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职工宿舍框架楼上部结_构与基础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说明书
运城市电力公司职工宿舍框架楼上部结
构与基础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1107051
学院:理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2015 年6 月
运城市电力公司职工宿舍框架楼上部结构与基础设计
摘要
本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用途为职工宿舍。

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地上4层,首层层高3.6m,2至4层层高3.3m。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建筑耐久年限为二级。

设计内容分为上部结构与基础的设计。

上部结构设计包括:构件截面尺寸选择、荷载计算、结构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构件配筋计算;基础设计包括基础类型选择、基础尺寸确定、基础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基础设计,抗震设计
Upper 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Design Of Staff Dormitory Frame Building Of YunChe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bstract
This project for the staff quarters is located in YunCheng,ShanXi Province.The main body use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the foundation uses the independent foundation under the column.There are 4 level on the grade,the first floor is 3.6m,2 to 4 layers of high 3.3m.The fire resistance of this project is two,the roof waterproof grade is Ⅲ,the building durability life is two.
Design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e upper structure and the basis of the design.The upper ,structure design include:component section size,load calculation,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load effect combination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foundation design including foundation type selection,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foundation,foundatio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Key Words:F rame Structure,Foundation Design,Structural Design,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目录
1.引言 (1)
2.设计资料 (1)
2.1.建筑场地自然条件 (2)
2.2.其他相关条件 (2)
2.2.1.气象资料 (2)
2.2.2.建筑装饰装修做法 (2)
3.建筑结构设计 (4)
3.1.结构选型 (4)
3.1.1.构件材料选择 (4)
3.1.2.构件尺寸确定 (4)
3.2.计算简图 (5)
4.现浇板设计 (6)
4.1.双向板荷载计算 (7)
4.2.双向板内力计算 (7)
4.3.双向板配筋计算 (8)
5.横向框架计算 (13)
5.1.荷载计算 (13)
5.1.1.构件自重计算 (13)
5.1.2.恒载计算 (17)
5.1.3活载计算 (23)
5.1.4.风荷载计算 (28)
5.1.5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29)
5.2内力计算 (40)
5.2.1恒载 (40)
5.2.2活载 (44)
5.2.3水平地震作用 (47)
5.2.4风荷载作用 (50)
5.3内力组合 (53)
5.3.1弯矩调幅 (53)
5.3.2内力组合 (55)
5.4截面设计 (63)
5.4.1设计内力 (63)
5.4.2梁截面设计 (63)
5.4.3柱截面设计 (75)
6.基础设计 (89)
6.1 基础梁设计 (90)
6.2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90)
6.2.1.荷载计算 (90)
6.2.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91)
6.2.3基础立面尺寸的确定 (92)
6.2.4基础配筋的计算 (93)
7.楼梯设计 (94)
7.1楼梯板设计 (95)
7.1.1荷载计算 (95)
7.1.2 截面设计 (95)
7.2平台板设计 (96)
7.2.1荷载计算 (96)
7.2.2截面设计 (96)
7.3平台梁设计 (97)
7.3.1荷载计算: (97)
7.3.2截面设计 (97)
参考文献 (99)
致谢 (100)
1.绪论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主要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工程是运城市电力公司新建的一栋职工宿舍,职工宿舍的目的就是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生活空间。

鉴于这个目的以及该公司所提出的一些使用要求,本说明书详细地叙述了上部结构与基础的设计。

在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中,要完成多层建筑的结构选型、布置、设计及建筑图、结构图、施工图的绘制。

这就要求我们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独立思考、设计、创新的精神。

此外,在设计中多次用到了Word、Excel、AutoCAD和PKPM 等软件。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我们巩固平时所学到的知识,学习日常课程里所没有学到的本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设计资料
运城市某公司拟新建一栋职工宿舍,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体结构:地上4层,首层层高3.6m,室内外高差600mm,2至4层各层层高3.3m ,柱距平面布置详见下图:
一层柱网间距图(图中单位为:mm)
图2.1 一层柱网间距图
2.1 建筑场地自然条件(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准》)
(1)本工程地质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卓越周期查规范;。

(2)该场地具有Ⅰ级非自重湿陷性。

根据地质资料,该地区地下水埋深在15米以下;
(3)最大冻土深度为0.8米;
(4)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基础为三类;上部外露构件如女儿墙、挑梁等为二类;室内结构为一类;
(5)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I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6)工程地质条件
表2.1建筑地层一览表
2.2 其他相关条件
2.2.1 气象资料
年最冷气温:-24.6℃,年最热气温42.8℃
基本风压为0.4kN/m2,基本雪压为0.25 kN/m2;
2.2.2 建筑装饰装修做法
(1) 屋面:屋面为上人屋面。

饰面层:10mm厚防滑地砖,素水泥桨擦缝
结合层:20mm厚1:3水泥砂浆
隔热层:50mm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防水层:2mm厚聚胺脂防水涂料
找平层:20mm厚1:2.5水泥砂浆
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顶棚抹灰:15mm厚水泥石灰浆打底,5mm厚纸筋灰批面(2) 楼地面:室内及楼梯间地面采用磁砖地面。

饰面层:10mm厚地砖,素水泥桨擦缝
找平结合层:25mm厚1:3水泥砂浆
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顶棚抹灰:15mm厚水泥石灰浆打底,5mm厚纸筋灰批面(3) 外墙面:外墙面采用条形无釉面砖
8mm厚面砖,素水泥浆擦缝
4mm厚水泥胶结合层
刷素水泥浆一道
10mm厚聚合物砂浆
30mm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4) 内墙面:
房间、梯间采用普通抹灰:
刷白色乳胶漆
5mm厚纸筋灰批面
15mm厚水泥石灰砂浆打底
厨房、卫生间采用釉面磁砖
5mm厚釉面磁砖,白水泥浆擦缝
4mm厚水泥胶结合层
刷素水泥浆一道
15mm厚1:3水泥砂浆
(5)墙体:
外墙: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内墙: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所有卫生间墙体为粘土空心砖
(6)门窗:钢塑门窗、实木门
宿舍门尺寸:1200 mm×2400 mm
宿舍窗户尺寸:1800 mm×1800 mm
楼梯间窗户尺寸:1800 mm×900 mm
各种荷载的标准值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 窗台离楼地面高度900mm,上人屋面女儿墙高1100mm。

3.建筑结构设计
3.1 结构选型
3.1.1构件材料选择
柱:采用C40混凝土,主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梁:采用C30混凝土,主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板: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钢筋。

基础:采用C35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钢筋。

3.1.2构件尺寸确定 梁
根据相应确定原则(梁截面高度一般为期跨度的
141~10
1
,梁截面宽度一般为其截面高度的31~21。

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梁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所选截
面尺寸如下。

横向框架长跨梁:
141l 0=141×6600≈471mm ≤h=600mm ≤101l 0= 101×6600=660mm 31h=31×600=200mm ≤b=300mm ≤21h=21
×600=300mm ∴ 取b ×h=300mm ×600mm 横向框架短跨梁:
141l 0=141×2700≈193mm ≤101l 0= 101×2700=270mm ∵ 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 取b ×h=200mm ×400mm 纵向框架梁:
141l 0=141×3300≈236mm ≤101l 0= 101×3300=330mm 取b ×h=250mm ×500mm 外框架梁:
取 b ×h=300mm ×600mm 板
根据《混凝土结构规范 GB50010-2010》9.1.1条,板的长短边之比(3300
6600
≈2)等于2,故应按双向板计算和配筋。

所选截面尺寸如下:
取板厚h=150mm 。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可知,该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5条,截面宽度和高度,抗震等级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3.6可知,四级框架结构柱轴压比限值为0.90。

根据轴压比确定柱子截面尺寸,以内廊处(受荷面积最大)柱子为例计算。

轴压比限值条件:0.90≥c
c c f h b N
上式中N=γG ωsn β1β2
=1.3×13×[(3.6+1.5) ×(3.9+3.9)] ×4×1.05×1.2 ≈3388kN
即b c h c ≥19.1
0.901033883
⨯⨯≈197091mm 2
令b c =h c ,解得:b c =h c ≈444mm 取b c =h c =450mm 。

3.2 计算简图
本计算书选择第③轴横向框架作为手算对象。

选取计算单元时的确定原则和方法是在结构计算见图中,杆件用其横轴线来表示。

框架梁的跨度即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框架的层高(框架柱的长度)即为相应的建筑层高,而底层柱的长度应从基础顶面算起。

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图3.1 计算简图
4.现浇板设计
以标准层楼板设计为例,其区格划分如下图所示:
图4.1 二层楼板布置图
选取底层、标准层的板作为计算对象。

设计资料如下:
混凝土:C30(f c =14.3N/mm 2,f t =1.43N/mm 2) 钢筋:HRB400(f y =360N/mm 2) 板厚:150mm 4.1双向板荷载计算 1.恒载:
10mm 厚地砖素水泥浆擦缝 25
10×0.6=0.24kN/m 2
25mm 厚1:3水泥砂浆 0.025×20=0.5kN/m 2
15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0.15×25=3.75kN/m 2
顶棚抹灰: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1000
5
15 ×17=0.34 kN/m 2 小
计:
0.24+0.5+3.75+0.34=4.83kN/m 2
永久荷载设计值: g=1.2×4.83=5.80kN/m 2
2.活载:
公共洗衣房兼卫生间部分为: 3.0 kN/m 2
可变荷载设计值: q=1.3×3.0=3.9 kN/m 2
走廊部分为: 2.5 kN/m
2
可变荷载设计值:q=1.3×2.5=3.25 kN/m2
宿舍部分为:g=2.0 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1.3×2.0=2.6 kN/m2
4.2双向板内力计算
弯矩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4.1 双向板内力计算表
计算内容B-1B-2B-3B-4B-5
l0x/m 3.10 3.13 6.43 6.43 6.43
l0y/m 2.50 2.50 3.00 3.08 3.08
g(kN/m) 5.80 5.80 5.80 5.80 5.80
q(kN/m) 3.25 3.25 2.60 2.60 3.90 n l 1.24 1.25 2.14 2.09 2.09
αm0.650.640.220.230.23
βm 2.00 2.00 2.00 2.00 2.00 M x/(kN·m) 1.84 1.83 1.58 1.77 2.04
M y/(kN·m) 3.50 3.5715.5116.1118.60
3.68 3.66 3.16 3.53
4.08
7.017.1431.0232.2137.20
3.68 3.66 3.16 3.53
4.08
7.017.1431.0232.2137.20 m x/(kN·m)0.740.730.530.570.66
m y /(kN ·m)
1.13 1.14
2.41 2.51 2.89 1.47 1.46 1.05 1.15 1.33 2.26 2.29 4.83 5.01 5.79 1.47 1.46 1.05 1.15 1.33
2.26
2.29
4.83
5.01
5.79
4.3双向板配筋计算
1.板的截面有效高度
短跨方向h 0=h-20(mm) ; 长跨方向h 0=h-30(mm) 2.弯矩折减考虑板内拱作用,对弯矩进行折减
① 连续板中间区格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折减系数为0.8; ②边区格的跨中及自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 当
l
l b
<1.5时,折减系数为0.8; 当1.5≤
l
l b
<2.0时,折减系数为0.9。

l b 为区格沿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l 为区格垂直于楼板边缘方向的跨度。

③角区格的各截面不折减。

④边支座不折减。

下面以计算B-1配筋为例,取板宽b=1000mm 的板条为计算单元。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10》8.2.1可知,环境类别为一类,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15mm ,设保护层厚度a s =30mm 。

故h 0=150-30=120mm 。

查《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10》表 4.1.4-1、表 4.1.4-2和表 4.2.3-1知,
f c=14.3N/mm2,f t=1.43N/mm2,f y=360N/mm2。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10》6.2.6规定条,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
α1和β1分别取1.0和0.8,查《混凝土结构设计 上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表3-6可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且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取ξb =0.518。


αs =2
0c 1M
bh f α=26120
10003.14110735.08.0⨯⨯⨯⨯⨯≈0.0029 ξ=s α211--=0029.0211⨯--≈0.0029<ξb =0.518,可以。

γs =0.5×)
(s α211-+=0.5×)(0029.0211⨯-+=0.9985 A s ==
0y M
h f s γ120
9985.036010735.08.06⨯⨯⨯⨯=13.63mm 2 选用C8@180,A s =279mm 2,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10》表8.5.1,板的最小配筋率应选择0.15%和0.45f t /f y 中的较大值。

0.45f t /f y =0.45×
360
1.43
≈0.18% 故最小配筋率取ρmin =0.18% 计算配筋率:0s bh A =
ρ=120
1000279⨯≈0.23% ρ=0.23%>ρmin =0.18%,满足要求。

双向板按塑性绞线法计算配筋结果见下表:
表4.2 双向板按塑性绞线法计算配筋表
截面 h 0/
m
m
m/(k N ·m) M/(kN ·m)
A s /mm 2
选配 实际
A s /mm
2
验算最小配筋率
跨中 B-1 l 0x 向 120
0.735
0.588 0.0029 0.0029 0.9986 13.63
C8@1
279
ρ=0.23%>ρ
5.横向框架计算5.1荷载计算
5.1.1构件自重计算:
1~3层自重计算:

10mm 厚地砖素水泥浆擦缝 25
10
×0.6=0.24 kN/m 2
25mm 厚1:3水泥砂浆 0.025×20=0.5 kN/m 2
15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0.15×25=3.75 kN/m 2
顶棚抹灰: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1000
5
15+×17=0.34 kN/m 2 小计: 0.24+0.5+3.75+0.34=4.83 kN/m 2
横向框架梁
①边跨(6600mm ,300mm ×600mm ):
钢筋混凝土梁 (0.6-0.15)×0.3×25=3.375 kN/m
普通抹灰::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2×(0.6-0.15)×
1000
5
15+×17=0.306 kN/m 小计: 3.375+0.306=3.681 kN/m
②中间跨(2700mm ,200mm ×400mm ):
钢筋混凝土梁 (0.4-0.15)×0.2×25=1.25 kN/m
普通抹灰: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2×(0.4-0.15)×
1000
5
15 ×17=0.17 kN/m 小计: 1.25+0.153=1.42 kN/m
纵向框架梁
①边梁(3300mm ,300mm ×600mm ):
钢筋混凝土梁 (0.6-0.15)×0.3×25=3.375 kN/m
外墙面砖、涂料:
8mm 厚面砖,素水泥浆擦缝 0.6×0.008×17.8≈0.085 kN/m
4mm 厚水泥胶结合层 0.6×0.004×20≈0.048 kN/m
10mm 厚聚合物砂浆 0.6×0.01×18≈0.108 kN/m
30mm 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0.6×0.03×0.5≈0.009 kN/m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0.6-0.15)×
1000
5
15 ×17=0.153 kN/m 小计: 3.375+0.085+0.048+0.108+0.009+0.153=3.778 kN/m
②中梁(3300mm ,250mm ×500mm ):
钢筋混凝土梁 (0.5-0.15)×0.25×25=2.188 kN/m
普通抹灰: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2×(0.5-0.15)×
1000
5
15 ×17=0.238 kN/m 小计: 2.188+0.238=2.426 kN/m
柱 ①



钢筋混凝土柱 0.45×0.45×3.3×25=16.706 kN
外墙面砖、涂料:
8mm 厚面砖,素水泥浆擦缝 0.45×0.008×3.3×17.8=0.211 kN
4mm 厚水泥胶结合层 0.45×0.004×3.3×20=0.119 kN
10mm 厚聚合物砂浆 0.45×0.01×3.3×18=0.267 kN
30mm 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0.45×0.3×3.3×0.5=0.223 kN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0.45-0.2]+(0.45-0.3)×2]×3.3×
1000
5
15 ×17=0.617 kN 小


16.706+0.211+0.119+0.267+0.223+0.617=18.143 kN
②中柱:
钢筋混凝土柱 0.45×0.45×3.3×25=16.706 kN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0.45+ (0.45-0.2)×3]×3.3×
1000
5
15 ×17=1.346 kN 小计: 16.706+1.346=18.052 kN
墙 ①



300mm










砌体 (3.3-0.6)×0.3×5.5=4.455 kN/m
外墙面砖、涂料:
8mm 厚面砖,素水泥浆擦缝
( 3.3- 0.6)×0.008×17.8≈0.384 kN/m
4mm 厚水泥胶结合层 ( 3.3- 0.6)×0.004×20=0.216 kN/m
10mm 厚聚合物砂浆 ( 3.3- 0.6)×0.01×18=0.486 kN/m
30mm 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 3.3- 0.6)×0.03×0.5≈0.041 kN/m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 3.3- 0.6)×
1000
5
15 ×17=0.918 kN/m 小计: 4.455+0.384+0.216+0.486+0.041+0.918=6.5
kN/m
②横向内墙(2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砌体 (3.3-0.6)×0.2×5.5=2.97 kN/m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2×( 3.3- 0.6)×
1000
5
15 ×17=1.836 kN/m 小计: 2.97+1.836=4.806 kN/m
③纵向内墙(2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砌体 (3.3-0.5)×0.2×5.5=3.08 kN/m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2×( 3.3- 0.5)×
1000
5
15 ×17=1.904 kN/m 小计: 3.08+1.904=4.984 kN/m
顶层自重计算:
板:
10mm 厚防滑地砖,素水泥桨擦缝+20mm 厚1:3水泥砂浆
0.65
kN/m 2
50mm 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0.05×0.5=0.025 kN/m 2
2mm 厚聚胺脂防水涂料 0.002×5=0.01 kN/m 2
20mm 厚1:2.5水泥砂浆 0.02×20=0.4 kN/m 2
150mm 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0.15×25=3.75 kN/m 2
15mm 厚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1000
5
15 ×17=0.34kN/m 2
小计: 0.65+0.025+0.01+0.4+3.75+0.34=4.525 kN/m
2
2)女儿墙(1100mm 高,300mm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砌体 1.1×0.3×5.5=1.815 kN/m
外墙面砖、涂料:
8mm 厚面砖,素水泥浆擦缝
1.1×0.008×17.8≈0.157 kN/m
4mm 厚水泥胶结合层 1.1×0.004×20=0.088 kN/m
10mm 厚聚合物砂浆 1.1×0.01×18=0.198 kN/m
30mm 厚挤塑聚苯板隔热层
1.1×0.03×0.5≈0.017 kN/m
内墙涂料:
15mm 水泥石灰浆打底+5mm 厚纸筋灰批面
1.1×
1000
5
15 ×17=0.374 kN/m 小计: 1.815+0.157+0.088+0.198+0.017+0.374=2.649 kN/m
门窗
钢塑门窗 0.45 kN/m 2
实木门 0.2
kN/m2
5.1.2恒载计算
(1)中间层梁、柱恒载计算
1)横向边跨梁上线荷载计算:
横向边跨梁上线荷载=横向边跨梁自重+板重+内墙重,其中板自重按450分配,如下图所示:
图5.1 自重分布图
由此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个均布荷载与一个梯形荷载叠加。

最小值:3.681+4.45=8.131 kN/m
1×3.3×4.83×2+4.45=24.070 kN/m
最大值:3.681+
2
该梁恒载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5.2 荷载分布图
2)横向中跨梁上线荷载计算:
横向中跨梁上线荷载=横向中跨梁自重+板重,其中板自重按450分配,如下图所示:
45°45°45°45°
45°
45°
45°
45°
4
5°45°
45°
45°
图5.3 自重分布图
由此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个均布荷载与一个三角形荷载叠加。

最小值:1.42 kN/m 最大值:1.42+2
1
×2.7×4.83×2=14.461 kN/m 该











图5.4 荷载分布图
3)纵向边梁上线荷载计算:
纵向边梁上线荷载=纵向边梁自重+板重+外墙重,其中板自重按450分配如下图所示:
45°4
5
°
45°
4
5
°
图5.5 自重分布图
由此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个均布荷载与一个三角形荷载叠加。

最小值:3.778+6.027=9.805 kN/m
最大值:3.778+
2
1×3.3×4.83+6.027=17.775 kN/m
该梁恒载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5.6 荷载分布图
4)纵向中梁上线荷载计算:
纵向中梁上线荷载=纵向中梁自重+板重+内墙重,其中板自重按450分配,如下图所示:
45°45°
45°45°
45°
45°
45°45°45°
图5.7 自重分布图
由此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个均布荷载、一个三角形荷载和一个梯形荷载叠加。

最小值:2.426+4.984=7.054 kN/m 中间值:2.426+2
1
×2.7×4.83×2+4.984=20.451 kN/m 最大值: 2.426+
21×2.7×4.83+2
1
×3.3×4.83+4.984=21.9 kN/m 该梁恒载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5.8 荷载分布图
5)边柱集中力计算:
边柱集中力=边柱自重+纵向框架边梁承受的荷载 边柱自重:18.143 kN 纵向框架边梁承受的荷载: 2×[9.805×1.65+
2
1
×(17.775-9.805)×1.65]≈45.507 kN (偏心距:0.075m ,柱子内侧受拉) 弯矩:M 1=45.507×0.075=3.413 kN ·m 边柱集中力:18.143+45.507=63.65 kN 6)中柱集中力计算:
中柱集中力=中柱自重+纵向框架中梁承受的荷载 中柱自重:18.052 kN 纵向框架中梁承受的荷载:
2×[21
×(7.054+20.451) ×1.35+21×(20.451+21.9) ×0.3]≈43.942 kN
中柱集中力:18.052+43.942=61.994 kN (2)顶层梁、柱上恒载计算
其计算过程与中间层梁柱恒载计算过程相似 1)横向边跨梁上线荷载计算:
横向边跨梁上线荷载=横向边跨梁自重+板重,其中板自重按450分配。

由此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个均布荷载与一个梯形荷载叠加。

最小值:3.681 kN/m 最大值:3.681+2
1
×3.3×4.525×2=18.614 kN/m 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