
拓展与 应用
生活中的保护色
拓展与 应用
生活中的警戒色
现代长颈鹿颈长 和前肢长的特征 是怎样进化来的 吗?
课堂总结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普遍 性 和 相对 性。
2、动物具有与其栖息环境颜色相适应的色彩,叫
做 保护色 。动物具有鲜艳醒目的颜色和斑 纹,以及恶臭、毒刺等特征,叫做 警戒色 。
动物的外表或色泽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
生物异常相似的形态,叫做 拟态 。
非生物环境
水 温度 阳光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猛兽(或猛禽)具 有锐利的牙齿(或 喙)和尖锐的爪
捕食其他动物
鹿、羚羊等动物具有 发达的四肢
逃避敌害
防御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仙人掌
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储存水分
树皮颜色的毛虫
夜蛾的幼虫
毒箭蛙
警示敌害的警戒色
黄蜂
金 环 蛇
它们属于哪种适应现象? 找一找
2 1
4
63
它们属于哪种适应现象? 6
4
找一找
7 5
比较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三者之间的区别
类型
概念
特点
作用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体色与环境 色彩相似
鲜艳色彩斑纹 恶臭、毒刺
外表、色泽 斑与生物或 非生物相似
不易识别 易识别 不易识别
避敌或捕食 自我保护
预先警告 自我保护
避敌或捕食 自我保护
生物能够适应于环 境,是不是就万无 一失了?
看图说话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仅是一定程度或某一方 面的,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原来 的适应就可能变成不适应。
结论二、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是相对的
你们知道,
捕虫草、猪笼草与环境相适应
结论一、生物对环境适 应具有普遍性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某一特 定环境中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 理功能和行为等方面,对环境都 具备了不同的适应方式。
北 极 熊
巧妙隐蔽的保护色 蝗虫
叶 蝉
狼蜘蛛
保护色?
尺蠖
竹节虫
以
假
乱
真
角蝉
的
拟
态
兰花螳螂
生石花
枯叶蝶
与花融为一体的灰蝶幼虫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课后拓展 与应用
1、寻找生活 中的保护色。
2、寻找生活 中的警戒色。
拓展与 应用
生活中的保护色
拓展与 应用
生活中的警戒色
现代长颈鹿颈长 和前肢长的特征 是怎样进化来的 吗?
课堂总结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普遍 性 和 相对 性。
2、动物具有与其栖息环境颜色相适应的色彩,叫
做 保护色 。动物具有鲜艳醒目的颜色和斑 纹,以及恶臭、毒刺等特征,叫做 警戒色 。
动物的外表或色泽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
生物异常相似的形态,叫做 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