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部位烟叶结构区分
烟叶分级教程

津巴布韦烟叶分级教程烟草工业和营销署(TIMB)一、历史沿革1910 年,津巴布韦开始实行烟草拍卖制度,但随后因为烟草的过量生产以及买主的竞争乏力而被迫终止。
从此,烟叶通过私人和合作协议等不同方式进行售卖,烟草种植主根据合同将烟叶卖给烟农协会。
烟草营销问题不断涌现,尤以1930’s 的经济萧条时期为盛。
1934 年,由于生产过盛,几乎每个烟农的 20%以上烟叶从公开市场上撤单,转入私下处理,其中一部分烟叶被销毁。
1935 年,烟农和烟商都意识到构建规范烟草购买体系的必要性,在烟农协会影响下,津巴布韦引入烟叶购销的立法程序。
1936 年,津发布烟草购销和管理法案。
依照该法案,津成立了烟草营销署,并规定:烟草必需通过拍卖场进行买卖。
1946 年,建立烤烟分级体系,以便对烟叶购销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市场报告。
1947 年,津烟草购销体系被国际经济强权组织打破,依据“伦敦协议”,英国卷烟制造商打着“自由拍卖”的幌子,优先购买津烟叶。
该协议于 1953 被重新修订,并一直维持到 1961 年。
1962 年,再次引入“自由拍卖”体系。
但该体系于 1965 年 11 月被单方面宣布终止。
1973 年,在严格管制下,津烟草回归开放的烟草拍卖体系,并于 1977 年重新修订了烟草购销和管理法案。
1980 年,津巴布韦独立,津烟草产业再次对烤烟执行“自由拍卖”体系。
因为种植面积较小,津白肋烟从 1976 年起一直通过私下协议交易,直到 1994 年才重返拍卖场进行交易。
而香料烟则因为种植面积一直徘徊不前,仍通过私下协议进行交易。
1994 年,烟草工业和营销署进行改组,以迎合日益扩大的不同烟农和买主的利益。
同一年,津本土烟商开始参与拍卖竞争。
1997 年,烟草营销和管理修正案获许通过,并将烟草营销委员会更名为烟草工业和营销署。
2003 年,津农业部为防滑止跌、扩大生产,开始推行合同种植。
二、 TIMB 职能津烟草工业和营销署建立于 1936 年,是法定的调节和咨询委员会。
烤烟相邻等级的识别方法

烤烟相邻等级的识别方法一、下部叶等级的识别方法1、下部一、二级:主要看色度的均匀性、饱满性和叶内干物质的充实程度,充实程度好的为一级;充实程度差的为二级。
一级烟叶色度均匀、饱满,二级烟叶色度均匀性略差,特别是基尖差异较大。
2、下部二、三级:主要判断其油分、色度。
二级较三级柔软,弹性好。
三级油分稍差,色泽较暗淡,颜色不均匀。
其次从部位上判断,二级烟叶的部位以下二棚为主,三级以脚叶或下二棚为主。
3、下部四级以底脚叶为主,叶片小、色暗淡,油分差、易碎。
二、中部叶等级的识别方法1、中部一级、二级:看叶片颜色的饱满度、光亮度。
一级烟叶色度饱满、鲜亮。
二级烟叶均匀性好,但饱满度略差。
2、中部二、三级:主要看颜色的均匀程度和油分的“上下限”。
二级烟叶颜色均匀一致,三级烟叶颜色均匀性较差,表现为主脉两侧的颜色较浅。
油分的品质因素规定相同,但二级的烟叶油分表现为“较多”,三级烟叶油分表现为“有”。
中部柠檬黄二级和三级的区别在于身份,二级烟叶较有“膘性”,身份中等,手感叶片柔软,弹性、韧性好,叶片色度均匀。
三级身份稍薄,颜色较浅淡。
3、中部三、四级判断主要看油分,三级油分为“有”,叶片较柔软;四级油分为稍有,手摸粗糙易碎。
三、上部叶等级的识别方法1、上部一级、二级:主要区别在色度上,一级色度浓,油分充足,有粘手感、弹性、韧性好。
二级颜色的饱满度较差且较不匀。
2、上部二、三级:主要从叶片结构上判断,尚疏松的为二级,表现为叶片弹性、韧性较好;稍密的为三级,表现为叶片较粗糙,有拉手感。
3、上部三级、四级:主要看色度,四级叶片光亮度差,略带些杂色,且部位高、一般为顶叶。
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1.引言1.1 概述烟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化学成分对于烟草行业的发展和烟草产品的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是指烟叶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如叶片和茎部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了解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对于了解烟叶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烟草产品的品质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中发现,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叶片部分是烟草品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和呈香味的化学物质。
而茎部分则相对贫乏,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
因此,叶片部分相较于茎部分,其化学成分更具有烟草产品的风味特色。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其对烟草产品的影响。
同时,该研究也有助于了解茎部与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比较,从而为烟草产品的改进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对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叶片部分和茎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
并比较茎部与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差异和变化。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总之,通过对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烟叶的组成结构和其对烟草产品品质的影响。
这对于烟草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概述,介绍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重要性。
接着,说明了本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整体框架。
正文部分分为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茎部分与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比较两个子部分。
其中,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部分主要介绍了叶片部分和茎部分的化学成分差异,通过对各部位的不同成分的分析来揭示烟叶中各部位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与特点。
烤烟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的识别判定

纯 度 不够 , 级 、 混 混部 现 象 严 重 , 造 成 烟叶 收 购 中 烟农 与 易
检 验 人 员 的矛 盾 。 不利 于 工商 交接 。 也 影响 国家 资源 的有效
叶面 尚有 油性 反映 ; 尖 部 质量 较 好 , 叶 叶基 部 稍 差 , 主脉 尖 部 稍 弯 曲 , 感 叶 片 稍 薄 ( 部 薄 , 部 厚 )叶 面 皱 缩 、 手 基 尖 , 松
混 级 现 象 ; 叶 偏 上部 位等 级 C F、 2 腰 2 C L与 上二 棚 烟叶 等 级
上 , 伤不超 过 2 %m C L颜 色 较淡 , 残 5 。3 多为 正黄 色或淡 黄 色 , 手摸 叶 片稍 薄 , 其余 与 C F一 致 。 别 时应 注意 该 等级 部 位 3 识
接 近 下部 , 不要 同下部 等级 混淆 , 别 是 XI ( X1 ) 特 F或 L。
农 艺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1 0 2年 第 1 6期
烤烟邻 近部位烟叶等级的识别判定
杨 尚明 t 管培 峰 刘树 伟 赵 洪军 王向 阳
( 山东 潍 坊 烟 草 有 限 公 司 ,J 潍 坊 2 16 ; 山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烟 工 业 公 司 ) 【东 I 60 1
摘 要 在烤 烟 的分 级收 购过 程 中。 准确 判定 烟 叶的 部位 和等 级 , 对执 行 烤烟 国家标 准 , 维护 国家、 农 、 业三 者 利 益 关 系 , 现优 质 烟 企 体 优 价 的价 格政 策具 有十 分重要 的作 用 。 对 烟叶 生产 、 针 分级 加工 、 购环 节 中, 收 邻近部 位 烟 叶容 易 出现 混部 、 混级 , 级把 握 不 准确 , 响 烟 等 影 叶 的等级 质量 和收 购质 量 的现 象 。 通过 分析 不 同部位 烟 叶外观 特征 , 掌握 正确 判 定邻近 部位 烟 叶等 级 的方 法 , 以提 高 烟叶 等级 纯 度 与收 购 质量 . 合理 利 用 国家资 源。 关键 词 烟叶部 位 ; 等级 ; 识别 ; 定 判 中 图分类 号 ¥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7 9(0 2)6 0 7 — 2 52 07 53 2 1 1—0 0 0
烤烟等级划分依据

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
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一、烤烟等级标准(共分42级如表所示)组别代号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残伤下部8 X1L 成熟疏松稍薄有强40 15 X2L 成熟疏松薄稍有中35 25 X3L 成熟疏松薄稍有弱30 30 X4L 假熟疏松薄少淡25 35 X1F 成熟疏松稍薄有强40 15 X2F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25 X3F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弱30 30 X4F 假熟疏松薄少淡25 35中部8 C1L 成熟疏松中等多浓45 10 C2L 成熟疏松中等有强40 15 C3L 成熟疏松中等有中35 25 C4L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30 C1F 成熟疏松中等多浓45 10 C2F 成熟疏松中等有强40 15 C3F 成熟疏松中等有中35 25 C4F 成熟疏松稍薄稍有中35 30上部13 B1L 成熟尚疏松中等多浓45 15 B2L 成熟稍密中等有强40 20 B3L 成熟稍密中等稍有中35 30 B4L 成熟紧密稍厚稍有弱30 35 B1F 成熟尚疏松稍厚多浓45 15 B2F 成熟尚疏松稍厚有强40 20 B3F 成熟稍密稍厚有中35 30 B4F 成熟稍密厚稍有弱30 35 B1R 成熟尚疏松稍厚有浓45 15 B2R 成熟稍密稍厚有强40 25 B3R 成熟紧密厚稍有中35 35 H1F 完熟疏松中等稍有强40 20 H2F 完熟疏松中等稍有中35 35二、烟叶外观质量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
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
组别部位特征颜色脉相叶形厚度下部较细较宽圆薄至稍薄多柠檬黄色中部适中,遮盖至微露,叶尖宽至较宽,叶尖稍薄至中等多橘黄色处稍弯曲部较钝上部较粗到粗,较显露至突起较宽,叶尖部较锐中等至厚多橘黄色、红棕色烟叶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明显的差异。
烟叶分级技术

7.下部柠檬黄色组与褪色区别。
完熟概念
完熟叶组 (代号H)
定义:指上部烟叶在田间达到高度的成 熟,且调制后熟充分。
外部表现:叶质较干燥、油分稍有、叶 面皱折,颗粒多,多为橘黄色和红棕色、 有明显成熟斑、常伴有赤星病斑、闻香 突出。
部位颜色分组
经部位颜色两次分组共划分为八个正组: XF、XL、CF、CL、BF、BL、 R 、H
现象
产生 部位
产生 原因
质量特征
平滑
多产生 于下部
营养 不足
香气量少、 吸食浓度小
僵硬
多产生 于上部
内含物 质转化
不够
香气量少、杂气 重、刺激性大、
余味不协调
杂色叶组
杂色定义:指烟叶表面存在的非基本色颜色斑 块(不包括青黄色)。杂色包括轻度阴筋、蒸 片、局部挂灰、全叶受熏染、青痕较多、严重 烤红、严重潮红、受蚜虫损害等。 杂色叶定义:任何杂色面积占全叶片20%以 上(包含20%)的叶片均称为杂色叶。 产生原因:烘烤、烤前受损、烤后保存不当等
上部叶组
上部叶组代号B 上部叶组包括上二棚叶和顶叶,其外观 特征是:
上二棚烟叶识别
1.脉相 主脉较粗,较显露,支脉突起。叶脉呈褐色, 主支脉夹角较小。脉槽较深。 2.叶形 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 3.叶面 叶面稍皱折。 4.颜色 叶色较深,多呈现桔黄和红棕色。 5.身份 叶片较厚,少数叶色浅的上二棚叶厚薄 中等,弹性较强。
脚叶的识别
1.脉相 主脉细小而不外露且柔软,叶 基部平,即脉槽浅。
2.叶形 叶片小而圆。
3.叶面 叶面平坦,由于靠近地面,叶 面附有砂土。
4.身份 叶片薄,轻飘且均匀一致,油分 少,弹性差。
烟叶部位分组

在实际操作中按照烟叶在烟 株上的着生位置的不同,自下 而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脚 叶(P)、下二棚(X)、腰 叶(C)、上二棚(B)、顶 叶(T)。
下二棚(X):
叶形叶面:叶形较宽圆,叶片最宽处在叶基部, 叶耳薄大,叶面平坦。
脉象:主脉较细多遮盖,靠近尖部不显,靠近 基部微露,支脉细平,叶脉发白,叶尖部较钝、弯 曲。
颜色:多柠檬黄、橘黄少,叶尖部色稍深,基 部稍浅。
身份结构:叶片结构稍松,叶片稍薄,叶尖部 于基部厚薄不均匀,尖部稍厚,基部稍薄,油份少 至梢有,弹性略差。
烟叶部位分组时应注意的问题
区分部位时,主要从烟叶的脉 相、叶形,叶面状态、厚度、颜色等 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出现外观特征的 几个因素相互矛盾时,以脉相和叶形 两个因素作为区分部位的依据。
烟叶的外观特征是指正常生长情况下 的一般规律,由于品种、栽培方法、打 顶早晚、气候条件等影响会出现一些特 殊情况,如春天干旱脚叶厚,打顶晚或 不打顶上部叶片薄,打顶早腰叶有时会 出现上二棚的某些特征,那就要以它本 身所具有的特征来确定它的部位,即以 特征定部位而不能以部位定特征。如标 准规定,中部叶长度小于35cm的在下 部叶组定级。
希望我所讲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8年4月
省内业务科 栗飞
部位的概念: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叫 部位。
区分部位的重要性
• 便于进一步分级操作(不同部 位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是分 级的基础)
•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不同部 位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和物理特 性)
部位的划分
现行烤烟国标通常根据一株烟的 生长规律、烟叶的外观特征和内在质 量规律等把烟叶自下而上分为三个部 位。
烤烟分级中容易混淆等级的区分方法

二、 容 易混淆的等级 区分方法
㈠部位判断错误 的等级 区分
1 . B 1 F ( B 2 F ) 与C 2 F 混 淆 。 主要 是 上 部 叶 和 中部 叶 判 断 错 误 ,
淆 的等级进行分析, 力求揭示这类烟 叶的异 同, 以期为今后烟叶 制样 、 分级 和收购等工作提供帮助。
您所在的网络环境存在频繁操作滑动滑块进行验证
甘肃 农 业
2 0 1 3年第 l 3期 ( 总3 6 7期)
烤烟分级 中容易混 淆等级 的区分方法
杨祝 军
( 广 西 中烟工 业有 限责任 公 司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1 )
摘 要: 从烤烟 着生部位 、 叶片颜 色、 烤烟分组和邻近等级等方 面, 对 烤烟分级过程 中容易混淆的等级做 了归纳; 针对 等级混 淆
、
烤烟分级 中容易混淆的等级列举
这类烟叶主要是着生部
㈠部位判断错误 ,引起等 级混淆
位相近 , 烟 叶 外观 质 量 存 在 较 多 相 似 部 分 。 在 分 级 中 出错 频 率 高 的等级 为: B 1 F( 或B 2 F ) 与C 2 F 、 C 3 L 与X 2 L 、 X 1 F 与C 3 F ( 或C 2 F ) 、 X 1 L 与C 2 L ( 或C 3 L ) 、 X 2 F 与C 4 F ( 或C 4 L ) 、 B 2 V 与C 3 V 、 C X I K 与B I K 。
烤 烟 在 生 长 过 程 受 到 自然 天 气 、 土壤环境 、 肥水条件 、 烤 烟 生产技 术措施、 品 种 等 因素 影 响 , 烟 叶 的外 观 质 量 各 不 相 同 , 所 以有 “ 世 界上 没 有 两 片 完 全 相 同 的烟 叶 ” 的 说 法 。烟 叶 外 观质 量
烟叶分级指导

一、烟叶分级、分级因素的概念
• 1.什么是烟叶分级? 将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其质量的优劣划分等级。
现行烤烟国家分级标准将烟叶分为42个等级。 烟叶分级的依据是分级因素。 • 2.什么是分级因素? 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因素叫分级因素(品级 因素)。 分级因素有七个:
内含物 质转化
不够
香气量少、杂气 重、刺激性大、
余味不协调
三、青黄叶组GY
青黄烟的定义 指黄色烟叶上含有任何可见的青色且不超 过3成。 下限:任何可见的青色,无论其含青程度 多么微弱。 上限:不超过3成。
• 青黄是含青的综合状态,可以从含青程度 或含青面积两者任一角度判定。
• 含青程度不超过三成时,不论其含青面积 多大,都属于青黄烟范畴;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
生产上常常分为5个部位:
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
分级上分为3个部位: 腰叶
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脚叶 下二棚
上二棚 顶 叶
5
判断部位的方法
首先观察脉相、叶型、叶面,然后观 察颜色、身份等。
(一)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部 位
脉相
叶形 叶面 身份
颜色
下 部
较细
较宽圆 平 坦
5.颜色 一般多呈现桔黄色,少数为柠檬黄色。
上部烟叶的识别
上 部叶着生在 烟株中部以 上的几片烟 叶,包括上 二棚和顶叶。
❖上二棚烟叶识别
1.脉相 主脉较粗,较显露,支脉突起。叶脉呈 褐色,主支脉夹角较小。脉槽较深,主
脉硬实顶手。
2.叶形 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 3.叶面 叶面稍皱折。 4.颜色 叶色较深,多呈现桔黄和红棕色。 5.身份 叶片较厚,少数叶色浅的上二棚
烟叶片烟部位判别

特殊烟叶识别
• 3 叶片窄长的中部叶
• 有些特殊的品种,中部叶呈窄长状,主脉较显露。 • 此类烟叶判断时要注意与上部叶区分,主要看叶 片结构与身份。此类叶叶片结构一般较疏松,身 份中等或稍薄。(上二棚与中部烟临界部位可作参照)
四、部位识别小技巧
• 下部脚叶有时叶片上附有砂土; • 下部叶易受蚜虫危害,呈现蚜虫危害特征(白色斑点); • 下部叶有时叶片上有气候斑。 • 上部叶注意观察叶片上的成熟斑,可有助于进一 步确认。
5 顶叶识别
■脉相 主脉粗大、显露、支脉突起,主支脉夹角小, 呈深褐色,脉槽深硬实感强,顶手,叶柄基部 突出、背部凸起。 ■叶形 叶形稍窄,叶尖部锐。
■叶面
■颜色 ■身份
回潮后叶面平坦、有粗糙感
叶色偏深,多呈现深褐色和深红棕色。 叶片厚,油分较少,弹性差。
背部凸出
三、特殊烟叶部位的判别
如有疑问,相互探讨。
烟叶验级—片烟部位判别
一、叶位分布
上部叶,16-22叶位
中部叶,7-15叶位
下部叶,1-6叶位
二、部位识别
• ①看脉相:粗细、平滑度、脉色、突出度、脉槽、脉夹角; • ②看叶形:叶片长宽比; • ③看叶面:叶面光滑、褶皱等特征 ; • ④看颜色:不同部位颜色深浅有差异; • ⑤看手感:感受身份厚薄、油分、组织结构、弹性; • 实际操作中往往要结合生产方面的知识与分级经验来综合
烤烟不同部位判别探讨

烤烟不同部位判别探讨摘要通过时烤烟不同部位判别重要性、必要性和判别中存在问题进行论述,指出烤烟品种、肥料配比、栽培措施是影响烤烟部位差异的主要外因,提出了准确判别烤烟不同部位的关键点。
关键词烤烟;部位判别;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055-02烤烟烟叶收购是烤烟生产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等级质量的准确判别是确保烟叶收购和工商交接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生产实际中,部分烟叶质检人员由于对标准掌握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加之烟叶生长容易受环境因素、栽培条件的影响,导致对烤烟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的判别时常混淆。
笔者结合实践,就烤烟部位的判别作以下探讨。
1准确判别烤烟部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有利于保证烟叶收购与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烟叶收购、销售关系到烟农、公司、工业、党政四方利益,而烟叶等级质量的判别是收购、销售工作中最核心的一环,在生产实际中,如何根据烤烟国家标准,掌握平衡收购、销售眼光,是保证烟叶收购、销售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同时,由于烤烟采用部位与颜色分组,只有先分清部位后,才能更进一步针对其他品质因素进行准确的分级操作。
1.2有利于满足卷烟工业配方的需要不同烤烟叶位的烟叶由于其着生位置和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内在品质、吸食质量、物理特性、经济使用价值,在烟叶收购中,准确分清不同部位的烟叶,有利于卷烟产业针对不同部位烟叶的特点进行加工生产、配方,以生产风格各异、受消费者欢迎的卷烟。
2烤烟部位判别存在的问题2.1部位混淆现象烤烟是一种叶用经济作物,我国目前共分42个等级,不同等级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价格差异。
中部烟叶等级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部分烟农在分级扎把时,有意识地将下部叶和上部叶混人中部叶,造成部位混淆现象的存在。
2.2相邻叶位的混淆烤烟烟叶等级的判别是采用眼看、手摸等方式进行的一种感官鉴别方式。
一般将正常烟叶部位划分为下部叶(从下至上1~8片叶)、中部叶(从下至上9~13片叶)、上部叶(从下至上14片叶以上),由于品种、栽培条件、气候等方面客观条件的影响,加之相邻叶位之间本身没有感官能鉴别的绝对差异,检验人员在判别相邻叶位的烟叶时容易产生混淆。
烤烟分级的“8个要素”

宽 度 未作 要 求
比 大 多在
8
1
。
发 育 良 好 的 烟叶 长 宽
0
5
本 色 包括 梓檬黄 桔 黄 红 棕 非 基本 色
、 、 ;
0
4
之间
。
。
包 括青 黄
“
1
、
微带青
”
;
、
杂色
“
。
柠檬黄是
% 的
残 伤与破损
,
残 伤 是指烟 叶组
0 0
%
的黄 色
”
;
桔 黄是
“
7
0
黄色 +
7 0
织受到损坏 性
。
失 去 成 丝 的 强度 和 坚实
格 言 要 有吃,。源自同 出主 意 要 丰收
;
,
互相 帮 忙
。
傣族
)
种 柔 软 液 体或 半 液 体 物 质
一
上二棚叶 顶叶
。
定 含 水 量 条件 下
,
通 过眼
,
不 同 部 位烟 叶 有 不 同 的 外 观 特 征 和 内 在 品质
,
看 手摸有 油 润 或枯 燥 的 感觉 分 为 4 档 多 有 稍有 少
: 、 、 、
通 常 以 脉 相 和 叶形 作 为 划 分
。
。
结构
。
指 烟 叶 细 胞排 列 的
: 、 、
^
w
/
(
T
> v
脚叶 下二棚叶
疏密程 度 分 为 4 档 疏 松 尚 疏 松 稍 密 紧密
、
y
公司
)
巾 糾包社腰
。
叶 正 腰叶 下腰
烟叶各部位的特点

烟叶各部位的特点引用: 烟叶所能提供的香味与部位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烤烟植株由下至上可分成四个部位:(1)脚叶、中下部叶(下二棚);(2)中部叶(腰叶);(3)上中部叶(上二棚);(4)顶叶。
脚叶/中下部叶能提供的香味最少,它们的烟碱量也最低,不过通常具有很高的填充能力。
填充值被定义为烟草占有已定空间的需要量。
中下部烟叶最重要的特点是不会产生任何异味。
由于它们的烟碱量较低,配方师能取用好的填充料来维持最终配方的烟碱量,而不致产生异味。
好的填充型烟叶价格并不高,所以,配方师可以使用这种原料来降低最终配方的成本。
好的填充型烟叶在许多国家和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有生产。
填充型烟叶比其他部位的烟叶膨胀得更好,从而可进一步降低配方成本。
烟叶膨胀可采用有多种方法,而烟叶的膨胀又再次成为增大烟草填充能力的方法。
中部叶通常用于调味或同时作为调味/填充型的烟叶使用,此外,避免产生异味仍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
中部叶往往能有效地吸收加入的料剂和加香物质。
它们的烟碱量常在最终产品所需的范围内,但有时会高一些。
中部叶对于其他部位烟叶组分具有独特的、非常良好的配和特性。
每种烟草类型的中部叶均具备其固有的特性,通常它们不会像中下部叶/脚叶那样易于破碎,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烟叶成丝率。
优质的中部叶也能提供某些香味,这取决于栽培措施和成熟程度。
烟株中上部是最大的提供香味的部位,由这个部位产生的烟叶是“美式混合型卷烟烟味”的基础。
对烤烟而言,上中部叶的烟碱量大约比中部叶高0.50%~0.65%,比脚叶高1.00%,而比顶叶低0.20%~0.50%。
烟叶的成熟度调节着与刺激性相关的香味量。
刺激性的程度和类别在产品设计中,可作为正面或反面的特征。
上中部叶在加工中具有最好的出丝率。
所有这些特征使这个部位的烟叶售价最贵。
顶叶对香味的提供也起正面作用,而该部位烟叶的成熟程度调节着刺激性/香味量。
由于能降低配方成本和维持配方的烟碱量这两个基本原因,烤烟叶梗对配方师具有重要性。
烟叶分级指导

洇筋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 原因:洇筋是在主脉两侧或两侧的叶片上出 现棕色的现象。
•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调制过程到干筋期,烟叶 主脉水分未完全排出,干球温度大幅度降温 未干燥的主脉水分扩散到已干燥的烟筋或叶 片造成的棕色化反应,出现棕褐色。
• 质量特性:洇筋叶片的质量特性表现为香气 减少,杂气有所增加。
• 含青面积不超过三成(30%)时,则无论 其含青程度几成,也属于青黄烟范畴。
四、微带青叶组V
• 微带青烟叶定义: 黄色烟叶上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且面积在 10%以内者。
• 两者不能同时并存。 • 微带青叶组的质量要求:既符合微带青的定义,又
符合相应等级的质量要求。
§2 烤烟分级理论与应用
主要内容
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
分级因素
品质因素 控制因素
品质因素:反映烟叶质量的外观因素。 控制因素:影响烟叶质量的外观因素。
成熟度、身份、油分、 残伤 叶片结构、色度、长度
二、分级因素与应用
(一)成熟度
• 指调制后烟叶的成熟程度(包括田间和调制成 熟度) 原烟(分级)成熟度=田间成熟度+调制后熟 成熟度的本质性含义: 指调制后烟叶内部生化变化和生理变化符合卷 烟工业加工要求和吸食者需要的程度(状态)
球温度过高或湿球温度过高造成。
特征:使烟叶表面(正\背)呈现鲜艳的红色。
• 质量特性:香气减少、杂气(糊焦气)增加。
潮红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 原因:调制后的烟叶吸湿导致烟叶出现棕色 化,使烟叶表面出现暗红色。
质量特性:香气减少、杂气增加。
蚜虫损害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 原因:烟叶在田间受到蚜虫危害,调制后烟叶 出现大面积褐色斑点或灰色斑块。
从烟叶脉相区分部位烟叶分级

脉相特征提取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不同部位烟叶的脉相特征,包括叶脉密度、叶脉长度、叶 脉宽度等。
差异显著性检验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脉相特征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 部位烟叶的脉相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脉相特征的烟叶分级效果评估
分级模型构建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基于脉相特征的烟叶分级模型,将烟 叶分为不同等级。
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取烟叶的光 谱信息,通过光谱特征分析烟叶 的化学成分和品质。
02
机器视觉技术
03
人工智能算法
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烟叶图像进 行自动识别和分类,提高分级效 率和准确性。
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烟叶脉相特 征进行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实 现智能化分级。
04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 法
样本采集与预处理
谢谢观看
颜色较浅
颜色通常较浅,呈浅绿色或黄 绿色。
03
基于脉相特征的烟叶分 级方法
脉相形态分析法
主脉形态
通过观察和测量烟叶主脉 的粗细、弯曲程度、颜色 等特征,可以判断烟叶的 生长部位和成熟度。
支脉分布
支脉的密集程度和分布情 况也是烟叶分级的重要依 据,不同部位的烟叶支脉 分布有明显差异。
脉相整体特征
综合分析主脉和支脉的形 态特征,可以对烟叶进行 准确的分级。
跨品种、跨区域的适用性研究
本研究主要针对特定品种和区域的烟叶进行了研究,未来可进一步开展跨品种、跨区域的适用性研究,验证和完善相 关理论和方法的普适性。
智能化烟叶分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基于本研究成果,未来可研发智能化烟叶分级系统,实现烟叶分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烟叶生产加 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可将相关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其他农作物和产品的分级和分类中,推动农业生产 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烤烟部位识别

一、下部烟叶部位识别下部叶着生在烟株的下部,包括脚叶和下二棚,用英文字母X表示。
1、脚叶识别脚叶着生在烟株最下部的2-3片烟叶,多由烟株自苗床带来,多表现假熟,识别方法如下:①观察脉相主脉细小而不外露,叶基部宽平。
②观察叶形叶片小而圆③观察叶面叶面平坦,由于靠近地面,叶面附有砂土。
④观察颜色叶色多为淡黄或土黄,色度淡⑤手感叶片叶片薄,且均匀一致,油分少,弹性差。
2、下二棚叶识别下二棚叶着生在脚叶上方与脚叶相邻的4-5片烟叶,识别方法如下:①观察脉相叶基部宽平,主脉较细,靠叶尖部分不显露,靠叶基部分微露,支脉细平。
叶脉发白,近叶尖处较弯曲。
②观察叶形叶形较宽圆,叶片较大,叶尖较钝。
③观察叶面叶面平坦。
④观察颜色叶色多为淡黄和正黄,叶尖部颜色稍深,基部稍浅。
⑤手感叶片叶片稍薄,叶尖部分与叶基部厚薄不匀,尖部稍厚,基部稍薄。
油分有至稍有,弹性略差。
二、中部烟叶识别中部叶着生在烟株中部的4-6烟叶称为中部叶,俗称“腰叶”。
用英文字母C表示,识别方法如下:①观察脉相主脉粗细适中,遮盖至微露,叶尖处稍弯曲,主支脉夹角较大。
②观察叶形宽至较宽,叶尖较钝。
③观察叶面叶面皱缩。
④观察颜色一般多呈现橘黄色,少数为柠檬黄色。
⑤手感叶片厚度均匀一致,稍薄至中等,少数叶色浅淡的叶片为稍薄,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叶片柔软,弹性强。
三、上部烟叶识别上部叶着生在烟株中部以上的几片烟叶,包括上二棚和顶叶,用英文字母B表示。
1、上二棚烟叶识别上二棚是指着生在腰叶之上与腰叶相邻的4-5片烟叶。
识别方法:①观察脉相主脉较粗,较显露,支脉突起,叶脉呈褐色,主支脉夹角较小。
②观察叶形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
③观察叶面叶面稍皱折。
④观察颜色叶色较深,多呈现橘黄和红棕色。
⑤手感叶片叶片较厚,多数叶色浅的上二棚叶厚薄中等,油分较多,弹性较强。
2、顶叶识别顶叶是指着生在烟株顶端的3-4片烟叶,识别方法如下:①观察脉相主脉粗大,显露、支脉突起,主支脉夹角小,呈棕褐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烤烟GB2635—1992对烟叶各部位等级的品质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在实际的生产、分级、收购以及工商交接过程中,处于交接部位的烟叶等级经常出现模糊不清、判断失误、相互混级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腰叶偏下部位等级C3F、C4F、C3L、C4L分别与下二棚烟叶等级X1F、X2F、X1L、X2L的部位特征较为接近,等级质量也较为接近,容易出现交错混级现象;腰叶偏上部位等级C2F、C2L与上二棚烟叶等级B1F、B1L部位较为接近,亦容易出现相邻部位烟叶等级相混现象。
上述问题严重影响烟叶的收购质量,造成烟叶等级纯度不够,混级、混部现象严重,易造成烟叶收购中烟农与检验人员的矛盾,也不利于工商交接,影响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在实际分级中正确判定这些烟叶等级,对提高烟叶等级纯度、烟叶等级合格率有着重要意义。
1 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相混的原因分析1.1 烟农分级技术掌握不准烟农分级技术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对烟叶部位的界限认识不清楚、不明显,正确把握部位特征有难度,出现将邻近烟叶等级相混淆的现象[1]。
1.2 对种烟收益期望值过高,有意靠在价格高的等级内部分烟农对种烟收入的期望值过高,思想觉悟不高,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分级过程中将价格偏低的等级混入价格偏高的等级里面,人为造成收购等级判定的难度,达到混级出售、增加收益的目的。
1.3 分级检验人员执行标准不到位分级检验人员的分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标准的理解程度有偏差,对标准的正确执行存在误区,致烟叶收购过程中对某些邻近等级界定不清,特别是对邻近部位等级质量较为接近的烟叶等级的判定,常出现混级、混部问题[2]。
1.4 思想和市场不确定因素造成混淆的现象有的年份由于烟叶种植面积和市场波动因素以及某些主观意志的影响,在收购过程中不认真执行标准,部分等级检验人员思想松懈麻痹,把关不严,致使部位相混、等级相混,出现相邻交接部位人为混淆的现象。
2 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的正确判定2.1 腰叶偏下部位与下二棚部位烟叶等级的正确判定2.1.1 C3F(或C3L)与X1F(或X1L)的判定。
C3F(或C3L)一般生长在中部偏下位置,烟叶成熟,呈现有不明显的成熟斑和颗粒状,颜色橘黄,尚均匀,不够饱满,视觉色彩反映一般,叶面尚有油性反映,手摸叶片厚薄尚适中,叶面有油润感,有韧性,弹性较好,叶面疏松,有皱缩感,长度35 cm以上,残伤不超过25%[1]。
C3L 颜色较淡,多为正黄色或淡黄色,手摸叶片稍薄,其余与C3F一致。
识别时应注意该等级部位接近下部,不要同下部等级混淆,特别是X1F(或X1L)。
X1F(或X1L)生长在下部,接近腰叶部位,叶片成熟,呈现有颗粒状,颜色橘黄、均匀、尚饱满,视觉色彩反映较强,叶面尚有油性反映;叶尖部质量较好,叶基部稍差,主脉尖部稍弯曲,手感叶片稍薄(基部薄,尖部厚),叶面皱缩、松弛,有油润感,有韧性,弹性较好,长度40 cm以上,残伤不超过15%。
X1L与X1F相比,颜色较淡,多为淡黄色或正黄色,其余和X1F一致。
C3F与X1F的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档次相同,而身份、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4个因素的要求均有一定的差异。
C3L与X1L 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档次相同,而色度、长度、残伤允许度3个因素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分级实践中,除正确识别烟叶部位外,正确把握这些烟叶等级的品质规定对区分C3F与X1F、C3L与X1L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判定中部3级与下部1级的关键点在叶面特征和饱和程度上。
一般叶面平坦,结构松弛,手摸松软感,色泽饱和度和饱满度强的属下部叶;叶面皱缩,手摸绵软有紧实感,饱和度一般,光亮度显明亮感强的属于中部叶。
2.1.2 C4F(或C4L)与X2F(或X2L)的判定。
C4F(或C4L)一般生长在中部偏下部位,烟叶成熟,颜色橘黄,尚均匀,不够饱满,视觉色彩反映一般,油性反映不太显露,手摸叶片稍薄,叶面尚有油润感,韧性、弹性稍差,叶片疏松,皱缩感不强;长度35 cm以上,残伤不超过30%[3]。
C4L与C4F相比,颜色差异较大,一般为正黄色或淡黄色,其余外部特征与C4F相同。
识别时应注意:该等级叶基部质量稍差,或稍带平滑部分,同下部烟的显著区别在于主支脉是半遮半露,而不是细小。
X2F(或X2L)生长在下二棚部位,叶片成熟,稍有不明显的颗粒状,颜色橘黄、尚匀、不够饱满,视觉色彩反映一般,叶面油性反映不太显露,手感叶片稍薄(基部薄,尖部厚),稍有松弛感觉,尚有油润感,尚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长度35 cm以上,残伤不超过25%。
X2L与X2F相比,颜色稍淡,多为淡黄色或正黄色,身份薄一些。
识别时应注意:手感叶片有松弛感、松软感,同“疏松”有明显区别,主支脉趋向细小。
C4F与X2F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要求一致,只有残伤允许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C4L与X2L的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色度、长度要求一致,只有身份、残伤允许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分级中,烟叶分级人员除掌握这2个等级的部位区别外,正确把握其身份与残伤允许度要求对区分C4F与X2F、C4L与X2L有着重要意义。
2.2 腰叶偏上部位与上二棚部位烟叶等级的正确判定2.2.1 B1L与C2L的判定。
B1L一般生长在上部接近腰叶位置,叶片成熟充分,呈现有明显的成熟斑和颗粒状,颜色正黄、均匀、色泽饱和,视觉色彩反映强;叶面有油性反映,叶片中等,叶面皱缩感强,疏松程度略差,叶片油润丰满,有滑腻感,韧性强,弹性好,长度45 cm以上,残伤不超过15%。
C2L一般生长在中部中间偏上位置,烟叶成熟,呈现有成熟斑和颗粒状,颜色正黄,均匀一致,尚饱和,视觉色彩反映较强,叶面尚有油性反映,手摸叶片厚薄适中,均匀一致,叶面有油润感,有韧性,弹性较好,叶面疏松,有皱缩感,长度40 cm以上,残伤不超过15%。
C2L与B1L的成熟度、身份、残伤允许度要求一致,叶片结构、长度要求接近,而油分、色度差别较大[4]。
因此,在实际分级中,烟叶分级人员除掌握这2个等级的部位区别外,正确把握其油分、色度要求对区分C2L与B1L有着重要的作用。
2.2.2 B1F与C2F的判定。
B1F一般生长在上二棚偏下部位,接近腰叶。
叶片成熟,呈现有成熟斑和颗粒状,颜色橘黄、均匀、色泽饱和饱满,视觉色彩反映浓;叶面有油性反映,叶片稍厚实,叶面皱缩,疏松程度属疏松至尚疏松,叶片有油润感,韧性强,弹性好,长度45 cm以上,残伤不超过15%。
C2F一般生长在中部中间稍偏上位置,烟叶成熟,呈现有成熟斑和颗粒状,颜色橘黄,均匀一致,尚饱和,饱满度略差,视觉色彩反映较强;叶面尚有油性反映,手摸叶片厚薄适中,均匀一致,叶面有油润感,有韧性,弹性较好,叶面疏松,有皱缩感,长度40 cm以上,残伤不超过15%。
B1F与C2F的成熟度要求一致,在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残伤允许度要求不一致,差别大,主要看点要从身份、色度和叶片结构上去把握[5-6]。
C2F身份中等、色度强、叶片结构疏松;B1F 身份稍厚、色度浓、叶片结构尚疏松。
因此,在实际分级中,烟叶分级人员除掌握这2个等级的部位区别外,正确把握其身份、色度和叶片结构要求对区分B1F与C2F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判定邻近部位相混等级的技术关键3.1 正确判定烟叶部位邻近部位烟叶等级的部位不同,这是正确判定这些等级相混的关键。
因此,要正确把握烟叶的部位。
只有做到部位分得准,才能依据烟叶的品质规定分清这些等级,避免相混现象的发生。
区分烟叶部位应从脉相、叶形、叶面、身份、颜色[2]等方面进行。
3.1.1 下二棚叶的判定。
①观察脉相:叶基部宽平,主脉较细,靠叶尖部分不显露,靠叶基部分微露,支脉细平,叶脉发白,主支脉比较弯曲。
②观察叶形:叶形较宽圆,叶片较大,叶尖较钝,近叶尖处弯曲。
③观察叶面:叶面平坦,叶组织松软、松弛。
④观察颜色:叶色多为淡黄或正黄,光亮度趋暗,叶尖部颜色稍深,基部稍浅。
⑤手感叶片:叶片稍薄,叶尖部与叶基部厚薄不匀,尖部稍厚,基部稍薄。
油分有至稍有,手摸叶片软绵,弹性略差。
3.1.2 中部叶的判定。
①观察脉相:主脉粗细适中,遮盖至微露,叶尖处稍弯曲,主支脉夹角较大。
叶基部较宽平,呈现浅灰色,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手感比较柔软。
②观察叶形:叶形宽大,叶尖较钝。
③观察叶面:叶面皱缩感强,光亮度趋强,弹性好。
④观察颜色:一般多呈现橘黄色,少数为柠檬黄色;部分叶片沿主脉附近颜色稍浅。
⑤手感叶片:厚度均匀一致,稍薄至中等,少数叶色浅淡的叶片为稍薄,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手摸有滑腻感,叶片柔软,弹性强。
3.1.3 上二棚叶的判定。
①观察脉相:主脉较粗且直,较显露,支脉突起,叶脉呈褐色,主支脉夹角较小。
观察时以叶基部脉相为准,应注意一部分叶片采收时带蒂,这部分叶片容易识别;另一部分不带蒂,但叶基粗大,较中部叶基区别明显。
②观察叶形: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
③观察叶面:叶面稍皱折。
观察时应注意叶面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病斑、焦尖焦边,这是区别上部叶与中部叶叶面的特征之一。
④观察颜色:叶色较深,多呈现橘黄或红棕色。
⑤手感叶片:叶片较厚,少数叶色浅的上二棚叶厚薄中等,油分较多,弹性较强,韧性和拉力强,手摸叶片叶肉充实有紧实感。
3.2 正确理解与执行烤烟国家标准在判定邻近部位烟叶等级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并执行烤烟四十二标准的有关品质规定,这是区分这些等级相混的技术依据。
烟叶分级人员在实际分级中,一是要正确理解烤烟的定级原则,确定每个分级因素均达到某级的要求才能定为某级;二是要注意正确利用烤烟的验收规则,如中部叶短于35 cm者在下部叶组定级,此规定应确切理解为中部叶短于35 cm者,可在下部叶组依其品质因素在相应级别定级,换言之,仅从长度考虑,当中部叶不足35 cm时,下部1级及下部2级已将其排除在外[3]。
只有正确理解与执行烤烟国家标准才能对邻近部位烟叶等级进行正确判定。
4 结论与建议(1)综上所述,C3F(或C3L)与X1F(或X1L)、C4F(C4L)与X2F(X2L)、B1L与C2L、B1F与C2F易出现混级、混部现象,要正确判定这些邻近部位烟叶等级,就应找准其混级、混部的原因,并掌握其正确的判定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定这些邻近部位烟叶的等级,提高等级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在现场检验中就能快速准确地判定烟叶等级。
(2)由于下部与中部、上部与中部烟叶部位相邻,特别是下、中、上部交接处几片烟叶较难正确判断部位和判定等级。
遇到下部与中部交混难以判定时,主要看叶片干物质的充实程度和身份、颜色的均匀度。
一般中部叶干物质较充实,叶片厚度、颜色均匀一致,手感柔软,叶片皱缩,可以再伸展,支脉较直;而下部叶手感比较枯、松,叶基薄而叶身较厚,叶片平展,不可以再延伸,支脉较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