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四单元第2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四单元第2课隋唐:
开放革新的时代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选择题
1._____年,隋朝灭亡。
李渊进入_________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后传位________,即唐太宗,年号_________。
2.唐太宗时期,经过励精图治,出现了“_______”的局面;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她的统治有“__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_______时期,史称“_______”。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的女皇帝,晚年称帝。
4.唐朝制造了_____________(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__。
5.唐朝著名的大都会有:________、洛阳、_________和成都。
________既是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6.隋大运河:(看图回答)
(1)大运河的中心在什么地方?
(2)南北端点各是什么?
(3)大运河由哪四段组成?
(4)大运河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二、单项选择题
7.在唐朝初期实行“新政”的是哪位皇帝()
A.武则天B.唐高宗C.唐太宗D.唐高祖
8.科举制创立于()
A.三国B.隋朝C.宋朝D.唐朝
9.唐朝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
A.分封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郡县制10.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的目的是( )
A.做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D.维护巩固唐朝统治
11.三省六部制起源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12.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
13.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的灌溉田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
1.617 长安李世民贞观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617年,隋朝灭亡,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传位给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全盛开元盛世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第一位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天授元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4.曲辕黎筒车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这是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5.长安扬州长安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会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宏伟壮丽,既是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6.(1)洛阳
(2)南起余杭北至涿郡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4)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大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依据所学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大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依据所学可知,“隋唐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依据所学可知,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7.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好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实行“新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人物不是实行“新政”的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
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B项不符合题意;ACD三项的时间不是科举制诞生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C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A项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隋朝时期确立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政治体制,B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政治体制”“唐朝”,结合唐朝的相关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唐朝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利用排除法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得出正确答案。
10.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维护和巩固了唐朝统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维护巩固唐朝统治,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朝代不是三省六部制起源的朝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这是用来耕地的工具,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工具不都是唐朝时期的发明创造,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外友好开放,来往密切,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还发明了筒车,筒车不分昼夜的灌溉田地,①②④符合题意;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这种说法不正确,坊是居民住宅区,不是商业区,不能出售农产品,③排除;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