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hì) 水藻.(ǎo)
B.锥.形(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ī) 屋檐.(yán)
点拨: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清)
(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带—戴)
(3)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
、艳丽俊俏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
....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玩起了打雪仗。
....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以她的芳香宜人、内涵丰富给人喜悦;冬,以她的洁白无瑕、冰清玉洁令人爱慕。
7.用课文原句填空。
(5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综合性学习。
(8分)
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
为此,七年级(9)班的学生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古诗·春天
(1)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2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活动二】摄影·春天
(2)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
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描述照片内容。
(40字左右)(3分)
我的描述: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临的消息。
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活动三】励志·春天
(3)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的性,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3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9—10题。
(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3分) 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10.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点拨:实写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10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⑤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1.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
1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13.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斜”字表现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4分)
(三)阅读文章,完成14—17题。
(14分)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成永久的荒凉。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
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
它们回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
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并没出动,只是沙滩上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
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
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喧哗咆哮的黄河,凌流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芽。
“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
碰到阴天,说不定还要飘几片白雪。
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
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
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
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
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
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
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逃,有的跑,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
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
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
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
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
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
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
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
大青山前。
14.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塞外春天的图画?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4分) 四幅;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1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3分)
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
逃走。
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兽嬉春的情态,抒发了作者对塞外春天的喜爱之情。
16.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古人的诗句表现塞外的荒凉,有什么作用?(3分) 欲扬先抑,为后文描写塞外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做铺垫。
17.联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15分)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
”蛙说。
“那么谁告诉我春天到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
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
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 ...ǎ.).角。
..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
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
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
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4分) 示例:芒种农夫插秧图;小暑玫瑰花开图;白露登高眺远图。
19.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挣扎”原指用力支撑。
在这里用形象地说明玫瑰花开花的过程很艰难。
20.“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4分)
示例:木棉一边在风中起舞一边想:“树,别了。
有你的支持,才有我火红的绚烂。
兄弟姐妹们,我了,这个冬天没有寒冷,因为我们的心紧紧靠在一起。
繁华落尽后,不是落寞,而是一地的璀璨……”
2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赏析。
(4分)
示例:我最喜欢“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一句,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芒种时节特有的优美景致,句式整齐,语气渐强,突出了作者对芒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作文(50分)
2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拒绝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中心明确,语句通顺,表达有创意;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2)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我们便由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走进了花一般的青春年华,我们背起行囊,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未。
当我们打开行囊,清点着自己的收获时,才发现自己的行囊里,既有理想、憧憬、成功、责任,也有失败、忧愁、烦恼……
请以《十五岁,我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