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设备、材料认识性知识的教学,在施工现场、建材市场、设备生产厂及校内实训室等场合进行。
4.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终结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占40%。
过程考核主要围绕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参与讨论情况、吸收信息能力和完成任务情况等做出评定;期末终结考核占60%,采取闭卷方式进行。
《供热工程》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学内容应满足职业岗位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也要不断改善,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秀珍.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谭翠萍(1964-),女,广西宾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供热、通风、空调工程技术与工程预算方向。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
在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如何,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这些问题都应从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还存在以下问题。
1.自我认定不够准确。
部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因为高考失利、学习情况不理想等原因到高职院校就读。
这些学生通常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都不能有效自我认定,潜意识里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不能正确认定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不能正确发现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上课听教师讲课,对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了解较少。
而且在平时课堂的随访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认为自学、查阅资料等学习方式是较难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认知严重不足,自我价值认定不够。
2.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还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对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二是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这些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是激发每个人主动去研究问题根源的动力。
在高职教育中,这种动力一旦丧失,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不会理想。
3.学习方法的问题。
高职学生在学习方法掌握上存在的问题,一是现有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掌握,二是多种学习方法的掌握。
高职学生在学习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课内不能较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课后又没有花时间去理解并巩固学习内容。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仍有可能继续沿袭以往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而高职教育中,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工作情景环境中去。
这对于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求较高,采用单一的教师传统授课这种学习方法,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显改善。
高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转变思想和授课方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此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课程内容,保证能在课堂之外也能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在这种多方式的学习过程中,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学能力,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对策及方案
1.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价值认同。
高职教育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要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地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高自我价值认同感。
在实践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
第一年,专业课程未开设,仅仅学习了一点专业基础知识,提倡学生到实习单位旁站观察,熟悉将来工作的环境,了解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提高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明确专业课在今后工作中的地位。
第二年,专业课逐渐开设,学生到实习单位参与部分实际工作,在课堂和实践中双重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刻体会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年,学生到实习单位,具体、多方位地参与专业工作,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巩固专业知识。
通过三年的社会实践,学生能利用自己所学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动手能力得到增强,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感能够提高。
2.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为他们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够好,如果学校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
江丽丽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38)
摘要: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点。
高职学生在自我认定、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能力;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15-02
【职业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又不能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将会非常困难。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管理班级时,多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困难,建立以班级为核心的学习集体,在班级中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和相应的考核机制,督促学生学习。
②重点培养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周围的同学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行为习惯。
③日常教学管理中,杜绝学生的迟到、逃课等现象,这里的逃课包含显性逃课和隐形逃课,显性逃课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学习任务中的缺勤,隐形逃课即学生按时出勤,但是心思不放在课堂中的现象。
显性逃课的现象较为容易解决,通过教师的点名、班主任管理等常规手段均可达到。
隐形逃课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生动、活泼、互动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尤其是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被动完成学习任务转变为自主投入学习过程中。
④在学校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开展各类专业兴趣组,扩展学生的课外业余活动。
同时定期聘请行业专家、优秀往期毕业生和学生近距离接触。
实践表明,优秀的往期毕业生对于在校生来说更具有说服力,在思想上有亲近感,有显著的认同感。
3.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职教育属于能力教育,故而教师在思想上要进行提高和转变。
首先,教师自己要多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身的动手能力。
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应该更多地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等,多让学生参与倒教学过
程中,积极讨论、完成一定的模拟工作任务。
课后的作业任务可以是多方面的,除了书面的作业,还可以是市场调查、团体合作完成模拟任务等,如果课堂的时间紧张,还可以将讨论的任务分派到课后学习中去。
在高职教育中,还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准备。
学生进入社会后,要面对知识结构的更新、各种职业资格的考试等,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那么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在高职学生中,即便那些较为优秀的学生也只是对教师课堂中讲解内容的简单记忆,以通过考试为目的。
这样一来,高职教育和应试教育又有何区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校培养学生不只是现阶段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自学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布置相应的课外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式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教与学的良好结合。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应该是每个高职院校及教师都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高职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并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名誉度。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浙江大学学报,2000,(6).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作者简介:江丽丽(1980-),女,硕士,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在招生总数、在校人数等方面都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目前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及主管部门普遍重视的问题,因此各院校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高职教学的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另外,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它致力于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明确要求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实践课时要占总学时50%以上,这都说明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成为高职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成为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1.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结合,促进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通过反馈矫正、评判激励,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2.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然会鉴别出教师水平。
竞争机制的引入促使教师之间竞争,更重要的是推动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可以起到诊断和引导作用。
正确的引导来自于准确的诊断,评价可以引导教师找出差距。
评价指标包含了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以及教革改指导思想等各项要求,这些都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通过评价就可诊断出差距,反馈后可帮助教师进行整改。
4.有利于教学管理和决策科学化。
评价也是一种管理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潘磊,刘玉英,周雪松,王宏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0)
摘要:建立符合高职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步骤,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设计了评价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16-03
【职业教育】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