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 中考题单元试卷:第25章 图形的变换(0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中考题单元试卷:第 25 章 图形的变换 (07)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如图,将△ABC 沿直线 DE 折叠后,使得点 B 与点 A 重合.已知 AC=5cm,△ADC 的
周长为 17cm,则 BC 的长为( )
A.7cm
B.10cm
C.12cm
D.22cm
2.如图,四边形 ABCD 中,点 M,N 分别在 AB,BC 上,将△BMN 沿 MN 翻折,得△FMN,
;
(3)如图④,将图②中的△AED′绕点 E 顺时针旋转 α 角,得△A′ED″,使得 EA′
恰好经过顶点 B,求弧 D′D″的长.(结果保留 π)
29.在折纸这种传统手工艺术中,蕴含许多数学思想,我们可以通过折纸得到一些特殊图 形.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图①~④的过程折叠后展
开. (1)猜想四边形 ABCD 是什么四边形; (2)请证明你所得到的数学猜想. 30.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把矩形沿对角线 AC 折叠,点 B 落在点 E 处,CE 与 AD 相交于点 O. (1)求证:△AOE≌△COD; (2)若∠OCD=30°,AB= ,求△AOC 的面积.
若 MF∥AD,FN∥DC,则∠B=( )
A.60°
B.70°
C.80°
D.90°
3.如图,△ABC 中,∠ACB=90°,沿 CD 折叠△CBD,使点 B 恰好落在 AC 边上的点 E
处.若∠A=22°,则∠BDC 等于( )
A.44°
B.60°
C.67°
D.77°
4.如图,在 Rt△ACB 中,∠ACB=90°,∠A=25°,D 是 AB 上一点.将 Rt△ABC 沿 CD
折叠,使 B 点落在 AC 边上的 B′处,则∠ADB′等于( )
第1页(共10页)
A.25°
B.30°
C.35°
D.40°
5.如图,菱形纸片 ABCD 中,∠A=60°,折叠菱形纸片 ABCD,使点 C 落在 DP(P 为
AB 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 D 的折痕 DE.则∠DEC 的大小为( )
A.78°
B.75°
C.60°
D.45°
6.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4,AD=3,折叠纸片使 DA 与对角线 DB 重合,点 A
落在点 A′处,折痕为 DE,则 A′E 的长是( )
A.1
B.
C.
D.2
7.附图(①)为一张三角形 ABC 纸片,P 点在 BC 上.今将 A 折至 P 时,出现折线 BD, 其中 D 点在 AC 上,如图(②)所示.若△ABC 的面积为 80,△DBC 的面积为 50,则 BP 与 PC 的长度比为何?( )
翻折后,点 C、D 分别落在边 BC 下方的点 C′、D′处,且点 C′、D′、B 在同一条
直线上,折痕与边 AD 交于点 F,D′F 与 BE 交于点 G.设 AB=t,那么△EFG 的周长
为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2.如图 1,将正方形纸片 ABCD 对折,使 AB 与 CD 重合,折痕为 EF.如图 2,展开后再
第6页(共10页)
形纸片沿 DE 折叠,使点 A 与点 C 重合,则四边形 DBCE 的周长为
.
25.如图是长为 40cm,宽为 16cm 的矩形纸片,M 点为一边上的中点,沿过 M 的直线翻折.若
中点 M 所在边的一个顶点不能落在对边上,那么 M 点在
(填“长”或“宽”)上,
若 M 点所在边的一个顶点能落在对边上,那么折痕长度为
或 6; 21.2 t; 22. ; 23. ; 24.18; 25.宽;10 或 8 ; 26.①④;
27.6;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
28. ; ﹣ ; 29.
; 30.
;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20 10:57:46; 用户:qgjyus er10 457;邮箱:q gjyus er10457.219 57750;学号 :21985465
A.(﹣2012,2) B.(﹣2012,﹣2) C.(﹣2013,﹣2) D.(﹣2013,2) 9.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6cm,BC=8cm,把矩形沿直线 BD 折叠,点 C 落在
点 E 处,BE 与 AD 相交于点 F,连接 AE,下列结论: ①△FBD 是等腰三角形;②四边形 ABDE 是等腰梯形;③图中共有 6 对全等三角形; ④四边形 BCDF 的周长为 cm;⑤AE 的长为 cm.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折叠一次,使点 C 与点 E 重合,折痕为 GH,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M,EM 交 AB 于 N,则
tan∠ANE=
.
23.如图,将矩形 ABCD 沿 CE 向上折叠,使点 B 落在 AD 边上的点 F 处.若 AE= BE,
则长 AD 与宽 AB 的比值是
.
24.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 ABC,边 BC=6,AB=10,∠ACB=90°,将该直角三角
cm.
26.如图 1,正方形纸片 ABCD 的边长为 2,翻折∠B、∠D,使两个直角的顶点重合于对角 线 BD 上一点 P,EF、GH 分别是折痕(如图 2).设 AE=x(0<x<2),给出下列判断: ①当 x=1 时,点 P 是正方形 ABCD 的中心; ②当 x= 时,EF+GH>AC;
③当 0<x<2 时,六边形 AEFCHG 面积的最大值是 ;
.
14.如图,矩形 ABCD 中,AB=3,BC=4,点 E 是 BC 边上一点,连接 AE,把∠B 沿 AE
折叠,使点 B 落在点 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
.
15.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12,BC=5,点 E 在 AB 上,将△DAE 沿 DE 折叠,
第4页(共10页)
A.3:2
B.5:3
C.8:5
第2页(共10页)
D.13:8
8.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顶点 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 ABCD 先沿 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 1 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 2014 次变换后, 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交点 M 的坐标变为( )
第10页(共10页)
④当 0<x<2 时,六边形 AEFCHG 周长的值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
27.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8,BC=10,E 是 AB 上一点,将矩形 ABCD 沿 CE 折叠
后,点 B 落在 AD 边的 F 点上,则 DF 的长为
.
第7页(共10页)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
第8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中考题单元试卷:第 25 章 图 形的变换(0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C; 2.C; 3.C; 4.D; 5.B; 6.C; 7.A; 8.A; 9.C; 10.C; 11.A; 12.A; 二、填空题(共 15 小题) 13.4; 14. 或 3; 15. ; 16.2π; 17.12; 18.2≤x≤8; 19. 或 ; 20.3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10.如图,正方形 ABCD 中,AB=6,点 E 在边 CD 上,且 CD=3DE.将△ADE 沿 AE 对
折至△AFE,延长 EF 交边 BC 于点 G,连接 AG、CF.则下列结论:
①△ABG≌△AFG;②BG=CG;③AG∥CF;④S△EGC=S△AFE;⑤∠AGB+∠AED= 145°.
痕将两个角(∠A,∠B)向内折起,点 A,B 恰好落在 CD 边的( )
A.
B.2
C.
D.2
二、填空题(共 15 小题)
1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 ABC 中,∠C=90°,AC=6,折叠该纸片,使点 C 落在 AB 边上
的 D 点处,折痕 BE 与 AC 交于点 E,若 AD=BD,则折痕 BE 的长为
使点 A 落在对角线 BD 上的点 A′处,则 AE 的长为
.
16.如图,在 Rt△ABC 纸片中,∠C=90°,AC=BC=4,点 P 在 AC 上运动,将纸片沿
PB 折叠,得到点 C 的对应点 D(P 在 C 点时,点 C 的对应点是本身),则折叠过程对应
点 D 的路径长是
.
17.如图,将边长为 6 的正方形 ABCD 折叠,使点 D 落在 AB 边的中点 E 处,折痕为 FH,
28.如图①,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 +1,AD= .
(1)如图②,将矩形纸片向上方翻折,使点 D 恰好落在 AB 边上的 D′处,压平折痕交
CD 于点 E,则折痕 AE 的长为
;
(2)如图③,再将四边形 BCED′沿 D′E 向左翻折,压平后得四边形 B′C′ED′,
B′C′交 AE 于点 F,则四边形 B′FED′的面积为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2
B.3
C.4
第3页(共10页)
D.5
11.如图,直线 y=﹣ x+2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把△AOB 沿直线 AB 翻折 后得到△AO′B,则点 O′的坐标是( )
A.( ,3)
B.( , )
C.(2,2 )
D.(2 ,4)
12.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D∥BC,∠B=90°,E 为 AB 上一点,分别以 ED,EC 为折
点 C 落在点 Q 处,EQ 与 BC 交于点 G,则△EBG 的周长是
cm.
18.如图,有一矩形纸片 ABCD,AB=8,AD=17,将此矩形纸片折叠,使顶点 A 落在 BC
边的 A′处,折痕所在直线同时经过边 AB、AD(包括端点),设 BA′=x,则 x 的取值
范围是
.
19.如图矩形 ABCD 中,AD=5,AB=7,点 E 为 DC 上一个动点,把△ADE 沿 AE 折叠,
当点 D 的对应点 D′落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时,DE 的长为
.
第5页(共10页)
20.矩形纸片 ABCD 中,已知 AD=8,AB=6,E 是边 BC 上的点,以 AE 为折痕折叠纸片,
使点 B 落在点 F 处,连接 FC,当△EFC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
.
21.如图,已知在矩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BC 上,BE=2CE,将矩形沿着过点 E 的直线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如图,将△ABC 沿直线 DE 折叠后,使得点 B 与点 A 重合.已知 AC=5cm,△ADC 的
周长为 17cm,则 BC 的长为( )
A.7cm
B.10cm
C.12cm
D.22cm
2.如图,四边形 ABCD 中,点 M,N 分别在 AB,BC 上,将△BMN 沿 MN 翻折,得△FMN,
;
(3)如图④,将图②中的△AED′绕点 E 顺时针旋转 α 角,得△A′ED″,使得 EA′
恰好经过顶点 B,求弧 D′D″的长.(结果保留 π)
29.在折纸这种传统手工艺术中,蕴含许多数学思想,我们可以通过折纸得到一些特殊图 形.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图①~④的过程折叠后展
开. (1)猜想四边形 ABCD 是什么四边形; (2)请证明你所得到的数学猜想. 30.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把矩形沿对角线 AC 折叠,点 B 落在点 E 处,CE 与 AD 相交于点 O. (1)求证:△AOE≌△COD; (2)若∠OCD=30°,AB= ,求△AOC 的面积.
若 MF∥AD,FN∥DC,则∠B=( )
A.60°
B.70°
C.80°
D.90°
3.如图,△ABC 中,∠ACB=90°,沿 CD 折叠△CBD,使点 B 恰好落在 AC 边上的点 E
处.若∠A=22°,则∠BDC 等于( )
A.44°
B.60°
C.67°
D.77°
4.如图,在 Rt△ACB 中,∠ACB=90°,∠A=25°,D 是 AB 上一点.将 Rt△ABC 沿 CD
折叠,使 B 点落在 AC 边上的 B′处,则∠ADB′等于( )
第1页(共10页)
A.25°
B.30°
C.35°
D.40°
5.如图,菱形纸片 ABCD 中,∠A=60°,折叠菱形纸片 ABCD,使点 C 落在 DP(P 为
AB 中点)所在的直线上,得到经过点 D 的折痕 DE.则∠DEC 的大小为( )
A.78°
B.75°
C.60°
D.45°
6.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4,AD=3,折叠纸片使 DA 与对角线 DB 重合,点 A
落在点 A′处,折痕为 DE,则 A′E 的长是( )
A.1
B.
C.
D.2
7.附图(①)为一张三角形 ABC 纸片,P 点在 BC 上.今将 A 折至 P 时,出现折线 BD, 其中 D 点在 AC 上,如图(②)所示.若△ABC 的面积为 80,△DBC 的面积为 50,则 BP 与 PC 的长度比为何?( )
翻折后,点 C、D 分别落在边 BC 下方的点 C′、D′处,且点 C′、D′、B 在同一条
直线上,折痕与边 AD 交于点 F,D′F 与 BE 交于点 G.设 AB=t,那么△EFG 的周长
为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2.如图 1,将正方形纸片 ABCD 对折,使 AB 与 CD 重合,折痕为 EF.如图 2,展开后再
第6页(共10页)
形纸片沿 DE 折叠,使点 A 与点 C 重合,则四边形 DBCE 的周长为
.
25.如图是长为 40cm,宽为 16cm 的矩形纸片,M 点为一边上的中点,沿过 M 的直线翻折.若
中点 M 所在边的一个顶点不能落在对边上,那么 M 点在
(填“长”或“宽”)上,
若 M 点所在边的一个顶点能落在对边上,那么折痕长度为
或 6; 21.2 t; 22. ; 23. ; 24.18; 25.宽;10 或 8 ; 26.①④;
27.6;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
28. ; ﹣ ; 29.
; 30.
;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20 10:57:46; 用户:qgjyus er10 457;邮箱:q gjyus er10457.219 57750;学号 :21985465
A.(﹣2012,2) B.(﹣2012,﹣2) C.(﹣2013,﹣2) D.(﹣2013,2) 9.如图,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6cm,BC=8cm,把矩形沿直线 BD 折叠,点 C 落在
点 E 处,BE 与 AD 相交于点 F,连接 AE,下列结论: ①△FBD 是等腰三角形;②四边形 ABDE 是等腰梯形;③图中共有 6 对全等三角形; ④四边形 BCDF 的周长为 cm;⑤AE 的长为 cm.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折叠一次,使点 C 与点 E 重合,折痕为 GH,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M,EM 交 AB 于 N,则
tan∠ANE=
.
23.如图,将矩形 ABCD 沿 CE 向上折叠,使点 B 落在 AD 边上的点 F 处.若 AE= BE,
则长 AD 与宽 AB 的比值是
.
24.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纸片 ABC,边 BC=6,AB=10,∠ACB=90°,将该直角三角
cm.
26.如图 1,正方形纸片 ABCD 的边长为 2,翻折∠B、∠D,使两个直角的顶点重合于对角 线 BD 上一点 P,EF、GH 分别是折痕(如图 2).设 AE=x(0<x<2),给出下列判断: ①当 x=1 时,点 P 是正方形 ABCD 的中心; ②当 x= 时,EF+GH>AC;
③当 0<x<2 时,六边形 AEFCHG 面积的最大值是 ;
.
14.如图,矩形 ABCD 中,AB=3,BC=4,点 E 是 BC 边上一点,连接 AE,把∠B 沿 AE
折叠,使点 B 落在点 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
.
15.如图,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12,BC=5,点 E 在 AB 上,将△DAE 沿 DE 折叠,
第4页(共10页)
A.3:2
B.5:3
C.8:5
第2页(共10页)
D.13:8
8.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顶点 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 ABCD 先沿 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 1 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 2014 次变换后, 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交点 M 的坐标变为( )
第10页(共10页)
④当 0<x<2 时,六边形 AEFCHG 周长的值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
27.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8,BC=10,E 是 AB 上一点,将矩形 ABCD 沿 CE 折叠
后,点 B 落在 AD 边的 F 点上,则 DF 的长为
.
第7页(共10页)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
第8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中考题单元试卷:第 25 章 图 形的变换(0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C; 2.C; 3.C; 4.D; 5.B; 6.C; 7.A; 8.A; 9.C; 10.C; 11.A; 12.A; 二、填空题(共 15 小题) 13.4; 14. 或 3; 15. ; 16.2π; 17.12; 18.2≤x≤8; 19. 或 ; 20.3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10.如图,正方形 ABCD 中,AB=6,点 E 在边 CD 上,且 CD=3DE.将△ADE 沿 AE 对
折至△AFE,延长 EF 交边 BC 于点 G,连接 AG、CF.则下列结论:
①△ABG≌△AFG;②BG=CG;③AG∥CF;④S△EGC=S△AFE;⑤∠AGB+∠AED= 145°.
痕将两个角(∠A,∠B)向内折起,点 A,B 恰好落在 CD 边的( )
A.
B.2
C.
D.2
二、填空题(共 15 小题)
1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 ABC 中,∠C=90°,AC=6,折叠该纸片,使点 C 落在 AB 边上
的 D 点处,折痕 BE 与 AC 交于点 E,若 AD=BD,则折痕 BE 的长为
使点 A 落在对角线 BD 上的点 A′处,则 AE 的长为
.
16.如图,在 Rt△ABC 纸片中,∠C=90°,AC=BC=4,点 P 在 AC 上运动,将纸片沿
PB 折叠,得到点 C 的对应点 D(P 在 C 点时,点 C 的对应点是本身),则折叠过程对应
点 D 的路径长是
.
17.如图,将边长为 6 的正方形 ABCD 折叠,使点 D 落在 AB 边的中点 E 处,折痕为 FH,
28.如图①,在矩形纸片 ABCD 中,AB= +1,AD= .
(1)如图②,将矩形纸片向上方翻折,使点 D 恰好落在 AB 边上的 D′处,压平折痕交
CD 于点 E,则折痕 AE 的长为
;
(2)如图③,再将四边形 BCED′沿 D′E 向左翻折,压平后得四边形 B′C′ED′,
B′C′交 AE 于点 F,则四边形 B′FED′的面积为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2
B.3
C.4
第3页(共10页)
D.5
11.如图,直线 y=﹣ x+2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把△AOB 沿直线 AB 翻折 后得到△AO′B,则点 O′的坐标是( )
A.( ,3)
B.( , )
C.(2,2 )
D.(2 ,4)
12.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D∥BC,∠B=90°,E 为 AB 上一点,分别以 ED,EC 为折
点 C 落在点 Q 处,EQ 与 BC 交于点 G,则△EBG 的周长是
cm.
18.如图,有一矩形纸片 ABCD,AB=8,AD=17,将此矩形纸片折叠,使顶点 A 落在 BC
边的 A′处,折痕所在直线同时经过边 AB、AD(包括端点),设 BA′=x,则 x 的取值
范围是
.
19.如图矩形 ABCD 中,AD=5,AB=7,点 E 为 DC 上一个动点,把△ADE 沿 AE 折叠,
当点 D 的对应点 D′落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时,DE 的长为
.
第5页(共10页)
20.矩形纸片 ABCD 中,已知 AD=8,AB=6,E 是边 BC 上的点,以 AE 为折痕折叠纸片,
使点 B 落在点 F 处,连接 FC,当△EFC 为直角三角形时,BE 的长为
.
21.如图,已知在矩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BC 上,BE=2CE,将矩形沿着过点 E 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