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月上护理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珊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阐述孕产妇产后护理期间强化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对妊娠结局、生活质量及产妇心态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8年5月开始,至2019年7月结束,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孕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评估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差异,记录各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差异性,同时比较各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两组产妇未经护理干预前,抑郁评分相近(P>0.05),观察组产妇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9.04±1.01)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

另外,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更高,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妇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孕产妇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施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孕产妇;产后抑郁;妊娠结局;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1-0120-02
产后抑郁指的是孕产妇分娩后产褥期出现心绪不宁、焦虑、烦躁、悲观等负性情绪,对产妇产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孕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内分泌紊乱、分娩期间的紧张、恐惧心理、家庭关系不和谐、躯体疾病、遗传因素、产后不适、睡眠不足或照顾胎儿的艰辛等,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1]。

因此,做好孕产妇护理干预工作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以孕产妇主观感受为基础,关注产妇的需求及情绪变化,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其负性心理,促进其身份良好转换,备受患者好评。

本文以我院收治130例孕产妇为例,详细叙述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自2018年5月开始,至2019年7月结束,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孕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孕产妇65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28.4±1.3)岁,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31例。

观察组总计孕产妇65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年龄(28.5±1.4)岁,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30例。

比对孕产妇信息相似性较大(P>0.05),符合研究 需求。

1.2方法 首先,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其基本资料,并对其心理状态、学历等进行评估。

对于中专及以上学历者可选择口述和健康图册联合的方式进行宣教,分别介绍阴道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的区别、各自优势、各自缺点等基本知识,使产妇能了解不同分娩方式产生的记过。

而对于学历较低者则可选择图册联合视频的方法,以使相关知识点更加简明易懂。

对于初产妇要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对此类产妇还可运用现场教学的方式,以病床模拟产床,将分娩过程以分解步骤的方式直观展现,从而使产妇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评估和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应主动与其开展沟通护理,以诱导提问的方式帮助产妇主动说出心中的负面情绪或顾虑,并鼓励产妇向护理人员情绪,继而达到排解烦闷的目的[2]。

同时,对于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需耐心的解答,必要时可挑选同病房已分娩的产妇配合护理人员讲解,以使未分娩产妇认同感提升,从而更好地配合心理干预。

第三,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参与产妇的心理护理中,以健康宣教的方式提升家属对分娩的认知,同时提醒产妇丈夫多包容其负面心理表现,可使其感受到家庭成员带来的关心和温暖,也可分担产妇内心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第四,护理人员需指导产妇进行自我心理放松训练,以舒适卧位状态为基础,通过闭眼深呼吸法逐渐放松肌肉和心态,这个过程中可播放产妇喜欢的轻音乐或电视节目,以达到最佳的放松效果。

要求这个时候产妇可不考虑任何放松以外的事情,并在脑海中自由想象美好画面,也可想象孩子分娩后与自己相处的画面,借由母性心理改善其它负面心理。

在产妇放松的过程中,周围家属应尽量降低自己发出的声音,以免打扰。

第五,为产妇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选择半卧位休息,利用深呼吸的方法先放松身体肌肉,然后再快速紧绷,且需持续15s,最后再放松全身,通过一张一弛的肌肉训练使产妇加深肌肉用力和放松的状态,为其调整生理状态和产时腹压分娩有积极 作用。

1.3观察指标 通过EPDS量表[3]对各组孕产妇护理前后抑郁心态予以评估,满分以30分计,得分与抑郁心态呈正相关。

记录各组产妇分娩结局,计算发生率。

利用QOL量表对孕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涉及心理质量、生理质量、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四项内容,均以25分计,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归纳整理研究结果,录入SPSS 20.0软件内进行处理,以P<0.05形式反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前后抑郁心态比对 两组产妇与护理干预前心态评分相似(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抑郁心态比对[(
_
x±s)分]
名称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24.15±1.739.04±1.01
对照组24.16±1.7114.98±1.03 t0.6410.94
P值>0.05<0.05
2.2妊娠结局比对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相较对照组比较低(P<0.05),见表2。

2020年1月上护理研究
表2 妊娠结局比对[n(%)]
名称例数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
观察组6561(93.85)4(6.15)2(3.08)1(1.54)
对照组6548(73.85)17(26.15)9(13.85)7(10.77)
χ2 -9.609.60 4.87 4.80
P值-<0.05<0.05<0.05<0.05
2.3 生活质量比对 观察组孕产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比对(_
x±s)
名称心里质量生理质量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观察组22.15±1.0721.95±1.0123.23±0.4222.48±0.36对照组18.49±1.0818.02±1.0219.04±0.4318.55±0.33 t8.348.059.278.13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以及产后这三个阶段内均会表现出复杂且多变的心理状态,这是由于内分泌、心理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尤其是其对分娩时疼痛和身份转变的恐惧,均会直接影响其分娩结局和自身健康。

因此,在分娩前应给予正确的心理干预[4]。

该干预措施可分为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家属心理干预、放松训练、肌肉训练等多个方面,其中健康宣教和两种心理干预均属于被动心理调整方式,通过纠正产妇错误认知、解决心理需求等方式扭转其心理状态。

而放松和肌肉训练则是由产妇主动开展的自我心理调节,使其掌握心理状态的自主调节方法,以确保在医护人员和家属不在身边时也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有效控制产后抑郁症状。

参考文献
[1] 陈松佳. 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妊娠结局及生活
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 26(8): 86-88.
[2] 刘东霞. 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影响
[J]. 甘肃科技, 2017, 33(13): 130-131.
[3] 冯苗, 张小华. 产科心理干预护理对孕产妇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
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28): 165-166.
[4] 吴慧萍. 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
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02): 227-229.
良好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善妇产科患者的依从性和病情[4]。

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干预组妇产科疾病宣教满意率、住院环境舒适度满意率、服务态度满意率、操作能力满意率、心理疏导满意率、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妇产科疾病认知、手术依从性、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心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 肖潇.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70): 293+315.
[2] 翁金华.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实用
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3): 120+124.
[3] 彭园枝.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36): 283-284.
[4] 王锋.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 2019, 13(04): 204-205.
(上接第118页)
表2 对比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_
x±s)分]
维度A组(n=38)B组(n=38)t P
PF18.40±3.5513.45±3.18 6.4020.000 BP8.85±1.56 5.59±1.379.6790.000 RP 5.67±1.23 5.11±1.08 2.1090.038 VT15.42±2.5313.37±2.16 3.7990.000 MH19.14±3.5410.42±3.2811.1380.000 SF 6.87±1.25 5.34±1.10 5.6640.000 RE 4.47±0.55 4.11±0.69 2.5150.014 GH18.46±2.5114.19±2.577.3270.000
3 讨论
在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MT的治愈率有多升高,患者的生命周期明显延长[2]。

MT的临床护理从生理护理转向生理-心理护理,并日益重视心理健康对于治疗预后的影响。

患者被确诊为MT后,会使亲属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且需要面临昂贵的治疗费用,这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可针对患者与亲属的情绪变化进行个体化护理[3]。

其中,加强沟通能够拉近护患距离,使亲属主动调节情绪,辅助完成护理操作。

人文关怀可使患者与亲属感受到护理温暖,并能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进而增强其幸福感,改善治疗依从性。

及时安抚可为患者与亲属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开导亲属,避免其情绪失控,影响患者心态[4]。

心理知识宣教可全面性提升患者与亲属的疾病认知度,采用正确方法缓解癌痛,发挥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

以上护理的实施前提是紧密的护患关系,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责任心,可获得患者与亲属信任[5]。

综上可知,心理护理可全方位减轻患者与亲属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面对治疗,主动配合护理操作,进而优化疗效,取得较满意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莹, 杨旦红, 王芳. 恶性肿瘤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及亲属心理干
预影响[J]. 上海医药, 2017, 38(2): 49-51, 58.
[2] 李玉玲, 郭良玉, 管玉华, 等. 姑息心理干预对骨科恶性肿瘤患
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癌症进展, 2019, 17(17): 2097-2100.
[3] 欧阳, 周进. 半结构化小组心理干预对贵阳市恶性肿瘤患者情绪
与生命质量的影响[J]. 医学与社会, 2019, 32(8): 85-88, 93. [4] 陈慧芳, 姜晓娟. 认知干预对乳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的
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20): 75, 78.
[5] 黄慧慧. 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19): 160-161.
(上接第11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