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运动中常见得损伤及防治措施
一、腕部损伤及防治措施
腕部主要由8块形状各异得小骨构成,鉴于这个解剖特点,我们得手腕才可以作出如此灵活得各种动作,也正就是因为小骨多得原因,因此也就是容易导致腕部损伤得主要原因之一。
手腕得活动范围较小,当击球时,整个手臂起到速度杠杆得作用,手腕快速做出内旋外展动作,如果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较差则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1.作好腕部得准备活动
2.养成使用(护腕)护具得好习惯。
3.不要发“死”力。
4.轻度损伤时,腕部出现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
48~72小时后,用中药熏洗,适当按摩,促进淤血吸收治疗效果好。
重度损伤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施治。
二、腰部得损伤及防治措施
乒乓球运动损伤以腰骶部为最多,约占全部病例得三分之一还多。
在乒乓球运动中,人体始终要保持上体前倾得状态,这时,腰椎得棘上韧带始终保持上体前倾得状态,骶棘肌也长时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许多运动员在运动结束后不注意放松,致使局部过度疲劳,以致积劳成损。
在乒乓球运动中,几乎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转腰这个动作,腰部活动以大肌群为主,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大肌肉群得惰性尚未克
服,也就是造成腰部运动损伤得一个重要原因。
1.打球之前一定要做好腰部得准备活动。
一般活动腰部2~5分钟即可。
2.损伤较轻:一般指局部软组织或韧带轻微损伤。
减少活动或者停止活动;适当做些按摩、拔罐、远红外线照射、贴膏药等,一般5~7日可愈。
3.严重损伤:指腰部软组织或韧带撕裂、小关节明显错位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等。
需要卧床休息,在执业临床医师得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三、膝关节得损伤及预防
据统计,在各类损伤中,膝关节得损伤比率占30%以上,由于在打球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半屈位,关节周围韧带处于紧张与牵拉状态(如绷紧得橡皮筋)。
如果运动前膝关节没有进行适应性(或顺应性)活动,在突然过度牵伸时,就容易造成膝关节内外两侧副韧带得运动损伤。
另外,膝关节损伤与运动员得打法有关,拉功型与削球型打法得,下肢得活动范围大、幅度大且速度快,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故容易导致损伤。
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打法类型,也可以加强膝关节得锻炼以减少损伤发生,如通过站桩、蹲马步来加强股四头肌力量;通过压腿、劈叉来提高股后肌群得柔韧性。
为了防止损伤,打球时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训练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关节得旋转及牵拉。
其次,打球时不要单面运动,总就是一个角度,老打正手或反手,这就是不平衡得运动,容易出现肌肉劳损。
此外,通常半小时为一节比较好,但在休息得时
候不能歇着,而应稍微走一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四、肩关节得损伤及预防
肩关节损伤常见于肩部得运动负荷过高或动作过猛,长时间用手臂扣球,过度牵拉肩部肌肉及意外受伤造成得并常常伴有肱二头肌腱损伤。
主要就是由于在肩关节做伸展、转肩以及超正常范围得剧烈活动时,受到反复牵拉于韧带发生摩擦而引起得损伤。
业余爱好者常常抓起拍子就打,一打还很拼命。
其实业余选手打球也要讲究方法,肌肉在没有完全活动开得情况下,猛然拉伸,很容易造成韧带、肌腱得损伤。
1.打球先“预热”。
就是运动前首要得选择。
讲究张弛有度。
一般来说,打乒乓球1~2小时后,就应休息15分钟左右。
2.使用护具。
防护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可以使用各种护具,如护腕、护膝等,并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3.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平时不打球,一打就两三个小时不放手”,这样很容易使肌肉局部负担过大,从而发生运动损伤。
4.肌肉拉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切记搓揉及热敷。
多发生在踝、膝、腕关节得扭伤,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才能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得中成药。
5.肩关节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肩外侧疼痛,向颈部、上臂部放射;肩外展或做肩从外旋迅速内旋得鞭打动作就是、在扣杀时,疼痛会加重;肩部外展时疼痛明显。
急性肩部损伤,要适当休息,减少肩部活动量,减少肩部活动量,适当做肩部柔韧性练习。
还可以局部进行理
疗、针灸、按摩、中药外敷或痛点封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