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名师精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3.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教案苏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②根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实验能力。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材料。

3、德育目标:
①通过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及细胞的发现过程等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举例说明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及认识到在科学民展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②通过对不同生物类型细胞结构的异同点的学习,认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从而认识到
生物界多样性与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显微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那几大类?它们在结构组成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根据公认的标准可以将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以下几类: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体都是有构成的。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引导自学]:自学P29~30页书上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了解在此过程中有关科学家的贡献并完成以下知识目标:
1、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
2、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
3、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和。

施旺、施莱登提出

”。

4、细胞学说意义
5、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
[引导自学]:结合P30页的图3-2以及有关的文字说明完成以下知识目标:
1.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
(1)低倍镜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且标本应透明)
(2)高倍镜使用:
①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目标②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焦(转动细准焦螺旋)(视野较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2)放大倍数计算: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镱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将物象移向中央的方法:物像偏那个方向,把装片向那个方向移动)
(4)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
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近-----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

(6)低倍镜使用过程中,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侧视镜筒,防止镜头撞到玻片。

低倍镜找到物像后,换上高倍镜时,观察过程中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

(7)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4、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
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
注意:显微镜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