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二○一五年气候影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2期
摘要:对2015年利津县的天气气候进行了综合评价,归纳了天气气候对各行业的综合影响,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人们如何利用天气气候趋利避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天气气候;影响;评价
2015年利津县平均气温偏高,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
就气象条件对各行业的影响而言,属一般年份。
1 年气候概况
1.1 温度
2015年平均气温14.1℃,较常年偏高0.9℃,较上年偏低0.4℃。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9.1℃,出现在11月26日;极端最高气温37.9℃,出现在7月14日。
全年除1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其它月份均高于常年或较常年持平,1~3和12月较常年明显偏高。
初霜日期为2014年10月14日,较上年早28天;终霜日期为2015年4月7日,较上年偏晚25天。
全年无霜期202天,较上年少12天。
1.2 降水
2015年降水量746.3mm,较常年偏多215.7mm,比上年偏多389.4mm。
全年出现暴雨2天,日最大降水量78.3mm(7月30日)。
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7、8、11月份降水显著多于往年。
1.3 日照
2015年日照时数2 294.3h,较常年偏少16.5%(452.8h),较上年偏少78.0h。
除3月光照偏多,其它光照均偏少,光照明显不足,对作物生长发育成熟有不利影响。
2 各季气温、降水、旱涝定量评价
2.1 冬季(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
2015年冬季平均气温0.7℃,较常年偏高1.5℃,较上年偏低0.1℃。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8.4℃,出现在1月1日,极端最高气温19.1℃,出现在2月14日。
冬季平均气温偏高,全年无日最低气温低于-10℃的寒冷天气。
冬季降水量14.1mm,较常年偏少3.3mm,比上年偏多5.4mm。
季日照时数500.2h,较常年偏少66.3h,较上年偏少3.9h。
2015年冬季(2014年12月~2015年2月),平均气温偏高,期间除前期少部时段气温偏低外,中后期大部时段气温偏高且变化平稳;季降水量偏少,期间1月下旬和2月中旬降水偏多,其它大部时段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受部分时段雾霾和阴雨(雪)天气影响,冬季光照条件略显不足。
冬季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有雾霾、寒潮和雨雪等,综合评价2015年冬季气候条件对各行业的影响,属一般年份。
2.2 春季(3~5月)
春季平均气温14.5℃,较常年偏高0.9℃,较上年偏低1.9℃。
季降水量89.3 mm,较常年偏多7.9mm,较上年偏多26.7mm。
季日照时数718.9h,较常年偏少64.8h,较去年偏少8.7h。
2015年春季(3月~5月),气温以偏高为主,期内气温波幅较大,冷暖分布不均,前、后期气温偏高,中期部分时段气温偏低;季降水量略偏多,降水分布时间不均,前、后期偏少,中期部分时段偏多;季日照时数略偏少,部分时段受阴雨和雾霾天气影响,光照条件较差。
春季气候事件主要有大风、雨雪、倒春寒和大雾等,综合评价2015年春季气候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属较好年份。
2.3 夏季(6~8月)
夏季(6~8月)平均气温26.3℃,较常年偏高0.5℃,较上年偏高0.3℃。
季降水量523.7mm,较常年偏少176.0mm,较上年偏多330.8mm。
季日照时数683.4h,较常年偏少66.9h,较上年偏多27.4h。
极端最高气温37.9℃,出现在7月14日。
气候特点是:2015年夏季(6月~8月),气温偏高,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7~8月出现“旱涝急转”天气,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和雨涝灾害;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
夏季内部分时段出现高温热浪天气,给居民生活和室外工作带来不便;受高温少雨和阴雨寡照等天气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损失。
综合分析2015年夏季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属偏差年份。
2.4 秋季(9~11月)
秋季平均气温14.3℃,较常年偏高0.1℃,较上年偏低0.7℃。
季降水量119.4mm,较常年偏多35.3mm,较上年偏多25.9mm。
秋季日照时数444.8h,较常年偏少201.8h,较去年偏少60.6h。
2015年秋季(9~11月),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
季内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连阴雨、寒潮低温等,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评价2015年秋季气候条件对各行业的影响,属一般偏差年份。
3 重大灾害性天气及影响
气象灾害主要是暴雨洪涝,据农业部门调查:今年棉花受暴雨洪涝影响,产量减少;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间气象条件有利,冬小麦丰产。
3.1 过程概述
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我县境内普降暴雨,并伴有大风。
8月2日17时至6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量137.1mm,其中最大降雨量为明集乡185.9mm。
截止目前,年内我县降雨量为501.3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145.5mm。
3.2 灾情
因连续降雨,造成农田积水、农作物倒伏、受灾严重;部分农房受损、倒塌。
据统计,本次洪涝灾害造成全县103 603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9 666.3hm2,其中成灾面积为17 463.1hm2,绝产面积为6 000hm2;一般损坏房屋157间、严重损坏房屋104间、倒塌房屋43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1人。
截至目前,此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9 660万元。
4 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1 气候对冬小麦的影响
2015年度我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冬前气温条件好,利于冬前出苗和分蘖;越冬期内大部时段气温偏高,无骤变天气发生,大部气象条件能够满足冬小麦越冬需求;冬小麦生育中后期大部时段光温条件正常,降水条件充沛,气象条件利于冬小麦弱苗转化升级和后期灌浆成熟需求。
总体来看,本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属好的气候年景。
4.2 气候对棉花的影响
2015年全县整个棉花生育期,大部时段气象条件匹配合理,能够满足棉花生长发育需求,部分时段出现的暴雨洪涝和低温寡照天气对棉铃增重、裂铃吐絮及棉花产量的形成有不良影响,综合棉花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属偏差年份。
5 小结
总之,2015年利津县灾害性天气较少,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各级各部门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气象灾害进行了有效防治,使灾害降到了最低。
综合评价2015年利津县天气气候对农业及其他行业的综合影响属一般年份。
利津县二○一五年气候影响评价
田秀菊1,孟 恬2
(1.山东省利津县气象局,山东利津 257400;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 610225)
作者简介:田秀菊(1971—),女,辽宁灯塔人,大学学历,高级工
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工作。
·42·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张辉,高向达,李新军.二0一二年八五0农场气候评价与分析
[J].农民致富之友,2013,(4):222.
[2] 姜琴琴.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研究
[D].上海交通大学,2010.
摘要:“以农牧业围绕现代畜牧业转变、种植业围绕养殖业转变、养殖业围绕优质肉羊业转变”,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是十三五期间塔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作为农技部门,如何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搞好农技推广是摆在每个农技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
从塔城市的实际出发,具体阐述了四项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畜牧业;战略目标;农技推广;方法措施
近年来,塔城市提出以畜牧基地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及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狠抓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等工作,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实现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力争到“十三五”末,牲畜存栏总量稳定在200万头(只),可繁母畜达到170万头(只),占畜群比例85%;其中羊存栏175万只,牛存栏15万头,其它牲畜存栏10万头(匹、峰),蛋鸡存栏20万羽。
出栏牲畜达到300万头(只)左右,出栏率达到150%以上。
肉鸡出栏达到100万羽。
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
肉类总产量达到6万t;生鲜乳5万t;禽蛋产量1万t。
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作为农技推广部门,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饲草资源,协助畜牧业解决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瓶颈问题,夯实发展畜牧业基础。
强有力的推进畜牧业的发展。
1 扩大服务范围
改变以前以主栽作物小麦、玉米、打瓜为中心,兼顾啤酒花等特色作物的服务模式,加大对苜蓿、饲料玉米、红豆草等作物的技术推广和服务,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和推广优质高产的饲料作物及品种。
尤其要注重复种饲草作物的推广,提高复种指数。
2 加强饲草作物种植技术指导,确保饲草高产、稳产、优质、生态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逐步应用到饲草作物的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中去,提高饲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倡导草当粮种,草当粮管,再此基础上,充分提升我市饲草生产的规模和水平,扩大饲草贮备量。
3 摸清塔城市目前的饲草资源现状
配合畜牧部门,调查了解塔城市目前的饲草资源现状,包括天然草地资源、耕地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农田附属青饲草资源、园林树叶资源等资源的类型、可利用面积、年均产鲜草类型及产草量。
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饲草种植计划积累第一手资料。
4 拓展宣传和培训的内容:
4.1 加强对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和培训
天然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围绕畜牧业,农技推广部门应深入基层,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天然草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培训,要结合荒山种草种树,重视对天然草场的管理保护,采取专人看护和网围栏建设等措施,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加强对草场鼠、虫危害的生态防治,禁止乱采滥挖,保护草地植被,提高优质牧草比例,改变只用不养现状,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采取封山育草、灭鼠除害,重视保护和恢复,增强草场生产力。
同时,要将天然草地利用与合理管护相结合,通过刈割鲜草、晾制青干草等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使天然草场成为我市饲草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加强对耕地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的指导
目前我市耕地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地施肥、杂草防除和安全越冬等保护管理措施都不到位,致使杂草丛生,鼠害严重,人工草地生产力下降,又不按牧草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适时收刈,良种不高产,营养损失严重,还破坏了人工草地的持续生产力,牧草加工利用率较低,只限于夏秋季青饲利用,冬舂青饲草不足,造成青绿饲草供应季节性不平衡。
为此应加强对耕地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农户的针对性指导,提升退耕还草地后续转化利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提升退耕还草地后续转化利用。
用林草各半或林一草三模式发展退耕草地。
其次,要缩减荒山、瘠薄地的作物种植,改种牧草,要对适宜种草的退耕地进行牧草的补种、拆种,同时加强管护、鼠虫害防治,提高退耕地产草量;再次通过紫花苜蓿半干青贮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退耕地牧草的加工、贮藏;同时要积极探索退耕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使退耕地向部分养殖大户、饲草业户集中,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
4.3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目前我市作物秸秆虽只有少部分被遗弃、焚烧或用作燃料。
但用作饲草基本是不做任何处理或采用物理切短、粉碎,其利用率很低。
农技部门应根据此实际,采取集中培训、入户培训、座谈等多种形式对牧业户进行秸秆科学利用的广泛宣传和培训,一方面要推广普及秸秆加工利用科技,通过“三贮”技术手段,提升秸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饲草产业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扶持引导有经营能力的农民专门从事农作物秸秆的加工、销售,形成新的饲草产业体系,三是引导群众加大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丰产年景积极动员养殖户贮备大量秸秆和青饲草,投入资金加大饲草加工技术的推广普及。
4.4 加大对饲草产业投入力度,确保饲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要建立以养殖大户、中介组织投入为主体,以财政、信贷,社会资金共同投入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动员有能力的养殖大户和农户积极筹措资金,在饲草盛产期进行收购、加工和贮备,以便为饲草缺乏期提供优质饲草,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以满足广大养殖户的需求,逐步形成饲草收购、贮备、供应为一体的草产业体系。
确保我市畜牧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军.制约塔城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J].草
业与畜牧,2012,(4):54-55.
[2] 梁友德,宁善信,周小玲.以农技推广为契机 实现渔牧业产业
化发展[J].基层农技推广,2014,(4):89.
塔城市围绕畜牧业的发展搞好农技推广的几点建议
古力沙
(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新疆塔城 834700)
作者简介:古力沙(1973—),女,新疆塔城人,专科学历,中级农
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